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劍拔弩張之際,忽然遠處傳來一陣清亮的吟誦聲。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如雲遊去,山中覓小詩。”
眾人循聲而望,隻見樹林中閃現出一個白衣男子,相貌神駿,胯下一匹青驄馬。道一定睛一看,不由屏住了呼吸。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金歸燕!
在一片發呆的目光中,金歸燕騎著馬緩緩來到眾人麵前,然後伸手一指。
“胡大人,你可知這位李公公是何人?他可是如今宮中的第一紅人,深得皇上信任。胡大人你可得罪不起啊。李公公奉旨運經,別說是夾帶,就是明帶,也是理所當然。為胡大人前途著想,還是讓他們過去為好。”
那長官一直眼也不眨地望著金歸燕,此時忽然回過神來,轉身噗通一聲對李保寧跪下了。
“下官有眼不識泰山,擋了公公的大駕,實在罪該萬死。公公千萬息怒啊。”
李保寧哼了一聲,下巴朝前一指,張子銓立刻把手一揮,道一等人連忙朝前走去。等走遠後,道一回頭一看,那長官還跪在那裏,金歸燕卻拍馬趕了上來。
張子銓連忙迎上前去,拱手道:“多謝金公子仗義相助。”
金歸燕唇角彎起。“我也是恰好路過......幾位可是要入藏?我正好要去河西,不如與道長同行一程如何?”
張子銓欣然應允。道一看得臉上發愣,這姓金的說的是真是假?該不會是故意想和他們一起走吧?
道一有心阻止,但張大哥已經答應下來。他不自覺地看了箐兒一眼。箐兒卻神色泰然。於是道一也隻好把反對的話咽了下去。
郭老漢見他們平安過關,也趕緊過來,對著箐兒千恩萬謝。箐兒把手一擺。
“你們去謝這位金公子吧。剛才他幫我們說了不少好話。”
郭老漢又去謝了金歸燕,然後所有人又合成一隊,繼續前進。一路上,道一警惕地看著金歸燕,不讓他靠近箐兒。金歸燕也不在意,隻是悠哉遊哉地騎著馬走在最後。
太陽很快落山了,他們就在山道邊歇息。郭老漢的手下點起篝火開始煮茶。過了一陣,他親自過來請道一等人去喝茶。箐兒欣然同意,道一自然一起去了,金歸燕也跟了過來。
郭老漢將煮好的茶分給大家。道一喝了一口,立刻苦得皺起了眉頭。金歸燕輕輕朝他一笑。
“毛少俠不必見怪。陸羽《茶經》有雲,茶之八出,山南以陝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郭老漢聽了毫不尷尬,反而嗬嗬笑道:“金州茶苦,卻行銷西北,隻因西北牧民並不如我等這般煮來就飲,而先拌入糖與牛羊奶同飲,謂之奶茶,香甜可口,藏地更是拌入酥油,風味尤其獨特。川西那邊還專種苦黑茶以供藏地。“
道一聽了,對金歸燕露出嘲諷的笑容。
金歸燕有點發窘,但馬上又郎聲道:”我當然知道所謂奶茶飲法,方才不過是就此茶水而言。“
道一臉上不屑。箐兒在一旁問郭老漢,這些茶葉要運到哪裏去賣。
”西寧州啊。“郭老漢回答。
”西寧州是哪裏?“道一又問。
不等郭老漢回答,金歸燕搶著說:”此路向西,經秦州,臨州,河州,再過黃河後,分為兩條。一條向北通往涼州,甘州,肅州,瓜州等河西五洲,另一條向西繼續向西到西寧州,從那裏便可入藏。“
道一一聽,心想原來郭老漢要去的是藏地邊緣,那麽到那裏就得分手,之後還是得自己進藏,有點可惜。
馬兮彤似乎也在想同樣的事,隻聽她對郭老漢說:“你為何不運得再遠些,那樣豈不能賺得更多?”
郭老漢歎氣道:“過了西寧州後,道路轉向西南,離川西反而近了。川西茶葉運到那裏更便宜。再說,我這茶引上印著,隻能在西寧賣,再遠了官府不會答應。”
馬兮彤說:“你帶了這麽多私貨,官府查到總是要抓的,你怕什麽?”
