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政府拜訪
重生08年:開局廢墟底下撿校花 作者:無名的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宋盞和包娜早早出門,趕在8點海澱區政府開始辦公的時候,就等在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的門口。
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是海澱區辦理招商引資、谘詢幫扶政策的對口科室,有3個窗口和兩個私密會客室,宋盞和包娜在窗口排隊提交了申請單後,經過了1個小時的等待,終於被請進了會客室。
科長是一個五十出頭的中年人,挺著大肚子,胸口的襯衫扣子撐得崩開,連連地打著哈欠,看著申請單眼皮直耷拉,很明顯不感興趣。
“你說你們公司是冰城的,想在我們區租一棟寫字樓辦公?我們非常歡迎啊。”科長笑道。
“是的,咱們這片是人才聚集地,也是互聯網科技中心,我們也是正兒八經的互聯網企業,很希望能夠在此生根,發芽。”
這次還是包娜主要溝通,宋盞陪同。
科長問道:“你們企業盈利了麽?現在每年的納稅多少?”
包娜看了看宋盞,實話實說:“還沒,我們今年3月份剛成立。”
“3月份?那才不到3個月,盈利呢?”科長驚訝道。
“目前還沒有盈利,但是我們積累了1000w用戶,而且員工已經突破500人了。”包娜說道。
科長清了清嗓子,把申請單放下,說道:“不好意思,貴司不符合我們的幫扶條件,申請單你們拿回去吧。”
“為什麽?”包娜問道。
“原因有很多,一是公司目前還沒盈利,政府對企業潛力評估中,盈利能力是重要指標,哪怕你們有雇員,比你們雇員多的有很多,其中也不乏騙企業幫扶的,我們審批部門,這也得小心點不是?”科長不急不慢地解釋著。
“還有,現在申請扶持的企業很多,那些納稅大戶的申請單在我辦公桌上都堆成山了,輪到你們,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我也不想耽誤你們時間,你們說呢?”
包娜解釋道:“審批嚴格我們能理解,名額有限我們也能理解,我們目前也沒有要求稅收優惠,隻是看幫扶政策裏有一些寫字樓支持,這也不行麽?”
科長笑道:“幫扶政策是一體的,哪能拆開呢?如果您堅持,可以去別的區試試,或者去市政府問問。”
包娜又解釋了一番後,科長依舊不為所動,無奈之下,兩人隻能走出會客室。
“老板,我們還去別的區問問麽?”包娜拿不定主意。
宋盞想了想說:“看來這邊申請難度確實不小,再去別的區試試吧。”
兩人商量了一番,準備離開時,看到迎麵來了一個穿著黑西服、夾著公文包的油麵男人,遠遠地打著招呼:“劉科長,我來遲了,您酒量真好,昨晚喝到那麽晚還這麽精神!”
科長臉色一變,油麵男人立刻閉嘴,兩人進了會客室後關上了門。
包娜和宋盞心照不宣地互看了一眼,走出了區政府大樓。
出門後兩人打車,去臨近的兩個區政府都問了問,結果大差不差,要麽看了看申請單後建議兩人拿回去,要麽收下之後默不作聲。
中午宋盞和包娜隨便找了一家炸醬麵館,點了兩碗炸醬麵充饑。
“企業扶持,企業扶持,企業有錢哪還需要扶持啊?”包娜氣憤道,“我看他們不是指著大企業吃飯,就是吸著小企業的血。”
宋盞吃著麵不出聲地聽著,吃完後抹了抹嘴,說道:“關係這事,到哪都一樣,說白了還是一種信任機製。”
“咱們之前背靠冰工大,享受了冰工大的福利,有冰工大背書,又是本土企業,自然是萬事順利。”
“這咱們人生地不熟,碰壁很正常。”
宋盞這麽一說,包娜也能理解,隻是還是心急如焚。
“沒事,沒有扶持就沒有扶持,問題不大。一會兒吃完,我們再去市政府試試,說不定有戲。”
下午,宋盞和包娜前往城市中心附近的市政府,市政府大樓雄偉異常,大樓前方的小廣場插著一麵飄揚的五星紅旗。
宋盞和包娜下車後直奔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排號,填表,等麵談,這套流程他們上午走了好幾遍,已經非常熟悉了。
這次接待他們的是一個女領導,態度上更友好,但拒絕起來也更無情。
“很抱歉,貴公司不符合申請標準。”女領導說道。
“具體是什麽問題呢?”包娜問道。
“是這樣,現在我們市裏已經把幫扶政策審批權限下放到區裏了,除了市重點幫扶潛力企業在市裏審批,其他一律歸區政府負責。”
女領導說道:“你們還是去區裏問問吧。”
女領導自然是不知道,宋盞和包娜就是從區裏上來的,而且兜兜轉轉了好幾個區。
從市政府出來,包娜情緒有點低落:“老板,我一直以為咱們公司很厲害,真的很厲害,但為什麽他們都不認呢?”
