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自然先要讓有打個樣!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壯漢這才意識到,跟這窮書生拌嘴,純粹是自找沒趣,正打算起身給書生點顏色瞧瞧,兩個官差卻走了過來:
“想幹啥?想被發配到城外做苦工嗎?”
壯漢連忙賠笑臉:“差爺誤會了,我們鬧著玩呢。”
壯漢可不想被官差抓去城外的流民營做苦力。
如今的大明京城,規矩一天一個樣。
犯了事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樣,被抓進衙門打板子、關禁閉,而是輕的被派到城外流民營勞動改造。
重的可能直接被編入流民隊伍,要麽去遼東種地,要麽去天津坐船出海,參與海島的開發。
大明海軍打敗荷蘭人後,正護送士兵登陸,攻打赤嵌城。
荷蘭人的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赤嵌城失守隻是早晚的事,這一點,大家心裏都有數。
明朝人滿懷信心,而西方人則開始擔心他們在海島上的小據點會不會受到牽連。
荷蘭人那邊,巴達維亞已經顧不上赤嵌城,甚至開始考慮自己的防禦,因為有海商傳信說,大明似乎不再隻盯著陸地,也開始重視海洋了。
聽說,大明有個藩王,夢想成為歐洲小國的國王,看上了巴達維亞,想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荷蘭人還沒明白,大明的藩王和歐洲那些小國的國王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但從財富上講,大明藩王確實更勝一籌。
麵對艦隊和雇傭兵的巨大損失,總督哪還有心情管赤嵌城,一麵緊急寫信求援,一麵四下招募傭兵,準備死守巴達維亞!
作為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重要基地,他知道,在援軍到來之前,巴達維亞絕對不能丟。
但他沒想到,巴達維亞即將麵臨的危機有多嚴重。
自從爭儲風波後,朱常洵被封為藩王,就沒了雄心壯誌,整天渾渾噩噩。
畢竟,作為一個被限製自由的藩王,如果不是特殊情況,連自家大門都很少邁出,不混吃等死、生兒育女,還能做什麽?
因此,朱常洵的體重直線上升,真成了個圓滾滾的胖子。
一開始,他還無所謂,但現在情況變了。
福王開始拚命鍛煉減肥,這一切都是因為世子朱由鬆帶回來的消息:朝廷打算把藩王遷到海外。
這仿照周朝那樣的製度,實行真正的封藩。
雖然當不了大明皇帝,但去海外當個王也不錯。
福王一聽,精神大振,胖、走不動都不是問題,自有太監每天攙著他鍛煉;
沒有船,不管是造還是買,都得準備好;沒有戰艦護航也不怕,買不到就自己造,哪怕暫時造不出來。
福王爺遇到了難題,但這點小坎坷就能攔住福王爺的腳步?
別開玩笑了,絕對不可能。
他自己或許搞不定,但他那位皇侄可是有招數的。
買不行,租總可以吧?
於是,福王的兒子,也就是福王世子,跳出來和朱由校好好談了談。
朱由校答應了,說關鍵時刻,大明的海軍會為福王府的船隊保駕護航,清理海路上的麻煩。
當然了,這忙可不是白幫的,福王府的錢庫又要瘦一圈了。
朱由校想得挺周到,還允許福王府擴大護衛隊,隻不過這些人在國內得有人盯著,出了國門,朱由校可沒那個閑工夫替人操心。
福王府這一折騰,動靜越來越大,大家都看明白了,福王這是要幹票大的,連南洋那邊的巴達維亞都傳來了風聲。
可朱常洵根本沒當回事,用他的話說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銀子能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
在朱常洵眼裏,銀子平時是心頭肉,誰要想從他這裏摳點出去,那得費老大勁兒。
但現在有了目標,銀子就像流水似的往外花,護衛隊擴編了,船隊也建起來了,就差軍艦護航了。
送走了朱由鬆,雨化田心裏有點犯嘀咕,問道:
“陛下,咱們自己也能攻下巴達維亞,為啥要讓給福王?”
