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阿奴被餓醒了。哥哥和族人們還是沒有回來。納達岩就歪在她旁邊睡著了。
阿錯出去瘋玩總算還惦記著妹子,中途買了幾樣吃的回來,見阿奴睡著又出去了。隻是不是甜糕就是糖果。阿奴看了就沒胃口。喝了口水,肚子更餓了。納達岩見阿奴苦著臉,背著她去店裏廳堂上看看。店鋪已經打烊,不過還有個小二在看店。
店小二見他們想吃粥,就說:“店裏已經歇了火,廚子也回家了。出門往左拐,大慈恩寺那裏有夜市,今天端午,熱鬧非常,什麽吃的都有,幾個大錢就夠了。”
阿奴聽到有寺廟,皺皺眉頭。納達岩謝過小二,背起阿奴往夜市去了。
阿奴身上酸痛,喉嚨發癢,懶洋洋的趴在納達岩背上。
果然往左拐彎,就是夜市。喧鬧之聲撲麵而來,店鋪林立,繡旌招揚,燈火輝煌,行人如織,繁華程度絲毫不遜於長安夜市。
納達岩找到一家粥攤,要一碗白粥,賣粥的是個頭發發白的老大爺,見阿奴病歪歪的,給她上了一疊榨菜頭,切得薄薄的白生生的榨菜片,吃著鹹津津的,阿奴來了食欲。兩人喝完白粥,肚子裏暖呼呼的,阿奴的精神好了一點。
他們坐在粥攤上,看著夜市上人來人往。成都是茶馬古道的起點,周圍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夜市上各色人等都有,最多外國人是包著頭的印度阿三,居然還看見一個金發碧眼的白種人。
這裏的曆史跟阿奴知道的不一樣,唐朝之後是五代十國,之後就是這個大漢帝國,宋朝消失了。為了區別前麵的幾個漢朝,人們有時候稱呼它‘新漢’。開國的皇帝劉起自稱是西漢皇帝劉邦的後裔。他十分重視商業,在位四十年,努力疏通了西北,西南和海上絲綢之路,勢力最遠時西達裏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至真臘,東至琉球。吐蕃,大理,大越(越南),真臘,高麗,西夏,於闐、龜茲、西州回鶡、黑漢國、花刺子模等皆為屬國。隻是沒有幾年,西域各國連年戰火,大漢帝國逐漸失去對西域的控製,中亞和新疆荒漠地區的草原、綠洲被摧毀。西北絲綢之路日漸衰微。西南和海上的國際貿易反而更加繁榮,大漢帝國的注意力也放在了海上。據說每年出海的商船數以萬計,隨之而來是帝國海軍的強盛,還有奢靡腐化的社會風氣。長安上流社會的貴族攀比之風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年輕貴族群裏風行吸食大麻,阿奴在街上見過一個貴族,臉塗白粉,穿著怪異,精神恍惚,類似後世的嬉皮士。他的隨從看起來比他正常的多。問了路人才知道此人還是中書令之子,長安的四大貴公子之一。
阿奴也隻了解到這麽多,她更關心的是茶馬古道。回到墨脫,就要辦阿錯的成年禮。也許是從阿奴畫出這個世界的地圖開始,也許是阿奴說的那些冒險故事,讓他就對外麵的世界有了濃厚的興趣。邁向廣袤世界的第一步,阿錯想從走馬幫開始。
當年阿依族祖先們曆經千難萬險到達墨脫,被它天堂般美麗的吸引,在那裏定居下來(阿奴常想,是不是拉家帶口到達那裏太困難了,以至於沒有力氣再出去)。那裏山深林密,海拔落差極大,動植物多樣,是氣候學家,動植物學家的天堂。也是度假的好地方,她想,熱帶到寒帶隻要一天,當然要忽略無處不在的蟲蟻,野獸,還有雪崩、驟雨,甚至頻繁的地震。這不是她這個城市裏長大的孩子的理想生活,盡管那隻是她的一段記憶,
一段榨幹了甜汁的幹巴巴的殘缺記憶。是否是前世今生,她找不到答案。她隻是不想在深山裏生活一輩子,雖然那裏很美。
兄妹倆一拍即合,所以阿奴這次跟著阿錯一起出山。這是她十年來第一次踏足文明社會,下一次也許要她的十五歲成年禮以後了。
阿奴正在胡思亂想,忽然鍾聲哄然大作,一聲又一聲,振人心魄。許是鍾聲太近,阿奴覺得兩手發顫,心跳如鼓。見納達岩一臉迷茫,阿奴爬上他的背,在他耳邊大聲說:“這隻是報時罷了。旁邊就是寺廟,想看看嗎?”納達岩背起阿奴,向大慈恩寺走去。
還沒有到寺前,鍾聲嘎然而止。納達岩停下來,茫然若失。阿奴趴在他耳邊,低低地說:“往前走,看看吧。”
納達岩再走幾步,一座燈火通明的喧鬧廟宇顯現出來,一股煙火氣嗆人鼻端。
阿奴覺得納達岩身上放鬆下來,他說道:“漢人的寺院真奇怪,怎麽像鬧市?”
