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將來,自然會有其他人操心。


    如果真的能延續國運,當然是天下百姓的福氣。


    要是不幸敗落了,他孫承宗願意和高陽一起承受,這輩子也就知足了。


    但是人生不能重來,孫承宗隻能背著重重的責任往前走,就算知道前麵的路不好走,也得豁出去試一試。


    看能不能把快要掉進深淵的大明朝這輛戰車給拉回來。


    首先得做的是,集合朝廷官員的力量,全力阻止那些不好的預兆往南邊蔓延。


    可惜的是,這世道人心涼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為了大明慷慨赴死。


    看看眼前這幾個同行的夥伴,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像冷水一樣衝上了心頭。


    首相顧大人,一向把皇上的命令當聖旨,特別是對於那些不顧臉麵的人,覺得往南跑是條好出路,何必留在順天冒險?


    他的立場不用多說,孫承宗對此沒抱多大希望。


    但是,讓孫承宗心寒的是,本應該和大明同舟共濟的英國公張維賢,他的態度也是模棱兩可,好像也有南下的意思。


    這些享受了國家幾輩子恩惠的貴族,難道忘了祖輩榮耀背後付出的辛勞和犧牲?


    孫承宗為他們悲哀,更為大明悲哀。


    出乎意料的轉機來自李成龍的支持,孫承宗心裏五味雜陳,不知道說什麽好。


    李成龍這麽做,是真的為了大明朝深思熟慮,還是看穿了自己的困境,想拉著大家一起往下沉?


    更讓孫承宗震驚且難以接受的是,連朱閣老也讚同往南走。


    孫承宗心裏火冒三丈,差點就想罵過去,問他這麽多年學的聖人之道哪裏去了。


    難道不明白南下會讓民心全部失去,恐怕會重演宋金悲劇?


    隻是,這股怒火沒能變成行動,孫承宗已經沒有力氣再抗爭了。


    他們不是不知道南行的後果,隻是在個人利益的天平上,大明的重量太輕了,很容易就被放棄。


    孫承宗又能怪誰呢?他想責備卻找不到理由,隻能無力地擺擺手,不想再跟這些所謂的同僚浪費口舌。


    群龍無首,怎麽去動員那些官員?


    孫承宗心裏清楚,沒有人能攔住南行的腳步了。


    他眼前仿佛已經看到了八旗的鐵騎踏進順天的景象。


    李成龍想留下來安慰,和孫承宗一起商量別的辦法,但最終還是被客氣而又堅定地送出了門。


    在這種動蕩不安的時候,如果不是為了大明,為了那位皇帝,和一個武將還有什麽可說的?


    孫承宗最後的努力,默默地消失在塵土之中。


    大家都靜靜地等著旨意,南行的信號就要響起了,還有一些心思複雜的人,時刻盯著宮裏的動靜,生怕錯過了逃跑的機會。


    顧成,這個首相的兒子,也是其中之一。


    雖然沒有背叛的心思,卻害怕錯過了跟著大部隊的機會,一家老小可能逃不過這場災難。


    他所擔心的,也是別人所想的,各種各樣的眼神,緊緊盯著皇宮,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


    有的人想跟著南遷,有的人想趁亂撈好處,還有的人計劃周密,想要行動得恰到好處。


    信王就是其中之一,輕裝上陣,隻等皇上出發,馬上就動身,太早怕引起注意,太晚怕被亂局困住。


    京城內外到處都是危險,一步錯,就可能是萬劫不複。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每一個決定,都關係到生死存亡。


    就在大家心裏各打小算盤,靜靜等著皇宮裏的一舉一動時,清軍的先頭部隊像暴風雨一樣突然來襲!


    兩藍旗的大軍在硬漢貝勒阿敏的指揮下,正朝大明朝的京城,以排山倒海的速度猛衝過來。


    阿敏這麽拚死拚活、日夜不停地趕路,並不是為了展示他有多堅強,其實是怕朱由校溜掉。


    跑了也就算了,要是連皇宮裏攢了好幾代的金銀財寶一起卷包走人,那對貝勒阿敏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他們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到這兒,圖的是啥,朱由校心裏能不清楚?


    自己偷偷跑路已經夠不像話了,竟然還提前把宮裏的寶貝轉移,這簡直是往阿敏臉上扇巴掌。


    在他心裏,那些寶貝早就刻上了他的名字,少說也得有一大部分落入自己囊中,頂多和其他旗的人分那麽一點點。


    畢竟,以後打打搶搶還得靠兄弟們互相幫襯。


    貝勒阿敏清楚得很,在交情和利益這兩頭,平衡好才是王道。


    一路上,阿敏不斷收到四麵八方的消息,發現明朝軍隊敗得比他想象中還慘。


    那些零星的抵抗,輕輕一碰就散了。


    加上皇太極親自帶著八旗的精銳騎兵居中接應,貝勒阿敏心裏的那點擔心全沒了。


    在這股洪流裏,還有啥是他怕的?


    那兩藍旗,帶著貪欲和征服的野心,像餓狼一樣直撲大明的要害……


    ……


    京城外。


    “走吧。”


    胡老爺回頭望著漸漸遠去的京城,輕輕放下車簾,收拾起複雜的心情,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這一走,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踏上這片土地。


    作為一個腰包鼓鼓的大富商,要不是情勢緊迫,胡老爺哪舍得離開這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這地兒,沒個當官的罩著,做生意本來就不容易,想做大做強,更是比登天還難。


    沒點權勢靠山,就像是菜板上的魚,任人宰割,啥時候、咋樣被收拾,全看人家樂意。


    如果不是形勢逼人,胡老爺又怎麽會願意丟下多年苦心經營的一切,遠走他鄉,從頭再來呢?


    可是時間不等人,連紫禁城都快保不住了,胡老爺哪能幹坐著等死?


    因為走得晚了點,差點連跑的機會都沒了,最後隻好拿出老本,用錢開路的殺手鐧。


    靠著和京城知府的私交,打通關節,混在出城的人群裏逃了出來。


    雖然花出去的銀子讓他心疼得直哆嗦,差點吐血。


    好歹是逃出來了,胡老爺暗暗安慰自己,隻要人活著,錢還能再賺回來。


    路上顛顛簸簸,幾次都差點出事,既要躲過路上的強盜土匪,又要巧妙閃開清軍的探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冰橙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冰橙汁並收藏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