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桑見過了幾個師兄弟,神神秘秘的又不見了蹤影。阿奴等不到他,雲丹的嘴硬的像千年老蚌殼,見自己來回打磨也不鬆口,阿奴終於發現了這人的壞心眼,撅著嘴走人。見將人氣跑了,雲丹又覺得無聊,卓瑪嗔怪:“你要是真喜歡阿奴,就跟外麵對歌的男人們學學怎麽討好女孩子,老這麽吵架,就是佛爺幫忙也湊不到一塊。”雲丹伸長脖子看著外麵若有所思。
夜幕降臨了,人們點燃起堆堆牛糞火,彈起‘紮木聶’(藏族六弦琴),午後便開始了的\"果諧\"舞會方興未艾。阿奴心情鬱結,打發阿寶去找阿蕾,自己漫無目的亂走,撿了個沒人的地方坐在長草後麵。她看見到處都是一群群的姑娘小夥子唱著跳著,熱鬧非凡,隻有自己形單影隻,悲從心來,趴在地上摳著草根放聲慟哭。哭了半晌,她忽覺旁邊有人,嚇得一抖,跳了起來。那人見嚇著了她,連忙出聲:“阿奴小姐,是我,阿寶姑娘要我來陪著你。”
原來是索朗旺堆,阿奴鬆口氣。索朗旺堆勸道:“別當心,羅桑老爺想辦法了,沒有他辦不成的事。”
阿奴抹了抹眼淚,吸吸鼻子,心情慢慢恢複過來。看見索朗旺堆,她又想起他討厭的主子,阿奴問道:“你知道雲丹和我阿爸今天見誰了?”
索朗旺堆說:“沒有,我被趕出來了。”
阿奴憤憤,眼珠一轉說道:“逃出雲層的太陽光明,逃出地主家的奴隸聰明,索朗旺堆,你跟我走吧。”打聽不到,挖挖雲丹的牆角也好,他肯定氣死。
索朗旺堆苦笑:“要是多吉老爺在,我就能走啦,他曾經答應放我自由。可是現在他去天國啦,他求我照顧雲丹小主人,我答應了他就不能反悔。”
阿奴很意外,她看索朗旺堆對白瑪崗那麽向往,還以為他一定肯去。她問道:“遵守諾言也要看對誰,雲丹對你又不好,他不是一個好主人。”
索朗旺堆歎口氣:“我家以前也有一點土地,隻是那年大旱,顆粒無收,我阿爸隻有賣了土地給拉格頭人,全家做了農奴,後來我的妻子曲品給我生了女兒,因為太餓,她沒有奶水,我偷了主人家的犛牛肉幹,沒想到被抓了,本來要被處死的,多吉老爺救了我的命,他們就挖去了我的一隻眼睛。後來多吉老爺還給了我們一些食物,我的妻子和女兒才活下來。”
“你有妻女,難怪不能走啦。”原來他的獨眼是這麽來的,阿奴驚心。
“她們死啦。”索朗旺堆滿臉苦澀:“沒多久曲品生了一場病,帶著女兒一起走了,丟下我一個人。”
阿奴沒想到挑起他的傷心事,不敢多說話。
索朗旺堆說:“多吉老爺要我好好活下去,他叫我不用擔心,他會帶她們的靈魂去天國聖地,我答應他照顧小主人,他救了我的命,我不能食言。”
阿奴想,那所謂天國不會是我們那吧?
索朗旺堆忽然跪下,端端正正的給阿奴磕了一個頭:“我有件事想求阿奴小姐。”
阿奴被他跪的手足無措,連忙道:“說吧,隻要我能做到。”
索朗旺堆懇求:“您能不能將我的妻子帶去白瑪崗?多吉老爺以前答應過的,這次他走的突然。。。”
帶死人,阿奴汗毛倒豎,她弄不清楚索朗旺堆的想法,不敢打擊他,隻好問:“怎麽帶?”
“多吉老爺求了一個喇嘛,把她火葬了,骨灰做成了‘察察’(小泥塔),我隨身帶著,求您將她帶走吧。”
阿奴問道:“隻有一個,沒有孩子的嗎?”
