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頓時一片沉默。李保寧臉上愕然。張子銓對馬兮彤連使眼色。馬兮彤的臉忽然紅了。
她這才想起一起喝茶的人中不僅郭老漢是外人,金歸燕也不知道他們進藏的真正目的,而她現在的身份是李保寧的下屬,正護送李公公進藏,怎能對這位宮中紅人大吼大叫呢?
見在場氣氛有點尷尬,道一連忙說道:”眼下的稅賦雖比故宋時輕,可過些年誰知道呢?剛才郭老不是說,過去十年,茶稅從五錢漲到五貫,這樣下去,再過十年,豈不就要五十貫,比故宋時還多了?“
李保寧再次愕然。馬兮彤感激地朝道一看了一眼。連金歸燕也在一旁點頭。
“毛少俠言之有理。不僅茶課,連鹽課也同樣年年增稅。從前海鹽一引收中統鈔九貫,如今已增至五十貫,不過才過去十三年而已。長此以往,著實令人堪憂。”
這時,張子銓開口了。
“自古不論天下興亡,百姓皆苦。我等在此多說無益,我看這茶也吃得差不多了,時候不早,明天還要趕路,大家還是早點歇息為好。李公公,你看如何?”
李保寧一愣,輕輕點了點頭。就這樣,道一等人謝過郭老漢,起身回到自己隊伍。
張子銓悄悄地對馬兮彤道:“剛才你對李公公不敬......”
“我知道錯了。“馬兮彤打斷道,”我保證今後一定以大局為重,可他剛才那樣說我大宋,他自己不也是宋人?我實在氣不過。“
說著,馬兮彤低下頭來。
張子銓歎口氣道:”李公公自隨德佑皇帝北狩,身陷元廷已有多年,免不了受些影響。不過你放心,等接回德佑皇帝,重立宋幟後,他自然會全心為我大宋效力。“
馬兮彤點了點頭。”但願如此。“
......
第二天,兩支隊伍繼續上路。這時已是下山途中,再轉過一個山包,遠方出現了一望無際的平地。金歸燕說,那裏就是隴右。
從隴山放眼西望,但見大地一片蒼茫,幾乎看不見樹林,卻有一座座沙丘,景象與滿是莊稼地的隴山東麵反差很大。
道一從未到過隴山以西,見此情景,不由心中一緊。馬兮彤雖然在臨潢草原待了兩年,見到的草原都十分肥沃,見此情景,她也不由抽了口氣。
金歸燕似乎看出了兩人的心思,悠然自得地說道:”別看眼前看似荒涼,隴右至河璜一帶自古便盛產良馬,隋唐以來,中原朝廷得隴右方能抵抗北患,失隴右後便節節敗退,乃至失了天下。當初......”
馬兮彤見金歸燕又有開始賣弄的跡象,連忙請他打住。金歸燕也不在意,隻是哈哈大笑。
兩支隊伍下山後,沿著南邊的山腳繼續向西,又連走了幾天,過秦州(天水),入熙州(臨洮),一路上果然見到許多養馬的牧場。之後他們便來到臨洮府。金歸燕朝遠處的城牆一指。
”這臨洮府中有一處地方,幾位不可不去,那便是城東的臨洮大寺。當年由薩迦法王八思巴興建,曆時四年方成,規模宏大,從東城門直至北城門都是,如今裏麵僧眾過千。“
道一一聽,心中開始發慌。他們奉旨運經可是假的,要是去這大寺,裏麵僧人稍加盤問,他們很容易露餡。
張子銓顯然也是同樣的心思,他立即說道:”我等有事在身,還是不去了吧。“
金歸燕臉上詫異。”幾位既然奉旨運經入藏,理當讓沿途僧眾知曉皇上的恩德,怎能過臨洮大寺而不入?李公公,你說呢?”
李保寧不自覺地望向張子銓。張子銓用眼神說了個不字。
李保寧當即說道:“奉旨運經,若沿途寺院挽留,必然耽擱了行程,皇上也會怪罪。因此還是不去為好。“
金歸燕聳了聳肩,不再說話。
很快,兩支隊伍進了臨洮府,卻隻是穿城而過。快出城時,金歸燕說他還是要去臨洮大寺一趟,讓其餘人先走,他會很快趕上來。
道一心中奇怪,他一直懷疑,這姓金的是故意要與他們同行。現在金歸燕主動說要離去,就算是暫時的,也讓人有點意外。
金歸燕拍馬走後,兩支隊伍繼續前進,很快出了城。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後方有幾匹馬急速趕來。
道一定睛回望,隻見為首的是金歸燕,他後麵跟著三名身穿紅袍,頭戴法帽的僧人。道一又心中起疑,金歸燕怎麽把寺中的和尚也帶來了?
