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麻公公擺放酒盞時,沐芸察覺出了異樣。
第一盞酒放到皇帝麵前,是正確的。第二盞酒,應該放到錢貴妃麵前,為什麽放到了自己這裏?放到錢貴妃麵前的,偏偏是第三盞酒,這,不合禮數呀。
如果說,麻公公將皇後宮裏的女官當成了客人,以禮相待,先可著客人,那也說不通呀。一個小小女官,怎麽能越過貴妃娘娘呢?麻公公此舉,明顯是僭越了。他是無心,還是有意?
沐芸的目光聚焦到三隻酒盞的花紋上。發現梁熹帝和錢貴妃的酒盞,花紋朝向相同。唯有自己麵前的這隻,擺放的角度,與另外兩隻不同。沐芸頓時明白了。
隻見沐芸伸出纖纖玉手,捧起自己麵前的這隻酒盞,放到了錢貴妃麵前,而將錢貴妃麵前的那隻酒盞,拿在了自己手中。
沐芸笑道:“麻公公疏忽了,這第二隻酒盞,應該捧給貴妃娘娘才是。沐芸不敢僭越。這第三隻酒盞,才是我的。”
麻公公仿佛頭上挨了一悶棍,腦瓜子嗡嗡的,他幾乎嚇傻了。
按照之前的安排,他偷偷將迷情粉塗抹在了沐芸麵前的那隻酒盞裏,現在,沐芸卻將下了藥的酒盞放到了貴妃娘娘麵前。莫非是自己露了破綻,被沐芸看穿了?不能呀,沐芸又沒有長著火眼金睛,她怎麽可能看出問題?
錢貴妃非常清楚三隻酒盞的奧秘,現在,下了藥的酒盞擺到了自己麵前,這可怎麽辦?
麻公公急得趕緊向錢貴妃使眼色,錢貴妃心道,本宮明白,還用你使眼色?小心被皇帝看到。
梁熹帝端起了酒盞,沐芸也將酒盞端在手中,隻有錢貴妃遲疑著沒有伸手。
梁熹帝好奇地問道:“愛妃怎麽不飲?如此美酒,應該共飲才是。”
錢貴妃柳眉緊蹙,以手扶額,搪塞道:“皇上,臣妾忽然有點頭暈,怕是飲不了這酒了。”
沐芸跟進道:“貴妃娘娘提議,這盞酒祝皇上萬壽無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才是我大梁之福。貴妃娘娘怎好不飲?”
沐芸言外之意,你錢貴妃不飲,是不想祝皇上萬壽無疆嗎?
不喝,肯定是說不過去。就在此時,沐芸已經一飲而盡,還輕聲重複了一句:“祝皇上萬壽無疆!”。
梁熹帝滿懷希冀地看著錢貴妃。錢貴妃懊悔不已,怪自己一時心急,說了句提議祝福的話,反被沐芸利用。錢貴妃暗咬銀牙,隻好端起酒盞,狠狠心,一飲而盡。
這迷情粉的效力,錢貴妃是見識過的。當初,柔嬪就是被錢貴妃用了迷情粉,在神誌不清的情況下,委身於梁熹帝的。現在,自己卻不得不喝下,必須趕緊離開這裏,不然,再過一會兒,就要醜態百出了。
錢貴妃捏了捏眉心:“皇上,臣妾真的不善飲用此酒,恐怕禦前失儀。”
梁熹帝清楚,錢貴妃素來善飲,酒量不小。今日這葡萄酒,甜甜的,酸酸的,幾乎沒有酒勁,且她隻是喝了一盞。
梁熹帝笑道:“愛妃言過了,朕看不出你不善此酒,來來來,麻公公,再次斟滿。”
麻公公腿肚子都快轉筋了,哪裏還敢再次斟酒,他緊張兮兮地看向錢貴妃,躊躇不前。
看麻公公不動,梁熹帝不高興了,斥道:“麻公公,沒聽到朕的話嗎?還不趕快斟酒。”
麻公公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再次將葡萄酒倒入三隻碧玉盞。
麻公公知道,接下來,錢貴妃就該經曆麵色潮紅、眼神迷離、投懷送抱三個階段了。
本來,這三個階段是要出現在沐芸身上的。錢貴妃的意思,是想讓沐芸殿前失儀,被梁熹帝臨幸。這樣一來,沐芸的名聲就壞了。此舉,亦可阻止薑珂對沐芸的渴求。
但是,現在錢貴妃出現症狀了,隻見她兩頰緋紅,胸脯起伏,快要坐不穩了。
顧不得許多了,麻公公向站在兩旁的宮女急使眼色,尖著嗓子說道:“貴妃娘娘真的不善此酒,還不趕快扶去寢帳?”