索朗旺堆難過道:“孩子是夭折的,裝進陶罐埋土裏了。”
骨灰塔啊,還好,原來真把白瑪崗當成聖地了,阿奴想這也不是什麽難事,滿口答應。索朗旺堆感激涕零,阿奴連忙擺手:“你趕緊起來吧。”索朗旺堆長跪不起,阿奴想去扶他,才發現他跪伏在地上竟已是泣不成聲。
想他年紀輕輕被硬生生挖了一隻眼,妻女皆亡,雲丹也不是個好主人,過了今日不知明日,阿奴心中慘然,觸動愁腸,不知不覺也淚流滿麵。
良久,索朗旺堆站起來一臉愧色,阿奴安慰他不必介意,誰都有傷心事,哭一哭反而有好處。她揮揮手,示意他退下,她想一個人呆會。
連哭了兩場,阿奴開始頭疼,她情緒很糟糕,不想見人,靠在身後的石塊上發呆。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前麵拉拉扯扯走過一對男女,姑娘‘咯咯咯’笑得像隻鴿子。
賽馬會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打狗\"求huan的好時機。所謂\"打狗\",是因為草原上的小夥子要得到別人家帳篷裏的姑娘,必過的最大關口就是得對付每家都養著的以凶猛狂暴著稱於世的獒犬。現在,獒犬留在家裏看護牛羊,姑娘們完全暴露在小夥子的眼皮底下。他們對唱歡舞,相互挑逗暗示,眉目傳情。小夥子們還不時拉拉扯扯,碰一碰姑娘們。姑娘無情,就會生氣討厭地避開,要是有意,姑娘就一臉羞答答的祥子,小夥子就可以大膽地上了。
這一對顯然是互相看對眼了,直往這邊走來,附近一大片隻有這裏草最長,壞人好事會被雷劈的,阿奴隻好慢騰騰的站起來給他們騰地方。
那對男女沒想到有人,俱吃了一驚,見是個孩子,又有些不好意思,那姑娘轉頭想走,被那男子拉住:“小普姆(姑娘)要走啦。”
索朗旺堆沒有走遠,見阿奴與人對上,生恐阿奴吃虧,連忙追過來,與那男子一打照麵,他吃驚喚道:“格列少爺。”
那男子見有人認出他,也是吃驚,打量著索朗旺堆,沒認出來。
索朗旺堆連忙上前行禮說:“少爺當然不記得啦,我是拉格頭人家的。”
“啊,你是獨眼,我記起來了,多吉大叔呢?他也來了?”格列想起來。
“多吉老爺上天啦,您沒有聽說嗎?是羅桑嘉措老爺在這。”
“三叔在這?“格列喜問。索朗旺堆點點頭。“三叔真的在這!”那格列興奮起來:“山神保佑,我們接到他啦。”他拔足飛奔而去,丟下那個姑娘和索朗旺堆,阿奴和他們麵麵相覷。
索朗旺堆連忙解釋:“阿奴小姐,格列少爺是您的大堂哥。”
耶?阿奴嚇了一跳。
“格列少爺脾氣急了些。”索朗旺堆又跟那位姑娘說,她遺憾笑笑走開。
沒多久,一群人跑過來,領頭的就是格列,阿奴想自己哭的兩眼發腫,實在不好見人,留下索朗旺堆先跑回帳篷。
羅桑還沒有回來,沈青娘和阿蕾正在檢看自己的戰利品,兩人買了一些小玩意。阿奴忙忙的進來,打水敷眼睛,兩人見她敷眼睛,知道肯定哭過,也不敢多問,連忙過來幫忙。
好一會,阿奴問道:“可以了嗎?待會有客人來。”
阿蕾搖頭,拿出剛剛買的蓮紋影青瓷粉盒,裏麵裝的是胡粉(鉛粉),阿奴哪裏用過這個?此時也顧不得了,隻好往眼皮上抹一點揉勻。
堪堪收拾完,外麵人聲鼎沸,卓瑪喜氣洋洋的進來:“阿奴瑪,爺爺奶奶還有你大伯二伯都來了,趕緊來。”
“全來了?”阿奴愕然。
卓瑪把阿奴打量了一下,擺好幾樣她認為不妥的首飾,回答道:“是,全來了,你的哥哥姐姐們也來了。”話音未落,她就急急的拉走阿奴。
還沒等阿奴想好要怎麽麵對,自己已經站在主帳外麵了,烏泱泱一地的人圍著篝火坐著,阿奴被無良的卓瑪往中間一放,擺在那兒任人參觀了。她丈夫也來了,夫妻久別重逢,現在暫時顧不上阿奴。
阿奴站在那裏茫然四顧,現在怎辦?
