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朕,要禦駕親征!爾等有何意見?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
在朝鮮的王宮裏,
正當大明朝廷熱火朝天地討論時,朝鮮也在緊急召開一個關係到自己未來命運的重要會議。
朝鮮國王李倧坐在王位上,看著前麵爭吵不休、口水亂飛的文武百官,心裏是滿滿的疲憊。
這時候,建州部族的軍隊在貝勒阿敏帶領下,連戰連捷,矛頭直指朝鮮!
而以前愛惹事的東江鎮,在總兵李成龍的指揮下,早退回皮島,成了縮頭烏龜!
真是氣人!
有消息說,建州的可汗皇太極也要親自帶著大軍來攻打朝鮮!
要是再加上阿敏的先頭部隊,朝鮮哪裏還擋得住?
更別提如果皇太極帶著的精銳部隊全麵進攻,朝鮮該咋辦。
可就是在這種危險的時候,朝鮮的大臣們還在為了親近明朝還是靠攏金國爭個沒完沒了。
完全不管眼前火燒眉毛的形勢。
李倧以前是個死心塌地親明朝的,二話不說就打壓親建州的勢力。
但現在,金國軍事力量強大起來,宮裏想要親近金國的聲音越來越響。
加上朝鮮軍隊根本抵擋不住,讓他很難再硬氣地為親明派說話。
看著那些爭來吵去的大臣,李倧心裏琢磨,好像隻剩一條出路了。
向老大明朝求救?
但是想到東江鎮和遼東邊疆大明的態度,他心裏有點打鼓。
大明還能不能像以前那樣力挽狂瀾,救朝鮮於水深火熱之中呢?
李倧心裏全是問號,死守著大明這棵大樹,真的對嗎?
不對!
他堅信自己的判斷沒錯!
大明這隻是暫時的困難,一旦緩過勁兒來,輕鬆打垮建州沒問題。
要是這時候投靠建州,將來大明收拾局麵時,朝鮮的下場可就慘了。
看樣子,也隻能學李成龍那樣。
跑路!
先躲起來,哪怕現在是冬天。
趁大臣們還吵得不可開交,李倧悄悄給身邊的太監使了個眼神,小聲說:
“你去安排下,把值錢又容易帶的東西收拾好,準備好馬車,動靜別太大,別讓別人發現。”
……
另一邊,遠在大明的京城。
對藩國國王打算逃跑並求大明幫忙的事毫無察覺的大明,也在開個重要的大會。
當朱由校說出“朕要親自帶兵,平了建州”這話時。
整個朝廷的文武官員都驚呆了。
他們第一個念頭是:
天哪!我沒聽錯吧?
難道昨晚太勞累了,耳朵出問題了?
皇上要禦駕親征,這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雖然開國以來,皇上親自上陣有過例子。
比如那個用一個碗打天下的太祖。
還有好幾次打外麵敵人的永樂帝。
但後來的皇帝打仗成績就不行了。
特別是土木堡那事後,皇上親征就像是個噩夢!
出征?
還是洗洗睡吧!
現在,皇上在朝會上說要親征,能不讓人緊張嗎?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然後一個個忍不住,出列說話,滔滔不絕地反對。
在大明,就算是對著皇上,坦率提意見也是本分。
畢竟這是國家大事,哪能隨口一句話就要親征,太小看大臣們的能耐了。
口水四濺之中,監察官員領頭衝鋒,一群大臣緊隨其後,好一出激烈的口角大戰。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低頭看著底下這場既混亂又好笑的景象,心裏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絲微笑。
他甚至暗暗思量。
祖宗們設計這高高在上的寶座,是不是也考慮到了要避開被口水洗禮的尷尬?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的較量,朝廷總算恢複了平靜。
就像宴席開始前的小菜已經吃完,接下來就等著主菜上桌。
大家心照不宣,文武百官的唇槍舌劍,其實不過是在刷存在感。
真正做決定的時刻還得看內閣大臣和皇上之間微妙的博弈。
“皇上乃天之驕子,不應該置身於危險之地!”
“皇上更應該珍惜自己,放棄遠征的念頭吧。”
內閣重臣顧秉謙第一個站出來,誠懇地勸說道。
“我們同意。”
無論之前意見如何,這時官員們竟然異口同聲。
朱由校反問道:
“難道就讓那建奴肆意妄為,不給予應有的教訓嗎?”
