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爵爺一旦手握操江提督的大權,便無所顧慮,沒有人敢輕易動他,自然會將精力轉移到財富和美色上,卻忘記了這一切本源是來自於他的職位。”魏忠賢一針見血地指出。


    \"大明朝的功臣們啊,一提起來就是滿肚子的無奈啊,\"朱由校的話語裏帶著幾分沉甸甸的重量,\"一切都安排好了嗎?雨化田現在哪裏?\"


    \"陛下,所有事情都已經準備就緒,就差最後一步了,幸好有劉爵爺手下的紀律嚴明,省去了很多麻煩,現在一切進展得比先前順利多了。\"


    許顯純回答說,聲音裏藏著一絲慶幸,\"雨督主已經快到江邊了,就等著您的命令行事了。\"


    \"越是這樣,越要小心謹慎,不能讓任何差錯有可乘之機。\"


    朱由校沉思了一下,\"朕雖然無所畏懼,但如果能避免非議,自然是最理想的策略。\"


    \"臣明白這分量有多重。\"


    \"你能理解,那就太好了。讓雨化田開始行動吧。\"朱由校的眼神深邃,\"選個吉利的日子,咱們過江去,先探探風,看看有沒有什麽不軌的意圖。\"


    \"遵從聖旨。\"魏忠賢和許顯純異口同聲,離開了京城,東廠和錦衣衛的耳目不再那麽靈通,兩人都更加不敢有半點疏忽。


    孫承宗原本希望皇帝能慢行,好找機會平息因孔家引起的動亂。


    如果南都再起風波,恐怕文官的聲音會被進一步壓抑。


    可是,到了揚州幾天,陛下的舉動卻像是捅了馬蜂窩,鹽運使衙門差點兒遭受滅頂之災,連鹽引製度也被廢除了。


    孫閣老擔心,如果陛下在揚州逗留太久,這座繁華的城市恐怕難免災禍。


    於是,究竟是迅速南下,還是留在這裏另作打算,以應對可能的百官請願,就成了孫閣老心中難以解開的結。


    隨著操江提督、誠意伯劉爵爺的覲見,孫閣老心裏的天平漸漸傾向了一邊。


    陛下即將過江,劉提督不但調派了數千水師,為陛下保駕護航,還把自己的旗艦貢獻了出來,忠誠之心可見一斑。


    渡江那天,晴空萬裏,景色宜人。


    揚州府的官員們滿臉堆笑,爭先恐後來向陛下恭敬地送上祝福,心裏卻是五味雜陳。


    陛下對鹽運使衙門的清理讓他們惶恐不已,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


    如今陛下終於要離開,對他們來說,無異於是一種解脫,讓陛下的風暴去席卷南都的官場吧。


    那裏的官員更多,勢力更大,也許能抵擋一陣子。


    在揚州官員的歡送和長江水師的簇擁中,一抹明亮的黃色緩緩登上了提督獻出的旗艦,朝著江心駛去。


    岸邊,禦營的兵馬和官員陸續上船,準備與對岸的同事們會合,繼續守護陛下。


    然而,就在船隊越來越遠的時候,江麵上突然發生了變故,喧鬧四起,甚至連禦營裏也顯得動蕩不安。


    江中心,濃煙滾滾,一艘船著火了,正是提督大人的旗艦。而大明的皇帝,正在那船上。


    濃煙衝天,岸上的人各有心思,禦營兵馬因為距離和軍紀的約束,一時難以立即行動,但已經按捺不住,把在場的官員團團圍住。


    一隊兵馬緊急集結船隻,準備救援。


    隨行的番子、錦衣衛親軍更是焦急萬分,萬一陛下有個三長兩短,新帝登基,必然會有一場清洗的風暴。


    鹽商們也同樣憂心忡忡,剛交了大筆的錢,要是陛下出事,那投資不是打水漂了嗎?


    特別是黃老爺,因為他與陛下關係密切,此刻更是焦慮不已。


    親近時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但在危難時刻卻最容易成為靶子。


    黃老爺清楚,一旦陛下有什麽不測,不用外人動手,身邊那些“兄弟”們就足以讓他永無翻身之日。


    最驚慌失措的當屬操江提督、誠意伯劉爵爺。


    他本想和陛下同舟共濟,卻被內侍攔了下來,以防萬一。


    現在,自己僥幸逃脫,陛下卻陷入了絕境,而且還在自己的旗艦上,這責任怎麽擺脫?


    英國公張維賢心情複雜,既盼望著陛下平安無事,繼續支持功臣武將,又不滿陛下削弱了英國公府的影響力。


    這一瞬間,他的心情好像被撕成了兩半,難以名狀。


    孫閣老心頭第一個冒出來的想法,竟是關乎皇位繼承的大事——如果陛下真有什麽意外,該讓誰來當新皇帝呢?


    本來嘛,信王殿下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惜他之前丟了監國的權力,明顯是失了陛下的歡心。


    要說哥哥沒了弟弟上,總感覺有點別扭,甚至透著點說不出的不對勁。


    他的眼神無意間掃過微微晃動的皇家營地,心裏不由得一緊。


    作為一個軍事老手,他知道皇家營地要是亂了套,那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


    陪在一旁的大臣們心情各不相同,有的愁得不行,有的好像這事跟他沒關係似的,高高掛起,還有那麽幾個,心裏偷著樂呢,可表麵又不敢表現出來。


    這麽個糊塗的皇上眼看就要成為過去式了,接下來上台的,肯定是個英明的新皇上,信王人稱“賢王”,自然是最佳人選。


    至於信王當初拋開京城自己溜走那檔子事,大家心照不宣,早忘到腦後去了。


    這時,信王心裏別提多美了,本以為自己要被關在鳳陽那高牆裏頭,沒想到皇兄不但沒追究,還讓他管起了商稅司,雖說名聲差點,可信王心裏挺知足的。


    眼看著皇兄出事了,皇位幾乎是伸手就能摸到,信王心裏哪能不偷偷高興?


    要不是場合不對,他都快笑出聲來了。


    可表麵上,信王還得使勁壓住心裏的歡喜,裝出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沉著嗓子說:


    “皇家營地別亂動,趕緊讓水軍去救駕,把大臣們都叫來見我,別亂了陣腳。”


    信王心裏跟明鏡似的,皇上那船要是真燒起來,不管是沉到江底還是燒成灰,都是凶多吉少。


    這可是他搶皇位的好機會,不能像上次那樣,錯過了後悔。


    於是,他接連發了好些命令,結果多半是泥牛入海,沒個回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冰橙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冰橙汁並收藏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