“咱們公司,可是在抗震救災中出了大力的。”
宋盞抬頭看著毒辣的太陽,和飄逸的紅旗,說道:“咱們是黑省企業,現在要走出來,和全國的企業競爭,縱然我們有潛力,也是不容易被看到的。”
“可能還是時機未到,沒關係,我想這個夏天結束,他們一定會對我們刮目相看。”
包娜是非常相信宋盞的能力和判斷的,但她還是憂愁道:“可是公司現在賬上的資金不多了,那些寫字樓上來就要交1年的租金,我們哪來的錢呢?”
沒錢是關鍵問題,宋盞琢磨著,還是要繼續融資,公司發展不等人。
市政府靠近長安大街,這條京城最著名的街道上,永遠有著最多的人流,因為交通管製,所有車輛不得在此停車,來京城匯報工作的江培豐,正坐在黨校老同學的車上,兩人聊著天,從這條街上駛過。
“培豐,去我那坐坐吧。”坐在旁邊的老同學侯常建笑道,“帶你提前認認門。”
“哎,可別亂說,捕風捉影的事。”江培豐趕緊糾正道。
侯常建笑而不語,作為京城市副市z,上麵的風吹草動他肯定是早有耳聞,尤其是江培豐在抗震救災中表現得這麽出色,據說上麵已經在討論將他在年後調到京城擔任要職了。
而再看江培豐現在的職務,來京城又能去哪呢?
侯常建看著望向窗外的江培豐若有所思。
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是海澱區辦理招商引資、谘詢幫扶政策的對口科室,有3個窗口和兩個私密會客室,宋盞和包娜在窗口排隊提交了申請單後,經過了1個小時的等待,終於被請進了會客室。
科長是一個五十出頭的中年人,挺著大肚子,胸口的襯衫扣子撐得崩開,連連地打著哈欠,看著申請單眼皮直耷拉,很明顯不感興趣。
“你說你們公司是冰城的,想在我們區租一棟寫字樓辦公?我們非常歡迎啊。”科長笑道。
“是的,咱們這片是人才聚集地,也是互聯網科技中心,我們也是正兒八經的互聯網企業,很希望能夠在此生根,發芽。”
這次還是包娜主要溝通,宋盞陪同。
科長問道:“你們企業盈利了麽?現在每年的納稅多少?”
包娜看了看宋盞,實話實說:“還沒,我們今年3月份剛成立。”
“3月份?那才不到3個月,盈利呢?”科長驚訝道。
“目前還沒有盈利,但是我們積累了1000w用戶,而且員工已經突破500人了。”包娜說道。
科長清了清嗓子,把申請單放下,說道:“不好意思,貴司不符合我們的幫扶條件,申請單你們拿回去吧。”
“為什麽?”包娜問道。
“原因有很多,一是公司目前還沒盈利,政府對企業潛力評估中,盈利能力是重要指標,哪怕你們有雇員,比你們雇員多的有很多,其中也不乏騙企業幫扶的,我們審批部門,這也得小心點不是?”科長不急不慢地解釋著。
“還有,現在申請扶持的企業很多,那些納稅大戶的申請單在我辦公桌上都堆成山了,輪到你們,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我也不想耽誤你們時間,你們說呢?”
包娜解釋道:“審批嚴格我們能理解,名額有限我們也能理解,我們目前也沒有要求稅收優惠,隻是看幫扶政策裏有一些寫字樓支持,這也不行麽?”
