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炭成
全家魂穿古代,開著房車逃難去 作者:醉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冷也擋不住大夥的熱情,鼻嘴冒著白氣,搓著手跺著腳,都在認真學燒炭。
有人幹脆在旁邊點起一堆火,大夥邊烤火邊學。
“窯棚頂也要點堆火。”林有才說著就拿起木柴過去。
林有興滿臉問號:“為啥啊?在棚頂燒火?”
“四弟,你別動手,你說,看著我們做就行。”林有祥走過去燒火,讓林有才站旁邊去指揮。
林有才:“土窯棚才做好,是濕的,燒火是為了把窯棚烤幹。我們這是個新土窯,也就是冷窯。我們沒有幹柴了,燒冷窯最好是在接火口放幾十斤幹柴,就會和燒熱窯一樣,容易接火,裏麵好燃一些。”
田大牛歎氣:“這天氣沒辦法,弄不到幹柴。要是在南林村,幹柴多的是,每家都有。”
林有才:“還有一個關鍵點,窯棚一定要密封嚴實了,不封嚴實,收獲的就是一窯灰。”
“啊?那剛才我們封嚴實沒?”在火口燒火的田大牛驚的站起來,踮起腳去看窯棚。”
大夥也探身去打量。
林有才:“我檢查過,應該是封嚴實了。等會裏麵燃起來了,看冒的煙就曉得。”
田大牛:“這要燒多久啊?一直守著燒?”
林有才:“不用燒太久,不過也要時不時加柴,差不多明早可以撤火封窯。”
林有興:“那不是半夜要來這裏?還是說在這裏守著?”
“這地方可不安全,守著就不必了,晚上輪著來加柴吧!最少30個人一起來!”林有才想了想,“我們幹脆就在村子裏燒吧,這裏太危險了。到處都是泥巴地,我就不信,找不到安全的地方燒。”
林有貴:“等會回去就在附近找找嘛!”
林有才對著田大牛道:“火口不需要燒很久,確定裏麵燃了,就不需要燒了,火口擋住一點,免得裏麵燒過頭。”
田大牛:“好嘞。”
晚上大夥輪著來加柴,沒有遇到什麽事,大夥也鬆口氣。
第二天大清早,林有才起來就約著大夥去封窯。
林有才拿濕泥巴先把煙囪封好,再把火口封好,邊做邊說:“一定要封嚴實了,不然裏麵的火不會熄滅,到時候就燒成灰了!”土窯封嚴實,裏麵沒氧氣,自然就燒不起來了!封住後,裏麵開始碳化,這就是悶窯碳。
林有才:“要等上兩天兩夜才能開窯取炭,過早開窯取炭,那些木頭又會起火,我們就白費功夫了。”
期間大夥砍了不少橡子樹幹回來,準備在院子附近挖窯燒炭。
藏在雪和枯葉下麵的橡子果,大夥也扒拉了回來。婦女們坐在火塘邊,烤著火慢慢挑選,把好的選出來,把壞的、爛的的橡子果,枯葉、草之類的丟出去。
壞的橡子果不多,能吃的橡子果得了4籮筐。
石老頭拿了兩塊長木板,在上麵打孔,然後堵住兩個水池的出水口上。木板下麵放了大石頭,免得木板移位。水流從木板上的小孔洞流出去,不影響流水。
婦女們把橡子果全部倒進,兩個水池裏去泡著。
水井出水,流進第一個水池裏,水池又流進下一個水池裏。第二個水池的水流進水溝裏,水溝流進田地裏。
這一井兩池是流動水,泡橡子果正好,他們連水都不用換。流動水泡橡子果,也不會汙染水井水池。
大夥去打水用的時候,也要看下橡子果有沒有堵住木板子上的孔洞。不急著吃,泡個4、5天再剝皮磨漿。
“他們在山上發現板栗樹,還有桃子樹、李子樹。”林顯文一臉神秘地湊過來,對著老妹、老娘說道。
林紫蘇轉過身來,“難道這個季節有果子吃?”
“那倒沒有。”林顯文拿出一個板栗的刺殼,“證明這裏物產很豐富啊!”
翠綠色的板栗刺殼已經成灰棕色,林顯文丟進火塘裏燒火。
林顯文:“他們在山上還發現便便。”
林紫蘇一臉嫌棄地看著他。
“動物糞便,好像是鹿的,他們看見雪地上好多,還有腳印,估計有一群。”林顯文一副小樣,饞不死你。
沈香蘭放下手上的針線,拿起縫製的手套對著光看了看,“真的?”