阿奴的心情忽然很好,笑道:“因為它在鬧市啊,你冥想時看見的那個寺廟在草原啊。寺廟在哪裏,就像哪裏。”她不倫不類的打了個比喻:“漢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納達岩大笑,阿奴也‘吃吃’地笑,將臉藏進他的衣服裏,深深地嗅著他身上的檀香味,忽然淚流滿麵,納達岩渾然不覺。
兩人滿街晃悠,也不買東西,看見有趣的,阿奴就拍拍他,他就湊上去。成都五月的夜市是扇市,滿街擺的扇子,五月是‘惡月’,也有賣香藥,納達岩本想買點檀香,阿奴哼哼唧唧撒嬌,嫌累不願意拿,也就罷了。
前麵湧來一股人群,阿奴一眼看見阿錯。阿錯的眼睛烏青了一大塊,像‘家有賤狗’。阿奴嚇了一跳,一問才知道,阿錯對那個‘打字子’的習俗很感興趣,興衝衝的買了李子,趕到城東南角城樓下,樓上樓下擠成一團,大家正扔的不亦樂乎,隻是他還沒有站穩,就被角樓上扔下的李子打中眼眶,阿錯憤怒了,居然被個姑娘給砸了(阿奴撫額,哥哥啊,這個遊戲不就是砸人和挨砸麽?),他將手裏的李子奮力往樓上投,一投一個準,那個姑娘被砸的頭上的銀花冠都掉了,她也怒了,叫了手下的人來抓阿錯,阿錯一溜煙跑了。
阿奴細細盤問一下那個姑娘的裝扮,是個苗族的姑娘,隻怕是哪個土司家的。她很八卦地盤問那姑娘的長相,阿錯想了半響,斬釘截鐵道:“像塊銀錠,哪有你好看。”
阿奴黑線。
回到客棧,族人都回來了,各有斬獲。見阿奴好了很多,商議好明天啟程,各自去睡不提。
半夜裏,阿奴越咳越厲害,想要喝水,一摸茶罐裏的水冰涼。她暈乎乎的起身,去廳堂問值夜的小二是否有熱水。小二哥從溫著的茶調子上給她倒了一杯熱茶。她才喝了兩口,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胖墩墩的身影閃了進來,居然是劉仲。他不想忽然看見阿奴,也呆了一下。見他氣喘籲籲,慌裏慌張,阿奴心道不好。見小二欲張口要問,她揚手拿出一大錠銀子:“不要多問,等會若有人問,就說什麽也沒有看見。”小二會意,接過銀子。
阿奴牽起劉仲跑進自己院子裏。叫醒納達岩。納達岩打著哈欠,掏出一堆竹牌,在院子裏插成一圈,擺出一個寨子的模樣,點上香,拿出鈴鼓,嘴裏念念有詞,開始跳舞。劉仲見那些竹牌花花綠綠,上麵的人物個個青麵獠牙,張牙舞爪,下麵還有些奇怪的符號,香煙繚繞中,鈴聲丁丁,幽暗的院子分外可怖。然而這一個多月的經曆已經讓他不會再害怕這些,他想,人比鬼怪更可怕,隻要能活下去,就是魔鬼他也願意跟從。
院子奇怪的起了黑霧,他隻能看見對麵的阿奴,房子,欄杆,圍牆還有納達岩統統不見了,也許都沉浸在這陣怪霧裏。
他抓緊阿奴的手,呼吸急促,整個人微微顫抖。
阿奴輕聲問:“出什麽事了?