一個頭發斑白胖乎乎的貴婦人趕過來拉著她,笑眯眯地說:“我是你的‘莫拉’(奶奶),我的乖孫女。”羅桑大概像她。阿奴連忙行禮,她又一個一個介紹過去,‘波拉’(爺爺)齊美是個嚴肅的瘦高個,大‘阿庫’(大伯)倫珠是個跟羅桑一樣笑眯眯的胖子,小‘阿庫’(二伯)貢布是個精明的瘦高個,大伯母央金瑪,她生了二男三女,兩個女兒已經出嫁,沒有跟來,卓瑪有兩個男孩子。
輪到那些堂兄堂姐的時候,他們像看外星生物的表情讓阿奴很惱火,她想起上次‘煨桑節’被人指指點點的難堪。還好長輩在場,沒有人敢亂說什麽。格列認出了阿奴,尷尬的笑笑。介紹到大伯的三女兒白姆時,白姆對著阿奴和善的笑笑,想起她就是羅桑當初想讓雲丹聯姻的對象,阿奴忙多看了幾眼,白姆是個高挑水嫩的吐蕃美人,羅桑倒沒有誇大。
羅桑家的人個子都很高大,站在他們中間,阿奴覺得自己就像進入了大人國。
這時,羅桑趕回來了,見到他,她的奶奶白珍感覺阿奴的肌肉一下子放鬆下來,知道她有些嚇著了,她第一眼看見這個小孫女就喜歡,拍拍她低聲安慰:“不要怕,不要怕。”
羅桑見女兒可憐兮兮的站在那裏無所適從,連忙把阿奴接過來,問道:“阿媽,你們怎麽突然跑來啦?”
白珍笑眯眯看著小兒子抱怨道:“你有幾年沒有回家了,接到你走邦達的消息,我和你阿爸等不及想看阿奴,就一起來這等你,順便參加賽馬會,有好多年沒來了。”
羅桑見為了自己,父母一把年紀翻山越嶺,愧疚起來,連忙打起精神哄的母親心花怒放。白珍抓著阿奴不放,越看越喜歡,小孫女長的像母親,難怪羅桑不肯娶妻。
阿奴看見這個奶奶到處發號施令,爺爺和大伯們習以為常,想來真正當家作主的是這位奶奶。
那幾位堂哥堂姐早跑出去跳舞了,也不知道今晚會不會回來,全家貌似隻有自己未成年。
白珍拉著兒子孫女,大有長談的趨勢,阿奴困得眼皮打架卻強撐著。白珍畢竟年紀大了,說了一會精神不濟,見阿奴兩眼發直,知道她是累了卻不敢說,連忙攆她去睡。見兒子帶著孫女走了,她轉身跟丈夫歎道:“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格列他們幾個哪有耐心陪我這個老婆子說話。”
齊美央宗笑道:“就是瘦小了點。”
“嗯,可憐的孩子,像隻小雞似的,聽說那個女人不給喂奶,差點餓死阿奴瑪,真是個狠心的母親。不管怎麽說,這次都得把她帶走,否則下次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她。”白珍拿定主意,又叫人把兒子找來。
羅桑帶著女兒回帳篷,阿奴問他今天去見誰了,羅桑笑道:“我師父來了。”
紅教掌教?阿奴驚訝問道:“雲丹的事情驚動了你們的掌教嗎?”
