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龍就這樣掌握了東江鎮的大半兵權。


    曾經在遼海威風凜凜、誌得意滿的東江鎮總兵李成龍,現在卻愁得頭發都白了。


    他一邊指揮手下邊打邊撤,一邊不停地往京城寫信求救,還給盟友送信。


    希望他們能看在同僚的情分上,幫個忙,哪怕是拖住敵人也行。


    隨著大金八旗的動作,整個東北就像開了鍋的水一樣沸騰。


    朝鮮、東江、遼鎮、還有那些部落,打成一團。


    特別是他們交界的地方,天天都在打架,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揍你,後天他又反撲回來。


    這亂鬥中,大金八旗的戰士最英勇。


    但這隻是先頭部隊,雖然贏了幾場,但還沒占到絕對上風。


    東江跟八旗打,輸多贏少,可一碰到朝鮮的軍隊,就像是走進了沒人防守的地盤,輕輕鬆鬆就能讓對方服軟。


    朝鮮的守軍連連吃癟,最後幹脆大門一關,裝死躲起來!


    哪裏知道有些災難裝死也是躲不過的。


    ……


    大明,京城!


    午門外麵,文武官員三三兩兩地聚著,有的困得直打哈欠,一副沒睡夠的樣子。


    有的交頭接耳,傳著各種小道消息,偶爾傳出幾聲笑聲,就連管禮儀的禦史也不管了。


    大家都盼著點一到,就各自回家。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久了。


    也沒別的原因,皇帝朱由校又開始繼承老祖宗的傳統,不上早朝了。


    官員私下裏難免要嘀咕幾句,發發牢騷,彰顯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但多數時候還是表示理解和支持的。


    大明朝有我們這群能人,皇上您想幹啥幹啥去,外麵的事情您就別操心了。


    當然了,要是能把司禮監批文件的權利取消了,那就更美了。


    但這顯然不可能,大臣們心裏明鏡似的,皇上啥時候也不會放棄用司禮監來限製他們這些外朝大臣的。


    那是他不動聲色就能治國的關鍵。


    就在文武官員準備散夥時,突然傳來了“皇上上朝,百官晉見”的喊聲。


    大家先是一驚,然後趕緊找自己的位置站好,那位監察禦史急得滿頭大汗,忙著維持秩序。


    不一會兒,排好隊的文武官員一個個進殿了。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監察禦史,人都到齊了吧?”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校開口問。


    監察禦史挺身而出,開口匯報道:


    “稟報皇上,文武百官裏,有三個沒來,其中一個是因為生病請了假。”


    “沒理由不來上朝的,撤了職務,查辦!”


    朱由校一句話,就決定了那兩個缺席大臣的下場。


    “是!”


    監察禦史應聲答應,心裏頭對這兩人可一點同情也沒有。


    皇上時不時翹個早班,讓官員們白等,這在老朱家可是常規操作。


    就像萬曆皇帝那樣,幾十年不上朝也不罕見,大家早都見怪不怪了。


    但皇上來了,你卻無緣無故不在,明擺著給皇上臉色看,這事兒可就玩大了。


    那兩個倒黴蛋被撤了職查辦,算是一個小風波,很快就過去了。


    朝會也是正式進入正題。


    “有事報告,沒事的就可以散朝了。”


    海大富那有點沙啞又尖銳的聲音響起。


    “微臣,兵部尚書閻鳴泰,有本奏請。”


    這次不按常理出牌,沒從小官開始匯報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再慢慢磨到重點。


    這一開場,兵部尚書就急不可耐了。


    至於前任兵部尚書李三思,開什麽玩笑,兵部剛出了那麽大的婁子,幾乎被清洗了一遍!


    至於他這個兵部尚書,還能有好果子吃?


    閻鳴泰說完,從袖子裏抽出一份奏折遞上去。


    機靈的官員已經感覺到不對勁了。


    皇上多久沒來上朝了,一來你就準備好奏折,這也太巧了吧?


    要說你勤奮,天天揣著奏折,誰能信呢?


    咱們同朝為官,誰不知道誰啊?


    “東江鎮總兵李成龍緊急匯報,建州那幫家夥以貝勒阿敏為先鋒,偽金可汗皇太極親自帶領中軍,集結了十萬人的精兵,正攻打東江鎮以及咱們的盟友朝鮮。”


    “遼東巡撫袁崇煥和遼鎮總兵祖大壽也發來緊急報告,說建州調動了好幾萬兵力,窺視寧錦地區。”


    “現在遼東的軍隊已經和他們的前鋒交上火了,但是因為糧食和武器不夠,請求緊急增援。”


    奏折送上後,閻鳴泰大聲說明了情況。


    朱由校接過海大富遞過來的奏折,隨便翻了翻,放在一邊,說:


    “東北那邊又開打了,各位愛卿怎麽看?”


    一些之前還不明白的人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建州那幫家夥又開始折騰了。


    難怪皇上今天突然召集上朝。


    一時之間,大殿裏私語聲此起彼伏。


    別以為大明皇上上朝就一定一本正經的。


    朝堂上打架鬥毆,官員們亂成一鍋粥的事也不是沒發生過。


    見這些官員不說話。


    朱由校接著問:“東北的建州又挑起戰事,內閣有什麽應對策略?”


    他的目光轉向了黃立極。


    首輔黃立極回答:“皇上,俗話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既然建州又來找茬,咱們大明調配糧食,派支援部隊就行了。”


    黃立極並不覺得建州的問題有多嚴重,他覺得建州不過是個小部落,怎麽鬧也就邊境那點地盤。


    前有遼東擋著,後有東江牽扯,沒什麽大不了的。


    至於攻打盟友朝鮮,那更尋常了,現在東江鎮的部隊很多都駐紮在朝鮮,打東江鎮不就是等於打朝鮮嘛!


    朱由校對黃立極的能力沒抱太大希望。


    讓他安穩坐著首輔的位置,主要是因為他不那麽倔,不會老跟皇上唱反調。


    對朱由校來說,一個安分守己的首輔,就是一個好首輔。


    朱由校的眼光隨後移到了孫承宗身上。


    作為帝師,孫承宗心潮澎湃,他內心並不想朱由校親征。


    但既定的計劃也不能輕言放棄。


    隻能希望之後大臣們能勸住朱由校,改派別人代替出征了。


    孫承宗挺身站了出來,響亮地說:


    “東北那一群原本是跟著李家家奴,一朝得勢,便有狼子之心!實在是可恨!”


    “如今,世道一變,這些建奴,就像養不熟的狼崽子似的,反過來咬了老東家。”


    “現在又起兵鬧事,欺負咱們大明的盟友,得狠狠教訓他們一番。”


    “請皇上發個話,出兵討伐這些人。”


    朱由校一聽,高興地大聲回答:


    “好!”


    “孫愛卿說的正合朕心意。”


    “這麽著,朕決定自己帶兵,把這些侵略者徹底掃平。”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冰橙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冰橙汁並收藏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