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樓出來,找了個隱蔽的巷子進去,七拐八拐的。


    又彎彎繞繞的走了好幾道巷子。


    趙遠珍就進了空間。


    她今天晚上不打算回南澄園了。


    也是為了安全起見。


    現在係統不在了,自己一個人,凡事都要小心謹慎。


    進了空間就回到了別墅。


    先是把變妝卸了,隨後洗漱換衣服。


    躺在沙發上想著在揚州府還有什麽事情需要囑咐的。


    把想到的一一羅列出來,準備明天去辦理。


    經過兩天的處理,趙遠珍算是把揚州府這邊的事情全部安排妥當了。


    人員也都囑咐了,自己算是勉強放心了。


    趙遠珍便帶著藍英和張子悠,張子佩,準備跟著張辛書一起回京城去了。


    因為張辛書有戒指的原因,他們回京城的馬車並沒有多少。


    基本上的東西都放在了空間裏,剩下的拿了一部分放在了房車裏,其餘的不是很重要的都放在了南澄園。


    張辛書帶著他的書童和張子佩在第二輛馬車上,趙遠珍帶著藍英和張子悠在第一輛馬車上。


    郭靖和黃蓉在天上巡視著,張辛書的兩隻海東青和豹子都被趙遠珍收起來了。


    不然一路回京城,實在是有點紮眼。


    趙遠珍他們回去的時候,和來的時候差不多,也走了十天左右呢。


    張辛書來揚州府三年了。


    這三年因為忙碌,一直沒有回去過京城。


    而張辛百和張辛年也被京城和黃河渡口的生意牽絆著,沒有時間去揚州城看這個小弟弟。


    是以,他們剛到了京城城門口,就看見了張辛百和張辛年,以及大嫂二嫂他們在城門口等著接他們呢。


    這會的京城已經11月份了,冷得很了。


    “娘,三弟,子悠,子佩,你們回來了,走走,快回府裏。”


    “爹,娘!”


    “大伯,大伯娘!”


    “二叔,二嬸!”


    兩個小家夥也趕緊叫人。


    “天氣冷,你們怎麽來了。”


    趙遠珍沒傳消息回來,說具體哪天到家,就怕他們出來接應。


    估計又是海東青看見的。


    “是啊!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天氣這樣冷,你們就不用出來接我們了。”


    “沒事的,不冷,主要是我們都想你們了,在府裏也坐不住,不如出來接應接應你們。”


    “好,那咱們先回府裏,這邊冷。”


    幾人隨後便都上了各自的馬車,向著澄園往回去。


    到了府裏,趙遠珍便被她們簇擁著進了自己院子的喜樂堂。


    “娘,這個手爐給您拿著,您熱乎熱乎。”


    錢小慧把提前就準備好的暖手爐遞給趙遠珍一個,隨後剩下的幾人,也一人發了一個。


    “娘,我叫人提前就燒了炭,今日的火龍燒的也很旺,一會就能暖和過來了。”


    “嗯,好,誌娟和小慧,你倆都有心了。”


    這倆兒媳婦心細,又是真的孝順趙遠珍這個娘親,因此,知道她們要回來了,家裏都打點的妥妥當當的。


    “娘,三弟,這一路可還順利。”


    “順利的,太太平平的就進京了。”


    兩倆馬車,還真是沒遇見什麽事情,就進了京城了。


    “那就好,那就好!”


    “三弟是明天直接去上朝,還是能休息兩天?”


    來回奔波了十幾天,也是挺累的,也不知道陛下能不能給休息兩天。


    “還不知道呢,我明天先去進宮麵聖,看看陛下的意思。”


    “嗯,最好是能休息兩天 的。一路來回奔波怪累的。”


    張辛百還是很心疼這個小弟的,倆人差的年歲大,張辛書可以說是張辛百哄著長大的,隻是一轉眼,小弟都已經20多歲了,如今更是有出息了,還入朝為官了。


    “對了,你大伯家的子虎今年是不是參加秋闈了?”


    趙遠珍突然想起吳二萍家的那個子虎。


    “是的,娘,子虎今年參加了秋闈。”


    “考的怎麽樣?上榜了嗎?”


    “考的挺好的,上榜了,二甲進士十八名。”


    大梁朝一甲是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賜稱號,【進士及第】。狀元一般官授從六品,榜眼和探花官授正七品,當然,也有例外。受了天子青睞,都是可以破格提升的。


    二甲是一百名,賜稱號【進士出身】。一般是官授從七品。


    三甲是一百五十名,賜稱號【同進士出身】。一般是官授正八品。


    “不錯,不錯,子虎很厲害啊,那子虎官授何職了?”


