第11章 殺!今日之事,隻是開始!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位廠臣卻隻一招便結果了性命,可見其功夫深不可測,天子究竟何方神聖得此助力?
“把朱純臣的首級懸起示眾,廠臣,你率人去一趟成國公府,若他們乖乖就範便罷,若有半點抵抗,格殺勿論。”
朱由校目光淩厲,腦海中響起係統的提示音。
朱由校環視四周將領,冷聲道:“過往之事,既往不咎。”
“從今往後,吃空餉者,殺!”
“違抗軍令者,殺!”
“擅自離營者,殺!”
幾個冷酷的“殺”字出口,配上朱純臣的下場,眾人心知肚明,皇上此番動了真格。
“清點兵馬,淘汰老弱,限你三日之內完成初步整頓,英國公,你可有信心?”
“皇上放心,三日之內,京營定然煥然一新,隻留精銳。”張維賢信誓旦旦。
“好,到時兵強馬壯,糧餉充足,我們要打造一支無堅不摧的京營鐵軍。”朱由校誌在必得。
張維賢感受到了來自天子的決心,“老臣必將鞠躬盡瘁,重振京營雄風。”
“國公大人辛苦了,回宮。”
“恭送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
轉眼間,皇宮的大門被血色浸染!
文學的聖殿變成了刑場,京城的軍隊裏將領遭遇不幸。
世態一下變得冷漠,麵對那個瘋狂的帝王,大家個個說話小心翼翼,不敢有半點差池。
尚書、閣老,一句話不對就被抓走,國公的宅院一夜之間消失無蹤,試問還有什麽是這個帝王不敢做的呢?
監獄裏麵,三位朝廷官員受夠了苦頭,最後命喪黃泉,暴君值因此增加了600。
回到皇宮!
朱由校心裏則是在想著,太學裏兩個學生被殺,暴君值又多了200?
殺了朱純臣,這暴君值又多了1500。
看著係統裏那一點點增加的暴君值,朱由校覺得自己下手還是太輕了。
“皇上,太妃請您過去聊聊。”內侍輕聲報告。
“朕知道了。”朱由校回答。
對於住在深宮裏的劉太妃,他既不愛也不恨,隻希望她別把手伸得太長。
給太妃一個富足的晚年,朱由校並不小氣。
但如果想憑著自己的身份胡作非為,做出出格的事,在這深深的宮牆裏,哪天不有人喪命呢?
走到劉太妃的寢宮,哭喊聲不斷,朱由校一聽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肯定是懲罰了成國公後引起的餘波。
畢竟幾百年的明朝,那些和國家共生死的功臣貴族們,早就通過聯姻等方式結成了錯綜複雜的網絡。
動了一個,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
才幾天時間,各方求情的人就湧進了後宮,連劉老太妃都被搬出來了。
想用長輩的尊嚴和孝道的壓力來讓我屈服嗎?
朱由校心裏暗暗發笑。
……
“皇上您瘦了,龍體還要多多保養啊。”
劉太妃和朱由校聊起了家常,幾位貴婦在一旁陪著。
“多謝太妃關心,朕的身體已經好多了。”朱由校回應。
“前陣子聽說皇上身體不適,我心裏啊……”劉太妃打起了感情牌。
“讓太妃擔心了,多虧了先祖保佑,朕才能轉危為安。”
“皇上作為天子,自然受到上天的眷顧。”
“之前身體虛弱,最近國事繁忙,沒來得及向太妃請安,太妃您身體還好吧?”
“托皇上的福,皇上,聽說您查抄了成國公的府邸,還處置了成國公的世子?”
劉太妃何等精明,一番客套後直接進入主題。
“皇上,老身本應避嫌,不幹涉朝政,但成國公一家世襲罔替,與國家共存亡,不知道怎麽惹惱了皇上,請皇上息怒,別傷了龍體。”
“太妃可能不了解,我大明建國幾百年,從沒虧待過成國公一家,甚至五軍都督府和京營的重要職位也委托給他們,而他們又是如何回報皇室的信任的?”
