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心裏亮堂得很,收銀子這事兒,說簡單也簡單,多征點稅不就行了。


    說難吧,還真是難,朝廷不讓增加老百姓的負擔,隻能盯著士紳和商人們想辦法,這可就難辦了。


    動了士紳們的利益,內閣那群人綁一塊兒也不敢隨便動手。


    結果呢,隻能眼巴巴瞧著魏忠賢在京杭大運河上胡作非為。


    對,孫承宗眼裏,魏忠賢那就是在胡來。


    不過說回來,老魏幹這事兒還挺有模有樣的。


    收多少、怎麽收,心裏清楚著呢,就是缺了內閣那幫人的支持。


    老魏收銀子也就算了,整飭兵部,控製京營的糧草供應,他們也就認了。


    但現在連遼東駐軍的糧餉都想克扣,孫承宗這下子可不答應了。


    畢竟,他孫閣老雖說是以帝師的名聲威震朝野。


    但實實在在的成就,還是那句“遼人守遼土”的策略。


    遼東防線能從衰敗中振作起來,加強防禦,孫承宗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如果遼東的糧餉斷了,防線垮了,那不就等於間接否定了自己的主張嗎?


    要解決糧餉的問題,找戶部那個吝嗇鬼王尚書沒戲,他恨不得戶部的錢隻進不出呢。


    這件事,最後還得看自己學生朱由校能不能出麵。


    收到了遼東巡撫袁崇煥的緊急求助信後,孫承宗拽著王尚書去見了朱由校,希望他能解決遼東糧餉的燃眉之急。


    行完禮後,孫承宗直接說:


    “皇上,微臣今天來,是想請您動用內庫,解一解遼東糧餉的燃眉之急。”


    朱由校馬上搖頭:“遼東糧餉的事,應該找戶部和兵部,朕的內庫也不富裕。”


    王尚書接話:“皇上,戶部本就資金緊張,剩的那點銀子還得支付官員工資、救濟災害,真的拿不出多餘的糧餉了。”


    孫承宗早有準備:“皇上,遼東正麵抵擋建州的敵人,要是糧餉跟不上,恐怕會引起軍隊不安。”


    朱由校笑了笑:“東江鎮也是麵對敵人,糧餉經常短缺,也沒聽說軍隊人心不穩,怎麽遼東就成了大問題了?”


    沒等孫承宗回答,朱由校又說:“再說了,就算戶部有錢,朕的內庫還得保障京營的糧草,有錢撥下去,就能保證錢真的到士兵手裏?”


    “軍隊就不會有其他想法了?”


    孫承宗一時語塞。


    朱由校繼續說:“遼東想要糧餉也行,隻要同意京城派人去核查兵馬,確保兵馬充足,糧餉自然沒問題。”


    “不然,朕何必背上罵名,把這些銀子白白送給那些貪心不足的人呢?”


    孫承宗急了:“皇上,這樣搞,遼東萬一出亂子,該怎麽辦?”


    朱由校輕鬆回答:“能亂到哪裏去?”


    “遼東的將領要是忠誠,自然會接受核查。”


    “要是連忠誠都沒有,難道還要用大明朝百姓的辛苦錢去養活他們,讓他們反過來威脅朕嗎?”


    沒等孫承宗張嘴,王尚書連忙說道:“陛下,您這樣的態度是不是太硬了點?”


    “如果遼鎮真的倒向敵人那邊,我們該怎麽辦呢?”


    孫承宗在心裏也暗暗同意這個觀點。


    朱由校冷哼了一聲,“要是遼鎮真的投靠了外敵,大明一年能省下好幾百萬兩銀子,拿這些銀子去練兵,還怕遼鎮和外敵嗎?”


    “再說了,就算給銀子,誰能保證他們不會背棄大明呢?”


    這話一說出來,帝師孫承宗和王尚書都嚇了一跳。


    不了解內情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氣話。


    但他們倆身份尊貴,頭腦機敏,一聽就明白這話背後的分量。


    作為皇帝,朱由校怎麽能隨口說出這樣的話?


    一旦傳出去,哪怕沒風都能掀起大浪。


    兩人眼神一對,心下一沉,如果遼鎮真有變故,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尤其是孫承宗,遼鎮的壯大與他的支持有很大關係。


    想到這裏,孫承宗不由一陣頭皮發麻,難道皇帝心中早有盤算?


    連他這樣在內閣中,並且對遼鎮有一定影響力的官員都不知道?


    王尚書心裏也是七上八下:


    “陛下,會不會有什麽誤會?”


    “誤會?朕也希望如此。”


    “但是國家大事不是兒戲,朕不能冒這個險。”


    “現在禦馬監加上京營的兵力加起來不足十萬,朕打算等新兵完成基本訓練後再做打算。”


    “到那時手握十幾萬精兵,就算是遼鎮聯合外敵,大明也有抵抗之力。”


    “不過二位今天突然來訪,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恐怕會引起他們的警惕。”


    孫承宗和王尚書互相看看,覺得自己這時候來可能不是時候。


    作為內閣重臣和掌管財政的戶部尚書,連解決糧餉問題都有難度,更別提消除遼鎮的猜疑了。


    王尚書雖然管著戶部,但從沒在遼東待過,對遼鎮的掌控僅限於糧餉供應,根本想不出別的辦法。


    孫承宗提出了一個想法:“或許遼鎮內部有奸細和外敵勾結,但遼東巡撫袁崇煥是值得信賴的。”


    “他最近還有信來,不如借回複的機會,我隱晦地表達陛下對遼鎮戰功有些不滿,讓他悄悄觀察遼鎮的反應如何?”


    王尚書覺得這主意不錯,但看到朱由校目光古怪地盯著孫承宗,就識趣地閉上了嘴,心裏暗自琢磨是不是忽略了什麽重要的信息。


    孫承宗察覺到朱由校的表情,小心地問:“陛下,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朱由校反問道:“孫大人,你憑什麽肯定袁崇煥忠誠可靠?”


    這句話讓兩位大臣又是一愣,難道連遼東巡撫都和外敵有瓜葛?


    孫承宗堅決不相信:“陛下,遼東巡撫的職位至關重要,這事非同小可,不能輕率地下結論,或許其中有什麽誤會。”


    “建州那幫人善於使計,說不定是用了離間計。”


    朱由校凝視著兩人:“朕沒說他已經背叛,但也不敢保證他沒有背叛。”


    聽了這話,兩人意識到事情的嚴峻性,自己已經被納入懷疑範圍了。


    “陛下,微臣還是難以相信,這事還需要詳細調查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冰橙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冰橙汁並收藏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