“你想到哪去了?”羅桑失笑,“噶托寺修好了,他是去講經,經過這裏。”阿奴嘿嘿兩聲,都怪雲丹,原來自己想多了。
羅桑繼續說:“我還有幾個師兄弟和他們的妻子兒女也一起來了,明天帶你去見見他們。”
“都有妻子?”阿奴嚇了一跳。
“嗯?”羅桑很奇怪的看著阿奴。
阿奴決定問個清楚:“你是在家的居士(格聶),他們也是?”
“不是。”
“那你們喇嘛怎麽可以娶妻生子?漢人的和尚都是不能娶妻的,他們娶妻就是犯戒。”阿奴質問:“修行者不是要清心寡欲嗎?吃肉可以理解,畢竟這裏是高原,娶妻生子就很奇怪了。”想起第一次看見羅桑,阿奴氣不打一處來:“我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還以為你是不守戒律的花和尚。”
“我們這一派很多是在家的居士,不過就是出家的也可以娶妻,我師父就有妻子,稱呼為佛母。”羅桑走南闖北這麽多年,對漢人對他們密宗的看法也有了解,此刻才醒悟過來阿奴最早看見他時為什麽那麽害怕,他好氣又好笑的捏捏阿奴鼓起的腮幫子,像隻小青蛙:“我們規矩沒那麽嚴,跟漢人的顯宗不同,我們密宗最早教義傳承都是在家庭裏,後來才慢慢擴散開來,所以,家庭對我們修行來說很重要的。就是佛祖也有妻子,雖然是在他出家修行前。”這個教派曆史哪裏是一句兩句話可以講清楚的,羅桑隻好一言蔽之,他覺得奇怪:“你怎麽會有漢人的想法?”那時候阿奴才三歲,又住在深山裏,哪知道什麽漢人和尚吐蕃喇嘛?
阿奴本來聽得雲裏霧裏,羅桑的問題讓她心一跳,連忙指了指前方跳舞的人群轉移話題:“那個白姆就是你說的那個,他們要聯姻嗎?”
羅桑看見幾個侄兒侄女正跳的興高采烈,心道雲丹倒是對你上了心,不過這句話哪能說給阿奴,再說女兒還小。他告訴阿奴說:“隻是我隨便說說,不能當真,真要結成聯盟還有別的方式。我看雲丹毅力非凡,就收了他做徒弟。”
阿奴本想說雲丹性情暴虐,話到嘴邊又吞下去,他們吐蕃人的想法跟自己不同的很,沒準羅桑還覺得雲丹做的對。
還沒進帳篷,隻聽見裏麵劉仲驚訝的聲音:“佛母?”阿奴連忙進去一看,阿蕾她們又不見了,沈嘉木,李長風,劉仲和雲丹一堆男人正在嘮嗑。顯然雲丹是在說見到紅教掌教的事,他深感榮幸,興奮的兩眼放光。
劉仲見阿奴進來,忙對她說:“阿奴,你們這裏高僧大德能娶妻,小喇嘛不行,跟我們中原那剛好相反。”
阿奴大奇,剛剛還跟羅桑說漢人和尚戒律嚴來著,這下鬧笑話了,她連忙問:“漢人和尚也可以娶妻嗎?”