兩位宮女一邊一個,架起錢貴妃的胳膊,幾乎是把她端走的。
這一幕,把梁熹帝弄愣了,錢貴妃這是怎麽了?隻聽錢貴妃昵聲叫著:“皇上!皇上!”
沐芸起身,向梁熹帝福禮:“皇上,貴妃娘娘身體不適,沐芸告辭。”
也不等梁熹帝答應,沐芸退行出了榮禧宮。
此時的榮禧宮寢帳內,已經亂作一團。錢貴妃那裏不停地叫著“皇上”,兩個宮女舉著帕子想捂住錢貴妃的嘴,卻又哆哆嗦嗦地不敢伸手。
梁熹帝看著麵前的碧玉盞,心中不解,愛妃這是怎麽了,一盞就撂倒了?這葡萄酒竟然這麽厲害?可是,沐芸怎麽就沒事呢。
麻公公此時想的是,既然貴妃娘娘服下了迷情粉,要不,幹脆就成全了皇上吧。隻是,這大白天的,也不到侍寢的時候呀。
……
沐芸腳步匆匆,急急趕回鳳儀宮。走在宮巷裏,小風一吹,沐芸愈發感到後背發涼。險一險,就著了錢貴妃的道兒。若是自己不小心喝了那盞酒,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下,沐芸算是親身見識到了錢貴妃的狠辣。想到太子之死,她愈發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沐芸委托薑珣的近侍太監張玉紅暗暗探查,終於有了收獲。
張玉紅查到,太子死後不久,太子東宮死了個名叫烏槐生的太監,幾天後,榮禧宮放了一個宮女出宮。有人說烏太監是自己上吊,甘願為太子殉葬。張玉紅順藤摸瓜,竟然查到烏太監和榮禧宮的那個宮女關係很是密切。
沐芸將這兩個人的疑點說給了常公公,常公公悄悄知會給左相王廷玉。
轉眼已經過去了好些日子,也不知左相那裏查的怎麽樣了,是否找到了那個宮女。沐芸直覺,那個宮女定然知道太子之死的內情。就怕錢貴妃背後下手,害死那個宮女。
回到鳳儀宮,常公公看沐芸臉色不對,關切地問道:“姑娘這是怎麽了?起居注找不見的事,弄清楚了嗎?”
沐芸攏了攏鬢發:“是錄事房的人放錯地方,已經找到了,沒事了。”
“沒事就好。”常公公將一封信箋遞給沐芸,“四殿下給你來信了。”
握著薑珣的信箋,想到剛剛經曆的一幕,沐芸鼻子發酸,突然懷念起和薑珣同在寧國的時光。在寧國做人質的日子裏,雖然寄人籬下,但兩人幾乎形影不離,互相幫襯著,能夠感覺到身邊融融的暖意。但是現在,孤獨感驟然襲來,甚至還有小小的恐懼。
沐芸找到背人的地方,將信箋打開,看到熟悉的字體,沐芸心中發熱,這家夥,終於來信了。
薑珣在信中說,長河賑災還算順利,災民基本得到了妥善安置。特別感謝皇後娘娘發起的募捐,當他得知這場募捐出自沐芸的提議,非常高興,非常自豪,感謝她為災民所做的一切。看到薑珣寫道“我的沐芸真是不簡單”,沐芸無聲地笑了,想的倒美,誰是你的?
薑珣說,賑災順利,但疏浚河道就難了。不經事不知道,梁國吏治已經到了糟糕透頂的地步。官員們拉幫結派,門生故舊遍地,貪汙受賄成風,遇事推諉扯皮。即便他這個皇子親臨,很小的一件事也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有所動作。
薑珣感歎,如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不用赤烈侵襲,時間長了,梁國自己就會爛掉。梁國若想實現中興,必須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
看來,薑珣這次長河之行,對於梁國朝政,又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這是愈發堅定要做梁國中興之君了嗎?