兩支隊伍就地停下。金歸燕策馬來到李保寧麵前。
”臨洮大寺主持聽說李公公奉旨運經入藏,特來看望。隻說幾句話,絕不會耽誤李公公的行程。“
李保寧點點頭。於是,眾人下馬。三名紅袍僧來到李保寧近前。李保寧與三人互相見禮,說的是藏語。道一等人一個字也聽不懂。金歸燕湊到箐兒身邊,主動當起了翻譯。
”主持感謝皇上送經。他問李公公要送到哪間寺廟去。“
道一心頭又一緊,這個問題張大哥準備好如何回答了麽?讓他鬆了一口氣的是,李保寧從容應對,顯然早有準備。
金歸燕道:”李公公說,經書要送到薩迦寺去。主持說,果然不出所料,皇上一定是惦記瀛國公。他進藏前在臨洮大寺住過一個多月。主持請李公公見到瀛國公時代為問好。“
道一暗自吸了口氣。
他記得在普陀山時,聽桑波和尚說,一個人要認真去藏地學佛的話,去的一定是薩迦寺。聽李保寧的口氣,他們要去的果然就是薩迦寺,瀛國公就在那裏學佛,張大哥早已打聽清楚。
臨洮寺住持接著從身上取出一個盒子交給李保寧。金歸燕說,這是住持請李保寧帶給薩迦法王的東西。
道一一聽,又不由吸了口氣。桑波和尚也請他帶一樣東西進藏,卻是要交給什麽本欽的,而且要避開薩迦法王。道一暗自摸了下藏在胸口的那座浮雕觀音像。
臨洮寺主持繼續說了幾句話,李保寧忽然臉色一變,再一看,金歸燕的臉色也沉了下來,沒有繼續翻譯。箐兒在一旁催促,問出了什麽事。
金歸燕猶豫道:”主持讓李公公轉告薩迦法王,說夏督國師正在臨洮大寺療傷。等傷好後,他會與夏真國師一同進藏拜見法王。“
道一聽得心跳不止,夏督師兄弟竟然就在臨洮寺,多半那個高盾也在,還好自己沒去那裏。
隻見臨洮寺主持和李保寧又說了幾句話後便行了一禮,轉身與另外兩個僧人上馬走了。李保寧立即告訴眾人,夏督師兄弟就在臨洮寺。張子銓大吃一驚。
”不好,夏督馬上會知道我們剛經過這裏,我們得趕緊走。“
梨花說:”他,還有那個官差,不是都收了重傷。箐兒師父說要半年才能好。我們怕什麽?“
張子銓搖搖頭。”他們萬一還有強援怎麽辦?還是小心為上。“
馬兮彤連聲附和。於是,眾人立即上路,繼續向西行。
走不多遠,馬兮彤嫌茶商隊走得太慢,她和張子銓一商量,兩人來到箐兒麵前,說必須加速前進,不再與茶商隊同行。箐兒似乎有點不高興。
金歸燕湊過來說:”不妨,再向前走三四百裏,便是西寧州了,茶商隊販茶也就到那裏為止。“
箐兒聽了隻好同意。於是眾人一起來到茶商隊,與郭老漢道了別,然後快馬加鞭朝前趕去。到了第二天,渡過窄窄的黃河後,前方兩側出現幾座大山,官道從當中穿過,通向遠方。金歸燕對眾人說:“一進山便是西涼州地界,在過去地勢愈發高聳,便是進入藏地了。唐朝時文成公主進藏,也是走這條道。”
道一心中一動,忽然說:“這條道除了通向藏地,還能去哪裏?”
金歸燕臉上一笑。“哪裏也不去。”
道一吸了口氣,看著他說:”我記得你說要去河西,那麽你如何去呢?“
金歸燕一愣。”這......不妨不妨。“
”怎麽不妨?“道一正色道,”你是否已經錯過了去河西的路?若是那樣,你還是趁早回頭的好。”
金歸燕臉上微笑。“既來之則安之。反正我去河西也無甚大事,不如先陪幾位去西涼州。”
“我看還是不勞公子大駕了。”道一冷冷地說,“這一路上,已經多蒙公子照顧......”