郭老漢臉上發窘,嘴裏嘟囔道:”我也不想夾帶,隻是茶稅太高,不夾帶便賣不動。何況我不帶別人也會帶啊。“
馬兮彤問:”這一袋茶要收多少稅?“
不等郭老漢回答,金歸燕又搶著說:”至元十三年,朝廷定茶課長短引法,長引每引一百二十斤,短引每引九十斤。嗯......如今隻用短引,官府課稅五貫。“
“每斤茶要收五十五文錢的稅,這麽多啊!”道一脫口而出。
不料,李保寧在一旁開口了。”每引五貫也不能算多。我記得故宋時每引要收三四十貫稅。“
道一聽了一愣,原來南宋時茶稅還高了十倍,那麽茶商怎麽還說不夾帶就得白跑一趟?
郭老漢立刻回答了他心中的疑問。
”五貫看似不多,已比十年前漲了十倍有餘,那時剛定茶法,每引不過收鈔四錢。隻是如今西北和藏地不比從前,從前收三四十貫稅民眾也買得起。“
”那是為何?“道一和馬兮彤同聲問道。
金歸燕再次搶答:”毛少俠可聽過以茶換馬一說?“
道一猶豫著搖了搖頭。金歸燕臉上得意。
”自古中原缺馬,故宋先後與遼金開兵見仗,遼金皆嚴禁北馬入中原。故宋戰馬因而皆求於西北及藏蕃,而此二地飲茶皆仰賴於中原。因此,中原茶換西北馬有流轉大利。
到後來,故宋更於山南及蜀地設立榷茶司,掌管以茶換馬之事。山南茶專供西北,蜀茶專供藏蕃。崇寧年間,馬分九等,良馬上等者一匹換茶二百五十斤,中等者二百二十斤,下等者二百斤。綱馬六等,上等馬折茶一百七十六斤......“
金歸燕說到這裏,馬兮彤打斷了他,同時唇角露出冷笑。
”金公子博學多才,博聞強記,我等屬實佩服,可否請金公子直指要害,免得如刀筆吏般喋喋不休?“
金歸燕一聽,有點尷尬。箐兒卻在一旁道:”反正時候還早,說得詳細點也好。“
金歸燕臉上欣喜,立即接口道:“也罷,方才說的隻是北宋之時。到了南宋,金人占據關中及隴右。故宋用馬隻能取自藏地。馬價益貴,上等良馬可折茶千斤。故宋每年以千萬斤蜀茶易藏馬數萬,蕃人自然吃得起茶。如今麽......”
金歸燕沒有說下去。
道一卻忍不住追問:“如今為何又吃不起了呢?”
金歸燕沒有回答。
馬兮彤臉上冷笑。“是不是如今天下太平,用不著這許多馬了?”
”終究還是馬姑娘聰明。“金歸燕哈哈笑道,”國朝一統天下,中原用馬盡可取自北地,藏馬少人問津,蕃人就吃不起了。“
道一聽了嘴角一撇。”吃不起就不吃,又不會死人。“
金歸燕又露出高人一等的微笑。”毛少俠有所不知。西北牧人食肉飲酪,不得茶則困以病,尤以僧侶為甚。無茶雖不至死人,也相去不遠矣。“
馬兮彤輕哼一聲。”我就不信,喝茶不過幾百年的事,以前他們怎麽活的?“
金歸燕又笑了。”馬姑娘在嶺南想必頓頓大米,若讓姑娘立即改食粟麥,恐怕姑娘也會生不如死。“
馬兮彤一愣,恍然想起幾年前初到北方,開始吃麵食的感覺,隻好暗自承認金歸燕說得不錯。
這時,箐兒在一旁開口了。
“如今西北馬匹少了銷路,百姓買不起茶吃,容易生病。朝廷應當減茶稅,讓百姓有茶吃才是。金州人種茶也能多銷。朝廷的茶課未必也會少收多少。“
說到這裏,箐兒轉臉看向李保寧。”李公公,這樣皆大歡喜的好事,朝廷為何不做呢?“
李保寧臉上發窘。”這個小人也不清楚。不過,依小人看,如今茶稅也不能算高。小人記得故宋時要三五十貫一引呢......
啊,不光是茶課,據小人所知,鹽,酒,醋,乃至農商諸課稅,國朝皆大大低於故宋。皇上時常提醒大臣,勿困窮吾民。每有災異,也無不慷慨賑濟。
小人在上都時,海都犯邊,皇上將要親征,還不忘下旨減免山東河北及兩淮等地田租。
相形之下,小人在臨安宮中聽聞,夏秋二稅較南渡之前已增近十倍,尚且不足用,還要預收百姓數年田租。自州府以下,貪官又層層加碼盤剝百姓,而稅錢入庫後,奸人如賈似道輩又肆意盜用,以至於民窮兵弱,士大夫......“
”夠了!“馬兮彤猛然一聲怒喝,打斷了他。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如雲遊去,山中覓小詩。”
眾人循聲而望,隻見樹林中閃現出一個白衣男子,相貌神駿,胯下一匹青驄馬。道一定睛一看,不由屏住了呼吸。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金歸燕!