科長笑道:“幫扶政策是一體的,哪能拆開呢?如果您堅持,可以去別的區試試,或者去市政府問問。”
包娜又解釋了一番後,科長依舊不為所動,無奈之下,兩人隻能走出會客室。
“老板,我們還去別的區問問麽?”包娜拿不定主意。
宋盞想了想說:“看來這邊申請難度確實不小,再去別的區試試吧。”
兩人商量了一番,準備離開時,看到迎麵來了一個穿著黑西服、夾著公文包的油麵男人,遠遠地打著招呼:“劉科長,我來遲了,您酒量真好,昨晚喝到那麽晚還這麽精神!”
科長臉色一變,油麵男人立刻閉嘴,兩人進了會客室後關上了門。
包娜和宋盞心照不宣地互看了一眼,走出了區政府大樓。
出門後兩人打車,去臨近的兩個區政府都問了問,結果大差不差,要麽看了看申請單後建議兩人拿回去,要麽收下之後默不作聲。
中午宋盞和包娜隨便找了一家炸醬麵館,點了兩碗炸醬麵充饑。
“企業扶持,企業扶持,企業有錢哪還需要扶持啊?”包娜氣憤道,“我看他們不是指著大企業吃飯,就是吸著小企業的血。”
宋盞吃著麵不出聲地聽著,吃完後抹了抹嘴,說道:“關係這事,到哪都一樣,說白了還是一種信任機製。”
“咱們之前背靠冰工大,享受了冰工大的福利,有冰工大背書,又是本土企業,自然是萬事順利。”
“這咱們人生地不熟,碰壁很正常。”
宋盞這麽一說,包娜也能理解,隻是還是心急如焚。
“沒事,沒有扶持就沒有扶持,問題不大。一會兒吃完,我們再去市政府試試,說不定有戲。”
下午,宋盞和包娜前往城市中心附近的市政府,市政府大樓雄偉異常,大樓前方的小廣場插著一麵飄揚的五星紅旗。
宋盞和包娜下車後直奔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排號,填表,等麵談,這套流程他們上午走了好幾遍,已經非常熟悉了。
這次接待他們的是一個女領導,態度上更友好,但拒絕起來也更無情。
“很抱歉,貴公司不符合申請標準。”女領導說道。
“具體是什麽問題呢?”包娜問道。
“是這樣,現在我們市裏已經把幫扶政策審批權限下放到區裏了,除了市重點幫扶潛力企業在市裏審批,其他一律歸區政府負責。”
女領導說道:“你們還是去區裏問問吧。”
女領導自然是不知道,宋盞和包娜就是從區裏上來的,而且兜兜轉轉了好幾個區。
從市政府出來,包娜情緒有點低落:“老板,我一直以為咱們公司很厲害,真的很厲害,但為什麽他們都不認呢?”
“咱們公司,可是在抗震救災中出了大力的。”
宋盞抬頭看著毒辣的太陽,和飄逸的紅旗,說道:“咱們是黑省企業,現在要走出來,和全國的企業競爭,縱然我們有潛力,也是不容易被看到的。”
“可能還是時機未到,沒關係,我想這個夏天結束,他們一定會對我們刮目相看。”
包娜是非常相信宋盞的能力和判斷的,但她還是憂愁道:“可是公司現在賬上的資金不多了,那些寫字樓上來就要交1年的租金,我們哪來的錢呢?”
沒錢是關鍵問題,宋盞琢磨著,還是要繼續融資,公司發展不等人。
市政府靠近長安大街,這條京城最著名的街道上,永遠有著最多的人流,因為交通管製,所有車輛不得在此停車,來京城匯報工作的江培豐,正坐在黨校老同學的車上,兩人聊著天,從這條街上駛過。
“培豐,去我那坐坐吧。”坐在旁邊的老同學侯常建笑道,“帶你提前認認門。”
“哎,可別亂說,捕風捉影的事。”江培豐趕緊糾正道。
侯常建笑而不語,作為京城市副市z,上麵的風吹草動他肯定是早有耳聞,尤其是江培豐在抗震救災中表現得這麽出色,據說上麵已經在討論將他在年後調到京城擔任要職了。
而再看江培豐現在的職務,來京城又能去哪呢?
侯常建看著望向窗外的江培豐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