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奴他們出城很順利,清一色的異族相貌讓守門兵一揮而過。阿奴注意到他們對小胖子特別留心,心想,粽子那噸位,一抓一個準,不知道裝成胖妞能不能過關。
還真是裝成胖妞。
兩天後,成都錄軍參事陸炎的小妾要回浦江娘家,陸夫人來了興致,帶著女兒一起順路去遊玩,浩浩蕩蕩一隊人馬要出成都。城門口,陸家的老管家上前跟守門的兵丁打了個招呼,就準備出城。過了端午,天氣漸熱,陸府家眷用的是涼轎,外罩一層薄紗。城門樓上的一個軍官眼尖,看見一頂涼轎的薄紗裏隱隱綽綽透出一個胖乎乎的身影,忙喝止,非要上前撩起薄紗檢查,老管家漲紅了臉,雖然大漢的女子自由程度可比唐朝,但是一個小小守門官要看人家官員女眷也是極為失禮的事情,可視為侮辱,哪怕隻是一個女童。幾個家丁也圍上來,大有群毆之勢。
眼見得不妙,一個老門丁忙上前勸解。那名軍官卻不領情,惱道:“要是走了這個要緊的犯人,誰能擔幹係?一個小小從六品錄軍參事罷了,也敢阻擾川陝宣撫使的事。要不是看到那胖子,誰耐煩與他糾纏。”走上前就要去掀那薄紗。誰知裏麵陡然傳出一陣震天的哭罵聲:“你才是胖子,你全家都是胖子,嗚。。。。。。”聲音尖利,分明是個女童。那軍官唬了一跳,眼前一黑,一樣東西正中他的臉,他急忙一抹,是一塊奶糕,糊了他一臉。周圍的人一陣哄笑,誰不知道成都府陸參事的小女兒是個小胖妞妞,平時最討厭人家講她胖。
剛才那個勸解的老門丁使個眼色,幾個門丁會意,人往邊一閃,陸家的轎子趁機出了城門。老管家殿後,立在那軍官麵前,冷哼道:“閣下報上名吧,荊州陸家隨時候教。”那軍官的臉色刷的白了,見他眼裏有了懼意,老管家滿意的哼哼,揚長而去。
幾個門丁心裏暗自痛快。格老子,這幾天嚴查,這空降的龜兒子.方腦殼擋了他們多少發財的機會,讓他們得罪了多少人。如今惹上荊州陸家,三國時陸遜的後人,現今大漢軍界第一世家,也叫他吃些苦頭才好。這龜兒子一直說上頭要抓一個十歲胖男娃子,還說什麽是要緊的犯人,一個才十歲的娃子能幹啥壞事?指不定又是哪家瘟官要害人,也不怕生個娃子沒有屁眼。
那軍官動了動嘴,恨恨罵道:“晦氣。”
老門丁勸道:“你不要小看陸參事現在才從六品,人家是‘左降官’,又是荊州陸家的,隨時會起複。就是轉運使大人也對他另眼相看。你還是趁空上門去陪個禮,別真個把人得罪了。”
陸家的轎子出了成都,不緊不慢的走了半天,到了山道上無人處,劉仲鑽出轎子,大透了一口氣。剛才他裝成陸家的丫鬟,趴在轎底陸家小女兒陸秀秀的裙子裏。
小姑娘才六歲,梳著雙鬟,白白胖胖,像個年畫娃娃。見他爬出來,也跟著出來,笑嘻嘻道:“仲哥哥要謝謝我哦。”她得意地朝娘親炫耀:“阿娘,我聰明吧。”
陸夫人劉嬌艱難地從四人大轎裏鑽出來,她人很黃瘦,隻有一個肚子大的像七八個月的孕婦。她是南陽王的女兒,新桐縣主,劉仲要叫她九姑姑。
劉嬌笑笑,誇獎女兒:“我家秀秀從來就聰明的緊。”
