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路暫停,熱火朝天收集烏桕果子。人多力量大,地上堆成“一座小山”。


    烏桕果子是小串串的,老人小孩就地而坐,一顆顆摘進籮筐裏。一顆顆的摘下來,很是麻煩,好在人多,速度快。


    一部分男人們在附近繼續尋找烏桕樹,天色還早,能收集就多收集一些。


    4棵烏桕樹的果子,樹上打下來的,地上撿的,一顆顆摘下來放進籮筐裏。數量超出大夥預期,裝滿了9籮筐。一籮筐能裝40到50斤的東西,那估計有400多斤的烏桕果子。


    眾人臉上都帶上了笑意,擔起籮筐回去隊伍。


    手還傷著的林紫蘇,除了撿烏桕果子,其他的幹不了。但是知道怎麽處理烏桕果子,把蠟取下來。


    提取烏桕蠟,需要柴火煮,需要水,需要反複過濾。附近沒有水源,要找個有水源的地方落腳才能取蠟。


    沒多久,在附近尋找烏桕樹的人回來了,沒看到有。


    林裏正:“沒找到就算了,先把這些處理了。天色還早,找個有水的地方落腳。”


    林紫蘇上車,看眼顯示屏的時間,下午3點11,大夥忙碌將近一個時辰。


    路上偶爾看見三三兩兩的行人,看著走過來的大隊伍,都靠路邊走,駐足打量著走過去的隊伍。


    天邊隻剩下多彩餘暉的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一米多寬的水溝。天色眼見著暗下來,林裏正叫停隊伍,今晚就在這落腳吧。


    水溝裏的水量不少,林顯文拿木棍插進水溝裏,水深估計也有70、80厘米。


    大人們忙著給牲口喂水喂料,埋鍋造飯,燒水,各自忙碌開。


    等到天黑,大夥吃完晚食,林有才說了取蠟方法,大夥行動起來。


    一籮筐摘好的烏桕小果子,倒一半到另一個空籮筐裏。半籮筐的烏桕果子提著到水溝邊,連著籮筐放到水裏。三個男人一起合作,兩人拉著籮筐,一人拉一邊籮筐,另一人用棍子攪拌籮筐裏的烏桕果子,淘洗掉雜質,借著水流衝掉一些沒摘幹淨的黑色外殼。


    大夥淘洗的速度很快,9籮筐分成19次淘洗,做事的人多,一會兒就淘洗好了。


    架著幾口大鐵鍋燒著水,把烏桕果子倒進鍋裏加熱,鍋裏水燒開就行。撈到木桶、木盆裏,趁熱大夥用木棍搓,溫度不是特別燙的時候就用手搓。有空隙大的麻布袋的,就裝進麻布袋裏揉搓。


    林紫蘇把自己的塑料瀝水籃拿出來,沈香蘭就在瀝水籃裏搓。搓的差不多了,把瀝水籃翻過來,用小木棍把漏出瀝水籃底部的烏桕蠟刮進盆裏。


    大夥各顯本事取蠟,取蠟的工具都用熱水衝一遍,衝洗的水都集中到大鍋大盆裏。取下外麵那層白色的烏桕蠟,就剩下黑色的果核。果核不丟,放鍋裏加水煮,煮了倒進盆裏冷卻。


    天氣冷,水涼的快,水麵會浮起一層白色的蠟,把上麵那層蠟取下來,收集到一個盆裏。


    洗幹淨的黑色果核,先放到一邊。


    接下來就是不停的反複過濾,用紗布過濾出雜質,加水煮繼續過濾,直至蠟油變得清亮透明。


    烏桕果子的出蠟量超出了大夥的想象,4百多斤的烏桕果子,少說也提取出100多接近兩百斤的白蠟。


    大夥辛苦到晚上10點多,看著木桶、木盆裏裝著的蠟液,在低溫下逐漸冷卻凝固變白。


    大夥臉上都是收獲的喜悅,雖然能不能賣到錢還不知道,看到成品誰都忍不住露出開心地笑容。


    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見白色蠟,最多見的是鬆樹的鬆脂做的蠟。鬆蠟的顏色不是白色的,是黑褐色的,過濾的好會是褐黃色。用鬆脂蠟的煙灰特別多,會熏得的到處是黑色的煙灰,人的鼻孔裏也是。煙灰可以做鬆煙墨,做的墨很有名。鬆脂特別容易燃燒,沒有蠟燭芯可以燒起來,容易起火災,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北方沒有竹子,這在路上也沒有模具。妹夫石永和石老頭是木匠,林有才建議他們就地取材,用木頭做模具。模具做好,再加熱烏桕蠟做蠟燭。大夥都同意,想賣錢,這賣相上就要花功夫。


    沈香蘭加熱一塊凝固的白蠟,把麻線放進蠟液裏浸泡一會兒。浸泡透了後,用兩根棍子夾起來,掛到繩子上晾幹,做燈芯備用。


    大夥加柴燒水,把鍋子、桶、盆刷洗一遍,再用熱水衝洗,泡一泡。


    籮筐、簍子也放到水溝裏衝洗,洗好放到一邊晾著。


    裝白蠟的桶、盆就放到大火堆旁邊,值守人們的眼前,不怕有人偷。現在天氣冷,車子裏都要睡人,不貴重的行李,晚上也會搬出來放外麵,車裏寬敞些。


    林紫蘇坐在小床上,老娘在給她拆紗布,傷口長好結痂了,還得等脫痂才是徹底好全。


    長肉長痂的時候,傷口特別癢,沈香蘭翻出一瓶茶油,給她塗在傷口結痂上。


    茶油有消炎殺菌的功效,用來吃,用塗傷口也是極好的。這還是上輩子特意去鄉下,120一斤買回來的真茶油,買了10斤花了1200。家裏放了8斤,給閨女房車上放了2斤。


    主要是李艾當時不想要,有點吃不習慣茶油炒菜。現在林紫蘇後悔了,當初老娘說拿5斤放房車上,她應該拿的。


    林紫蘇:“我都好久沒洗澡了。”


    王老太:“誰洗澡了,大夥都沒洗啊!這個天洗澡一不小心就得風寒,路上可沒大夫治病!”


    沈老太:“孩子,忍忍吧,到哪天太陽開的足足的,你手傷也好了,就可以洗了。”


    “我在房車裏洗,哪裏會得風寒!”林紫蘇不想再說這個話題,轉到蠟燭上,“要是有染料、花香精油,可以做香薰蠟燭。賣給有錢人家的女眷,肯定好賣。”


    沈香蘭:“花香精油那就成本高了,單獨賣花香精油都能賺不少錢!”


    林紫蘇:“那就在模具上下功夫啊,天然染料容易得,在造型和顏色上下功夫,肯定比白蠟燭好賣!蠟燭找對消費群體,就不愁賣不掉。”


    沈老太:“蘇丫頭腦子就是好使,大戶人家蠟燭用的多,成親用的龍鳳蠟燭,別提多漂亮了。”


    龍鳳蠟燭曾經在電視劇裏見過,沒那個手藝可做不出來,古人的手藝沒得說。


    林紫蘇沒打算做這麽高難度的,做點簡單的就行。她好懷念可以網購的時代,她想要矽膠模具,要是有矽膠模具,做造型就簡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濃並收藏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