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挑釁大明?那就打吧!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據雨化田雨都督報告,兩邊來往頻繁,還有海上商人說,馬尼拉正在偷偷囤積糧食物資。”
許顯純說這話時,語氣沉重,每個字都像石頭一樣沉。
“看這樣子,戰爭快來了,”
朱由校沉思了一會,“讓理藩院安排個會麵,探探他們的口風,同時讓各個部門準備起來,別讓馬六甲的仗打到我們措手不及。”
“遵命。”
許顯純領了命令,立刻去布置。
孫閣老補充說:“不管他們是好意還是惡意,國書在那兒擺著,該見還得見,之後怎麽處理,咱們再詳細討論。”
英國公張維賢不給反駁的餘地:“這種國書,就是糊弄人的玩意兒!”
孫閣老壓下心頭的不高興,語氣平和地說:“咱們大明是有禮數的國家,就算對方狡猾,也得禮貌接待,之後怎麽辦,另外再商量。”
“如果真是帶著國書來的,朕自然會見麵,但朕沒興趣跟騙子扯皮。”
“陛下英明,聽說馬尼拉那邊回複還要時間,這所謂的國書,恐怕是私下偽造的,目的就是攪渾水。”
“沒錯,一個小小總督敢自稱使者,明顯是不把大明放在眼裏,備戰的心思都寫臉上了。”
“早晚得打一架,既然他們急不可耐,那就開幹吧!”
禮部尚書聽了這話,驚得不知所措,一句無意的話,竟然像是點燃了戰火的導火索。
“如果敵人真下了決心,咱們大明自然也要應對,曹伴,照計劃行事,先拿下西班牙人在福爾摩斯的基地。”
“至於馬尼拉,讓雨化田隨機應變,西班牙、荷蘭就算聯手,又能奈我大明何?
“遠東這塊地,是大明的領土,南洋,就在家門口,還怕磨不掉敵人的棱角?”
孫閣老心裏微微歎息,陛下越來越看重武力,雖說不是壞事,但過剛易折,“陛下,漢朝因強盛而衰,曆史的教訓不遠啊。”
“強大不一定導致滅亡,宋朝的弱小,才是敗亡的關鍵。”
……
幾天後,馬尼拉的總督科奎拉聽使者這麽一說,聲音低沉下來:
“大明的皇帝不見麵?既然如此,隻好戰場上見真章了,馬六甲,絕不能放棄!”
“總督大人,這一步您真的想好了?”
艦隊司令一臉憂慮,“一旦開戰,勝負可不好說!”
“還有別的路嗎?”
科奎拉反問道,“明軍一旦南下,巴達維亞就危險了,那時候,隻剩下抵抗這一條路了。”
於是,戰爭的號角,在南洋的藍天之下,悄無聲息地吹響了。
“我們不能指望別人心慈手軟,巴達維亞對華人區的暴行已是過去,而新福州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證明。”
總督科奎拉嚴肅地說,“作為馬尼拉的守護者,我不能讓這裏重演巴達維亞的悲劇,荷蘭人的草率行為已經嚐到苦頭,我們所做的,比他們強多了!我不想看到馬尼拉從世界地圖上消失。”
“您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沒有本地的支持,勝利的天平不一定偏向我們。”
“馬尼拉離王國有千裏之遙,卻緊貼著大明帝國的邊界。”
艦隊司令反對說,“就算大明艦隊一時受挫,也能很快得到補充,而我們卻沒有這個能力。”
“甲米地的船廠無法提供足夠的船隻給艦隊,更不用說炮廠來供給艦炮了。”
“買就好了。”總督語氣堅決,“葡萄牙人的卜加勞炮廠有能力滿足我們的需求。”
“總督大人,這事得小心,卜加勞炮廠位於大明的領土上,他們恐怕不敢違背大明,把艦炮賣給我們。”
“實際情況是,他們不但同意交易,第一批三十門炮已經安全到達馬尼拉。”
總督科奎拉看著艦隊司令那難以置信的表情,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他們怎麽敢這麽做,不怕大明知道後懲罰他們嗎?”艦隊司令驚訝不已。
“艦炮已經到手,別的就不用擔心了,如果大明對他們嚴厲處罰,也許反而會促成我們與他們一起對抗大明的局麵。”總督平靜地說。
與此同時,在大明朝的應天府,許顯純急匆匆進宮報告:“陛下,澳門那邊傳來消息。”
“說吧。”
“法國人的炮廠接了個大單,正在給馬尼拉運送火炮,第一批已經發出去了。”
朱由校略顯意外,問道:“什麽時候的事?他們竟然不顧及大明和馬尼拉的緊張關係?難道不怕這樣會惹怒大明,遭到驅逐嗎?”