“如果不是朕突發奇想,親自查探京營,都不知道裏麵已經被腐蝕到了什麽地步。”
“更讓人生氣的是,成國公的世子朱純臣竟然敢當麵持刀反抗,成國公一家到底是什麽用心?”朱由校說。
劉太妃一聽,敢在皇上麵前拔刀相向,僅憑這一舉動,成國公一家就沒救了。
“成國公一家這樣做不對,受罰也是應該,但皇上,成國公一家的姻親遍及四方啊!”
“太妃放寬心,朕隻針對成國公一家,如果因此牽連九族,豈不是要把大明的功臣貴族都清除了?”
“就算對成國公一家,朕也沒想過要趕盡殺絕,畢竟他們是和國家共命運的功臣。如果可以的話,朕不願意看到他們的血脈就此斷絕。”朱由校說。
“皇上能有這樣的胸懷,真是聖明之德,皇上越來越成熟,處理事情麵麵俱到,老身也就放心了。”
“以後在先帝麵前,也能問心無愧了。”
“太妃身體健康,一定能長命百歲,親眼看到朕的兒子誕生、長大。”
“活得那麽久,不成老妖怪了嗎,不過老身真心希望皇上早日有皇子,您可要加把勁了。”
一瞬間,房間裏充滿了溫馨,大家都很開心。
……
這些天,魏忠賢忙得團團轉,雖然手中的權勢減了不少。
就連皇宮裏最硬的後台客氏,也因為皇上朱由校一句話,自我了斷了,可他心裏頭卻奇怪地感到安心。
小主子這回算是熬過了難關,要不然等信王爺的地位一上升,魏忠賢早就預料到了自己的下場。
皇帝一換,臣子也得換,更別提是和皇帝不對付的太監了,哪還有好日子過。
現在,信王爺被送回了王府,雖然沒有明著說軟禁。
但那天派去請信王爺的幾個文官至今還在詔獄裏蹲著。
這一變故,估計這輩子和外麵的世界無緣了。
這樣一來,誰還敢跟信王爺走得近呢?
況且皇上正值壯年,就算沒立太子,想接皇位的班,也得再等等幾十年。
“還沒審出來?”魏忠賢問道。
“公公,那些禦醫個個嘴硬得像石頭,小的們想留他們活口,不敢太逼急了!”東廠管刑罰的頭頭回答說。
“一群廢物,難道還要我教你們做事嗎?”
“把朱純臣的首級懸起示眾,廠臣,你率人去一趟成國公府,若他們乖乖就範便罷,若有半點抵抗,格殺勿論。”
朱由校目光淩厲,腦海中響起係統的提示音。
朱由校環視四周將領,冷聲道:“過往之事,既往不咎。”
“從今往後,吃空餉者,殺!”
“違抗軍令者,殺!”
“擅自離營者,殺!”
幾個冷酷的“殺”字出口,配上朱純臣的下場,眾人心知肚明,皇上此番動了真格。
“清點兵馬,淘汰老弱,限你三日之內完成初步整頓,英國公,你可有信心?”
“皇上放心,三日之內,京營定然煥然一新,隻留精銳。”張維賢信誓旦旦。
“好,到時兵強馬壯,糧餉充足,我們要打造一支無堅不摧的京營鐵軍。”朱由校誌在必得。
張維賢感受到了來自天子的決心,“老臣必將鞠躬盡瘁,重振京營雄風。”
“國公大人辛苦了,回宮。”
“恭送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
轉眼間,皇宮的大門被血色浸染!
文學的聖殿變成了刑場,京城的軍隊裏將領遭遇不幸。
世態一下變得冷漠,麵對那個瘋狂的帝王,大家個個說話小心翼翼,不敢有半點差池。
尚書、閣老,一句話不對就被抓走,國公的宅院一夜之間消失無蹤,試問還有什麽是這個帝王不敢做的呢?
監獄裏麵,三位朝廷官員受夠了苦頭,最後命喪黃泉,暴君值因此增加了600。
回到皇宮!
朱由校心裏則是在想著,太學裏兩個學生被殺,暴君值又多了200?
殺了朱純臣,這暴君值又多了1500。
看著係統裏那一點點增加的暴君值,朱由校覺得自己下手還是太輕了。
“皇上,太妃請您過去聊聊。”內侍輕聲報告。
“朕知道了。”朱由校回答。
對於住在深宮裏的劉太妃,他既不愛也不恨,隻希望她別把手伸得太長。
給太妃一個富足的晚年,朱由校並不小氣。
但如果想憑著自己的身份胡作非為,做出出格的事,在這深深的宮牆裏,哪天不有人喪命呢?