他凝了凝神,也輕聲回答:“我找九皇叔,蜀王邀請他來成都過端午節。我裝成小廝去見他,不過後來被蜀王識破身份,隻好逃了,蜀王跟梁王關係很好。隻怕這次連累九皇叔。”
他聲音暗啞,心中懷恨,不肯再叫梁王父王:“青姨跟我失散了,我逃去找先生,沒想到雲水間關門了,留了個夥計告訴我,要我到這裏來找一個人。我不認識路,路上又有人暗暗盤查。繞了一晚上,才找到這裏。”
“那個夥計告訴我,他告訴我,先生是今天上午接到一個消息,才關店走的。我的,我的。。。。。。”他哽不成言,深吸了一口氣,“他們殺了我外公,還有幾個師叔,血洗了旗山書院。先生是我外公的第十一個弟子,也是沈家人。九師叔也被害了,他是青姨的丈夫,也是我姨夫。青姨還不知道!”他想說這些天的艱難驚險,想說他有多害怕,想說知道外公去世時的絕望,有很多話,卻不知道要怎樣開口。說了又能如何?他不知道要怎麽辦,疼愛他的親人陸續慘死,他不知道下一刻是否還能活著,也不知道這個救了他兩次的小姑娘還能夠救他多久,他緊緊抓著阿奴的手,渾身顫抖,淚流滿麵,卻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阿奴被他拽的手疼,天啊,這可憐的孩子,他才十歲,那個天殺的父親居然這樣滅絕人性。
外麵傳來一陣喝罵聲,有人衝進客棧裏,小二沒有聲音,那些人開門闔戶,罵罵咧咧搜了一圈,又傳來一陣哀嚎,似乎有人被搶了財物,搜刮完了,他們揚長而去。幾次經過院子,劉仲都可以聽到自己的骨頭相互撞擊的‘嘎嘎‘響,但是他們都沒有走進來,甚至沒有人問一聲,好像看不見這個院子。劉仲想,原來真有隱身法。
聽得他們遠走,許久,阿奴才長籲了一口氣,霧氣散開,納達岩一臉虛脫的汗水。
天已經亮了,阿奴開門走出去,看見店小二正在收拾,他抬起頭來,臉上一個烏青的掌印。見阿奴一臉驚愕,小二以為自己嚇著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抱歉的偏開臉笑笑,輕聲安慰道:“我習慣了,沒事的。”頓了一下,他又憤憤地補了一句:“就是你不給銀子,我也不會跟那幫畜生說的。”
阿奴想哭,這個社會遠不如想象中美好。她討來熱好的茶油,給阿錯和小二擦,說道:“下次再受傷,馬上用熱好的茶油擦一擦受傷的地方,效果會更好,不過破皮了就不能擦了。”
小二叫土生,是個苗人,來自川南,跟阿錯一樣的大,都是十五歲。他說昨晚那幫人是成都府的衙差。
阿奴心驚,上一次隻是梁王府的侍衛,還蒙著臉,這次公然出動官府。諸侯王按律不得結交官員,這樣看來是不是梁王已經得手?
她打聽得那個劉仲要找的人叫沈謙,是這家店的賬房。她讓土生悄悄把人叫來。
沈謙是個精幹的年輕人,麵目普通,見到劉仲,看過他的圖章,確認無誤,看向阿奴,拱手謝道:“多謝小姑娘救了阿仲。在下沈三,現下沈家在四川的所有事情由在下處理。”
劉仲忙叫道:“你是三舅舅?”
