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王一行終於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封潘憲寫給薑珣的親筆信。


    薑珣打開一看,前麵幾句還挺正經,說梁國遭遇戎國襲擊,大寧深表關切,鑒於梁國請求,大寧願意相助。到了結尾,就頗有些氣人了。潘憲竟然在信中勸薑珣千萬保重,莫要讓美人孀居,便宜了有心人。


    薑珣抖了抖信紙,正要將它一把撕碎,沐芸從外麵走了進來:“潘憲托魯王給你帶了書信,都寫了什麽?”


    薑珣將信紙遞給沐芸:“你快看看吧,這哪像是一國首輔寫的書信。我真想不明白,寧英帝怎麽啟用這麽個人做了首輔。”


    沐芸接過信紙,看到最後,忍不住笑了:“這個潘憲,真有意思。”


    薑珣扁了扁嘴:“你還笑,有那麽好笑嗎?”


    沐芸將書信還給薑珣,道:“寧國已經答應了出兵,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消息傳來。另外,裕親王接到你的飛鴿傳書,通知了崔彬,還特許他去了寧國。我帶笑梅姐在寧戎會館見到了他。崔彬說,如果大梁皇帝英明,鏟除佞臣,他願意重回大梁。”


    “太好了!咱們和崔彬搭上了線,就又多了一層勝算。”薑珣信心滿滿。


    沐芸問道:“裕親王那邊,你打算什麽時候和他聯係?”


    “不用再聯係了。”薑珣道,“在上次的飛鴿傳書中,我已經向裕親王暗示過了。裕親王是聰明人,隻要寧國出兵,斷了赤烈的後路,他一定會擁立恩和。到了那個時候,梁寧戎三國的局麵便會為之一新。”


    沐芸關切地道:“我聽說皇上給你下了旨意,讓你速與赤烈決戰,我知道你是在等待時機,但這樣下去,會有人說你抗旨。你還是再給你父皇上個奏疏,解釋一下吧,表明心跡,也好讓他放心。”


    薑珣頷首,抄起毛筆:“我這就寫。”


    沐芸道:“你先寫著,我去看看笑梅姐。她一回來,就被戴充請去喝茶了。笑梅姐讓我適時趕去,給她解解圍。”


    薑珣笑著搖搖頭:“這個戴充,真拿他沒辦法。你快去吧。”


    沐芸前腳剛走,見卉兒從門外走過,薑珣叫住了她。卉兒蹦跳著進到屋內:“殿下叫我,有事嗎?”


    薑珣遲疑了片刻,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但最後還是沒忍住,顧左右而言他地問道:“你們這次去寧國,還順利嗎?”


    “順利。”卉兒脆生生地答道。


    薑珣等了半天,卉兒隻是吐出這兩個字,便不再往下說了,不由抬眼瞪了她一眼:“繼續呀,怎麽個順利法?”


    “哦,殿下想知道的更詳細些呀。”卉兒道,“我們到了寧國後,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姑娘本來想去宮中見見太後和樂安公主,誰知因為梅花帕子那件事,皇後娘娘下了懿旨,不讓姑娘踏入宮門半步。好在樂安公主已經和佟無忌大人成親了,有了自己的府邸,姑娘便去駙馬府,見到了公主。”


    薑珣驚訝道:“樂安公主招了佟無忌大人做駙馬?”


    卉兒點頭:“是的。原來佟無忌大人就是公主的初戀情人,他倆早就心心相印,隻是因為寧英帝強迫公主和親,才被拆散的。這下好了,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到底還是走到了一起。殿下,你是沒看到,樂安公主和佟大人非常恩愛,羨煞人了。”


    想到自己謊稱要被寧英帝招為駙馬,騙沐芸舉辦成親儀式,薑珣莫名感到有些心虛。囁嚅道:“後來呢?”