沒等許顯純回答,朱由校又說:“這些商人,難道不知道惹怒朕的後果嗎?”
魏忠賢接口道:“法國人愛財如命,但這錢不該賺。或者可以通知兩廣,讓他們離開我國領土?”
“他們提供的火炮是什麽類型的?前膛還是後膛?”朱由校問。
“和之前賣給我國的一樣。”
“他們有沒有秘密行動?”
朱由校追問,意思是不是隱瞞了交易的真相。
“確實有所遮掩,但是大炮不是小東西,隱藏不容易,遲早會被發現。錦衣衛的眼睛可不是吃幹飯的。”
“既然他們已經遮掩,我們就裝作不知道好了,加強監視就行。讓他們賣,前提是隻能是前膛炮。”
“遵命。”許顯純領旨。
“陛下,這樣做不是等於資助敵人嗎?”魏忠賢擔憂地說,“他們在大明境內,居然幫馬尼拉買炮,太囂張了。”
“暫時這樣吧。隻要涉及的是前膛炮,不必急於動手,一旦涉及後膛炮,卜加勞炮廠,必須拿下來。”
“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能揭開大明後膛炮的秘密,什麽時候能自己製造,有了卜加勞,答案自然就清楚了。”
“真要打起來,那就打吧。”
“在歐洲大陸,朕或許會擔心被包圍,但在遠東,他們就算聯手,又能怎樣?”
“朕大明艦隊損失一艘,能造兩艘、三艘,他們行嗎?”
“海上的霸權,不是全靠計謀,實力才是關鍵,咱們的船多、炮多、射速快,怕什麽?”
“朕隻怕大明內部,總有不安分的人蠢蠢欲動。”
“陛下放心,錦衣衛會密切注意的。”
許顯純說這話時,語氣沉重,每個字都像石頭一樣沉。
“看這樣子,戰爭快來了,”
朱由校沉思了一會,“讓理藩院安排個會麵,探探他們的口風,同時讓各個部門準備起來,別讓馬六甲的仗打到我們措手不及。”
“遵命。”
許顯純領了命令,立刻去布置。
孫閣老補充說:“不管他們是好意還是惡意,國書在那兒擺著,該見還得見,之後怎麽處理,咱們再詳細討論。”
英國公張維賢不給反駁的餘地:“這種國書,就是糊弄人的玩意兒!”
孫閣老壓下心頭的不高興,語氣平和地說:“咱們大明是有禮數的國家,就算對方狡猾,也得禮貌接待,之後怎麽辦,另外再商量。”
“如果真是帶著國書來的,朕自然會見麵,但朕沒興趣跟騙子扯皮。”
“陛下英明,聽說馬尼拉那邊回複還要時間,這所謂的國書,恐怕是私下偽造的,目的就是攪渾水。”
“沒錯,一個小小總督敢自稱使者,明顯是不把大明放在眼裏,備戰的心思都寫臉上了。”
“早晚得打一架,既然他們急不可耐,那就開幹吧!”
禮部尚書聽了這話,驚得不知所措,一句無意的話,竟然像是點燃了戰火的導火索。
“如果敵人真下了決心,咱們大明自然也要應對,曹伴,照計劃行事,先拿下西班牙人在福爾摩斯的基地。”
“至於馬尼拉,讓雨化田隨機應變,西班牙、荷蘭就算聯手,又能奈我大明何?
“遠東這塊地,是大明的領土,南洋,就在家門口,還怕磨不掉敵人的棱角?”
孫閣老心裏微微歎息,陛下越來越看重武力,雖說不是壞事,但過剛易折,“陛下,漢朝因強盛而衰,曆史的教訓不遠啊。”
“強大不一定導致滅亡,宋朝的弱小,才是敗亡的關鍵。”
……
幾天後,馬尼拉的總督科奎拉聽使者這麽一說,聲音低沉下來:
“大明的皇帝不見麵?既然如此,隻好戰場上見真章了,馬六甲,絕不能放棄!”
