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


    去過遼地的慶皇與許達。


    在某些方麵,都已經被廣寧城影響到了。


    廣寧城對大慶的影響力,如若呼嘯的狂風,任何人或多或少,都將被大慶影響。


    就如同今年的京都取暖。


    許多富貴之家,都用上了遼地來的煤炭。


    真正的權貴之家,還是看不上煤炭的。


    他們擁有金絲炭、銀絲炭等更好的選擇。


    需求已經不單單是取暖。


    好的木炭燃燒,是帶有特殊香味的。


    這也是世家大族中,一直所追求的。


    世家權貴,理所當然享受著一切最好的東西。


    然而相對便宜好用的煤炭。


    已經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京都的冬季,很奇怪。”


    秦風透過車窗,望著在街道上曬太陽的京都人。


    “遼地的冬,是極致的冷,風很烈,能吹的人臉通紅。”


    “可衣服穿得夠了,也就能擋住寒風。”


    “可京都的冷,穿再多衣服也無用,是鑽到衣服裏的。”


    秦風手搭在車內的暖氣上。


    京都遼王府的取暖,相對還很原始,采用的地火龍。


    這裏的富貴人家,是要分夏天住的,跟冬天住的。


    夏天住的地方涼快。


    冬天住的地方背風且暖和。


    地火龍,便是最好的取暖措施。


    在整座屋子的地下,基本都被架空了,形成煙道。


    屋子底下放上提前燒好的木炭車,屋子內整個都會變得暖和起來。


    秦風有這條件。


    京都百姓就沒有了。


    雖說煤爐與煤炭都不算貴。


    可京都人還是喜歡的節省,能利用太陽取暖,就用太陽來取暖。


    “京都人這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不是短時間能改變的。”


    秦風望著外麵,不免感慨。


    大慶人,有得是時間,去思索自己該如何更好的生活。


    並且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美且良好的生存體係。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雖然生產力相比遼地欠缺,但若論享受生活上,最普通的京都人也是有一套的。


    即便是最熱鬧的京都。


    也有些過於安靜與無聊,可以慢慢享受時間的流逝。


    千年前如此。


    千年後基本亦如此。


    “大慶沒有任何變革的可能。”


    秦風觀望著遠處街道上的行人,如此斷言著。


    大慶。


    擁有完善的一整套健全生存體係,無比牢固,一旦進行工業發展,其對牢固體係的破壞是無比巨大的。


    想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更是不可能。


    除非。


    大慶遇到了什麽大災難,新的技術才有可能盛行。


    就比如北地嚴寒,才給了廣寧城煤炭發展的機會。


    否則讓遼地的煤炭賣到關內,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的事兒。


    明明曬曬太陽,晚上家裏人擠一擠,就能捱過去的氣候。


    為何還要去花錢呢?


    掙錢很不容易。


    北方被遼地所影響。


    可這京都,依舊無比頑固。


    “倒是玻璃在京都賣得還可以,許多店鋪都用上了。”


    秦風甚至還瞧見了大型玻璃窗,裏麵擺放著皮草衣物,一看價格就不能便宜了。


    京都的商戶。


    往往都是最有錢的,他們的商稅很低,十裏抽一。


    而且還有個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大慶是擁有免稅群體的。


    勳貴與大臣,家族治下的農田與商鋪,皆有一定的免稅額度。


    如今京都的許多商家,便已掛靠在權貴之下。


    大慶稅十裏抽一,掛靠權貴,給得要更少。


    而且權貴在家裏待著,就能獲得抽傭。


    躺著賺錢。


    這等於在薅老秦家的羊毛!


    大慶如今的財政,是不分內庫國庫的。


    所有錢。


    都是慶皇的。


    但這未嚐也不是慶皇的養士之道。


    故意給勳貴們的好處。


    短期內不會出現問題,長期下去勢必會尾大不掉,從而影響到大慶朝廷財政的健康。


    “父皇太追求藏富於民,將所有的利潤,都給了百姓。”


    “久而久之,朝廷必然財政難支,無比虛弱。”


    秦風已經看到大慶的未來。


    隻是積重難返,大慶內還有諸多問題,沒有時間精力去管這些瑣事兒。


    封建皇朝延續的最大壞處。


    就是除了換個一家皇帝外。


    其餘的無論好的壞的,基本都延續了下來。


    未來如何發展。


    似乎隻看皇帝,但最關鍵的,還是一直治理大慶的官員集團。


    慶皇。


    曾幾何時,也算是官員集團的一員。


    隻不過慶皇所在的官員,是造反後成立的新朝廷。


    隻是最後慶皇成為了其中最大的山頭,開辟了新的朝代。


    “不要管。”


    這終究不是秦風的城。


    接下來的日子,秦風就呆在遼王府內,基本整日與許寧兒,或者紅鸞在一塊。


    偶爾看看遼地來的報告。


    日子過得倒也快活。


    有空還可以進宮逛逛。


    又到了乾清宮新一茬果子成熟時。


    乾清宮的宮人們似乎早有所料,秦風來了後,直接領著秦風去果子好了的地方。


    隻是今日秦風並沒有吃多少,便見王得水匆匆而來。


    “遼王殿下,陛下與太子,正在謹身殿內等著殿下。”


    “謹身殿?”


    秦風略微愣住。


    慶皇召見的地方,往往有著不同的寓意。


    乾清宮是住處,往往更自由。


    可謹身殿。


    代表的就是皇帝。


    在那裏談論的,也就是國家大事兒。


    “朝堂的事務,本王一概不知,怎麽父皇就召見本王了。”


    雖如此說,秦風還是往謹身殿的方向走。


    謹身殿那個地方怎麽說呢?


    很枯燥無味。


    謹身謹身。


    就連皇帝,也要嚴謹自己。


    慶皇的謹身殿,更是無比樸素,以向天下臣子彰顯慶皇的節儉。


    也希望天下臣子,今後能效仿慶皇這般節儉。


    “不單單遼王殿下去,其餘三位殿下也派人去召見了。”


    秦風有些愣住。


    他們一家,很少有能聚在一起的時間。


    不是父皇事兒多。


    就是太子事多。


    嗯。


    準確說大哥的時間更少,政務繁忙得不行。


    反倒是秦王寧王老五,沒有秦風這麽大的影響力,已經成為京都城裏的街溜子。


    平日出手相當闊綽。


    看的秦風那叫一個眼熱。


    “父皇召我們去謹身殿,出了大事兒?”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六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還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還債並收藏無敵六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