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頭目笑眯眯地說:“忘了跟你細講,一塊床板一天十兩。你不願意也行,馬上搬走,繼續睡地上。”


    孔胤植無語了。


    小頭目又說:“要是不習慣睡硬地,我們這兒還有稻草墊,便宜,一捆就一兩銀子。”


    孔胤植不上鉤了,“那一捆有多少?”


    小頭目答:“幾十捆總有,鋪一鋪也能將就。”


    孔胤植看了看床,又低頭瞅了瞅地麵,從小嬌生慣養的他最後還是決定留住床鋪,小頭目高興地收了借條。


    住的問題算是搞定了,可吃的更離譜,一個雞蛋十兩銀子,愛吃不吃!


    外麵人吃的是銀子買一筐的雞蛋,你在監獄裏能吃到,十兩算貴嗎?


    不吃?


    那就每天半碗稀得能當鏡子照的粥。


    孔胤植歎了口氣,“吃吧,我一個人,家裏還能供不起這點吃的?”


    結果還真供不起,才一個月,孔胤植在吃住上的花費就飆到了好幾萬兩,就算是金庫銀庫,這麽個花法也得敗光啊。


    那些拿著借條上門要債的,不僅沒拿到錢,還在縣衙挨了頓板子。


    最後,孔胤植一紙訴狀,把縣衙和自己家一塊兒告了。


    好巧的是,恰好有個巡按禦史巡視路過這裏,朱大典接了狀紙,查清楚後,先是讓那縣官吃盡苦頭。


    然後再把村裏的老族長叫到公堂上,逼他賠錢。


    如果事情到這兒就算了,雖說幾萬兩銀子心疼得慌,但對孔家來說,不過就是拔根毫毛罷了。


    可狠的還在後麵,孔家除了祭祀用的地,其他家產全被翻出來討債。


    這一算,當場就把孔家的老頭子嚇得腿直哆嗦。


    真要這麽追討,祖上傳下來的家當,一夜間就可能傾家蕩產,家裏這麽多人,以後吃啥喝啥呢?


    不還錢還不行,不還地就被充公,不交稅,地就改姓了。


    老族長們氣得直吐血,想反抗吧,卻發現那大官早有防備,帶著兵馬來的。


    幾個月一過,孔家的威風不見了。


    這段時間裏,隻要是告孔家的狀,基本一告一個準,光是被砍頭的管家和親信就有幾十個。


    再沒人敢跟著孔家胡作非為了。


    連租他們地的農戶都看出孔家氣數將盡,開始想法子從孔家那兒占便宜,就像以前孔家對他們那樣。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報複孔胤植插手換皇帝那檔子事。


    慢慢來,誰也不敢出頭,生怕得罪了上頭那位。


    孔府哪還有錢供著孔胤植那麽奢侈,債不得不還,萬一衍聖公在牢裏餓死了,孔家就真完了。


    全家還指望著那個爵位翻身呢,現在這位皇上是指望不上了,隻能盼著下一位皇上了。


    說起來,當皇帝這差事風險挺大,長壽的少,短命的多。


    說到孔胤植,朝廷裏那些大人物已經不太關心了。


    至於外邊藩王李綜的哭訴,閣老們雖然想幫,但現在兵部權力小多了!


    軍隊大權都在那位手上,沒有他的點頭,調動大軍門都沒有。


    遼東還在八旗控製下,隻好去找東江鎮的李成龍幫忙。


    接到內閣的命令,李總兵收了糧草軍餉,打算給閣老們一個說法,就對貝勒阿敏的兩藍旗發動了一場大攻勢。


    當然了,李總兵嘴上是不會說這是為了以後要糧草更容易,更不會提幫著收糧食的事。


    隨著李成龍動手,半島沿海又亂成了一鍋粥。


    兩藍旗和東江鎮打,東江鎮又和起義軍打,起義軍反過來又跟兩藍旗鬥,反正就是為了那些快熟的糧食,打就對了。


    隻要不是兩邊同時碰頭,見著就開打。


    李綜躲在海島上也是提心吊膽的,生怕哪天一睜眼,八旗兵就上了島。


    還好,貝勒阿敏對現在的情況挺滿意。


    兩藍旗比別的旗強多了,上次大戰一點損失沒有,還占了半島。


    加上招的當地年輕人做奴仆軍隊,那叫一個威風。


    半島上打得熱鬧,大明朝國內也不安寧。


    朱由校雖然沒撤驛站,但那些驛站官員還是那麽賣力。


    但陝北的百姓鬧騰得越來越凶。


    對此,朱由校也沒什麽好招,隻能指望傳說中的孫傳庭能像曆史上一樣神勇,平息民亂。


    至於那些敢動救災糧款的官員,朱由校下手絕不含糊,就是一個字——殺。


    在錦衣衛指揮使鞏永固的努力下,朱由校除了檢閱京營、穩固江山外,又多了一項活兒。


    那就是在死刑名單上勾勾畫畫,有時候等不到秋後,就直接下令執行了。


    這一天,朱由校看著眼前一列列的名字,拿起筆,在每個名字上畫了個叉,旁邊還寫了個“斬”字。


    “陛下,幾位閣老求見。”


    雨化田邁步走進大殿,報告道。


    自從海大富離開後,他就肩負起了保護朱由校安全的重責。


    雖然朱由校自認為武藝不錯,但除非逼不得已,帝王哪有親自出手的道理。


    這段時間裏,朱由校又遇到了幾次暗殺,手段千奇百怪,好在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他不由得感歎,萬曆皇祖能在位幾十年平安無事,真是不容易。


    “微臣孫承宗、顧秉謙、施鳳來、李國普,參見陛下!”幾人異口同聲地說。


    “平身,各位愛卿,不在朝廷忙碌,怎麽有空到朕這裏來?”


    朱由校滿臉笑容,看起來非常歡迎,隨即吩咐雨化田,“廠公,南方剛送來的新鮮雨前茶,正好請各位嚐一嚐。”


    幾位大臣心裏暗暗嘀咕,誰是專門來喝茶的?


    但既然是陛下賞賜,自然要感謝領受。


    感謝之後,孫承宗先開口,說明了來意:“陛下,之前李綜上奏的事情,內閣沒能做出決定,特來請陛下裁決。”


    “哦?李藩王隻要本分就好,怎麽會突然上奏?是為了什麽事?”朱由校問道。


    顧閣老回答:“李藩王請求大明出兵援助。”


    朱由校說:“不是已經派兵了嗎?難道東江鎮沒有采取行動?”


    幾位大臣心裏一緊,東江鎮打打遊擊還行,真要正麵硬剛,別說八旗,就連兩藍旗都對付不來。


    施鳳來說:“李成龍總督接到命令就出兵了,隻是東江鎮的實力有限,還沒取得明顯的戰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冰橙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冰橙汁並收藏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