“何談照顧?”金歸燕打斷道,“我剛給幾位添了麻煩。在臨洮時,若不是我執意要去大寺拜訪,寺中也不會知道幾位路過,幾位爺不必匆匆趕路了。我實在過意不去。“
”你......“道一怒視金歸燕。他已經確定,姓金的是故意要與他們同行,其目的不言而喻。
她這才想起一起喝茶的人中不僅郭老漢是外人,金歸燕也不知道他們進藏的真正目的,而她現在的身份是李保寧的下屬,正護送李公公進藏,怎能對這位宮中紅人大吼大叫呢?
見在場氣氛有點尷尬,道一連忙說道:”眼下的稅賦雖比故宋時輕,可過些年誰知道呢?剛才郭老不是說,過去十年,茶稅從五錢漲到五貫,這樣下去,再過十年,豈不就要五十貫,比故宋時還多了?“
李保寧再次愕然。馬兮彤感激地朝道一看了一眼。連金歸燕也在一旁點頭。
“毛少俠言之有理。不僅茶課,連鹽課也同樣年年增稅。從前海鹽一引收中統鈔九貫,如今已增至五十貫,不過才過去十三年而已。長此以往,著實令人堪憂。”
這時,張子銓開口了。
“自古不論天下興亡,百姓皆苦。我等在此多說無益,我看這茶也吃得差不多了,時候不早,明天還要趕路,大家還是早點歇息為好。李公公,你看如何?”
李保寧一愣,輕輕點了點頭。就這樣,道一等人謝過郭老漢,起身回到自己隊伍。
張子銓悄悄地對馬兮彤道:“剛才你對李公公不敬......”
“我知道錯了。“馬兮彤打斷道,”我保證今後一定以大局為重,可他剛才那樣說我大宋,他自己不也是宋人?我實在氣不過。“
說著,馬兮彤低下頭來。
張子銓歎口氣道:”李公公自隨德佑皇帝北狩,身陷元廷已有多年,免不了受些影響。不過你放心,等接回德佑皇帝,重立宋幟後,他自然會全心為我大宋效力。“
馬兮彤點了點頭。”但願如此。“
......
第二天,兩支隊伍繼續上路。這時已是下山途中,再轉過一個山包,遠方出現了一望無際的平地。金歸燕說,那裏就是隴右。
從隴山放眼西望,但見大地一片蒼茫,幾乎看不見樹林,卻有一座座沙丘,景象與滿是莊稼地的隴山東麵反差很大。
道一從未到過隴山以西,見此情景,不由心中一緊。馬兮彤雖然在臨潢草原待了兩年,見到的草原都十分肥沃,見此情景,她也不由抽了口氣。
金歸燕似乎看出了兩人的心思,悠然自得地說道:”別看眼前看似荒涼,隴右至河璜一帶自古便盛產良馬,隋唐以來,中原朝廷得隴右方能抵抗北患,失隴右後便節節敗退,乃至失了天下。當初......”
馬兮彤見金歸燕又有開始賣弄的跡象,連忙請他打住。金歸燕也不在意,隻是哈哈大笑。
兩支隊伍下山後,沿著南邊的山腳繼續向西,又連走了幾天,過秦州(天水),入熙州(臨洮),一路上果然見到許多養馬的牧場。之後他們便來到臨洮府。金歸燕朝遠處的城牆一指。
”這臨洮府中有一處地方,幾位不可不去,那便是城東的臨洮大寺。當年由薩迦法王八思巴興建,曆時四年方成,規模宏大,從東城門直至北城門都是,如今裏麵僧眾過千。“
道一一聽,心中開始發慌。他們奉旨運經可是假的,要是去這大寺,裏麵僧人稍加盤問,他們很容易露餡。
張子銓顯然也是同樣的心思,他立即說道:”我等有事在身,還是不去了吧。“
金歸燕臉上詫異。”幾位既然奉旨運經入藏,理當讓沿途僧眾知曉皇上的恩德,怎能過臨洮大寺而不入?李公公,你說呢?”
李保寧不自覺地望向張子銓。張子銓用眼神說了個不字。
李保寧當即說道:“奉旨運經,若沿途寺院挽留,必然耽擱了行程,皇上也會怪罪。因此還是不去為好。“
金歸燕聳了聳肩,不再說話。
很快,兩支隊伍進了臨洮府,卻隻是穿城而過。快出城時,金歸燕說他還是要去臨洮大寺一趟,讓其餘人先走,他會很快趕上來。
道一心中奇怪,他一直懷疑,這姓金的是故意要與他們同行。現在金歸燕主動說要離去,就算是暫時的,也讓人有點意外。
金歸燕拍馬走後,兩支隊伍繼續前進,很快出了城。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後方有幾匹馬急速趕來。
道一定睛回望,隻見為首的是金歸燕,他後麵跟著三名身穿紅袍,頭戴法帽的僧人。道一又心中起疑,金歸燕怎麽把寺中的和尚也帶來了?