她摸摸劉仲的頭,塞給他一個包袱:“九姑姑隻能送你到這裏,自己小心些,衣服給你,你這一路隻能穿女裝了。傻孩子,受點委屈有什麽關係,能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以後有的是關口要過。”她幽幽的歎息,“沒想到這麽快就物是人非,九姑姑身子不行了,隻怕看不到阿仲長大。”長長的籲一口氣,想起閨蜜好友,劉仲母親沈紈死的淒慘,想起自己已是沉屙難返,她心酸難抑,哽咽起來,“一定要活著才行啊!”姑侄兩人相對慟哭。秀秀不明所以,也跟著哭起來。陸炎的妾氏鄭氏連忙上前勸解,一麵說:“夫人嚇著秀秀了。”一麵好言好語哄著秀秀。劉嬌慢慢收了聲,幫著劉仲抹淨眼淚,狠狠心說道:“走吧。”劉仲跪下給劉嬌重重的磕了一個頭,頭也不回向前走去。劉嬌慢慢上轎,一行人往浦江去了。
來接劉仲的人就等在前麵,他要去和青姨他們會合,在彭山江口鎮順岷江而下,由眉山往樂山,宜賓,轉長江出川。
那個看守城門的軍官叫許勝傑,是剛剛上任的劍南道宣撫使蔡晟帶來的一個校尉,平日裏蔡晟跟著作威作福慣了,這次吃了一個大癟,有氣沒處發,在蔡晟麵前添油加醋狠狠告了陸炎一狀。蔡晟聽著就覺得不對,陸炎的夫人,新桐縣主聽說病得快死了,居然還有力氣遊山玩水?他回味過來,狠狠地摔了徐勝傑一巴掌,罵道蠢貨,當即叫人嚴把出川的各個路口,叫來心腹家將帶人沿路追去。
人要倒黴,喝水也塞牙,劉仲的運氣就黴到了家。
他們一行人磕磕絆絆到達彭山江口鎮,卻見鎮子裏氣氛不對。
江口是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市場,著名典故‘武陽買茶’就是在這裏,也是岷江到成都的最後一站。平時鎮上人群川流不息,碼頭上常常是幾百艘貨船開進開出,到得晚上,居民、商店以及數百條船點的油燈、行人照路用的纖藤火把,把鎮子和江麵裝扮的非常壯觀。
此時已近黃昏,江麵上一片烏壓壓的船,卻連一絲亮光也無。沈謙心中忐忑,使護衛老九往鎮上打探,沈家對江口很熟悉,老九很快回來,苦著臉說道:“械鬥,死了幾個船夫,最後鬧大發了,兩幫人大打出手,用船鎖住水道,進不去也出不來。彭山縣令帶著衙差在調解。聽說從眉山調護航水軍過來了。
沈謙一凝,這下就是賄賂彭山縣令弄到了船,半路上碰上水軍也很麻煩,帶的人大半是旱鴨子,萬一行蹤泄露,水路就成了死路了。
他當即決定走陸路去眉山。還未到眉山,一個急腳遞趕上來,交給沈謙一封信,說是川陝宣撫使蔡晟封鎖了出川的道路,沈家的店鋪全部被封。
沈謙歎氣,看看蔡晟下令的時間,隻怕眉山已經接到了命令。要是在江口碼頭坐上船,還能趕在蔡晟的封鎖令到達之前出川,如今晚了。蔡晟封了隻剩下空殼的沈家鋪子,分明是公開警告各色人等,牆倒眾人推,以前打下的關係網都不能再用了。梁王的動作越來越大,看來京城方麵肯定有大變故,隻是虎毒不食子,為什麽他一定要致阿仲於死地?阿仲是個傻的,一問三不知。此時就是出了川,沿路隻怕也是危險重重,老家也不知怎樣了,如今隻能希望老爺子做好了準備。信尾建議他們往西南去雅州(雅安),先避開風頭再說。那裏他很熟悉,山高林密,夷漢雜居,對官府的命令大多不以為然,夷人性情直爽講義氣,很容易躲藏,實在不行,往南可走大理,往西還可去吐蕃。
他們扮成茶葉販子,分成兩撥,改道往浦江而去。
劉仲坐在租來的雞公車上,車夫們靈活的在田間低頭穿梭。秧苗青青,熏風徐徐,夾雜著草汁香和花香,還有一股農家肥的味道,暖洋洋的太陽下,劉仲的頭一點一點地睡著了。
前麵的三岔路口,歪著幾個差役。往眉山,浦江方向的檢查的仔細些,往成都的隻是看看就過了。
沈謙他們過後,輪到了劉仲,對麵一個差役看過來,叫道:“這有一個胖的!”