“海軍是咱們的,福王府拉起來的那點護衛隊,跟京城的軍隊比,差遠了,更別說和遼東的軍隊比了。”
“朕需要福王做個榜樣。”朱
由校解釋說,“如果不讓他們遷藩,那就隻能一直打下去,藩王、官員、士紳、流民,打得頭破血流,要麽朕把敵人全消滅,要麽就被別人聯合起來推翻。”
“對官員士紳,朕不會手下留情,但那些流民,除了少數有野心的,大多數隻是無奈求生存的可憐人,朕怎麽忍心對他們動手。”
雨化田想到流民的悲慘境遇,聽了朱由校這麽說,心裏也是一陣酸楚。
“遷藩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巴達維亞是個好地方,朕幫福王拿下來,有了這個先例,其他藩王會怎麽想?”
“到時候他們要遷藩自立,就得帶人走。”
“朕隻會允許他們帶走忠誠的,其他的,如果要人口,先緊著安排流民。”
“這些流民,與其死在朕的刀下,不如給他們武器,為自己,為孩子拚一條活路,是成是敗,看他們的運氣。”
“朕作為君父,也隻能做到這個份上了。”
“成了自然是好事,”雨化田說,“就怕成了以後,藩國勢力太強,不好管。”
朱由校說:“那是以後的事,到時候朕在,自然有辦法解決;如果朕不在了,那就留給子孫去處理吧。”
在巴達維亞,克勒多坐在小酒館裏,鬱悶地一杯接一杯喝酒。
他的老夥計“密得保號”進船廠大修去了,船長除了偶爾去看看老朋友,其他時間沒事幹,幹脆就泡在酒館裏。
還好總督府給“密得保號”結了賬,不然克勒多怕是要喝破產了。
“克勒多先生?”幾個聲音傳來。
“你們是?”克勒多眯著眼睛問。
“總督要見您。”衛兵說,“請跟我們來。”
一聽是總督召見,克勒多被酒精搞得迷糊的腦袋清醒了不少。
“先生,來杯咖啡提提神?”巴達維亞總督戴維斯看著眼前的醉漢,眉頭皺了皺又舒展開來。
“謝謝。”克勒多禮貌地回答。
“克勒多先生,我想您應該猜得到,我請您來,是想請教一些事情。”
“想幹啥?想被發配到城外做苦工嗎?”
壯漢連忙賠笑臉:“差爺誤會了,我們鬧著玩呢。”
壯漢可不想被官差抓去城外的流民營做苦力。
如今的大明京城,規矩一天一個樣。
犯了事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樣,被抓進衙門打板子、關禁閉,而是輕的被派到城外流民營勞動改造。
重的可能直接被編入流民隊伍,要麽去遼東種地,要麽去天津坐船出海,參與海島的開發。
大明海軍打敗荷蘭人後,正護送士兵登陸,攻打赤嵌城。
荷蘭人的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赤嵌城失守隻是早晚的事,這一點,大家心裏都有數。
明朝人滿懷信心,而西方人則開始擔心他們在海島上的小據點會不會受到牽連。
荷蘭人那邊,巴達維亞已經顧不上赤嵌城,甚至開始考慮自己的防禦,因為有海商傳信說,大明似乎不再隻盯著陸地,也開始重視海洋了。
聽說,大明有個藩王,夢想成為歐洲小國的國王,看上了巴達維亞,想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荷蘭人還沒明白,大明的藩王和歐洲那些小國的國王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但從財富上講,大明藩王確實更勝一籌。
麵對艦隊和雇傭兵的巨大損失,總督哪還有心情管赤嵌城,一麵緊急寫信求援,一麵四下招募傭兵,準備死守巴達維亞!
作為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重要基地,他知道,在援軍到來之前,巴達維亞絕對不能丟。
但他沒想到,巴達維亞即將麵臨的危機有多嚴重。
自從爭儲風波後,朱常洵被封為藩王,就沒了雄心壯誌,整天渾渾噩噩。
畢竟,作為一個被限製自由的藩王,如果不是特殊情況,連自家大門都很少邁出,不混吃等死、生兒育女,還能做什麽?
