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畝的院子,給劃分成前院和後院兩個院子,前院占地30畝,後院占地60多畝。


    前院也就是外園,要用於接待賓男客,處理正務的地方。


    設置一個三扇的大門,兩旁設置兩個東西角門。


    筆直而下,對稱著兩排四所外書房,這兩個外書房,就是平時用來處理正務的,以及招待不能進後院的男賓的。


    再外側是馬廄車房,以及幾排倒坐窄院的奴仆居所。


    過了外門,也就是整個院子的第二重正門。


    正中是五間敞亮的議事廳,兩旁配有暖房、耳房、茶水房之類的屋舍。


    再往裏,就是內院了,內院前麵正中是五間配有耳房的大廳堂,可以用來接待貴客,知己好友,辦宴席,或者自家人用。


    大廳堂旁邊左側的小院子被圈起來,作為趙遠珍的內書房。


    右側設計成偏廳及草木穿堂,隔過一條白石甬道和一道垂花門,建造一個七間七架的正院,旁邊建造二重廂房,三重耳房,前後三疊抱夏。


    這一大誇所,能有20多間屋子,而這些是趙遠珍的正屋子。


    正屋後門三排倒坐抱夏的房子,用作廚房,設計兩道角門,一道通向後廊,是一處小一些的議事廳,是給女眷們理事或者會客用的。


    另一道角門連接著穿廊,通向大花園。


    以趙遠珍點正屋子為中心,分別朝東西北各個方向,建造11個院子及排房,這些是給張辛百,張辛年,張辛書,張子衿,子悠,子佩等以後出來的孩子們居住的。


    這些院子,離趙遠珍的正屋子近的,就用抄手,遊郎相連接。


    遠一些的院子,就用南北夾道隔開,在幾處院子和正屋子後,建造花草叢林,再挖個大大的蓮花池,種些荷花。


    建築大概就這些,之前的宅子好多格局和這個不一樣,趙遠珍決定都拆了重新建造,小院子能用上的,可以保留。


    把整個院子的設計圖都整理設計完,又重新打印好,她要拿給掌櫃的去。


    跟掌櫃的仔細的講解了圖紙,以及各種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趙遠珍就放心的離開了。


    去糖水鋪子等張辛書下了差,一起回村子裏。


    趙遠珍到家以後,又去確定了一遍明天宴席的準備情況。


    各種菜色,人員分配等等。


    因為開的是流水席,所以菜色定的比較多,一輪是12個菜色,三天,錢小慧定了72道菜。


    一天換兩次席麵,中午換一次,晚上換一次,持續三天。


    早晨開席的的菜色比較簡單,都是些早點之類的,包子、花卷。饅頭、餛飩、燒餅、油條、糕點、羊雜湯、燒賣、米粉、米線等等。


    這兩天豬牛羊都殺的差不多了,肉也都備好放在了冰窖裏,不怕壞。


    喜帖也是發出去了很多,臨近村的都發了一些,主打一個熱熱鬧鬧。


    宴席開始的這天早晨,果然就開始來了很多人,有的是為了祝賀沾沾喜氣,有的是為了混飯吃。


    不管什麽目的,趙遠珍都歡迎,來者是客,敞開了吃。


    張尚和村長,負責過來支客,就是安排桌麵。


    廚房已經把製作好的各種早點端上了桌子,還有各種精美的小涼菜。


    “子虎,你吃這個,多吃點,吃肉,多吃肉,少吃飯!”


    趙遠珍剛過來,就聽見吳二萍的聲音,大嫂還真是一如既往。


    “娘,大嫂。”


    趙遠珍打著招呼。


    “老二家的,你吃了嗎?要不要坐我們這吃?”


    “娘,我吃了,你們吃吧,想吃啥叫他們拿過來就行。”


    “不用,不用,這些就夠吃了,不用在哪了。”


    “弟妹,叫他們再端兩盤醬牛肉吧,這盤吃沒了。”


    “好的,大嫂,我這就叫後廚送過來。”


    趙遠珍抬手招了個小丫鬟,叫人上兩盤醬牛肉過來。


    “好的,還得是弟妹敞亮。”


    吳二萍美滋滋的。


    “你快吃吧,吃飯堵不住你嘴。”


    孫張氏白了吳二萍一眼。


    吳二萍不當回事,照樣把筷子揮舞的出了殘影。


    趙遠珍巡視了一圈,就開始去收拾收拾自己。


    換好衣服,梳妝好,畢竟一會還有張辛書的同僚和老師要來的。


    錢小慧和李誌娟他們也都收拾的很體貼,不能給三弟丟臉。


    上午9點左右,張辛書的同僚、同窗、老師們開始過來了。


    趙遠珍帶著張辛書親自去迎接。


    張辛書給兩邊進行了介紹。


    “老師,這個是我娘,這個是我大哥、大嫂、二哥、二嫂。”


    “老師好。”


    幾人趕緊行禮。


    “老師您好,多虧您的教導,才能有張辛書的今日,您快裏邊請。”