    卉兒道:“後來,魯王去見了首輔潘憲,潘憲又召見了姑娘。”


    薑珣眉心一動:“潘憲召見了沐芸?”


    “是啊。”卉兒頗為自豪地道,“潘憲真給麵子,特意在芙蓉別院見的姑娘。”


    芙蓉別院?薑珣知道那個地方,一個極其清幽雅致的所在,寧國的一些風雅人士愛去那裏,搞一些類似曲水流觴之類的雅集,當然,也少不了美人的相伴。


    這個卉兒,不解風月,竟然把芙蓉別院當成了給麵子的象征。


    薑珣皺了皺鼻子:“潘憲和沐芸談了些什麽?”


    卉兒搖頭:“不知道。我倒是想陪在姑娘身邊,可惜人家不讓我們進去。把盧風、笑梅姐我們仨讓到了茶室。”


    薑珣瞪大了眼睛:“你是說,潘憲單獨約見了沐芸?”


    卉兒點頭。


    薑珣心跳加劇,追問道:“他們談了多久。”


    卉兒歪著腦袋想了想:“大概兩個時辰吧。”


    薑珣暗吸了一口涼氣,兩個時辰?潘憲這是要幹嘛?沐芸已是有夫之婦,他竟然不知避嫌單獨約見。當然了,沐芸不承認自己是有夫之婦,不然,她也不會欣然前往。


    薑珣心裏犯了嘀咕,看來自己在沐芸心中並非全部。愛途艱難,還需努力。


    ……


    寧國終於出兵了,兩萬大軍深入戎國境內,截斷了赤烈的歸路。寧國既沒有向赤烈發動進攻,也沒有攻打戎國都城戎京,隻是屯兵在了要道上。


    但是,即便如此,也讓赤烈心驚膽顫了。在他的固有印象裏,寧英帝是個寧可讓親妹妹和親,也不願與戎國交戰的皇帝。但是,這一次,他失算了,寧英帝竟然長驅直入,截斷了戎軍的退路。


    必須速戰速決,盡快拿下梁京,不然,戎軍腹背受敵,處境危險。


    赤烈讓人叫來帖它爾,問道:“國師,梁國右相嚴述庵那裏進展如何?”


    帖它爾道:“我的人已經見到了嚴述庵,向他講明了利害。看他的意思,城破之後,投降咱們不成問題。但是,這個老幫子心思活絡,沒有下定裏應外合的決心。看來,他還在觀望。”


    赤烈緊咬後槽牙:“寧國已經出兵,形勢對咱們不利,必須馬上攻城。”


    帖它爾擔憂道:“汗王,現在梁國的十七路援軍已經擺開陣勢,我擔憂,如果咱們攻城,會腹背受敵。”


    “分兵。”赤烈道,“國師帶一半人馬對陣梁國十七路援軍,我帶另一半人馬攻城。大戎將士威武,個個以一頂百,何懼這些中原小兒。隻要攻下梁京,寧國自會退兵,嚇也把他們嚇回去。”


    帖它爾麵色陰鬱:“寧國竟敢出兵,確實出乎意料。一定是梁國放下姿態,主動相求,寧國才會不計前嫌出兵。汗王,我現在倒是並不擔心寧國,我擔心咱們後院起火,戎京有變。”


    赤烈耳廓一動:“國師指的是?”


    帖它爾道:“本來,這次出兵梁國,我想讓汗王將恩和一同帶來。但鐵帽子王巴樂圖說,他要為女兒議親,執意要求將恩和留下。礙於巴樂圖德高望重,我便答應了。現在看來,是我的失策,埋下了隱患。”


    赤烈道:“國師的意思是,會有人借著我出兵梁國,在背後擁立恩和?國師想多了,以我看來,無人敢有這個膽量。還是那句話,隻要咱們盡快拿下梁京,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問題。”


    “是,汗王所言極是。”帖它爾點頭,“我這就安排分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比翼關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月閑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月閑者並收藏比翼關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