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了飯。


    錢小慧和張辛百套了兩輛車,帶著錢父錢母就去京城了。


    錢父看著姑娘還會趕車,很驚奇。


    手癢癢的也想試試。


    錢小慧就把韁繩遞給了他,開始教他。


    這男人,對車可能天生點滿了技能點,不一會,錢父就學會了。


    趕的又好又穩,錢小慧就讓他趕車了。


    她和她娘坐在馬車裏。


    先去了雜貨店。


    爹娘如今是什麽也沒有,得好好的置辦一番。


    “這位小娘子需要點什麽?”


    “給我拿10個盤子,10個碗,10雙筷子,來一套10個頭的茶杯,來兩個中號木盆,再來一個大號木盆,來2斤鹽,再來個鹽罐子,油罐子也來一個,醃菜壇子來3個,大水缸來一個,案板來一塊,掃帚炊帚來各來一把,牙粉來一盒,牙刷來2把,木梳來一把,木枕頭來2個,煤油燈來一盞,燈油來一斤,和麵洗菜的陶瓷盆來2個,煮湯熬粥的陶瓷罐來2個,醬油來一斤,醋來一斤,鏟子,勺子各來一把,大號鍋蓋來2個,水瓢來一個,鎖三把,水桶2隻,嗯,暫時就這些吧。”


    錢母一直在旁邊拉她的袖子,太多了,少買點,少買點。


    小二飛快的記著,這也太多了。


    隨後開始拿過來,樣式多的就讓錢小慧挑選一下。


    錢小慧叫著娘一起挑選,錢母拗不過,都選的最便宜的。


    隨後叫小二結賬。


    “盤子10文一個,碗是5文一個,筷子5文十雙,茶杯一套30文,中號木盆8文一個,大號12文,鹽125文一斤,鹽罐子5文,油罐子8文,菜壇子8文一個,大水缸25文,案板4文,掃帚炊帚一共8文,牙粉180,牙刷350文一把,木梳10文,枕頭8文一個,煤油燈180文,燈油350,陶瓷盆8文一個,陶罐12文一個,醬油45文一斤,醋38文一斤,鏟子勺子8文,鍋蓋一個7文,水瓢2文。鎖380文一個,水桶9文一個”


    總計:100+50+5+30+16+12+250+5+8+24+25+4+8+180+700+10+16+180+350+16+24+45+38+8+14+3+380x3+9x2=3281文。


    掌櫃的給摸了個零頭,收了3280文。


    抹了1文錢。


    把東西都裝進馬車裏,隨後去鐵匠鋪。


    買了兩口鐵鍋,1把菜刀,1把柴刀,一把剪刀。


    一共花了4兩多銀子。


    隨後去布莊,買些準備買些布料。


    錢小慧和張辛百的棉衣給了她爹娘,她再給爹娘做一身,換洗著穿,自己和張辛百也得再做一身。還有外衣。


    裏衣和外衣給爹娘再做2身,棉鞋也得買,主要家裏沒有鈉好的鞋底,直接買成品吧。


    被子褥子就做兩套,被子做8斤的,褥子4斤。


    棉花也得買。


    “小娘子需要點什麽?”


    “棉花來40斤,麻布30尺,黑色棉布來42尺,深藍色棉布來35尺,淺青色棉布來10尺,白色的細棉布來35尺。棉鞋來兩雙。一雙我爹穿的,一雙我娘穿的,針線來一套。”


    錢小慧指了指她爹娘。


    小二看了一下他倆的腳,就去取鞋了。


    不一會就拿過來了。倆人比量了一下,差不多。是這個碼數。


    隨後想著應該都全了。就開始結賬。


    “棉花是80文一斤,麻布是7文,黑色棉布是11文,青色棉布是10文,白色細棉布是19文,男鞋是52文,女鞋是45文。針線一套是200文。”


    總結:40x80+30x7+42x11+35x10+10x10+19x35+200=5187


    掌櫃的收了5180文。


    隨後去家具店。


    家裏有一鋪炕,另一間臥室再買一張床就行了。


    最後錢小慧定下了:衣櫃一個、炕桌一個、多寶櫃兩個、八仙桌以及配套的凳子兩套、一套放在堂屋,一套放在餐廳。浴桶一個、廚房碗櫃一個、米櫃一個。


    臥室炕櫃一個、臉盆架一個。


    然後結賬花了3兩多點銀子。店家給送貨。也不用他們管了。


    好像是都買的差不多了。


    還有糧食,等搬家以後再買,現在買了沒地方放置。


    隨後就回去了。


    把雜貨之類的直接就放在了錢父錢母的新房裏了。


    白天錢父過來收拾屋子看著通風,晚上用鎖鎖上,也不怕丟了。


    留張辛百和錢父在那邊收拾著,順便等家具車送貨過來。


    錢母和錢小慧回去了,還要做被子、棉衣、裏衣等等的呢。


    用剩下的布做毛巾。


    李誌娟和張青豔也過來幫忙了。


    趙遠珍也跟著過來瞅瞅。


    “也不知道我爹,娘在哪裏了?”