旁邊的差役哄笑道:“是個女娃子嘛。”
“想賞錢想的眼睛花了。”
“今天你看了幾個胖娃娃了?想要自己生一個嘛。”
那人下不了台,皺著三角眼看了一眼打著鼾的劉仲,揮手叫道:“劉老先。”
一個幹癟秀才走過來,三角眼拿起告示:“念念。”
劉老先搖頭晃腦,抑揚頓挫,之乎者也地開始念,那人聽了一會,道:“停停,就——就——那什麽肥,什麽意思?”
“肥白者——又胖有白也。”
三角眼又比著畫像看劉仲。劉仲這一個多月遭逢大變,心力交瘁,一路上奔波勞累,風餐露宿,體形已經開始縮水,皮膚又黑又黃,胖還是胖,哪裏還有半點白?穿著打著補丁的肥大舊衣裙,梳著雙角的頭發亂蓬蓬的,歪垂著頭,微微打著鼾,儼然一個又土又傻的胖丫頭。
三角眼瞪了一眼車夫,喝問:“去哪裏?”
車夫恭謹回答:“去成都。”
許是覺得沒有意思,又想要真是那個被通緝的孩子,哪裏還會睡的這麽熟。他揮手讓他們過去了,連他們的關係都忘記了問。
前麵的沈謙鬆了一口氣。
走了一段路,他們慢慢的分成了兩隊,見前後沒有人,一隊迅速穿過田間改道拐向浦江,一隊繼續帶著茶葉和車夫我那個成都去了。
還沒有到浦江,前麵探路的十七回來,帶來了騾馬和食物,他低聲回道:“浦江出了大事,聽說成都府的官差到了鄭家,逼死了新桐縣主。鄭家人正鬧著要他們償命,縣令帶著差役都在那裏,城門沒有人看守。”
沈謙眉頭一跳,說道:“你和老九留下打探,雅安林記茶鋪找我。”他回頭叫道:“上馬,快速過浦江。”
回望被暮色遮蓋的浦江城門,沈謙長籲一口氣,心裏五味雜陳。
晚上,路上起了大霧,隻能看清一個馬身,山路走不得,沈謙沒奈何,隻好冒著露水拐到碧雲寺。碧雲寺的方丈悟空塌鼻闊嘴,長的十分喜感,是個福建興化人,兩人從小認識,悟空曾在錢塘靈隱寺修行,後來到浦江,當上碧雲寺方丈,雖說是‘大廟小和尚,小廟大方丈’,但是其中沈謙功不可沒。見他到來,悟空喜的見牙不見眼,親自迎出來,說道:“怎麽趕夜路,可有急事?”又煩惱道:“起了霧,剛剛一隻吐蕃馬幫在外麵空地上紮了營,吵吵鬧鬧。如今寺裏有貴客,不耐嘈雜。幾次叫他們收聲,過一會又喧鬧起來。。。。。。”巴拉巴拉,長長一串抱怨。興化人說官話帶著一股奇特的味道,舌頭似乎擄不直,說起官話來總帶著‘嘶嘶’聲,他知道自己的毛病,很少跟人說話,偏又是個話嘮,平日裏憋的狠了,所以見到沈謙總是說個沒完沒了。
沈謙微笑,他看見那支馬幫,隻怕有一兩百隻騾馬,再加上人,吵鬧難免。他揶揄道:“可見方丈心地慈悲,沒有趕他們走,再晚一點,睡著了就安靜了。”
悟空‘嘿嘿’赧然,又有些自得道:“你就笑話我吧。今晚也隻能這樣了,我佛慈悲,霧這麽大,附近可沒有大的空地可以容納這麽多人馬。”
沈謙問道:“是哪位貴客在此?”
“是漢嘉郡王,帶著十幾從人,已經住了幾日,今日還興衝衝去長灘湖垂釣,說是野趣天然。”
“還有,跟著住進來十幾個夷人,那裝扮真怪,頭發剃的隻有半指長,倒像是囚犯,就差臉上刺字。”
沈謙看了一眼劉仲,見他一臉驚喜,忙瞪了他一眼,問道:“他們中間可有個小姑娘?”