走到劉太妃的寢宮,哭喊聲不斷,朱由校一聽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肯定是懲罰了成國公後引起的餘波。
畢竟幾百年的明朝,那些和國家共生死的功臣貴族們,早就通過聯姻等方式結成了錯綜複雜的網絡。
動了一個,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
才幾天時間,各方求情的人就湧進了後宮,連劉老太妃都被搬出來了。
想用長輩的尊嚴和孝道的壓力來讓我屈服嗎?
朱由校心裏暗暗發笑。
……
“皇上您瘦了,龍體還要多多保養啊。”
劉太妃和朱由校聊起了家常,幾位貴婦在一旁陪著。
“多謝太妃關心,朕的身體已經好多了。”朱由校回應。
“前陣子聽說皇上身體不適,我心裏啊……”劉太妃打起了感情牌。
“讓太妃擔心了,多虧了先祖保佑,朕才能轉危為安。”
“皇上作為天子,自然受到上天的眷顧。”
“之前身體虛弱,最近國事繁忙,沒來得及向太妃請安,太妃您身體還好吧?”
“托皇上的福,皇上,聽說您查抄了成國公的府邸,還處置了成國公的世子?”
劉太妃何等精明,一番客套後直接進入主題。
“皇上,老身本應避嫌,不幹涉朝政,但成國公一家世襲罔替,與國家共存亡,不知道怎麽惹惱了皇上,請皇上息怒,別傷了龍體。”
“太妃可能不了解,我大明建國幾百年,從沒虧待過成國公一家,甚至五軍都督府和京營的重要職位也委托給他們,而他們又是如何回報皇室的信任的?”
“如果不是朕突發奇想,親自查探京營,都不知道裏麵已經被腐蝕到了什麽地步。”
“更讓人生氣的是,成國公的世子朱純臣竟然敢當麵持刀反抗,成國公一家到底是什麽用心?”朱由校說。
劉太妃一聽,敢在皇上麵前拔刀相向,僅憑這一舉動,成國公一家就沒救了。
“成國公一家這樣做不對,受罰也是應該,但皇上,成國公一家的姻親遍及四方啊!”
“太妃放寬心,朕隻針對成國公一家,如果因此牽連九族,豈不是要把大明的功臣貴族都清除了?”
“就算對成國公一家,朕也沒想過要趕盡殺絕,畢竟他們是和國家共命運的功臣。如果可以的話,朕不願意看到他們的血脈就此斷絕。”朱由校說。
“皇上能有這樣的胸懷,真是聖明之德,皇上越來越成熟,處理事情麵麵俱到,老身也就放心了。”
“以後在先帝麵前,也能問心無愧了。”
“太妃身體健康,一定能長命百歲,親眼看到朕的兒子誕生、長大。”
“活得那麽久,不成老妖怪了嗎,不過老身真心希望皇上早日有皇子,您可要加把勁了。”
一瞬間,房間裏充滿了溫馨,大家都很開心。
……
這些天,魏忠賢忙得團團轉,雖然手中的權勢減了不少。
就連皇宮裏最硬的後台客氏,也因為皇上朱由校一句話,自我了斷了,可他心裏頭卻奇怪地感到安心。
小主子這回算是熬過了難關,要不然等信王爺的地位一上升,魏忠賢早就預料到了自己的下場。
皇帝一換,臣子也得換,更別提是和皇帝不對付的太監了,哪還有好日子過。
現在,信王爺被送回了王府,雖然沒有明著說軟禁。
但那天派去請信王爺的幾個文官至今還在詔獄裏蹲著。
這一變故,估計這輩子和外麵的世界無緣了。
這樣一來,誰還敢跟信王爺走得近呢?
況且皇上正值壯年,就算沒立太子,想接皇位的班,也得再等等幾十年。
“還沒審出來?”魏忠賢問道。
“公公,那些禦醫個個嘴硬得像石頭,小的們想留他們活口,不敢太逼急了!”東廠管刑罰的頭頭回答說。
“一群廢物,難道還要我教你們做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