    不知道是去下放了還是留在京城了。


    像張辛書之前,就是官授七品,在翰林院當編撰,屬於官員預備人選。


    張子虎這樣的二甲進士,進翰林院的幾率很小,留在京城的幾率也很小,大概上是要去下放到各個縣城或者府城的。


    下放到縣城就是個縣令,下放到府城就是同知之類的,一般來說,雖然縣令是在縣城,但是最起碼是自己說了算,也比較好出政績的。


    “這。。。還不知道,上次大伯娘在村裏擺宴的時候,我們去的時候,大伯說還沒有官授職位,後來我們也沒去打聽。”


    趙遠珍點點頭,表示了解。


    每次的科舉以後,並不是所有的進士或者同進士都會安排的,有一些陛下都記不住的,就被遺忘了。


    她估計張子虎應該屬於這個範疇了。


    “嗯,好,我知道了。那子虎二甲進士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送禮過去?”


    錢小慧和李誌娟這種玲瓏的人,應該不會想到不到這點的。


    “送了的娘,我們當時也不知道買啥,就送了一套質地好的文房四寶,定做了兩套樣式好的綢緞衣服,還有一頂玉冠,以及100兩銀子。”


    這些是府裏一共送出去的,代表了趙遠珍,和他們三兄弟的。


    折算下來是不錯的了。


    當時送過去的時候,大伯娘笑的眼睛都要看不見了,連連拉著他們的手,讓他們快快入席。


    “好,禮物都選 都不錯,我明天回村裏再去看看。”


    自己這個當二嬸的,還是要去看看的。


    更何況,還要去老宅看看張三道和孫張氏。


    “好的,娘,你等我麵聖回來,我和你一起回村裏,我也要去看看爺爺奶奶,大伯和大伯娘。”


    “好,那我等你。”


    張辛書也是三年多沒回去了。


    “三弟,要不要我和你二嫂幫你準備去老宅看爺爺奶奶,大伯和大伯娘的禮物?”


    錢小慧怕張辛書要進宮麵聖,太匆忙,自己沒事,可以幫忙準備一下。


    “那就辛苦大嫂嫂和二嫂嫂了,勞煩幫我準備一下。”


    正好,他還在糾結送什麽呢。


    “不麻煩,你看有什麽想要送的類型嗎?”


    李誌娟也接茬說著。


    “沒有的,我自然是信任兩位嫂嫂的,你們看著安排就行。”


    他對送禮這方麵還真是沒什麽研究,之前在揚州府都是張蠶叢和張桑白幫他準備打理的。


    “好,那我和你二嫂我們就看著準備了。”


    “嗯嗯,辛苦二嫂了和大嫂了。”


    “自家人,客氣什麽!對了,娘,咱家還有一件大喜事的。”


    錢小慧笑眯眯的說著。


    嗯?


    “什麽大喜事,快說出來我們也高興高興。”


    錢小慧看著李誌娟,笑眯眯的。


    李誌娟被看的不好意思,有些臉紅的自己說著。


    “娘,我有喜了,前一陣子府醫請平安脈的時候診出來的,想著一會告訴你們的。”


    李誌娟現在有一個大姑娘,二兒子了,已經很滿足了,沒想到又懷孕了,她和張辛年都開心的不得了。


    “是嗎!誌娟又有了?來,我給你號脈看看。”


    李誌娟順從的把手放在桌子上,遞給了趙遠珍。


    趙遠珍號著脈,嗯,不錯,確實有三個月左右了,脈相平穩,滑動規律,胎兒很健康。


    “挺好的,胎兒很健康的,放心吧。”


    “好的,娘,那我就放心了。”


    趙遠珍也很開心。


    一個家族興衰的關鍵,人數是占很大的比重的。


    目前家裏大房張辛百和錢小慧目前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張子衿,二兒子張子佩,小女兒張子甜。


    二房張辛年和李誌娟目前有兩個孩子,算上肚子裏的也是三個,大姑娘張子悠,二兒子張子安,還有個不知道性別的小家夥。


    按照排行,張子衿是小大少爺,張子悠是小二小姐,張子佩是小三少爺,張子悠是小四少爺,張子安是小五少爺,張子甜是小六小姐。


    三房張辛書目前還沒成親。


    算算年紀,張辛書目前也22歲了,也該說親了。


    “你們都辛苦了,都是家裏的大功臣,為張家開枝散葉。”


    “娘,你說的客氣了,這都是我們身為兒媳婦應該做的。”


    哪家兒媳婦能有她倆這個待遇啊!


    本來是飯都吃不飽的泥腿子,天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地裏刨食的。


    嫁進張家以後,剛開始雖然日子也不富裕,但是婆婆從來不磋磨她們,男人又本分正幹,她們都覺得燒高香了,如今能當少奶奶,天天衣食無憂,就連仆人都是前仆後繼的。


    過的都是些神仙日子,她們也隻是生生孩子而已,有什麽辛苦的。


    再說了,懷孕的時候,什麽也不用幹,就是休息養著,生了孩子還有下人奶媽的帶著。


    一點都不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芝麻要開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芝麻要開花並收藏穿越逃荒,我鹹魚,子孫得努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