“你怎麽知道,有,幾個小沙門嘰嘰咕咕地一直說那個小姑娘真真漂亮,什麽眼睛烏溜溜的,還偷偷地去看,被悟淨聽到,罰了去掃那五穀輪回之所。我們以前。。。。。。”悟空很起勁的八卦,順便回憶童年。
沈謙肚裏歎氣,今晚隻怕不能睡了,每次見悟空,連廟裏的草多長了一根都要跟他說,那草的葉子還分長和圓。
劉仲驚喜交加,阿奴也在。他沒有聽懂‘漢嘉郡王’四個字,悟空話說的又急又快,隻有沈謙完全聽得明白。沈謙卻不讓他亂走,特特跟他說明:“那漢嘉郡王在此,他態度曖mei不明,本該早回封地,怎麽還在這裏逗留?等我探聽清楚再說。”
悟空給他們安排好客房,拉著沈謙就走。
劉仲與沈嘉木一間房,沈嘉木原先失血過多,尚未好全就開始跋山涉水,雖然大都是護衛背著,有時還有車可坐,還是疲累地一沾枕就睡著了。沈青娘進來看看他,給劉仲掖了掖被角,吩咐他快睡,明天又要趕路。
注解:左降官——唐代大官犯了公罪,多半是貶到遠方作州縣以下的官,稱為左降官。這種官隻有官名,沒有任職,名為員外,置同正員,其實隻能領少數的生活費而已。但由於大赦頻繁,每經一次大赦,即有“量移”的機會(從遠處移回近處),而且在君主或執政大臣有變動的時候,也很容易再起掌權,如德宗時的楊炎,從左降的道州司馬一躍起為宰相。而宰相一旦遠貶為司馬,或錄事參軍的,也不足為奇。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官對左降的朝官總是另眼看待,不敢以僚屬相待。
武陽買茶——漢代,茶已經開始買賣,漢人王褒寫的《僮約》中有兩處提到茶,即“膾魚炰鱉,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楊氏擔荷”。“烹茶盡具”意為煎好茶並備好潔淨的茶具,“武陽買茶”就是說要趕到鄰縣的武陽(今成都以南彭山縣江口鎮)去買回茶葉。
雞公車——雞公車是一種曆史非常悠久的獨輪車,據說在諸葛亮的時代就已經有了。雞公車”因係獨輪著地,所以無論平原山地,小道皆可暢行無阻,是一種勝過人力擔挑和畜力馱載的既經濟又實用的交通運輸工具,是人類交通史上一項重要發明。(未完待續)
還真是裝成胖妞。
兩天後,成都錄軍參事陸炎的小妾要回浦江娘家,陸夫人來了興致,帶著女兒一起順路去遊玩,浩浩蕩蕩一隊人馬要出成都。城門口,陸家的老管家上前跟守門的兵丁打了個招呼,就準備出城。過了端午,天氣漸熱,陸府家眷用的是涼轎,外罩一層薄紗。城門樓上的一個軍官眼尖,看見一頂涼轎的薄紗裏隱隱綽綽透出一個胖乎乎的身影,忙喝止,非要上前撩起薄紗檢查,老管家漲紅了臉,雖然大漢的女子自由程度可比唐朝,但是一個小小守門官要看人家官員女眷也是極為失禮的事情,可視為侮辱,哪怕隻是一個女童。幾個家丁也圍上來,大有群毆之勢。
眼見得不妙,一個老門丁忙上前勸解。那名軍官卻不領情,惱道:“要是走了這個要緊的犯人,誰能擔幹係?一個小小從六品錄軍參事罷了,也敢阻擾川陝宣撫使的事。要不是看到那胖子,誰耐煩與他糾纏。”走上前就要去掀那薄紗。誰知裏麵陡然傳出一陣震天的哭罵聲:“你才是胖子,你全家都是胖子,嗚。。。。。。”聲音尖利,分明是個女童。那軍官唬了一跳,眼前一黑,一樣東西正中他的臉,他急忙一抹,是一塊奶糕,糊了他一臉。周圍的人一陣哄笑,誰不知道成都府陸參事的小女兒是個小胖妞妞,平時最討厭人家講她胖。