在一片發呆的目光中,金歸燕騎著馬緩緩來到眾人麵前,然後伸手一指。
“胡大人,你可知這位李公公是何人?他可是如今宮中的第一紅人,深得皇上信任。胡大人你可得罪不起啊。李公公奉旨運經,別說是夾帶,就是明帶,也是理所當然。為胡大人前途著想,還是讓他們過去為好。”
那長官一直眼也不眨地望著金歸燕,此時忽然回過神來,轉身噗通一聲對李保寧跪下了。
“下官有眼不識泰山,擋了公公的大駕,實在罪該萬死。公公千萬息怒啊。”
李保寧哼了一聲,下巴朝前一指,張子銓立刻把手一揮,道一等人連忙朝前走去。等走遠後,道一回頭一看,那長官還跪在那裏,金歸燕卻拍馬趕了上來。
張子銓連忙迎上前去,拱手道:“多謝金公子仗義相助。”
金歸燕唇角彎起。“我也是恰好路過......幾位可是要入藏?我正好要去河西,不如與道長同行一程如何?”
張子銓欣然應允。道一看得臉上發愣,這姓金的說的是真是假?該不會是故意想和他們一起走吧?
道一有心阻止,但張大哥已經答應下來。他不自覺地看了箐兒一眼。箐兒卻神色泰然。於是道一也隻好把反對的話咽了下去。
郭老漢見他們平安過關,也趕緊過來,對著箐兒千恩萬謝。箐兒把手一擺。
“你們去謝這位金公子吧。剛才他幫我們說了不少好話。”
郭老漢又去謝了金歸燕,然後所有人又合成一隊,繼續前進。一路上,道一警惕地看著金歸燕,不讓他靠近箐兒。金歸燕也不在意,隻是悠哉遊哉地騎著馬走在最後。
太陽很快落山了,他們就在山道邊歇息。郭老漢的手下點起篝火開始煮茶。過了一陣,他親自過來請道一等人去喝茶。箐兒欣然同意,道一自然一起去了,金歸燕也跟了過來。
郭老漢將煮好的茶分給大家。道一喝了一口,立刻苦得皺起了眉頭。金歸燕輕輕朝他一笑。
“毛少俠不必見怪。陸羽《茶經》有雲,茶之八出,山南以陝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郭老漢聽了毫不尷尬,反而嗬嗬笑道:“金州茶苦,卻行銷西北,隻因西北牧民並不如我等這般煮來就飲,而先拌入糖與牛羊奶同飲,謂之奶茶,香甜可口,藏地更是拌入酥油,風味尤其獨特。川西那邊還專種苦黑茶以供藏地。“
道一聽了,對金歸燕露出嘲諷的笑容。
金歸燕有點發窘,但馬上又郎聲道:”我當然知道所謂奶茶飲法,方才不過是就此茶水而言。“
道一臉上不屑。箐兒在一旁問郭老漢,這些茶葉要運到哪裏去賣。
”西寧州啊。“郭老漢回答。
”西寧州是哪裏?“道一又問。
不等郭老漢回答,金歸燕搶著說:”此路向西,經秦州,臨州,河州,再過黃河後,分為兩條。一條向北通往涼州,甘州,肅州,瓜州等河西五洲,另一條向西繼續向西到西寧州,從那裏便可入藏。“
道一一聽,心想原來郭老漢要去的是藏地邊緣,那麽到那裏就得分手,之後還是得自己進藏,有點可惜。
馬兮彤似乎也在想同樣的事,隻聽她對郭老漢說:“你為何不運得再遠些,那樣豈不能賺得更多?”
郭老漢歎氣道:“過了西寧州後,道路轉向西南,離川西反而近了。川西茶葉運到那裏更便宜。再說,我這茶引上印著,隻能在西寧賣,再遠了官府不會答應。”
馬兮彤說:“你帶了這麽多私貨,官府查到總是要抓的,你怕什麽?”