沈謙摸摸他的頭,又道:“六郎已經被抬出了城,現在很安全。十一娘(青姨)昨夜也出了城,她受了傷,不很嚴重。還有,京城已經戒嚴十天了,半點消息透不出來。”
他頓了一下,看著劉仲,眼裏露出絲絲憤恨:“旗山書院。。。。。。”
劉仲打斷道:“我知道了,昨天那個夥計告訴了我。”
沈謙噓口氣,還是咬牙說道:“旗山書院裏有二十名沈家弟子。”
“沈家在成都府的店鋪準備全部撤回兩浙。若真是變了天,境況最壞,沈家也還有海船。阿仲跟著六郎一起回浙江如何?”
劉仲不語。
沈謙繼續說道:“消息來的太晚,還好五郎今年被放到燕州,京城裏明麵上沒有沈家的人。”
“我一直沒有見過你,沒想到是這樣一個時候見麵。”見劉仲一臉倔強,他歎口氣:“你想做什麽,都要有命才成。昨夜成都忽然加緊了盤查,街上都是探子,城門口檢查的很嚴,一時不好出去。你再耐心等幾天。就住在這裏可行?”
阿奴忙說:“我們今天就出城的,要去雅安,跟馬奎大叔的馬幫會和,回吐蕃。”
沈謙躊躇一下:“阿仲還是住這裏,你不要出去,我會把院子空出來,就叫土生來伺候。”
他又跟阿奴聊了一會,得知他們還要買一些布匹和茶葉,想了想,拿出一方壽山石印章,告訴阿奴這是他的私章,有事可以憑這個印章去找沈記的鋪子,沈家會全力幫忙,沈家在四川還有一部分鋪子是掛著福建林氏的旗號,店鋪牌匾左角上都有一隻小貔貅,他們也認這個印章。這樣秘密的事也跟我說?阿奴疑惑。不過狡兔三窟,真聰明,阿奴拿起印章,見那印章潔白細膩,肌理裏暈著點點紅斑,像是朵朵紅花,驚呼:“紅花芙蓉石。”
沈謙極是意外,看向阿奴的眼神親熱不少。壽山石也就這些年才流行起來,精於此道的人不多,這方印章還是沈浙送與他的極品芙蓉石,而後他也愛上了搜羅壽山石。隻是知己甚少,現在碰上一個識貨的,居然是個漂亮的異族小姑娘。要不是情況不允許,他還真想坐下聊聊。
沈謙走後,阿錯他們已經收拾停當,準備出城。劉仲念念不舍地拉著阿奴的手,最後狠狠心把手放開,說道:“走吧。”
阿奴沒有說話,劉仲奇道:“怎麽了?”
阿奴兩手插腰,陰森森地問道:“紅紅呢?”
劉仲嚇了一跳,支支吾吾,他把紅紅落在九皇叔那裏了。
阿奴伸手狠狠扭住了他手臂裏麵的軟肉,肉厚還是有好處的,他心道,小丫頭就是小丫頭,瘦幹幹的,一點力氣都沒有。
阿奴叫土生找張賣身契,要死契,再拿印泥來。土生不識字,想了想,去找了沈謙。沈謙聽說是阿奴要的,以為她要買奴仆,很爽快的一揮而就。
阿奴不認識繁體字,但是簡體字總是脫胎於繁體字,她連蒙帶猜,能看個大概。見是賣身契無誤,抓起劉仲的大拇指按一下印泥,再在紙上狠狠的按下去,迅速吹了吹,折好收起。劉仲沒有想到有人敢要他賣身,還沒有明白過來,堂堂大漢梁王世子已經淪為仆役。
他還沒有開口,手臂忽然劇痛,擄開袖子一看,剛才阿奴擰的地方已經腫得老高,一片青黑。
阿奴仰著頭:“兩天就好了,讓你長長記性。”揮揮手,抬腳跟著哥哥族人們走了。
等人去了老遠,劉仲才回過神來,手上一跳一跳的痛的他齜牙咧嘴。沈謙聽說自己寫的賣身契把堂外甥賣了,哭笑不得,還好阿奴不知道新漢賣身契要有人牙人作保,官府蓋印才生效。他想給劉仲擦點藥,劉仲不讓。果然,痛兩天就好了。
也不知道是郎中開的藥還是納達岩驅鬼起了作用,阿奴的喉嚨好了很多。不過她還是去買了一罐川貝梨膏糖,林記的藥鋪,牌匾上一隻蹲著的貔貅咧著大嘴看著她(未完待續)
阿錯出去瘋玩總算還惦記著妹子,中途買了幾樣吃的回來,見阿奴睡著又出去了。隻是不是甜糕就是糖果。阿奴看了就沒胃口。喝了口水,肚子更餓了。納達岩見阿奴苦著臉,背著她去店裏廳堂上看看。店鋪已經打烊,不過還有個小二在看店。
店小二見他們想吃粥,就說:“店裏已經歇了火,廚子也回家了。出門往左拐,大慈恩寺那裏有夜市,今天端午,熱鬧非常,什麽吃的都有,幾個大錢就夠了。”