兩支隊伍就地停下。金歸燕策馬來到李保寧麵前。
”臨洮大寺主持聽說李公公奉旨運經入藏,特來看望。隻說幾句話,絕不會耽誤李公公的行程。“
李保寧點點頭。於是,眾人下馬。三名紅袍僧來到李保寧近前。李保寧與三人互相見禮,說的是藏語。道一等人一個字也聽不懂。金歸燕湊到箐兒身邊,主動當起了翻譯。
”主持感謝皇上送經。他問李公公要送到哪間寺廟去。“
道一心頭又一緊,這個問題張大哥準備好如何回答了麽?讓他鬆了一口氣的是,李保寧從容應對,顯然早有準備。
金歸燕道:”李公公說,經書要送到薩迦寺去。主持說,果然不出所料,皇上一定是惦記瀛國公。他進藏前在臨洮大寺住過一個多月。主持請李公公見到瀛國公時代為問好。“
道一暗自吸了口氣。
他記得在普陀山時,聽桑波和尚說,一個人要認真去藏地學佛的話,去的一定是薩迦寺。聽李保寧的口氣,他們要去的果然就是薩迦寺,瀛國公就在那裏學佛,張大哥早已打聽清楚。
臨洮寺住持接著從身上取出一個盒子交給李保寧。金歸燕說,這是住持請李保寧帶給薩迦法王的東西。
道一一聽,又不由吸了口氣。桑波和尚也請他帶一樣東西進藏,卻是要交給什麽本欽的,而且要避開薩迦法王。道一暗自摸了下藏在胸口的那座浮雕觀音像。
臨洮寺主持繼續說了幾句話,李保寧忽然臉色一變,再一看,金歸燕的臉色也沉了下來,沒有繼續翻譯。箐兒在一旁催促,問出了什麽事。
金歸燕猶豫道:”主持讓李公公轉告薩迦法王,說夏督國師正在臨洮大寺療傷。等傷好後,他會與夏真國師一同進藏拜見法王。“
道一聽得心跳不止,夏督師兄弟竟然就在臨洮寺,多半那個高盾也在,還好自己沒去那裏。
隻見臨洮寺主持和李保寧又說了幾句話後便行了一禮,轉身與另外兩個僧人上馬走了。李保寧立即告訴眾人,夏督師兄弟就在臨洮寺。張子銓大吃一驚。
”不好,夏督馬上會知道我們剛經過這裏,我們得趕緊走。“
梨花說:”他,還有那個官差,不是都收了重傷。箐兒師父說要半年才能好。我們怕什麽?“
張子銓搖搖頭。”他們萬一還有強援怎麽辦?還是小心為上。“
馬兮彤連聲附和。於是,眾人立即上路,繼續向西行。
走不多遠,馬兮彤嫌茶商隊走得太慢,她和張子銓一商量,兩人來到箐兒麵前,說必須加速前進,不再與茶商隊同行。箐兒似乎有點不高興。
金歸燕湊過來說:”不妨,再向前走三四百裏,便是西寧州了,茶商隊販茶也就到那裏為止。“
箐兒聽了隻好同意。於是眾人一起來到茶商隊,與郭老漢道了別,然後快馬加鞭朝前趕去。到了第二天,渡過窄窄的黃河後,前方兩側出現幾座大山,官道從當中穿過,通向遠方。金歸燕對眾人說:“一進山便是西涼州地界,在過去地勢愈發高聳,便是進入藏地了。唐朝時文成公主進藏,也是走這條道。”
道一心中一動,忽然說:“這條道除了通向藏地,還能去哪裏?”
金歸燕臉上一笑。“哪裏也不去。”
道一吸了口氣,看著他說:”我記得你說要去河西,那麽你如何去呢?“
金歸燕一愣。”這......不妨不妨。“
”怎麽不妨?“道一正色道,”你是否已經錯過了去河西的路?若是那樣,你還是趁早回頭的好。”
金歸燕臉上微笑。“既來之則安之。反正我去河西也無甚大事,不如先陪幾位去西涼州。”
“我看還是不勞公子大駕了。”道一冷冷地說,“這一路上,已經多蒙公子照顧......”
“何談照顧?”金歸燕打斷道,“我剛給幾位添了麻煩。在臨洮時,若不是我執意要去大寺拜訪,寺中也不會知道幾位路過,幾位爺不必匆匆趕路了。我實在過意不去。“
”你......“道一怒視金歸燕。他已經確定,姓金的是故意要與他們同行,其目的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