林紫蘇:“這裏動植物豐富,倒是餓不著。那麽問題來了,這個村子不缺吃不缺喝,幹嘛都走了?”
林顯文:“要不是活不下去,那田地、房子院子,哪家舍得丟下,去外麵當流民噢!”
林翠荷:“和我們一樣吧,這裏也不像鬧災的樣子。”
“不是天災就是人禍,要不就是天災人禍一起。”沈香蘭試了試手套,她穿著寬大,林有才穿著應該合適。“給你們爹做的,天天往山上跑。你們看他那樣子,哪裏像個讀書人,就是一個妥妥的農家漢子樣子。”
林紫蘇給老娘一個眼神,王老太走進來了。林紫蘇拿過手套,手穿上試了試,“逃難還要做形象管理不成?不錯,不錯,你哪來的皮子?”
沈香蘭:“你姥姥給她女婿的,看她女婿每天忙裏忙外的。”
王老太的臉笑得皺起,“親家母真是客氣!老四有手套戴好,冰天雪地的,天天在外麵忙,手凍的通紅。”
大夥等待了兩天,期待了兩天,今天終於能開窯取炭了。
林有才拿著鏟子把窯棚鏟開一個口子,戴著手套,把木炭一根根拿出來。
“成了,成了!”
“哇!真的燒成炭了。今晚可以在火塘裏燒炭用了,屋裏肯定暖和又不煙。”
“真的成了!這就是木炭啊!哎呀,我們自己燒的木炭!以後不怕冷了,有碳用了。”
。。。。。。
相比較大夥的開心和興奮,林有才摸著木炭表層的白灰,皺起眉頭,“成是成了,你們看這木炭外麵,一層白灰。”
“咋了,有灰不能用?”田大牛提起心問道。
聽到兩人的話,大夥也是一愣。
林有才伸手從窯裏掏木炭,“那倒不是,自家用沒問題。賣的話就不行,品質和品相不好。有一層白灰,是火燒過了一點,封窯封遲了。”
林有貴:“看來還是得守著才行。”
“是要守著,燒炭的人都是在山上搭窩棚住,守著燒。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山,我們沒必要冒這個險。在院子附近搭幾個土窯燒,隻是從山上搬木頭下來辛苦。”
田大牛:“農家哪有不辛苦的事,辛苦總比沒命強。”
大夥笑嗬嗬點頭,那倒是。
有人幹脆在旁邊點起一堆火,大夥邊烤火邊學。
“窯棚頂也要點堆火。”林有才說著就拿起木柴過去。
林有興滿臉問號:“為啥啊?在棚頂燒火?”
“四弟,你別動手,你說,看著我們做就行。”林有祥走過去燒火,讓林有才站旁邊去指揮。
林有才:“土窯棚才做好,是濕的,燒火是為了把窯棚烤幹。我們這是個新土窯,也就是冷窯。我們沒有幹柴了,燒冷窯最好是在接火口放幾十斤幹柴,就會和燒熱窯一樣,容易接火,裏麵好燃一些。”
田大牛歎氣:“這天氣沒辦法,弄不到幹柴。要是在南林村,幹柴多的是,每家都有。”
林有才:“還有一個關鍵點,窯棚一定要密封嚴實了,不封嚴實,收獲的就是一窯灰。”
“啊?那剛才我們封嚴實沒?”在火口燒火的田大牛驚的站起來,踮起腳去看窯棚。”
大夥也探身去打量。
林有才:“我檢查過,應該是封嚴實了。等會裏麵燃起來了,看冒的煙就曉得。”
田大牛:“這要燒多久啊?一直守著燒?”
林有才:“不用燒太久,不過也要時不時加柴,差不多明早可以撤火封窯。”
林有興:“那不是半夜要來這裏?還是說在這裏守著?”
“這地方可不安全,守著就不必了,晚上輪著來加柴吧!最少30個人一起來!”林有才想了想,“我們幹脆就在村子裏燒吧,這裏太危險了。到處都是泥巴地,我就不信,找不到安全的地方燒。”
林有貴:“等會回去就在附近找找嘛!”