剛才那個勸解的老門丁使個眼色,幾個門丁會意,人往邊一閃,陸家的轎子趁機出了城門。老管家殿後,立在那軍官麵前,冷哼道:“閣下報上名吧,荊州陸家隨時候教。”那軍官的臉色刷的白了,見他眼裏有了懼意,老管家滿意的哼哼,揚長而去。
幾個門丁心裏暗自痛快。格老子,這幾天嚴查,這空降的龜兒子.方腦殼擋了他們多少發財的機會,讓他們得罪了多少人。如今惹上荊州陸家,三國時陸遜的後人,現今大漢軍界第一世家,也叫他吃些苦頭才好。這龜兒子一直說上頭要抓一個十歲胖男娃子,還說什麽是要緊的犯人,一個才十歲的娃子能幹啥壞事?指不定又是哪家瘟官要害人,也不怕生個娃子沒有屁眼。
那軍官動了動嘴,恨恨罵道:“晦氣。”
老門丁勸道:“你不要小看陸參事現在才從六品,人家是‘左降官’,又是荊州陸家的,隨時會起複。就是轉運使大人也對他另眼相看。你還是趁空上門去陪個禮,別真個把人得罪了。”
陸家的轎子出了成都,不緊不慢的走了半天,到了山道上無人處,劉仲鑽出轎子,大透了一口氣。剛才他裝成陸家的丫鬟,趴在轎底陸家小女兒陸秀秀的裙子裏。
小姑娘才六歲,梳著雙鬟,白白胖胖,像個年畫娃娃。見他爬出來,也跟著出來,笑嘻嘻道:“仲哥哥要謝謝我哦。”她得意地朝娘親炫耀:“阿娘,我聰明吧。”
陸夫人劉嬌艱難地從四人大轎裏鑽出來,她人很黃瘦,隻有一個肚子大的像七八個月的孕婦。她是南陽王的女兒,新桐縣主,劉仲要叫她九姑姑。
劉嬌笑笑,誇獎女兒:“我家秀秀從來就聰明的緊。”
她摸摸劉仲的頭,塞給他一個包袱:“九姑姑隻能送你到這裏,自己小心些,衣服給你,你這一路隻能穿女裝了。傻孩子,受點委屈有什麽關係,能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以後有的是關口要過。”她幽幽的歎息,“沒想到這麽快就物是人非,九姑姑身子不行了,隻怕看不到阿仲長大。”長長的籲一口氣,想起閨蜜好友,劉仲母親沈紈死的淒慘,想起自己已是沉屙難返,她心酸難抑,哽咽起來,“一定要活著才行啊!”姑侄兩人相對慟哭。秀秀不明所以,也跟著哭起來。陸炎的妾氏鄭氏連忙上前勸解,一麵說:“夫人嚇著秀秀了。”一麵好言好語哄著秀秀。劉嬌慢慢收了聲,幫著劉仲抹淨眼淚,狠狠心說道:“走吧。”劉仲跪下給劉嬌重重的磕了一個頭,頭也不回向前走去。劉嬌慢慢上轎,一行人往浦江去了。
來接劉仲的人就等在前麵,他要去和青姨他們會合,在彭山江口鎮順岷江而下,由眉山往樂山,宜賓,轉長江出川。
那個看守城門的軍官叫許勝傑,是剛剛上任的劍南道宣撫使蔡晟帶來的一個校尉,平日裏蔡晟跟著作威作福慣了,這次吃了一個大癟,有氣沒處發,在蔡晟麵前添油加醋狠狠告了陸炎一狀。蔡晟聽著就覺得不對,陸炎的夫人,新桐縣主聽說病得快死了,居然還有力氣遊山玩水?他回味過來,狠狠地摔了徐勝傑一巴掌,罵道蠢貨,當即叫人嚴把出川的各個路口,叫來心腹家將帶人沿路追去。