“總督大人,這一步您真的想好了?”
艦隊司令一臉憂慮,“一旦開戰,勝負可不好說!”
“還有別的路嗎?”
科奎拉反問道,“明軍一旦南下,巴達維亞就危險了,那時候,隻剩下抵抗這一條路了。”
於是,戰爭的號角,在南洋的藍天之下,悄無聲息地吹響了。
“我們不能指望別人心慈手軟,巴達維亞對華人區的暴行已是過去,而新福州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證明。”
總督科奎拉嚴肅地說,“作為馬尼拉的守護者,我不能讓這裏重演巴達維亞的悲劇,荷蘭人的草率行為已經嚐到苦頭,我們所做的,比他們強多了!我不想看到馬尼拉從世界地圖上消失。”
“您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沒有本地的支持,勝利的天平不一定偏向我們。”
“馬尼拉離王國有千裏之遙,卻緊貼著大明帝國的邊界。”
艦隊司令反對說,“就算大明艦隊一時受挫,也能很快得到補充,而我們卻沒有這個能力。”
“甲米地的船廠無法提供足夠的船隻給艦隊,更不用說炮廠來供給艦炮了。”
“買就好了。”總督語氣堅決,“葡萄牙人的卜加勞炮廠有能力滿足我們的需求。”
“總督大人,這事得小心,卜加勞炮廠位於大明的領土上,他們恐怕不敢違背大明,把艦炮賣給我們。”
“實際情況是,他們不但同意交易,第一批三十門炮已經安全到達馬尼拉。”
總督科奎拉看著艦隊司令那難以置信的表情,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他們怎麽敢這麽做,不怕大明知道後懲罰他們嗎?”艦隊司令驚訝不已。
“艦炮已經到手,別的就不用擔心了,如果大明對他們嚴厲處罰,也許反而會促成我們與他們一起對抗大明的局麵。”總督平靜地說。
與此同時,在大明朝的應天府,許顯純急匆匆進宮報告:“陛下,澳門那邊傳來消息。”
“說吧。”
“法國人的炮廠接了個大單,正在給馬尼拉運送火炮,第一批已經發出去了。”
朱由校略顯意外,問道:“什麽時候的事?他們竟然不顧及大明和馬尼拉的緊張關係?難道不怕這樣會惹怒大明,遭到驅逐嗎?”
沒等許顯純回答,朱由校又說:“這些商人,難道不知道惹怒朕的後果嗎?”
魏忠賢接口道:“法國人愛財如命,但這錢不該賺。或者可以通知兩廣,讓他們離開我國領土?”
“他們提供的火炮是什麽類型的?前膛還是後膛?”朱由校問。
“和之前賣給我國的一樣。”
“他們有沒有秘密行動?”
朱由校追問,意思是不是隱瞞了交易的真相。
“確實有所遮掩,但是大炮不是小東西,隱藏不容易,遲早會被發現。錦衣衛的眼睛可不是吃幹飯的。”
“既然他們已經遮掩,我們就裝作不知道好了,加強監視就行。讓他們賣,前提是隻能是前膛炮。”
“遵命。”許顯純領旨。
“陛下,這樣做不是等於資助敵人嗎?”魏忠賢擔憂地說,“他們在大明境內,居然幫馬尼拉買炮,太囂張了。”
“暫時這樣吧。隻要涉及的是前膛炮,不必急於動手,一旦涉及後膛炮,卜加勞炮廠,必須拿下來。”
“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能揭開大明後膛炮的秘密,什麽時候能自己製造,有了卜加勞,答案自然就清楚了。”
“真要打起來,那就打吧。”
“在歐洲大陸,朕或許會擔心被包圍,但在遠東,他們就算聯手,又能怎樣?”
“朕大明艦隊損失一艘,能造兩艘、三艘,他們行嗎?”
“海上的霸權,不是全靠計謀,實力才是關鍵,咱們的船多、炮多、射速快,怕什麽?”
“朕隻怕大明內部,總有不安分的人蠢蠢欲動。”
“陛下放心,錦衣衛會密切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