首輔黃立極回答:
“敵寇確實猖狂,皇上如果要懲罰他們,派遣將領出兵就夠了。”
“我們大明朝文臣如雲,武將如林,哪裏需要皇上親自上陣啊!”
“我們也讚同。”
另一些官員隨聲附和。
“嗯,首輔這麽講,是不是心裏已經有了合適的將領人選?”
朱由校追問道。
黃立極心裏苦笑,如果不是你堅持要親征,我又何必誇下海口。
一時間,想找一個完美的人選談何容易。
既然無人選可推,皇上的問題還是得回答:
“我認為,遼東巡撫袁崇煥能夠承擔這個責任!”
“他熟悉遼東情況,又對建虜了如指掌,集結兵力,與遼鎮軍隊合作,由袁崇煥統一指揮就行。”
孫承宗和王尚書交換了一個眼神,心裏暗自叫苦:
不妙!
還沒等孫承宗想到應對之策,朱由校又開口:
“首輔真是這麽認為?”
“袁崇煥真的能夠肩負起這個重任嗎?”
黃立極感受到了壓力,但轉念一想,以袁崇煥的性格,大概也不敢直接率軍和建虜硬碰硬。
再說,就算沒有增援,遼鎮的軍隊也能守住寧錦防線,有了援軍隻會更加牢固。
“是的,袁崇煥沉著冷靜,完全能擔當大將軍的重任。”
“哦,是嗎?”
“袁崇煥真的有這般才能?”
“可為何朕手裏的錦衣衛報告與首輔所說的大相徑庭呢?”
朱由校邊說邊示意海大富把那份奏折遞上來。
黃立極接過來看了又看。
沒過多久,他的身體不由得往前傾了一點,自己都沒注意到!
“首輔,你對這份報告怎麽看?”朱由校問。
“皇上,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確實有奸商為了私利向敵寇販賣物資,或者是袁崇煥一時疏忽,讓這些奸商鑽了空子。”黃立極辯解說。
“連遼東向建虜走私糧食鐵器的事都管不了,或者根本不知道的巡撫,怎麽能夠統帥大軍?”
“這種不分是非的人,怎麽能讓朕放心將兵馬交給他。”
朱由校幾句話,就把袁崇煥貼上了“無能”的標簽。
在朝鮮的王宮裏,
正當大明朝廷熱火朝天地討論時,朝鮮也在緊急召開一個關係到自己未來命運的重要會議。
朝鮮國王李倧坐在王位上,看著前麵爭吵不休、口水亂飛的文武百官,心裏是滿滿的疲憊。
這時候,建州部族的軍隊在貝勒阿敏帶領下,連戰連捷,矛頭直指朝鮮!
而以前愛惹事的東江鎮,在總兵李成龍的指揮下,早退回皮島,成了縮頭烏龜!
真是氣人!
有消息說,建州的可汗皇太極也要親自帶著大軍來攻打朝鮮!
要是再加上阿敏的先頭部隊,朝鮮哪裏還擋得住?
更別提如果皇太極帶著的精銳部隊全麵進攻,朝鮮該咋辦。
可就是在這種危險的時候,朝鮮的大臣們還在為了親近明朝還是靠攏金國爭個沒完沒了。
完全不管眼前火燒眉毛的形勢。
李倧以前是個死心塌地親明朝的,二話不說就打壓親建州的勢力。
但現在,金國軍事力量強大起來,宮裏想要親近金國的聲音越來越響。
加上朝鮮軍隊根本抵擋不住,讓他很難再硬氣地為親明派說話。
看著那些爭來吵去的大臣,李倧心裏琢磨,好像隻剩一條出路了。
向老大明朝求救?
但是想到東江鎮和遼東邊疆大明的態度,他心裏有點打鼓。
大明還能不能像以前那樣力挽狂瀾,救朝鮮於水深火熱之中呢?
李倧心裏全是問號,死守著大明這棵大樹,真的對嗎?
不對!
他堅信自己的判斷沒錯!
大明這隻是暫時的困難,一旦緩過勁兒來,輕鬆打垮建州沒問題。
要是這時候投靠建州,將來大明收拾局麵時,朝鮮的下場可就慘了。
看樣子,也隻能學李成龍那樣。
跑路!