信的末尾,薑珣說,疏浚河道不是短時期內能夠完成的,待初步捋順,將工程交給信得過的官員後,他便返回梁京。
沐芸捏緊信箋,速速瀏覽完畢,悄悄付之一炬。
第一盞酒放到皇帝麵前,是正確的。第二盞酒,應該放到錢貴妃麵前,為什麽放到了自己這裏?放到錢貴妃麵前的,偏偏是第三盞酒,這,不合禮數呀。
如果說,麻公公將皇後宮裏的女官當成了客人,以禮相待,先可著客人,那也說不通呀。一個小小女官,怎麽能越過貴妃娘娘呢?麻公公此舉,明顯是僭越了。他是無心,還是有意?
沐芸的目光聚焦到三隻酒盞的花紋上。發現梁熹帝和錢貴妃的酒盞,花紋朝向相同。唯有自己麵前的這隻,擺放的角度,與另外兩隻不同。沐芸頓時明白了。
隻見沐芸伸出纖纖玉手,捧起自己麵前的這隻酒盞,放到了錢貴妃麵前,而將錢貴妃麵前的那隻酒盞,拿在了自己手中。
沐芸笑道:“麻公公疏忽了,這第二隻酒盞,應該捧給貴妃娘娘才是。沐芸不敢僭越。這第三隻酒盞,才是我的。”
麻公公仿佛頭上挨了一悶棍,腦瓜子嗡嗡的,他幾乎嚇傻了。
按照之前的安排,他偷偷將迷情粉塗抹在了沐芸麵前的那隻酒盞裏,現在,沐芸卻將下了藥的酒盞放到了貴妃娘娘麵前。莫非是自己露了破綻,被沐芸看穿了?不能呀,沐芸又沒有長著火眼金睛,她怎麽可能看出問題?
錢貴妃非常清楚三隻酒盞的奧秘,現在,下了藥的酒盞擺到了自己麵前,這可怎麽辦?
麻公公急得趕緊向錢貴妃使眼色,錢貴妃心道,本宮明白,還用你使眼色?小心被皇帝看到。
梁熹帝端起了酒盞,沐芸也將酒盞端在手中,隻有錢貴妃遲疑著沒有伸手。
梁熹帝好奇地問道:“愛妃怎麽不飲?如此美酒,應該共飲才是。”
錢貴妃柳眉緊蹙,以手扶額,搪塞道:“皇上,臣妾忽然有點頭暈,怕是飲不了這酒了。”
沐芸跟進道:“貴妃娘娘提議,這盞酒祝皇上萬壽無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才是我大梁之福。貴妃娘娘怎好不飲?”
沐芸言外之意,你錢貴妃不飲,是不想祝皇上萬壽無疆嗎?
不喝,肯定是說不過去。就在此時,沐芸已經一飲而盡,還輕聲重複了一句:“祝皇上萬壽無疆!”。
梁熹帝滿懷希冀地看著錢貴妃。錢貴妃懊悔不已,怪自己一時心急,說了句提議祝福的話,反被沐芸利用。錢貴妃暗咬銀牙,隻好端起酒盞,狠狠心,一飲而盡。
這迷情粉的效力,錢貴妃是見識過的。當初,柔嬪就是被錢貴妃用了迷情粉,在神誌不清的情況下,委身於梁熹帝的。現在,自己卻不得不喝下,必須趕緊離開這裏,不然,再過一會兒,就要醜態百出了。
錢貴妃捏了捏眉心:“皇上,臣妾真的不善飲用此酒,恐怕禦前失儀。”
梁熹帝清楚,錢貴妃素來善飲,酒量不小。今日這葡萄酒,甜甜的,酸酸的,幾乎沒有酒勁,且她隻是喝了一盞。
梁熹帝笑道:“愛妃言過了,朕看不出你不善此酒,來來來,麻公公,再次斟滿。”
麻公公腿肚子都快轉筋了,哪裏還敢再次斟酒,他緊張兮兮地看向錢貴妃,躊躇不前。
看麻公公不動,梁熹帝不高興了,斥道:“麻公公,沒聽到朕的話嗎?還不趕快斟酒。”
麻公公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再次將葡萄酒倒入三隻碧玉盞。
麻公公知道,接下來,錢貴妃就該經曆麵色潮紅、眼神迷離、投懷送抱三個階段了。
本來,這三個階段是要出現在沐芸身上的。錢貴妃的意思,是想讓沐芸殿前失儀,被梁熹帝臨幸。這樣一來,沐芸的名聲就壞了。此舉,亦可阻止薑珂對沐芸的渴求。
但是,現在錢貴妃出現症狀了,隻見她兩頰緋紅,胸脯起伏,快要坐不穩了。
顧不得許多了,麻公公向站在兩旁的宮女急使眼色,尖著嗓子說道:“貴妃娘娘真的不善此酒,還不趕快扶去寢帳?”