因此,朱常洵的體重直線上升,真成了個圓滾滾的胖子。
一開始,他還無所謂,但現在情況變了。
福王開始拚命鍛煉減肥,這一切都是因為世子朱由鬆帶回來的消息:朝廷打算把藩王遷到海外。
這仿照周朝那樣的製度,實行真正的封藩。
雖然當不了大明皇帝,但去海外當個王也不錯。
福王一聽,精神大振,胖、走不動都不是問題,自有太監每天攙著他鍛煉;
沒有船,不管是造還是買,都得準備好;沒有戰艦護航也不怕,買不到就自己造,哪怕暫時造不出來。
福王爺遇到了難題,但這點小坎坷就能攔住福王爺的腳步?
別開玩笑了,絕對不可能。
他自己或許搞不定,但他那位皇侄可是有招數的。
買不行,租總可以吧?
於是,福王的兒子,也就是福王世子,跳出來和朱由校好好談了談。
朱由校答應了,說關鍵時刻,大明的海軍會為福王府的船隊保駕護航,清理海路上的麻煩。
當然了,這忙可不是白幫的,福王府的錢庫又要瘦一圈了。
朱由校想得挺周到,還允許福王府擴大護衛隊,隻不過這些人在國內得有人盯著,出了國門,朱由校可沒那個閑工夫替人操心。
福王府這一折騰,動靜越來越大,大家都看明白了,福王這是要幹票大的,連南洋那邊的巴達維亞都傳來了風聲。
可朱常洵根本沒當回事,用他的話說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銀子能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
在朱常洵眼裏,銀子平時是心頭肉,誰要想從他這裏摳點出去,那得費老大勁兒。
但現在有了目標,銀子就像流水似的往外花,護衛隊擴編了,船隊也建起來了,就差軍艦護航了。
送走了朱由鬆,雨化田心裏有點犯嘀咕,問道:
“陛下,咱們自己也能攻下巴達維亞,為啥要讓給福王?”
“海軍是咱們的,福王府拉起來的那點護衛隊,跟京城的軍隊比,差遠了,更別說和遼東的軍隊比了。”
“朕需要福王做個榜樣。”朱
由校解釋說,“如果不讓他們遷藩,那就隻能一直打下去,藩王、官員、士紳、流民,打得頭破血流,要麽朕把敵人全消滅,要麽就被別人聯合起來推翻。”
“對官員士紳,朕不會手下留情,但那些流民,除了少數有野心的,大多數隻是無奈求生存的可憐人,朕怎麽忍心對他們動手。”
雨化田想到流民的悲慘境遇,聽了朱由校這麽說,心裏也是一陣酸楚。
“遷藩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巴達維亞是個好地方,朕幫福王拿下來,有了這個先例,其他藩王會怎麽想?”
“到時候他們要遷藩自立,就得帶人走。”
“朕隻會允許他們帶走忠誠的,其他的,如果要人口,先緊著安排流民。”
“這些流民,與其死在朕的刀下,不如給他們武器,為自己,為孩子拚一條活路,是成是敗,看他們的運氣。”
“朕作為君父,也隻能做到這個份上了。”
“成了自然是好事,”雨化田說,“就怕成了以後,藩國勢力太強,不好管。”
朱由校說:“那是以後的事,到時候朕在,自然有辦法解決;如果朕不在了,那就留給子孫去處理吧。”
在巴達維亞,克勒多坐在小酒館裏,鬱悶地一杯接一杯喝酒。
他的老夥計“密得保號”進船廠大修去了,船長除了偶爾去看看老朋友,其他時間沒事幹,幹脆就泡在酒館裏。
還好總督府給“密得保號”結了賬,不然克勒多怕是要喝破產了。
“克勒多先生?”幾個聲音傳來。
“你們是?”克勒多眯著眼睛問。
“總督要見您。”衛兵說,“請跟我們來。”
一聽是總督召見,克勒多被酒精搞得迷糊的腦袋清醒了不少。
“先生,來杯咖啡提提神?”巴達維亞總督戴維斯看著眼前的醉漢,眉頭皺了皺又舒展開來。
“謝謝。”克勒多禮貌地回答。
“克勒多先生,我想您應該猜得到,我請您來,是想請教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