劉仲笑得曖mei:“高僧大德肯定是不會,不過那些中不溜丟的和尚有娶妻的。”
雲丹忙解釋道:“我們吐蕃的規矩鬆散,地位不高的喇嘛也有娶妻的。”
沈嘉木也道:“實際上,漢律是禁止僧人娶親的,開國太祖曾下詔:‘僧道不得畜養妻孥,已有家者,遣出外居止。’法令也規定:‘諸僧道輒娶妻,並嫁之者,各以奸論,加一等,僧道送五百裏編管。’”
劉仲接著說:“但是開國時,中原連年征戰,人口稀少,太祖也曾下令年輕僧人還俗,娶妻生子後可以再入佛門。我朝還規定:凡興建佛寺、道觀,須由朝廷賜給敕額,方才合法,剃度新的僧徒也有定額,一般須經考試,考試一年一度,嚴禁私相剃度。合法僧道的憑證稱為度牒,要交納一定的費用。有的寺廟香火收入不菲,有自己的土地,還可以經商,僧人們犯了罪懲處也較輕,所以很多和尚不願放棄僧人職位,多有偷偷不還俗娶妻的。後來雖有嚴令,奈何法不責眾。”
阿奴目瞪口呆,看來出家人所謂的修行也沒法壓製住對世俗的向往。
注解
!宋代和尚就有娶妻現象,屢禁不止。(未完待續)
夜幕降臨了,人們點燃起堆堆牛糞火,彈起‘紮木聶’(藏族六弦琴),午後便開始了的\"果諧\"舞會方興未艾。阿奴心情鬱結,打發阿寶去找阿蕾,自己漫無目的亂走,撿了個沒人的地方坐在長草後麵。她看見到處都是一群群的姑娘小夥子唱著跳著,熱鬧非凡,隻有自己形單影隻,悲從心來,趴在地上摳著草根放聲慟哭。哭了半晌,她忽覺旁邊有人,嚇得一抖,跳了起來。那人見嚇著了她,連忙出聲:“阿奴小姐,是我,阿寶姑娘要我來陪著你。”
原來是索朗旺堆,阿奴鬆口氣。索朗旺堆勸道:“別當心,羅桑老爺想辦法了,沒有他辦不成的事。”
阿奴抹了抹眼淚,吸吸鼻子,心情慢慢恢複過來。看見索朗旺堆,她又想起他討厭的主子,阿奴問道:“你知道雲丹和我阿爸今天見誰了?”
索朗旺堆說:“沒有,我被趕出來了。”
阿奴憤憤,眼珠一轉說道:“逃出雲層的太陽光明,逃出地主家的奴隸聰明,索朗旺堆,你跟我走吧。”打聽不到,挖挖雲丹的牆角也好,他肯定氣死。
索朗旺堆苦笑:“要是多吉老爺在,我就能走啦,他曾經答應放我自由。可是現在他去天國啦,他求我照顧雲丹小主人,我答應了他就不能反悔。”
阿奴很意外,她看索朗旺堆對白瑪崗那麽向往,還以為他一定肯去。她問道:“遵守諾言也要看對誰,雲丹對你又不好,他不是一個好主人。”
索朗旺堆歎口氣:“我家以前也有一點土地,隻是那年大旱,顆粒無收,我阿爸隻有賣了土地給拉格頭人,全家做了農奴,後來我的妻子曲品給我生了女兒,因為太餓,她沒有奶水,我偷了主人家的犛牛肉幹,沒想到被抓了,本來要被處死的,多吉老爺救了我的命,他們就挖去了我的一隻眼睛。後來多吉老爺還給了我們一些食物,我的妻子和女兒才活下來。”
“你有妻女,難怪不能走啦。”原來他的獨眼是這麽來的,阿奴驚心。
“她們死啦。”索朗旺堆滿臉苦澀:“沒多久曲品生了一場病,帶著女兒一起走了,丟下我一個人。”
阿奴沒想到挑起他的傷心事,不敢多說話。
索朗旺堆說:“多吉老爺要我好好活下去,他叫我不用擔心,他會帶她們的靈魂去天國聖地,我答應他照顧小主人,他救了我的命,我不能食言。”
阿奴想,那所謂天國不會是我們那吧?
索朗旺堆忽然跪下,端端正正的給阿奴磕了一個頭:“我有件事想求阿奴小姐。”
阿奴被他跪的手足無措,連忙道:“說吧,隻要我能做到。”
索朗旺堆懇求:“您能不能將我的妻子帶去白瑪崗?多吉老爺以前答應過的,這次他走的突然。。。”
帶死人,阿奴汗毛倒豎,她弄不清楚索朗旺堆的想法,不敢打擊他,隻好問:“怎麽帶?”
“多吉老爺求了一個喇嘛,把她火葬了,骨灰做成了‘察察’(小泥塔),我隨身帶著,求您將她帶走吧。”
阿奴問道:“隻有一個,沒有孩子的嗎?”