    趙遠珍帶著老太傅坐到了主桌主位置。


    她估算過,來的人,就屬老太傅最德高望重,所以做主位是應該的。


    趙遠珍叫張辛書在這作陪著。


    趙遠珍招招手,開始上茶點。


    趙遠珍選的最好的茶,點心也都是廚房做的現代的特色糕點。


    點心上了四樣,隨後餐前小吃水果上了6道。


    幹果蜜餞拚盤一道,都是自己家裏晾曬的,很好吃的。


    水果也是這個季節成熟的,有大櫻桃、李子、桃子、西瓜、哈密瓜、草莓等等。


    瓜類都是切成小塊,放了小叉子,方便取食。


    趙遠珍給每個桌子都上了一份飲子,做的金桔檸檬。


    酸酸甜甜的,比較好喝,主要是也好做。


    不複雜,不然數量太多,廚娘忙不過來。


    因為中午的這席麵是邀請了,很多張辛書的同僚同窗好友,所以趙遠珍定了16道菜式。


    為了不給張辛書丟麵子,錢小慧可是下足了功夫。


    從切菜到擺盤,從火候到調料,確保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


    四道涼菜:五香醬牛肉,烤鴨、薑豉、水晶肘子


    四道熱菜:烤羊腿、紅花鹽燒鵝、四喜丸子、清真桂魚。


    四道海鮮:紅燒海參、鮑參翅肚羹、白灼大蝦、炸帶魚。


    四道碗菜:靈芝燉甲魚、川府毛血旺、蟲草燉土雞、紅燒肉。


    湯:鳳凰玉米羹


    主食:紅豆飯。


    主打的就是一個要肉有肉,要菜有肉。


    好多食材都是很難買到的,都是趙遠珍在係統商城買的。


    尤其是海鮮類,就是老太傅都沒吃到過幾次的。


    為了防止菜品上一個沒一個,趙遠珍是等著菜色都做好了,一桌16道菜一起上,按照桌子一桌一桌上。


    今天一共來了有48張桌子,趙遠珍備菜的時候,是按照60桌備的,寧可多了,絕對不能少了。


    上菜的人也多,基本上10分多鍾,所有的桌都上完了。


    做席的看著這麽多菜色,筷子都不知道該先夾哪個好了,有些都不認識,但是能看出來,全身葷菜。


    唔,這是什麽啊,也太好吃了,這個也好吃,那個也好吃,怎麽辦,每個都好好吃。


    除了那幾桌有些身份的,剩下的都是十裏八村的,平時飯都吃不太飽,這竟然上一桌子都是葷菜,全是肉!


    一個個的話都不說,一口肉,一口酒。


    趙遠珍給每桌都上了度數最低的清香型白酒,38度,怕度數太高,一會醉倒了都。


    奈何,就是這樣,也醉倒了不少。


    張辛書跟著趙遠珍,敬了一圈酒,隨後就去老太傅那桌作陪了。


    他看著老太傅愛吃的菜色,都悄悄的記下來,一會給老太傅帶一些食材。


    那個酒,老太傅尤其喜愛,每次喝的都眯眯眼。


    張辛書也記下了。


    趙遠珍忙著各種敬酒,各種招呼大家吃吃喝喝。


    忙了一個多小時。總算是可以閑下來了。


    老太傅那桌基本上都放下了筷子,要告辭的樣子了。


    趙遠珍趕緊走過去,跟老太傅客氣了幾句。


    然後老太傅果然是要走了,趙遠珍一路送出去,到了馬車旁邊,張辛書叫人把各種食材還有酒都裝了不少給老太傅。


    老太傅收著愛徒的心意,美滋滋的坐車走了。


    這小徒弟,不光學問做的好,心細,還對他這個老頭子上心,不錯不錯。


    送走老太傅,其他有吃完的也陸續走了。


    趙遠珍招呼錢小慧他們,趕緊過來吃飯。


    忙了一上午了,快休息休息。


    下午開始的席麵,就正式做了流水席,吃完一桌,上一桌,可以吃,但是不可以拿。


    每桌12道菜,沒有固定的菜色,也沒有固定的人,主打一個隨意。


    材料和菜色,食材和菜品的選擇,廚娘們已經仔細確認過,每天隻需按照計劃準備即可。


    值得慶幸的是,家裏擁有眾多廚藝精湛的廚娘。她們來自莊子和作坊,通過合理調配,可以分成兩個班次輪流工作,確保宴席的順利進行。


    不過工作量還是不小,等流水席結束給他們放假休息一天吧!


    接下來兩天的流水席,趙遠珍沒跟著了,她回一次京城不容易,時間緊迫,得抓緊時間去辦事!


    第二天,趙遠珍就又帶著小廝去了那家鋪子。


    管家但是有腦子,鋪子已經收拾幹淨了,東西都搬走了!


    留下了管家在等趙遠珍!


    那個管家恭敬的把鑰匙給她,還有欠的房租也都補上,隨後才告辭走了!


    趙遠珍盯著他走的背影,別急!


    晚上就去你們府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芝麻要開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芝麻要開花並收藏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