林有才對著田大牛道:“火口不需要燒很久,確定裏麵燃了,就不需要燒了,火口擋住一點,免得裏麵燒過頭。”
田大牛:“好嘞。”
晚上大夥輪著來加柴,沒有遇到什麽事,大夥也鬆口氣。
第二天大清早,林有才起來就約著大夥去封窯。
林有才拿濕泥巴先把煙囪封好,再把火口封好,邊做邊說:“一定要封嚴實了,不然裏麵的火不會熄滅,到時候就燒成灰了!”土窯封嚴實,裏麵沒氧氣,自然就燒不起來了!封住後,裏麵開始碳化,這就是悶窯碳。
林有才:“要等上兩天兩夜才能開窯取炭,過早開窯取炭,那些木頭又會起火,我們就白費功夫了。”
期間大夥砍了不少橡子樹幹回來,準備在院子附近挖窯燒炭。
藏在雪和枯葉下麵的橡子果,大夥也扒拉了回來。婦女們坐在火塘邊,烤著火慢慢挑選,把好的選出來,把壞的、爛的的橡子果,枯葉、草之類的丟出去。
壞的橡子果不多,能吃的橡子果得了4籮筐。
石老頭拿了兩塊長木板,在上麵打孔,然後堵住兩個水池的出水口上。木板下麵放了大石頭,免得木板移位。水流從木板上的小孔洞流出去,不影響流水。
婦女們把橡子果全部倒進,兩個水池裏去泡著。
水井出水,流進第一個水池裏,水池又流進下一個水池裏。第二個水池的水流進水溝裏,水溝流進田地裏。
這一井兩池是流動水,泡橡子果正好,他們連水都不用換。流動水泡橡子果,也不會汙染水井水池。
大夥去打水用的時候,也要看下橡子果有沒有堵住木板子上的孔洞。不急著吃,泡個4、5天再剝皮磨漿。
“他們在山上發現板栗樹,還有桃子樹、李子樹。”林顯文一臉神秘地湊過來,對著老妹、老娘說道。
林紫蘇轉過身來,“難道這個季節有果子吃?”
“那倒沒有。”林顯文拿出一個板栗的刺殼,“證明這裏物產很豐富啊!”
翠綠色的板栗刺殼已經成灰棕色,林顯文丟進火塘裏燒火。
林顯文:“他們在山上還發現便便。”
林紫蘇一臉嫌棄地看著他。
“動物糞便,好像是鹿的,他們看見雪地上好多,還有腳印,估計有一群。”林顯文一副小樣,饞不死你。
沈香蘭放下手上的針線,拿起縫製的手套對著光看了看,“真的?”
林紫蘇:“這裏動植物豐富,倒是餓不著。那麽問題來了,這個村子不缺吃不缺喝,幹嘛都走了?”
林顯文:“要不是活不下去,那田地、房子院子,哪家舍得丟下,去外麵當流民噢!”
林翠荷:“和我們一樣吧,這裏也不像鬧災的樣子。”
“不是天災就是人禍,要不就是天災人禍一起。”沈香蘭試了試手套,她穿著寬大,林有才穿著應該合適。“給你們爹做的,天天往山上跑。你們看他那樣子,哪裏像個讀書人,就是一個妥妥的農家漢子樣子。”
林紫蘇給老娘一個眼神,王老太走進來了。林紫蘇拿過手套,手穿上試了試,“逃難還要做形象管理不成?不錯,不錯,你哪來的皮子?”
沈香蘭:“你姥姥給她女婿的,看她女婿每天忙裏忙外的。”
王老太的臉笑得皺起,“親家母真是客氣!老四有手套戴好,冰天雪地的,天天在外麵忙,手凍的通紅。”
大夥等待了兩天,期待了兩天,今天終於能開窯取炭了。
林有才拿著鏟子把窯棚鏟開一個口子,戴著手套,把木炭一根根拿出來。
“成了,成了!”
“哇!真的燒成炭了。今晚可以在火塘裏燒炭用了,屋裏肯定暖和又不煙。”
“真的成了!這就是木炭啊!哎呀,我們自己燒的木炭!以後不怕冷了,有碳用了。”
。。。。。。
相比較大夥的開心和興奮,林有才摸著木炭表層的白灰,皺起眉頭,“成是成了,你們看這木炭外麵,一層白灰。”
“咋了,有灰不能用?”田大牛提起心問道。
聽到兩人的話,大夥也是一愣。
林有才伸手從窯裏掏木炭,“那倒不是,自家用沒問題。賣的話就不行,品質和品相不好。有一層白灰,是火燒過了一點,封窯封遲了。”
林有貴:“看來還是得守著才行。”
“是要守著,燒炭的人都是在山上搭窩棚住,守著燒。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山,我們沒必要冒這個險。在院子附近搭幾個土窯燒,隻是從山上搬木頭下來辛苦。”
田大牛:“農家哪有不辛苦的事,辛苦總比沒命強。”
大夥笑嗬嗬點頭,那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