索朗旺堆難過道:“孩子是夭折的,裝進陶罐埋土裏了。”
骨灰塔啊,還好,原來真把白瑪崗當成聖地了,阿奴想這也不是什麽難事,滿口答應。索朗旺堆感激涕零,阿奴連忙擺手:“你趕緊起來吧。”索朗旺堆長跪不起,阿奴想去扶他,才發現他跪伏在地上竟已是泣不成聲。
想他年紀輕輕被硬生生挖了一隻眼,妻女皆亡,雲丹也不是個好主人,過了今日不知明日,阿奴心中慘然,觸動愁腸,不知不覺也淚流滿麵。
良久,索朗旺堆站起來一臉愧色,阿奴安慰他不必介意,誰都有傷心事,哭一哭反而有好處。她揮揮手,示意他退下,她想一個人呆會。
連哭了兩場,阿奴開始頭疼,她情緒很糟糕,不想見人,靠在身後的石塊上發呆。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前麵拉拉扯扯走過一對男女,姑娘‘咯咯咯’笑得像隻鴿子。
賽馬會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打狗\"求huan的好時機。所謂\"打狗\",是因為草原上的小夥子要得到別人家帳篷裏的姑娘,必過的最大關口就是得對付每家都養著的以凶猛狂暴著稱於世的獒犬。現在,獒犬留在家裏看護牛羊,姑娘們完全暴露在小夥子的眼皮底下。他們對唱歡舞,相互挑逗暗示,眉目傳情。小夥子們還不時拉拉扯扯,碰一碰姑娘們。姑娘無情,就會生氣討厭地避開,要是有意,姑娘就一臉羞答答的祥子,小夥子就可以大膽地上了。
這一對顯然是互相看對眼了,直往這邊走來,附近一大片隻有這裏草最長,壞人好事會被雷劈的,阿奴隻好慢騰騰的站起來給他們騰地方。
那對男女沒想到有人,俱吃了一驚,見是個孩子,又有些不好意思,那姑娘轉頭想走,被那男子拉住:“小普姆(姑娘)要走啦。”
索朗旺堆沒有走遠,見阿奴與人對上,生恐阿奴吃虧,連忙追過來,與那男子一打照麵,他吃驚喚道:“格列少爺。”
那男子見有人認出他,也是吃驚,打量著索朗旺堆,沒認出來。
索朗旺堆連忙上前行禮說:“少爺當然不記得啦,我是拉格頭人家的。”
“啊,你是獨眼,我記起來了,多吉大叔呢?他也來了?”格列想起來。
“多吉老爺上天啦,您沒有聽說嗎?是羅桑嘉措老爺在這。”
“三叔在這?“格列喜問。索朗旺堆點點頭。“三叔真的在這!”那格列興奮起來:“山神保佑,我們接到他啦。”他拔足飛奔而去,丟下那個姑娘和索朗旺堆,阿奴和他們麵麵相覷。
索朗旺堆連忙解釋:“阿奴小姐,格列少爺是您的大堂哥。”
耶?阿奴嚇了一跳。
“格列少爺脾氣急了些。”索朗旺堆又跟那位姑娘說,她遺憾笑笑走開。
沒多久,一群人跑過來,領頭的就是格列,阿奴想自己哭的兩眼發腫,實在不好見人,留下索朗旺堆先跑回帳篷。
羅桑還沒有回來,沈青娘和阿蕾正在檢看自己的戰利品,兩人買了一些小玩意。阿奴忙忙的進來,打水敷眼睛,兩人見她敷眼睛,知道肯定哭過,也不敢多問,連忙過來幫忙。
好一會,阿奴問道:“可以了嗎?待會有客人來。”
阿蕾搖頭,拿出剛剛買的蓮紋影青瓷粉盒,裏麵裝的是胡粉(鉛粉),阿奴哪裏用過這個?此時也顧不得了,隻好往眼皮上抹一點揉勻。
堪堪收拾完,外麵人聲鼎沸,卓瑪喜氣洋洋的進來:“阿奴瑪,爺爺奶奶還有你大伯二伯都來了,趕緊來。”
“全來了?”阿奴愕然。
卓瑪把阿奴打量了一下,擺好幾樣她認為不妥的首飾,回答道:“是,全來了,你的哥哥姐姐們也來了。”話音未落,她就急急的拉走阿奴。
還沒等阿奴想好要怎麽麵對,自己已經站在主帳外麵了,烏泱泱一地的人圍著篝火坐著,阿奴被無良的卓瑪往中間一放,擺在那兒任人參觀了。她丈夫也來了,夫妻久別重逢,現在暫時顧不上阿奴。
阿奴站在那裏茫然四顧,現在怎辦?