阿奴聽到有寺廟,皺皺眉頭。納達岩謝過小二,背起阿奴往夜市去了。
阿奴身上酸痛,喉嚨發癢,懶洋洋的趴在納達岩背上。
果然往左拐彎,就是夜市。喧鬧之聲撲麵而來,店鋪林立,繡旌招揚,燈火輝煌,行人如織,繁華程度絲毫不遜於長安夜市。
納達岩找到一家粥攤,要一碗白粥,賣粥的是個頭發發白的老大爺,見阿奴病歪歪的,給她上了一疊榨菜頭,切得薄薄的白生生的榨菜片,吃著鹹津津的,阿奴來了食欲。兩人喝完白粥,肚子裏暖呼呼的,阿奴的精神好了一點。
他們坐在粥攤上,看著夜市上人來人往。成都是茶馬古道的起點,周圍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夜市上各色人等都有,最多外國人是包著頭的印度阿三,居然還看見一個金發碧眼的白種人。
這裏的曆史跟阿奴知道的不一樣,唐朝之後是五代十國,之後就是這個大漢帝國,宋朝消失了。為了區別前麵的幾個漢朝,人們有時候稱呼它‘新漢’。開國的皇帝劉起自稱是西漢皇帝劉邦的後裔。他十分重視商業,在位四十年,努力疏通了西北,西南和海上絲綢之路,勢力最遠時西達裏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至真臘,東至琉球。吐蕃,大理,大越(越南),真臘,高麗,西夏,於闐、龜茲、西州回鶡、黑漢國、花刺子模等皆為屬國。隻是沒有幾年,西域各國連年戰火,大漢帝國逐漸失去對西域的控製,中亞和新疆荒漠地區的草原、綠洲被摧毀。西北絲綢之路日漸衰微。西南和海上的國際貿易反而更加繁榮,大漢帝國的注意力也放在了海上。據說每年出海的商船數以萬計,隨之而來是帝國海軍的強盛,還有奢靡腐化的社會風氣。長安上流社會的貴族攀比之風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年輕貴族群裏風行吸食大麻,阿奴在街上見過一個貴族,臉塗白粉,穿著怪異,精神恍惚,類似後世的嬉皮士。他的隨從看起來比他正常的多。問了路人才知道此人還是中書令之子,長安的四大貴公子之一。
阿奴也隻了解到這麽多,她更關心的是茶馬古道。回到墨脫,就要辦阿錯的成年禮。也許是從阿奴畫出這個世界的地圖開始,也許是阿奴說的那些冒險故事,讓他就對外麵的世界有了濃厚的興趣。邁向廣袤世界的第一步,阿錯想從走馬幫開始。
當年阿依族祖先們曆經千難萬險到達墨脫,被它天堂般美麗的吸引,在那裏定居下來(阿奴常想,是不是拉家帶口到達那裏太困難了,以至於沒有力氣再出去)。那裏山深林密,海拔落差極大,動植物多樣,是氣候學家,動植物學家的天堂。也是度假的好地方,她想,熱帶到寒帶隻要一天,當然要忽略無處不在的蟲蟻,野獸,還有雪崩、驟雨,甚至頻繁的地震。這不是她這個城市裏長大的孩子的理想生活,盡管那隻是她的一段記憶,
一段榨幹了甜汁的幹巴巴的殘缺記憶。是否是前世今生,她找不到答案。她隻是不想在深山裏生活一輩子,雖然那裏很美。
兄妹倆一拍即合,所以阿奴這次跟著阿錯一起出山。這是她十年來第一次踏足文明社會,下一次也許要她的十五歲成年禮以後了。
阿奴正在胡思亂想,忽然鍾聲哄然大作,一聲又一聲,振人心魄。許是鍾聲太近,阿奴覺得兩手發顫,心跳如鼓。見納達岩一臉迷茫,阿奴爬上他的背,在他耳邊大聲說:“這隻是報時罷了。旁邊就是寺廟,想看看嗎?”納達岩背起阿奴,向大慈恩寺走去。
還沒有到寺前,鍾聲嘎然而止。納達岩停下來,茫然若失。阿奴趴在他耳邊,低低地說:“往前走,看看吧。”
納達岩再走幾步,一座燈火通明的喧鬧廟宇顯現出來,一股煙火氣嗆人鼻端。
阿奴覺得納達岩身上放鬆下來,他說道:“漢人的寺院真奇怪,怎麽像鬧市?”
