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行人步履匆匆,車輪滾滾,塵土飛揚。官道旁兩座相隔的不遠的房屋,進入大夥的視線範圍內。


    做蠟燭已經是前2天的事情,這2天趕路沒看見張家村的隊伍。


    林紫蘇發現這兩天的官道,越來越好走了。官道筆直而寬敞,官道兩旁有樹木成蔭,為行人提供遮蔽。那是春夏的時候,這會兒隻剩下枝丫,光禿禿的一片。


    前方右側的兩座房屋都帶了大院子,林紫蘇不用看就知道是驛站,一座官驛,一座民驛。一路上走來,遇到不少。眼前這兩個驛站,比以往遇見的都要大一些。


    老爹林有才告訴過她,大桓朝的官道旁有兩種驛站,官驛和民驛。


    官驛是當朝政府設立的通信和交通機構,負責傳遞官方文書、政令、軍情等重要信息,為過往官員提供住所、飲食和交通工具,還承擔著運輸軍需物資、貢品等任務,保障國家的物資供應和調配。


    在一些重要的官道上,官驛設有驛站士兵,負責維護當地的治安,保障官員和行人的安全。


    民驛是由民眾自行組織或經營的,相當於私人開的客棧,但是在官府備過案,得到官方批準。民驛不是普通老百姓開的,有錢有背景的人家才開的起民驛。


    民驛為人們提供傳遞信息、郵件、住宿、吃飯、投喂牲口、修整等等。


    官驛和民驛收費都要比路上的小客棧、農家住宿貴得多,但是安全更有保障。


    官驛不是公職人員就不要想住進去了,手上有銀錢的老百姓相比去住不知情況的小客棧或農家,都會選擇住民驛。省點銀錢,住進黑店就得不償失了。


    3個多月的逃難路走來,路過不少驛站。隻不過大夥從未沒住過,一是沒錢,二是省錢。對於林紫蘇一家4口來說,住房車更舒服、安全些,又省了銀錢。


    隊伍裏有幾家條件好的人家,有銀錢住宿,但都選擇從眾。出門在外,還是要低調些,不招人眼才安全。舒服和安全相比,肯定是有命在更重要。


    大夥依舊是選擇路過驛站,天黑睡野地。天亮就趕路,繼續往前走了2天。


    大夥停下來腳步,看著眼前高大堅固的城門。城門上刻著三個大字,字上刷了紅色漆,大兆城。


    此時城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一眼看不到頭,幾天不見的張家村隊伍就在其中排著隊,準備進城。


    隊伍龜速的向前移動,大夥看著眼前的情景,糾結著要不要進城。進城肯定要收進城費,排的隊伍這麽長,要是進城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進城。


    對於大夥在城外等,幾人進去賣蠟燭、手串,還是都進城這個問題,沒糾結多久。


    因為房車的hud平視顯示器,把信息投屏在擋風玻璃上了。箭頭指向大兆城內,從麵前的北城門進城,從東城門出去,踏上另一個方向的官道繼續趕路。


    林紫蘇下車跟老爹說了情況,老爹去找林裏正轉達了情況。林裏正讓大兒子林本樹傳達下去,一個傳一個。大夥跟在城外排隊的人後麵,排著隊等著進城。好在大夥到城門口的時候還早,離關城門還有幾個時辰。


    趁排隊的功夫,林有興懷裏揣著一根蠟燭,受爺和爹的叮囑,走去前麵的張家村隊伍套些有話。


    林有興選了隊伍後麵的年輕人嘮嗑,對方排著隊正無聊,有人過來搭話,也是高興。聊的興起,林有興遞過去一根白蠟燭,年輕人眼睛都放光了。他活了十多年,還是第一次見這麽雪白的蠟燭。不要白不要,趕緊接過,問什麽說什麽,也沒什麽不能說的。


    林有興嘮完回來,長長的隊伍才進去一半的人,估算一下,差不多還得等半個時辰。


    林有興給他爺和爹倒豆子一樣,把打聽來的都說了,林有才也聽了一耳朵。林有才知道了,等於一家4口都知道了。當然,其他人後麵閑聊的時候也知道了。


    確實不是什麽大事,他們村離開也是迫不得已。原因就是流匪作亂,就是和大夥打上的那夥匪徒。


    那夥匪徒走哪殺到哪,周邊的村子都被洗劫過。村子與村子之間的人,都會沾親帶故。有匪徒出沒,有村子遭殃,那消息傳的飛快。


    在南林村大夥走到那條路之前,那夥匪徒已經在那地方行凶大半個月了。附近的村子,能跑的都跑了。官府又不管,亂世之中,自顧不暇。要不是那貴人出事,有隊騎兵來找,那夥匪徒也不會被滅。


    大夥和匪徒拚命,兩方都會損失慘重,死傷不少。有騎兵來了,就是匪徒單方麵被滅。


    排隊到下午2點,終於輪到大夥了。


    3百多人隻有陶明遠一家和林有才一家有路引,其他人都隻有戶籍文書。不過好在有兩個秀才和裏正作保,全部進了城。


    一個人進城費是兩個銅板,沒路引就加一個銅板,1個人就要3個銅板,幾歲的小孩一樣。牲口加車廂3個銅板一輛車,林紫蘇的房車2個銅板,她點了幻視,城門口的士兵查看就是個破舊木板車掛著草席子。


    隻有兩個秀才無需給進城費,但是家人都需要給。這是大桓朝對有功名的讀書人的優待,童生沒有,考上秀才,才是讀書人,才有優待,功名越高優待越多。有功名在身,去哪都有人高看你一眼,行方便。世人都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當官就更不用說了,十年寒窗,拚命讀書考功名,就是為了當官。


    3百多人進城花了1兩多點的銅板,不算賬還好,一算賬肉痛。要是在逃難之前,都能買一百多斤的粗糧了。1000個銅板是1兩銀,6、7個銅板能買一斤粗糧。


    要不是導航指示要路過城,大夥都不想進。


    入城費是自個掏錢,幾個銅板還是有的。除了衛七娘和她女兒,還有李家大丫,這三個人沒有銅板。李菊花借給她們,總共9個銅板,趙家人都同意。


    隨著隊伍慢慢前進,大夥終於進了城。這是林紫蘇來到這個世界3個多月,第一次見到城內的模樣,準確來說是白天第一次見。安城是晚上逃命出城的路上,看過,等於沒看,天黑看不到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濃並收藏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