郭老漢臉上發窘,嘴裏嘟囔道:”我也不想夾帶,隻是茶稅太高,不夾帶便賣不動。何況我不帶別人也會帶啊。“
馬兮彤問:”這一袋茶要收多少稅?“
不等郭老漢回答,金歸燕又搶著說:”至元十三年,朝廷定茶課長短引法,長引每引一百二十斤,短引每引九十斤。嗯......如今隻用短引,官府課稅五貫。“
“每斤茶要收五十五文錢的稅,這麽多啊!”道一脫口而出。
不料,李保寧在一旁開口了。”每引五貫也不能算多。我記得故宋時每引要收三四十貫稅。“
道一聽了一愣,原來南宋時茶稅還高了十倍,那麽茶商怎麽還說不夾帶就得白跑一趟?
郭老漢立刻回答了他心中的疑問。
”五貫看似不多,已比十年前漲了十倍有餘,那時剛定茶法,每引不過收鈔四錢。隻是如今西北和藏地不比從前,從前收三四十貫稅民眾也買得起。“
”那是為何?“道一和馬兮彤同聲問道。
金歸燕再次搶答:”毛少俠可聽過以茶換馬一說?“
道一猶豫著搖了搖頭。金歸燕臉上得意。
”自古中原缺馬,故宋先後與遼金開兵見仗,遼金皆嚴禁北馬入中原。故宋戰馬因而皆求於西北及藏蕃,而此二地飲茶皆仰賴於中原。因此,中原茶換西北馬有流轉大利。
到後來,故宋更於山南及蜀地設立榷茶司,掌管以茶換馬之事。山南茶專供西北,蜀茶專供藏蕃。崇寧年間,馬分九等,良馬上等者一匹換茶二百五十斤,中等者二百二十斤,下等者二百斤。綱馬六等,上等馬折茶一百七十六斤......“
金歸燕說到這裏,馬兮彤打斷了他,同時唇角露出冷笑。
”金公子博學多才,博聞強記,我等屬實佩服,可否請金公子直指要害,免得如刀筆吏般喋喋不休?“
金歸燕一聽,有點尷尬。箐兒卻在一旁道:”反正時候還早,說得詳細點也好。“
金歸燕臉上欣喜,立即接口道:“也罷,方才說的隻是北宋之時。到了南宋,金人占據關中及隴右。故宋用馬隻能取自藏地。馬價益貴,上等良馬可折茶千斤。故宋每年以千萬斤蜀茶易藏馬數萬,蕃人自然吃得起茶。如今麽......”
金歸燕沒有說下去。
道一卻忍不住追問:“如今為何又吃不起了呢?”
金歸燕沒有回答。
馬兮彤臉上冷笑。“是不是如今天下太平,用不著這許多馬了?”
”終究還是馬姑娘聰明。“金歸燕哈哈笑道,”國朝一統天下,中原用馬盡可取自北地,藏馬少人問津,蕃人就吃不起了。“
道一聽了嘴角一撇。”吃不起就不吃,又不會死人。“
金歸燕又露出高人一等的微笑。”毛少俠有所不知。西北牧人食肉飲酪,不得茶則困以病,尤以僧侶為甚。無茶雖不至死人,也相去不遠矣。“
馬兮彤輕哼一聲。”我就不信,喝茶不過幾百年的事,以前他們怎麽活的?“
金歸燕又笑了。”馬姑娘在嶺南想必頓頓大米,若讓姑娘立即改食粟麥,恐怕姑娘也會生不如死。“
馬兮彤一愣,恍然想起幾年前初到北方,開始吃麵食的感覺,隻好暗自承認金歸燕說得不錯。
這時,箐兒在一旁開口了。
“如今西北馬匹少了銷路,百姓買不起茶吃,容易生病。朝廷應當減茶稅,讓百姓有茶吃才是。金州人種茶也能多銷。朝廷的茶課未必也會少收多少。“
說到這裏,箐兒轉臉看向李保寧。”李公公,這樣皆大歡喜的好事,朝廷為何不做呢?“
李保寧臉上發窘。”這個小人也不清楚。不過,依小人看,如今茶稅也不能算高。小人記得故宋時要三五十貫一引呢......
啊,不光是茶課,據小人所知,鹽,酒,醋,乃至農商諸課稅,國朝皆大大低於故宋。皇上時常提醒大臣,勿困窮吾民。每有災異,也無不慷慨賑濟。
小人在上都時,海都犯邊,皇上將要親征,還不忘下旨減免山東河北及兩淮等地田租。
相形之下,小人在臨安宮中聽聞,夏秋二稅較南渡之前已增近十倍,尚且不足用,還要預收百姓數年田租。自州府以下,貪官又層層加碼盤剝百姓,而稅錢入庫後,奸人如賈似道輩又肆意盜用,以至於民窮兵弱,士大夫......“
”夠了!“馬兮彤猛然一聲怒喝,打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