阿奴的心情忽然很好,笑道:“因為它在鬧市啊,你冥想時看見的那個寺廟在草原啊。寺廟在哪裏,就像哪裏。”她不倫不類的打了個比喻:“漢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納達岩大笑,阿奴也‘吃吃’地笑,將臉藏進他的衣服裏,深深地嗅著他身上的檀香味,忽然淚流滿麵,納達岩渾然不覺。
兩人滿街晃悠,也不買東西,看見有趣的,阿奴就拍拍他,他就湊上去。成都五月的夜市是扇市,滿街擺的扇子,五月是‘惡月’,也有賣香藥,納達岩本想買點檀香,阿奴哼哼唧唧撒嬌,嫌累不願意拿,也就罷了。
前麵湧來一股人群,阿奴一眼看見阿錯。阿錯的眼睛烏青了一大塊,像‘家有賤狗’。阿奴嚇了一跳,一問才知道,阿錯對那個‘打字子’的習俗很感興趣,興衝衝的買了李子,趕到城東南角城樓下,樓上樓下擠成一團,大家正扔的不亦樂乎,隻是他還沒有站穩,就被角樓上扔下的李子打中眼眶,阿錯憤怒了,居然被個姑娘給砸了(阿奴撫額,哥哥啊,這個遊戲不就是砸人和挨砸麽?),他將手裏的李子奮力往樓上投,一投一個準,那個姑娘被砸的頭上的銀花冠都掉了,她也怒了,叫了手下的人來抓阿錯,阿錯一溜煙跑了。
阿奴細細盤問一下那個姑娘的裝扮,是個苗族的姑娘,隻怕是哪個土司家的。她很八卦地盤問那姑娘的長相,阿錯想了半響,斬釘截鐵道:“像塊銀錠,哪有你好看。”
阿奴黑線。
回到客棧,族人都回來了,各有斬獲。見阿奴好了很多,商議好明天啟程,各自去睡不提。
半夜裏,阿奴越咳越厲害,想要喝水,一摸茶罐裏的水冰涼。她暈乎乎的起身,去廳堂問值夜的小二是否有熱水。小二哥從溫著的茶調子上給她倒了一杯熱茶。她才喝了兩口,外麵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胖墩墩的身影閃了進來,居然是劉仲。他不想忽然看見阿奴,也呆了一下。見他氣喘籲籲,慌裏慌張,阿奴心道不好。見小二欲張口要問,她揚手拿出一大錠銀子:“不要多問,等會若有人問,就說什麽也沒有看見。”小二會意,接過銀子。
阿奴牽起劉仲跑進自己院子裏。叫醒納達岩。納達岩打著哈欠,掏出一堆竹牌,在院子裏插成一圈,擺出一個寨子的模樣,點上香,拿出鈴鼓,嘴裏念念有詞,開始跳舞。劉仲見那些竹牌花花綠綠,上麵的人物個個青麵獠牙,張牙舞爪,下麵還有些奇怪的符號,香煙繚繞中,鈴聲丁丁,幽暗的院子分外可怖。然而這一個多月的經曆已經讓他不會再害怕這些,他想,人比鬼怪更可怕,隻要能活下去,就是魔鬼他也願意跟從。
院子奇怪的起了黑霧,他隻能看見對麵的阿奴,房子,欄杆,圍牆還有納達岩統統不見了,也許都沉浸在這陣怪霧裏。
他抓緊阿奴的手,呼吸急促,整個人微微顫抖。
阿奴輕聲問:“出什麽事了?