兩位宮女一邊一個,架起錢貴妃的胳膊,幾乎是把她端走的。
這一幕,把梁熹帝弄愣了,錢貴妃這是怎麽了?隻聽錢貴妃昵聲叫著:“皇上!皇上!”
沐芸起身,向梁熹帝福禮:“皇上,貴妃娘娘身體不適,沐芸告辭。”
也不等梁熹帝答應,沐芸退行出了榮禧宮。
此時的榮禧宮寢帳內,已經亂作一團。錢貴妃那裏不停地叫著“皇上”,兩個宮女舉著帕子想捂住錢貴妃的嘴,卻又哆哆嗦嗦地不敢伸手。
梁熹帝看著麵前的碧玉盞,心中不解,愛妃這是怎麽了,一盞就撂倒了?這葡萄酒竟然這麽厲害?可是,沐芸怎麽就沒事呢。
麻公公此時想的是,既然貴妃娘娘服下了迷情粉,要不,幹脆就成全了皇上吧。隻是,這大白天的,也不到侍寢的時候呀。
……
沐芸腳步匆匆,急急趕回鳳儀宮。走在宮巷裏,小風一吹,沐芸愈發感到後背發涼。險一險,就著了錢貴妃的道兒。若是自己不小心喝了那盞酒,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下,沐芸算是親身見識到了錢貴妃的狠辣。想到太子之死,她愈發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沐芸委托薑珣的近侍太監張玉紅暗暗探查,終於有了收獲。
張玉紅查到,太子死後不久,太子東宮死了個名叫烏槐生的太監,幾天後,榮禧宮放了一個宮女出宮。有人說烏太監是自己上吊,甘願為太子殉葬。張玉紅順藤摸瓜,竟然查到烏太監和榮禧宮的那個宮女關係很是密切。
沐芸將這兩個人的疑點說給了常公公,常公公悄悄知會給左相王廷玉。
轉眼已經過去了好些日子,也不知左相那裏查的怎麽樣了,是否找到了那個宮女。沐芸直覺,那個宮女定然知道太子之死的內情。就怕錢貴妃背後下手,害死那個宮女。
回到鳳儀宮,常公公看沐芸臉色不對,關切地問道:“姑娘這是怎麽了?起居注找不見的事,弄清楚了嗎?”
沐芸攏了攏鬢發:“是錄事房的人放錯地方,已經找到了,沒事了。”
“沒事就好。”常公公將一封信箋遞給沐芸,“四殿下給你來信了。”
握著薑珣的信箋,想到剛剛經曆的一幕,沐芸鼻子發酸,突然懷念起和薑珣同在寧國的時光。在寧國做人質的日子裏,雖然寄人籬下,但兩人幾乎形影不離,互相幫襯著,能夠感覺到身邊融融的暖意。但是現在,孤獨感驟然襲來,甚至還有小小的恐懼。
沐芸找到背人的地方,將信箋打開,看到熟悉的字體,沐芸心中發熱,這家夥,終於來信了。
薑珣在信中說,長河賑災還算順利,災民基本得到了妥善安置。特別感謝皇後娘娘發起的募捐,當他得知這場募捐出自沐芸的提議,非常高興,非常自豪,感謝她為災民所做的一切。看到薑珣寫道“我的沐芸真是不簡單”,沐芸無聲地笑了,想的倒美,誰是你的?
薑珣說,賑災順利,但疏浚河道就難了。不經事不知道,梁國吏治已經到了糟糕透頂的地步。官員們拉幫結派,門生故舊遍地,貪汙受賄成風,遇事推諉扯皮。即便他這個皇子親臨,很小的一件事也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有所動作。
薑珣感歎,如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不用赤烈侵襲,時間長了,梁國自己就會爛掉。梁國若想實現中興,必須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
看來,薑珣這次長河之行,對於梁國朝政,又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這是愈發堅定要做梁國中興之君了嗎?
信的末尾,薑珣說,疏浚河道不是短時期內能夠完成的,待初步捋順,將工程交給信得過的官員後,他便返回梁京。
沐芸捏緊信箋,速速瀏覽完畢,悄悄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