人要倒黴,喝水也塞牙,劉仲的運氣就黴到了家。
他們一行人磕磕絆絆到達彭山江口鎮,卻見鎮子裏氣氛不對。
江口是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市場,著名典故‘武陽買茶’就是在這裏,也是岷江到成都的最後一站。平時鎮上人群川流不息,碼頭上常常是幾百艘貨船開進開出,到得晚上,居民、商店以及數百條船點的油燈、行人照路用的纖藤火把,把鎮子和江麵裝扮的非常壯觀。
此時已近黃昏,江麵上一片烏壓壓的船,卻連一絲亮光也無。沈謙心中忐忑,使護衛老九往鎮上打探,沈家對江口很熟悉,老九很快回來,苦著臉說道:“械鬥,死了幾個船夫,最後鬧大發了,兩幫人大打出手,用船鎖住水道,進不去也出不來。彭山縣令帶著衙差在調解。聽說從眉山調護航水軍過來了。
沈謙一凝,這下就是賄賂彭山縣令弄到了船,半路上碰上水軍也很麻煩,帶的人大半是旱鴨子,萬一行蹤泄露,水路就成了死路了。
他當即決定走陸路去眉山。還未到眉山,一個急腳遞趕上來,交給沈謙一封信,說是川陝宣撫使蔡晟封鎖了出川的道路,沈家的店鋪全部被封。
沈謙歎氣,看看蔡晟下令的時間,隻怕眉山已經接到了命令。要是在江口碼頭坐上船,還能趕在蔡晟的封鎖令到達之前出川,如今晚了。蔡晟封了隻剩下空殼的沈家鋪子,分明是公開警告各色人等,牆倒眾人推,以前打下的關係網都不能再用了。梁王的動作越來越大,看來京城方麵肯定有大變故,隻是虎毒不食子,為什麽他一定要致阿仲於死地?阿仲是個傻的,一問三不知。此時就是出了川,沿路隻怕也是危險重重,老家也不知怎樣了,如今隻能希望老爺子做好了準備。信尾建議他們往西南去雅州(雅安),先避開風頭再說。那裏他很熟悉,山高林密,夷漢雜居,對官府的命令大多不以為然,夷人性情直爽講義氣,很容易躲藏,實在不行,往南可走大理,往西還可去吐蕃。
他們扮成茶葉販子,分成兩撥,改道往浦江而去。
劉仲坐在租來的雞公車上,車夫們靈活的在田間低頭穿梭。秧苗青青,熏風徐徐,夾雜著草汁香和花香,還有一股農家肥的味道,暖洋洋的太陽下,劉仲的頭一點一點地睡著了。
前麵的三岔路口,歪著幾個差役。往眉山,浦江方向的檢查的仔細些,往成都的隻是看看就過了。
沈謙他們過後,輪到了劉仲,對麵一個差役看過來,叫道:“這有一個胖的!”
旁邊的差役哄笑道:“是個女娃子嘛。”
“想賞錢想的眼睛花了。”
“今天你看了幾個胖娃娃了?想要自己生一個嘛。”
那人下不了台,皺著三角眼看了一眼打著鼾的劉仲,揮手叫道:“劉老先。”
一個幹癟秀才走過來,三角眼拿起告示:“念念。”
劉老先搖頭晃腦,抑揚頓挫,之乎者也地開始念,那人聽了一會,道:“停停,就——就——那什麽肥,什麽意思?”
“肥白者——又胖有白也。”
三角眼又比著畫像看劉仲。劉仲這一個多月遭逢大變,心力交瘁,一路上奔波勞累,風餐露宿,體形已經開始縮水,皮膚又黑又黃,胖還是胖,哪裏還有半點白?穿著打著補丁的肥大舊衣裙,梳著雙角的頭發亂蓬蓬的,歪垂著頭,微微打著鼾,儼然一個又土又傻的胖丫頭。
三角眼瞪了一眼車夫,喝問:“去哪裏?”