一個頭發斑白胖乎乎的貴婦人趕過來拉著她,笑眯眯地說:“我是你的‘莫拉’(奶奶),我的乖孫女。”羅桑大概像她。阿奴連忙行禮,她又一個一個介紹過去,‘波拉’(爺爺)齊美是個嚴肅的瘦高個,大‘阿庫’(大伯)倫珠是個跟羅桑一樣笑眯眯的胖子,小‘阿庫’(二伯)貢布是個精明的瘦高個,大伯母央金瑪,她生了二男三女,兩個女兒已經出嫁,沒有跟來,卓瑪有兩個男孩子。
輪到那些堂兄堂姐的時候,他們像看外星生物的表情讓阿奴很惱火,她想起上次‘煨桑節’被人指指點點的難堪。還好長輩在場,沒有人敢亂說什麽。格列認出了阿奴,尷尬的笑笑。介紹到大伯的三女兒白姆時,白姆對著阿奴和善的笑笑,想起她就是羅桑當初想讓雲丹聯姻的對象,阿奴忙多看了幾眼,白姆是個高挑水嫩的吐蕃美人,羅桑倒沒有誇大。
羅桑家的人個子都很高大,站在他們中間,阿奴覺得自己就像進入了大人國。
這時,羅桑趕回來了,見到他,她的奶奶白珍感覺阿奴的肌肉一下子放鬆下來,知道她有些嚇著了,她第一眼看見這個小孫女就喜歡,拍拍她低聲安慰:“不要怕,不要怕。”
羅桑見女兒可憐兮兮的站在那裏無所適從,連忙把阿奴接過來,問道:“阿媽,你們怎麽突然跑來啦?”
白珍笑眯眯看著小兒子抱怨道:“你有幾年沒有回家了,接到你走邦達的消息,我和你阿爸等不及想看阿奴,就一起來這等你,順便參加賽馬會,有好多年沒來了。”
羅桑見為了自己,父母一把年紀翻山越嶺,愧疚起來,連忙打起精神哄的母親心花怒放。白珍抓著阿奴不放,越看越喜歡,小孫女長的像母親,難怪羅桑不肯娶妻。
阿奴看見這個奶奶到處發號施令,爺爺和大伯們習以為常,想來真正當家作主的是這位奶奶。
那幾位堂哥堂姐早跑出去跳舞了,也不知道今晚會不會回來,全家貌似隻有自己未成年。
白珍拉著兒子孫女,大有長談的趨勢,阿奴困得眼皮打架卻強撐著。白珍畢竟年紀大了,說了一會精神不濟,見阿奴兩眼發直,知道她是累了卻不敢說,連忙攆她去睡。見兒子帶著孫女走了,她轉身跟丈夫歎道:“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格列他們幾個哪有耐心陪我這個老婆子說話。”
齊美央宗笑道:“就是瘦小了點。”
“嗯,可憐的孩子,像隻小雞似的,聽說那個女人不給喂奶,差點餓死阿奴瑪,真是個狠心的母親。不管怎麽說,這次都得把她帶走,否則下次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她。”白珍拿定主意,又叫人把兒子找來。
羅桑帶著女兒回帳篷,阿奴問他今天去見誰了,羅桑笑道:“我師父來了。”
紅教掌教?阿奴驚訝問道:“雲丹的事情驚動了你們的掌教嗎?”
“你想到哪去了?”羅桑失笑,“噶托寺修好了,他是去講經,經過這裏。”阿奴嘿嘿兩聲,都怪雲丹,原來自己想多了。
羅桑繼續說:“我還有幾個師兄弟和他們的妻子兒女也一起來了,明天帶你去見見他們。”
“都有妻子?”阿奴嚇了一跳。
“嗯?”羅桑很奇怪的看著阿奴。
阿奴決定問個清楚:“你是在家的居士(格聶),他們也是?”
