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英勇的行為,在書生的心裏,好比官員甘願受棍棒責罰,隻為贏得好名聲。


    可悲啊,那些無知的書生不明白,如今官場上,挨板子可不是開玩笑的,輕輕一碰就能要了小命。


    朱由校扔下奏折,聲音裏帶著詢問:“應天府那邊怎麽樣了?怎麽會讓書生們肆無忌憚地胡鬧?”


    許顯純臉上微微泛紅,回答說:“應天府並沒有插手。不幸的是,知府前晚洗澡時受了涼,現在是命懸一線。”


    朱由校淡淡一笑,又問:“大明的官場裏,如果應天府不管,南京的守備大臣又會怎麽辦呢?”


    “聽說了這件事,南京的守備大臣徐爵在會議上拒絕了太監鎮壓的建議。”


    “想必兵部也不會同意,太監沒了幫手,也不敢隨便亂動吧?”朱由校的笑容逐漸變冷,問題背後的意圖已經很明顯。


    “正是這樣。”


    “我記得,南京錦衣衛裏有個千戶所,他們又在幹什麽呢?”


    許顯純心裏有點害怕,回答說:“南京錦衣衛的千戶所,和其他地方相比,更像是個養老的地方。”


    聽了這話,朱由校也覺得有些難堪,回想起來,以前頻繁的獎賞,讓很多人的子孫都成了南京錦衣衛裏的百戶,結果都在這個養老所裏混日子。


    “這樣,他們就眼睜睜看著書生們吵鬧,等我到了,給我來個下馬威?讓我丟臉嗎?”


    許顯純跪在地上,無話可說。身為錦衣衛指揮使,表麵上風光,實際上許多權貴根本不是他能撼動的。


    “既然他們想看熱鬧,那就隨他們去,希望他們能承受得起後果。”朱由校吩咐道,“放出消息,如果現在散了,我就不追究了。”


    “遵命。”許顯純心裏清楚,那些人已經全力以赴,哪會輕易放棄。


    “再去查查,背後搗鬼的是誰,在山東搞的這一出?”


    許顯純這次爽快地領命了,雖然南京的錦衣衛比不上京城,但搜集表麵信息還是很容易的。


    朱由校沒再說什麽,登上禦車,在禦林軍的護送下,向南京進發。


    文武百官跟在後麵,由孫閣老帶隊,心裏焦急萬分,暗暗責怪東林黨這時候還和皇上對著幹。


    葉府裏,前大學士葉向高品嚐著茶香,對剛回家的管家問:“都打發走了?”


    “是的,老爺。”管家疑惑,“他們為了老爺複出忙前忙後,老爺為何避而不見呢?”


    “見了又能怎樣?”葉向高歎了口氣,“朝廷上,東林黨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他們的手段恐怕難以奏效。不起作用也就算了,若是反過來害了自己,我葉某人再出頭,恐怕以後連這樣安靜喝茶的日子也享受不了了。”


    管家跟隨葉多年,深知世態炎涼:“幾千書生,不可小看啊。”


    “有什麽好怕的?咱們大明還怕書生不成?”葉向高說,“過去的手段,怎麽能用在不尋常的皇上麵前呢?


    “他們都是讀書的苗子,就算惹怒了皇上,也不至於無情吧?”


    “苗子是苗子,沒長成之前,一切都是虛妄。舉人進士,一旦惹怒了天子,生死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


    “進退得宜,才能自保。自己都保護不了,其他都是空談。”


    管家歎了口氣:“真是浪費了好機會。”


    “浪費什麽?即使不出來,我還是閣老,不是一般人敢招惹的。”葉向高語重心長地說,“機會裏常常藏著危險,狗急了還會跳牆,皇上一旦動怒,天下都會震動。”


    “無論是雷霆怒火還是雨露均沾,都是皇上的恩賜,這世上最難揣測的就是人心和皇上的意思了。”


    葉向高沒等管家回答,自言自語道:“人心複雜,君心難測。希望這次行動不會把東林黨推入火坑。”


    滿腹憂心,葉向高又命令:“從今天起,閉門謝客。”


    管家驚訝,這事真的這麽危險嗎?


    一些人在亂世裏選擇明哲保身,隻求自己平安無事;另一些人則希望在動蕩不安中力挽狂瀾,用滿腔熱情去灌溉自己的理想。


    還有那麽一些人,願意用自己的身軀作為盾牌,守護著心中那不滅的正義之火。


    錢公子站在一群讀書人中間,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月亮被繁星環繞,享受著眾人的崇拜與跟隨。


    這種一呼百應的尊貴感讓他陶醉,卻沒有讓他忘記自己的責任。


    他語氣堅決,誠懇地對剛聚集起來的學者們說:


    “各位,我們曾因誤信讒言,讓聖賢之家遭受苦難。今天,我們在此相聚,正是要糾正錯誤,保衛儒家的道路。”


    “就算前麵是刀山火海,我們也要展現出文人墨客的傲骨和氣節!”


    “錢公子說得對,我們義不容辭!”


    隨從的響應如同戰鼓,激起了四周學者心中的豪邁之情。


    瞬間,人群像潮水一般湧向城門,應天府的百姓也被這股熱潮吸引,緊隨其後,場麵熱鬧非凡。


    甚至連街邊小販的叫賣聲也融入了這洪流,構成了一曲別樣的市井生活交響樂。


    城牆之上,守城的太監方公公注視著漸漸遠去的人群,心裏百感交集。


    他驚訝於這些書生的大膽妄為,竟然想阻攔朱由校的車駕;對南都官員的玩忽職守感到憤怒,他們眼看著事態失去控製卻無動於衷。


    更惱怒於像徐爵爺這樣的守備功臣不僅不出手相助,反而阻撓他調動兵力來平息局勢。


    盡管手握重兵,卻被朝廷各派勢力束縛,動彈不得,隻能眼睜睜看著群儒衝出城門,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憤恨,難以表達。


    更讓方公公焦急的是,朱由校的車駕即將到達,而城裏的官員竟沒有一人準備迎接,顯然認為朱由校今天不會來。


    緊急之下,方公公急忙召見錦衣衛的千戶,想借助他來力挽狂瀾,沒想到遭到拒絕,一時愣住了。


    身為皇上親信的錦衣衛千戶,怎能坐視不管?


    方公公無奈,隻能不斷派人打聽最新的情況,像熱鍋上的螞蟻,焦急不已。


    與方公公同樣心事重重的,是守備功臣徐爵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冰橙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冰橙汁並收藏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