車夫恭謹回答:“去成都。”
許是覺得沒有意思,又想要真是那個被通緝的孩子,哪裏還會睡的這麽熟。他揮手讓他們過去了,連他們的關係都忘記了問。
前麵的沈謙鬆了一口氣。
走了一段路,他們慢慢的分成了兩隊,見前後沒有人,一隊迅速穿過田間改道拐向浦江,一隊繼續帶著茶葉和車夫我那個成都去了。
還沒有到浦江,前麵探路的十七回來,帶來了騾馬和食物,他低聲回道:“浦江出了大事,聽說成都府的官差到了鄭家,逼死了新桐縣主。鄭家人正鬧著要他們償命,縣令帶著差役都在那裏,城門沒有人看守。”
沈謙眉頭一跳,說道:“你和老九留下打探,雅安林記茶鋪找我。”他回頭叫道:“上馬,快速過浦江。”
回望被暮色遮蓋的浦江城門,沈謙長籲一口氣,心裏五味雜陳。
晚上,路上起了大霧,隻能看清一個馬身,山路走不得,沈謙沒奈何,隻好冒著露水拐到碧雲寺。碧雲寺的方丈悟空塌鼻闊嘴,長的十分喜感,是個福建興化人,兩人從小認識,悟空曾在錢塘靈隱寺修行,後來到浦江,當上碧雲寺方丈,雖說是‘大廟小和尚,小廟大方丈’,但是其中沈謙功不可沒。見他到來,悟空喜的見牙不見眼,親自迎出來,說道:“怎麽趕夜路,可有急事?”又煩惱道:“起了霧,剛剛一隻吐蕃馬幫在外麵空地上紮了營,吵吵鬧鬧。如今寺裏有貴客,不耐嘈雜。幾次叫他們收聲,過一會又喧鬧起來。。。。。。”巴拉巴拉,長長一串抱怨。興化人說官話帶著一股奇特的味道,舌頭似乎擄不直,說起官話來總帶著‘嘶嘶’聲,他知道自己的毛病,很少跟人說話,偏又是個話嘮,平日裏憋的狠了,所以見到沈謙總是說個沒完沒了。
沈謙微笑,他看見那支馬幫,隻怕有一兩百隻騾馬,再加上人,吵鬧難免。他揶揄道:“可見方丈心地慈悲,沒有趕他們走,再晚一點,睡著了就安靜了。”
悟空‘嘿嘿’赧然,又有些自得道:“你就笑話我吧。今晚也隻能這樣了,我佛慈悲,霧這麽大,附近可沒有大的空地可以容納這麽多人馬。”
沈謙問道:“是哪位貴客在此?”
“是漢嘉郡王,帶著十幾從人,已經住了幾日,今日還興衝衝去長灘湖垂釣,說是野趣天然。”
“還有,跟著住進來十幾個夷人,那裝扮真怪,頭發剃的隻有半指長,倒像是囚犯,就差臉上刺字。”
沈謙看了一眼劉仲,見他一臉驚喜,忙瞪了他一眼,問道:“他們中間可有個小姑娘?”
“你怎麽知道,有,幾個小沙門嘰嘰咕咕地一直說那個小姑娘真真漂亮,什麽眼睛烏溜溜的,還偷偷地去看,被悟淨聽到,罰了去掃那五穀輪回之所。我們以前。。。。。。”悟空很起勁的八卦,順便回憶童年。
沈謙肚裏歎氣,今晚隻怕不能睡了,每次見悟空,連廟裏的草多長了一根都要跟他說,那草的葉子還分長和圓。
劉仲驚喜交加,阿奴也在。他沒有聽懂‘漢嘉郡王’四個字,悟空話說的又急又快,隻有沈謙完全聽得明白。沈謙卻不讓他亂走,特特跟他說明:“那漢嘉郡王在此,他態度曖mei不明,本該早回封地,怎麽還在這裏逗留?等我探聽清楚再說。”
悟空給他們安排好客房,拉著沈謙就走。
劉仲與沈嘉木一間房,沈嘉木原先失血過多,尚未好全就開始跋山涉水,雖然大都是護衛背著,有時還有車可坐,還是疲累地一沾枕就睡著了。沈青娘進來看看他,給劉仲掖了掖被角,吩咐他快睡,明天又要趕路。
注解:左降官——唐代大官犯了公罪,多半是貶到遠方作州縣以下的官,稱為左降官。這種官隻有官名,沒有任職,名為員外,置同正員,其實隻能領少數的生活費而已。但由於大赦頻繁,每經一次大赦,即有“量移”的機會(從遠處移回近處),而且在君主或執政大臣有變動的時候,也很容易再起掌權,如德宗時的楊炎,從左降的道州司馬一躍起為宰相。而宰相一旦遠貶為司馬,或錄事參軍的,也不足為奇。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官對左降的朝官總是另眼看待,不敢以僚屬相待。
武陽買茶——漢代,茶已經開始買賣,漢人王褒寫的《僮約》中有兩處提到茶,即“膾魚炰鱉,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楊氏擔荷”。“烹茶盡具”意為煎好茶並備好潔淨的茶具,“武陽買茶”就是說要趕到鄰縣的武陽(今成都以南彭山縣江口鎮)去買回茶葉。
雞公車——雞公車是一種曆史非常悠久的獨輪車,據說在諸葛亮的時代就已經有了。雞公車”因係獨輪著地,所以無論平原山地,小道皆可暢行無阻,是一種勝過人力擔挑和畜力馱載的既經濟又實用的交通運輸工具,是人類交通史上一項重要發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