他凝了凝神,也輕聲回答:“我找九皇叔,蜀王邀請他來成都過端午節。我裝成小廝去見他,不過後來被蜀王識破身份,隻好逃了,蜀王跟梁王關係很好。隻怕這次連累九皇叔。”
他聲音暗啞,心中懷恨,不肯再叫梁王父王:“青姨跟我失散了,我逃去找先生,沒想到雲水間關門了,留了個夥計告訴我,要我到這裏來找一個人。我不認識路,路上又有人暗暗盤查。繞了一晚上,才找到這裏。”
“那個夥計告訴我,他告訴我,先生是今天上午接到一個消息,才關店走的。我的,我的。。。。。。”他哽不成言,深吸了一口氣,“他們殺了我外公,還有幾個師叔,血洗了旗山書院。先生是我外公的第十一個弟子,也是沈家人。九師叔也被害了,他是青姨的丈夫,也是我姨夫。青姨還不知道!”他想說這些天的艱難驚險,想說他有多害怕,想說知道外公去世時的絕望,有很多話,卻不知道要怎樣開口。說了又能如何?他不知道要怎麽辦,疼愛他的親人陸續慘死,他不知道下一刻是否還能活著,也不知道這個救了他兩次的小姑娘還能夠救他多久,他緊緊抓著阿奴的手,渾身顫抖,淚流滿麵,卻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阿奴被他拽的手疼,天啊,這可憐的孩子,他才十歲,那個天殺的父親居然這樣滅絕人性。
外麵傳來一陣喝罵聲,有人衝進客棧裏,小二沒有聲音,那些人開門闔戶,罵罵咧咧搜了一圈,又傳來一陣哀嚎,似乎有人被搶了財物,搜刮完了,他們揚長而去。幾次經過院子,劉仲都可以聽到自己的骨頭相互撞擊的‘嘎嘎‘響,但是他們都沒有走進來,甚至沒有人問一聲,好像看不見這個院子。劉仲想,原來真有隱身法。
聽得他們遠走,許久,阿奴才長籲了一口氣,霧氣散開,納達岩一臉虛脫的汗水。
天已經亮了,阿奴開門走出去,看見店小二正在收拾,他抬起頭來,臉上一個烏青的掌印。見阿奴一臉驚愕,小二以為自己嚇著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抱歉的偏開臉笑笑,輕聲安慰道:“我習慣了,沒事的。”頓了一下,他又憤憤地補了一句:“就是你不給銀子,我也不會跟那幫畜生說的。”
阿奴想哭,這個社會遠不如想象中美好。她討來熱好的茶油,給阿錯和小二擦,說道:“下次再受傷,馬上用熱好的茶油擦一擦受傷的地方,效果會更好,不過破皮了就不能擦了。”
小二叫土生,是個苗人,來自川南,跟阿錯一樣的大,都是十五歲。他說昨晚那幫人是成都府的衙差。
阿奴心驚,上一次隻是梁王府的侍衛,還蒙著臉,這次公然出動官府。諸侯王按律不得結交官員,這樣看來是不是梁王已經得手?
她打聽得那個劉仲要找的人叫沈謙,是這家店的賬房。她讓土生悄悄把人叫來。
沈謙是個精幹的年輕人,麵目普通,見到劉仲,看過他的圖章,確認無誤,看向阿奴,拱手謝道:“多謝小姑娘救了阿仲。在下沈三,現下沈家在四川的所有事情由在下處理。”
劉仲忙叫道:“你是三舅舅?”
沈謙摸摸他的頭,又道:“六郎已經被抬出了城,現在很安全。十一娘(青姨)昨夜也出了城,她受了傷,不很嚴重。還有,京城已經戒嚴十天了,半點消息透不出來。”
他頓了一下,看著劉仲,眼裏露出絲絲憤恨:“旗山書院。。。。。。”
劉仲打斷道:“我知道了,昨天那個夥計告訴了我。”
沈謙噓口氣,還是咬牙說道:“旗山書院裏有二十名沈家弟子。”
“沈家在成都府的店鋪準備全部撤回兩浙。若真是變了天,境況最壞,沈家也還有海船。阿仲跟著六郎一起回浙江如何?”