“不是。”
“那你們喇嘛怎麽可以娶妻生子?漢人的和尚都是不能娶妻的,他們娶妻就是犯戒。”阿奴質問:“修行者不是要清心寡欲嗎?吃肉可以理解,畢竟這裏是高原,娶妻生子就很奇怪了。”想起第一次看見羅桑,阿奴氣不打一處來:“我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還以為你是不守戒律的花和尚。”
“我們這一派很多是在家的居士,不過就是出家的也可以娶妻,我師父就有妻子,稱呼為佛母。”羅桑走南闖北這麽多年,對漢人對他們密宗的看法也有了解,此刻才醒悟過來阿奴最早看見他時為什麽那麽害怕,他好氣又好笑的捏捏阿奴鼓起的腮幫子,像隻小青蛙:“我們規矩沒那麽嚴,跟漢人的顯宗不同,我們密宗最早教義傳承都是在家庭裏,後來才慢慢擴散開來,所以,家庭對我們修行來說很重要的。就是佛祖也有妻子,雖然是在他出家修行前。”這個教派曆史哪裏是一句兩句話可以講清楚的,羅桑隻好一言蔽之,他覺得奇怪:“你怎麽會有漢人的想法?”那時候阿奴才三歲,又住在深山裏,哪知道什麽漢人和尚吐蕃喇嘛?
阿奴本來聽得雲裏霧裏,羅桑的問題讓她心一跳,連忙指了指前方跳舞的人群轉移話題:“那個白姆就是你說的那個,他們要聯姻嗎?”
羅桑看見幾個侄兒侄女正跳的興高采烈,心道雲丹倒是對你上了心,不過這句話哪能說給阿奴,再說女兒還小。他告訴阿奴說:“隻是我隨便說說,不能當真,真要結成聯盟還有別的方式。我看雲丹毅力非凡,就收了他做徒弟。”
阿奴本想說雲丹性情暴虐,話到嘴邊又吞下去,他們吐蕃人的想法跟自己不同的很,沒準羅桑還覺得雲丹做的對。
還沒進帳篷,隻聽見裏麵劉仲驚訝的聲音:“佛母?”阿奴連忙進去一看,阿蕾她們又不見了,沈嘉木,李長風,劉仲和雲丹一堆男人正在嘮嗑。顯然雲丹是在說見到紅教掌教的事,他深感榮幸,興奮的兩眼放光。
劉仲見阿奴進來,忙對她說:“阿奴,你們這裏高僧大德能娶妻,小喇嘛不行,跟我們中原那剛好相反。”
阿奴大奇,剛剛還跟羅桑說漢人和尚戒律嚴來著,這下鬧笑話了,她連忙問:“漢人和尚也可以娶妻嗎?”
劉仲笑得曖mei:“高僧大德肯定是不會,不過那些中不溜丟的和尚有娶妻的。”
雲丹忙解釋道:“我們吐蕃的規矩鬆散,地位不高的喇嘛也有娶妻的。”
沈嘉木也道:“實際上,漢律是禁止僧人娶親的,開國太祖曾下詔:‘僧道不得畜養妻孥,已有家者,遣出外居止。’法令也規定:‘諸僧道輒娶妻,並嫁之者,各以奸論,加一等,僧道送五百裏編管。’”
劉仲接著說:“但是開國時,中原連年征戰,人口稀少,太祖也曾下令年輕僧人還俗,娶妻生子後可以再入佛門。我朝還規定:凡興建佛寺、道觀,須由朝廷賜給敕額,方才合法,剃度新的僧徒也有定額,一般須經考試,考試一年一度,嚴禁私相剃度。合法僧道的憑證稱為度牒,要交納一定的費用。有的寺廟香火收入不菲,有自己的土地,還可以經商,僧人們犯了罪懲處也較輕,所以很多和尚不願放棄僧人職位,多有偷偷不還俗娶妻的。後來雖有嚴令,奈何法不責眾。”
阿奴目瞪口呆,看來出家人所謂的修行也沒法壓製住對世俗的向往。
注解
!宋代和尚就有娶妻現象,屢禁不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