    李誌娟感慨了一句,其實她和娘家感情不深,她爹媽都是極度重男輕女的,從來不在乎她,她對父母的感情也不深。


    所以她就是隨便感慨了一句。


    “朝廷出了安置信息,等回頭讓辛年去查一查,看看你父母落戶在哪了!”


    “不用,娘,我就是隨口一說,我爹娘有我哥哥弟弟的,他們當初把我賣的時候,也沒指望著我。”


    當初李誌娟加入張家的時候,李家要了3兩銀子彩禮,話裏話外是賣丫頭的錢。


    “嗯,有時間想找就去查查。”


    “好的,娘。”


    過了5天,感覺房子晾曬的差不多了。


    錢父錢母實在是不好意思叨擾了,決定搬家。


    錢小慧給他娘塞了5兩銀子。


    讓她拿著缺啥買點啥。


    錢母推舉著不要。


    “孩他娘,拿著吧,大情都欠下了,以後我們努力賺錢,再還給姑娘。”


    錢母這才收下。


    錢父也是沒辦法,糧食啥都沒有,總得有點錢買點糧食啊。


    就當是借女兒的,以後再還。


    再說了,明天搬家,這得叫親家去吃個飯啊,也得買點東西。


    第二天大家都幫忙去搬家,其實也沒什麽要搬的,之前都搬過去了。


    錢父錢母請大家過去吃個飯。也算是溫鍋了。


    還去村裏來幫忙蓋房的人家都去通知了一聲,也算是正式和張家村的人道個謝。


    大家收到邀請都表示一定會去的。


    村長也受邀請了。


    錢父和張辛百昨天就去買了糧食菜肉等。


    趙遠珍帶著家裏的幾個女眷,都去幫忙了。


    還拉了一車糧食,500斤大米,500斤白麵。算作是喬遷新居的禮物。


    這個禮物實在又貴重。


    錢父錢母連連感謝。


    大家都是拿了東西去的,沒有空著手的,算是溫鍋禮。


    中午坐了5張桌子,好多餐具桌子都是去借的。


    在村裏,舉行大席的時候都是借,畢竟誰家也不會買那麽多餐具桌子。


    做的大米和小米的兩摻幹飯。


    菜做了四個。


    一個小雞燉幹蘑菇、一個炒雞蛋、一個白菜炒臘肉、一個拌豆腐。


    這就算是很好的菜了。


    滿滿的四盆,分量很足。


    錢小慧掌勺,味道很不錯。


    大家都吃的很飽,這小慧的廚藝是真不錯啊!


    開席之前,還放了鞭炮。


    不過是燒的竹子。


    聲音也很大。大家就是圖個喜慶吉利。


    吃了飯趙遠珍就回去了,錢小慧和李誌娟留下幫忙收拾。


    張青豔和趙遠珍一起回去了。


    回去不一會,張青豔拿著她做好的拖鞋過來給趙遠珍看。


    他做的是藕色地麵,上邊繡著一朵大牡丹,牡丹雖然繡的很大,但是卻不是顯得淩亂。布局感很強,裏邊還做了夾棉,就後麵設置成了沒有鞋幫的拖鞋樣式。


    底子也放了一層棉。


    趙遠珍試了試,大小合適,穿在腳上軟乎又保暖,很喜歡。


    “還得是你啊,這針腳繡花都不錯,而且還很有設計感,這牡丹排版好看,顯眼又不淩亂。配色也雅致。加了棉花穿著暖和又柔軟,真的很棒。”


    一大串連環雞湯下來,張青豔聽的暈乎乎。


    嫂子也太會說話了。


    趙遠珍找了在商場找了一本宋代服飾圖集,彩繪那種,宋代的衣服和大梁朝的衣服比較像。遞給了張青豔。


    “這個是衣服設計圖集,你沒事的時候,可以自己看看,可以研究著做一下這些衣服。”


    “好的,二嫂,我回頭就去研究。”


    隨後美滋滋的抱著書走了。


    趙遠珍在羅漢床上看書。


    這都馬上十一月了。


    趙遠瀾還沒有來信,自己還等著渡河賺錢呢,再過幾天黃河凍死了。


    學堂這幾天也收拾好了,桌椅板凳買整齊了。都是村長帶人去買的。


    明天要開學了。


    張辛書有點緊張,這幾天一直在備課。


    還叫著子衿一起抄寫了很多的三字經。


    裁剪成書籍大小,叫嫂子幫忙裝訂成冊。


    已經寫了26本了,是他按照村裏可能會上學的人數裝訂的。


    也算是他這個小夫子送給大家得禮物。


    好在三字經一共1140個字,不是特別的多,不然還真是抄不起。


    就這樣一共1140x36=個字,他和子衿抄寫,裝訂也用了四五天。


    他和子衿沒有分開抄寫。一本書買一人負責一部分,這樣每本書就都是一樣的了。不會因為是某個人抄寫的引起不必要的事情。


    看著準備好的三字經,以及明天要用的東西,張辛書早早的睡覺了。


    張子衿卻有點興奮,要去學堂了。


    雖然她都開始學習四書五經了,早過了啟蒙的階段了,但是對於上學堂還是很興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芝麻要開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芝麻要開花並收藏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