劉仲不語。
沈謙繼續說道:“消息來的太晚,還好五郎今年被放到燕州,京城裏明麵上沒有沈家的人。”
“我一直沒有見過你,沒想到是這樣一個時候見麵。”見劉仲一臉倔強,他歎口氣:“你想做什麽,都要有命才成。昨夜成都忽然加緊了盤查,街上都是探子,城門口檢查的很嚴,一時不好出去。你再耐心等幾天。就住在這裏可行?”
阿奴忙說:“我們今天就出城的,要去雅安,跟馬奎大叔的馬幫會和,回吐蕃。”
沈謙躊躇一下:“阿仲還是住這裏,你不要出去,我會把院子空出來,就叫土生來伺候。”
他又跟阿奴聊了一會,得知他們還要買一些布匹和茶葉,想了想,拿出一方壽山石印章,告訴阿奴這是他的私章,有事可以憑這個印章去找沈記的鋪子,沈家會全力幫忙,沈家在四川還有一部分鋪子是掛著福建林氏的旗號,店鋪牌匾左角上都有一隻小貔貅,他們也認這個印章。這樣秘密的事也跟我說?阿奴疑惑。不過狡兔三窟,真聰明,阿奴拿起印章,見那印章潔白細膩,肌理裏暈著點點紅斑,像是朵朵紅花,驚呼:“紅花芙蓉石。”
沈謙極是意外,看向阿奴的眼神親熱不少。壽山石也就這些年才流行起來,精於此道的人不多,這方印章還是沈浙送與他的極品芙蓉石,而後他也愛上了搜羅壽山石。隻是知己甚少,現在碰上一個識貨的,居然是個漂亮的異族小姑娘。要不是情況不允許,他還真想坐下聊聊。
沈謙走後,阿錯他們已經收拾停當,準備出城。劉仲念念不舍地拉著阿奴的手,最後狠狠心把手放開,說道:“走吧。”
阿奴沒有說話,劉仲奇道:“怎麽了?”
阿奴兩手插腰,陰森森地問道:“紅紅呢?”
劉仲嚇了一跳,支支吾吾,他把紅紅落在九皇叔那裏了。
阿奴伸手狠狠扭住了他手臂裏麵的軟肉,肉厚還是有好處的,他心道,小丫頭就是小丫頭,瘦幹幹的,一點力氣都沒有。
阿奴叫土生找張賣身契,要死契,再拿印泥來。土生不識字,想了想,去找了沈謙。沈謙聽說是阿奴要的,以為她要買奴仆,很爽快的一揮而就。
阿奴不認識繁體字,但是簡體字總是脫胎於繁體字,她連蒙帶猜,能看個大概。見是賣身契無誤,抓起劉仲的大拇指按一下印泥,再在紙上狠狠的按下去,迅速吹了吹,折好收起。劉仲沒有想到有人敢要他賣身,還沒有明白過來,堂堂大漢梁王世子已經淪為仆役。
他還沒有開口,手臂忽然劇痛,擄開袖子一看,剛才阿奴擰的地方已經腫得老高,一片青黑。
阿奴仰著頭:“兩天就好了,讓你長長記性。”揮揮手,抬腳跟著哥哥族人們走了。
等人去了老遠,劉仲才回過神來,手上一跳一跳的痛的他齜牙咧嘴。沈謙聽說自己寫的賣身契把堂外甥賣了,哭笑不得,還好阿奴不知道新漢賣身契要有人牙人作保,官府蓋印才生效。他想給劉仲擦點藥,劉仲不讓。果然,痛兩天就好了。
也不知道是郎中開的藥還是納達岩驅鬼起了作用,阿奴的喉嚨好了很多。不過她還是去買了一罐川貝梨膏糖,林記的藥鋪,牌匾上一隻蹲著的貔貅咧著大嘴看著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