先躲起來,哪怕現在是冬天。
趁大臣們還吵得不可開交,李倧悄悄給身邊的太監使了個眼神,小聲說:
“你去安排下,把值錢又容易帶的東西收拾好,準備好馬車,動靜別太大,別讓別人發現。”
……
另一邊,遠在大明的京城。
對藩國國王打算逃跑並求大明幫忙的事毫無察覺的大明,也在開個重要的大會。
當朱由校說出“朕要親自帶兵,平了建州”這話時。
整個朝廷的文武官員都驚呆了。
他們第一個念頭是:
天哪!我沒聽錯吧?
難道昨晚太勞累了,耳朵出問題了?
皇上要禦駕親征,這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雖然開國以來,皇上親自上陣有過例子。
比如那個用一個碗打天下的太祖。
還有好幾次打外麵敵人的永樂帝。
但後來的皇帝打仗成績就不行了。
特別是土木堡那事後,皇上親征就像是個噩夢!
出征?
還是洗洗睡吧!
現在,皇上在朝會上說要親征,能不讓人緊張嗎?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然後一個個忍不住,出列說話,滔滔不絕地反對。
在大明,就算是對著皇上,坦率提意見也是本分。
畢竟這是國家大事,哪能隨口一句話就要親征,太小看大臣們的能耐了。
口水四濺之中,監察官員領頭衝鋒,一群大臣緊隨其後,好一出激烈的口角大戰。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低頭看著底下這場既混亂又好笑的景象,心裏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絲微笑。
他甚至暗暗思量。
祖宗們設計這高高在上的寶座,是不是也考慮到了要避開被口水洗禮的尷尬?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的較量,朝廷總算恢複了平靜。
就像宴席開始前的小菜已經吃完,接下來就等著主菜上桌。
大家心照不宣,文武百官的唇槍舌劍,其實不過是在刷存在感。
真正做決定的時刻還得看內閣大臣和皇上之間微妙的博弈。
“皇上乃天之驕子,不應該置身於危險之地!”
“皇上更應該珍惜自己,放棄遠征的念頭吧。”
內閣重臣顧秉謙第一個站出來,誠懇地勸說道。
“我們同意。”
無論之前意見如何,這時官員們竟然異口同聲。
朱由校反問道:
“難道就讓那建奴肆意妄為,不給予應有的教訓嗎?”
首輔黃立極回答:
“敵寇確實猖狂,皇上如果要懲罰他們,派遣將領出兵就夠了。”
“我們大明朝文臣如雲,武將如林,哪裏需要皇上親自上陣啊!”
“我們也讚同。”
另一些官員隨聲附和。
“嗯,首輔這麽講,是不是心裏已經有了合適的將領人選?”
朱由校追問道。
黃立極心裏苦笑,如果不是你堅持要親征,我又何必誇下海口。
一時間,想找一個完美的人選談何容易。
既然無人選可推,皇上的問題還是得回答:
“我認為,遼東巡撫袁崇煥能夠承擔這個責任!”
“他熟悉遼東情況,又對建虜了如指掌,集結兵力,與遼鎮軍隊合作,由袁崇煥統一指揮就行。”
孫承宗和王尚書交換了一個眼神,心裏暗自叫苦:
不妙!
還沒等孫承宗想到應對之策,朱由校又開口:
“首輔真是這麽認為?”
“袁崇煥真的能夠肩負起這個重任嗎?”
黃立極感受到了壓力,但轉念一想,以袁崇煥的性格,大概也不敢直接率軍和建虜硬碰硬。
再說,就算沒有增援,遼鎮的軍隊也能守住寧錦防線,有了援軍隻會更加牢固。
“是的,袁崇煥沉著冷靜,完全能擔當大將軍的重任。”
“哦,是嗎?”
“袁崇煥真的有這般才能?”
“可為何朕手裏的錦衣衛報告與首輔所說的大相徑庭呢?”
朱由校邊說邊示意海大富把那份奏折遞上來。
黃立極接過來看了又看。
沒過多久,他的身體不由得往前傾了一點,自己都沒注意到!
“首輔,你對這份報告怎麽看?”朱由校問。
“皇上,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確實有奸商為了私利向敵寇販賣物資,或者是袁崇煥一時疏忽,讓這些奸商鑽了空子。”黃立極辯解說。
“連遼東向建虜走私糧食鐵器的事都管不了,或者根本不知道的巡撫,怎麽能夠統帥大軍?”
“這種不分是非的人,怎麽能讓朕放心將兵馬交給他。”
朱由校幾句話,就把袁崇煥貼上了“無能”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