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身殿。
慶皇坐在上位。
太子坐在右側下首。
屋子內還擺著四張椅子。
顯然是給秦風等兄弟準備的。
除了這些之外,慶皇的禦桌上,還有一大圈的奏折。
宮人高著嗓門喊著。
“宣遼王殿下入殿。”
秦風方才踏入謹身殿內。
“兒臣拜見父皇,拜見太子殿下。”
由於這個場合相對比較正式。
秦風不得不正式一些。
就連對秦標的稱呼,也從大哥變成了太子。
“坐吧。”
相應的,慶皇則隨和些,沒有那麽多講究。
秦風看著擺好的椅子,最終坐到了最末位。
今日,顯然是按照家裏大小來排的。
而且椅子離慶皇很近。
即便最末尾,距離慶皇也不過四五步的距離。
也就是自家人。
若換成其餘臣子,就算賜座,也要與慶皇保持至少十步開外的距離。
有的甚至更遠。
所以這就需要臣子的嗓門足夠大,說話聲才能保證慶皇能清晰聽見。
至於慶皇……
寶座上方有科技,慶皇無論說什麽話,聲音都能被放大,以確保大殿內的任何角落,都能聽到慶皇的聲音。
單論這大殿設計。
就利用到了諸多的聲學知識,全是瑰寶。
“父皇召兒臣來,不知為了何事?”
秦風直接開口詢問。
慶皇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不急,等你其他幾位兄長來了再說,先吃點東西。”
“朕與太子,先將這些奏疏看過再說。”
秦標突然拱手。
“父皇,可分些奏疏給老六批閱。”
慶皇聽秦標如此說,不免點頭。
“就依太子的。”
很快,便有一堆奏疏放到秦風麵前……
秦風大概數了數。
可能有五十本左右。
秦標臉上帶著笑容。
“老六盡管按想法批閱。”
秦風臉色有點發苦。
莫非是父皇與太子看秦風過於清閑?
將秦風來抓勞力來了?
或者說。
這批閱奏疏,也是一場考教?
“臣弟盡力。”
反正就五十本,比慶皇與太子殿下前麵的少得多。
秦風隨手打開一看。
謔……
這字寫的真不錯,格式也很好,標標準準的八股文樣式。
由於慶皇出身貧農。
這些奏疏的內容,也通俗易懂,沒有寫的過於執拗。
“論遷都開封書。”
秦風見此,微微一驚。
竟是關於遷都開封的奏疏。
仔細看去,大慶國都遷往開封,基本有幾點。
開封城一為前朝都城,處於中原腹地,四通八達,貿易最為興盛。
二則開封處於黃河南,與長江南的京都極度相似。
三則是遷都開封,利於治理黃河,京都所在,周邊必定安寧,黃河治理好了,無水患流民,天下必然安穩。
四則是開封與京都最近,遷起來最為容易。
五則是開封及周邊百姓,皆望天子駕臨,定都開封,可解南強北弱的問題。
秦風看了看寫奏疏的名字。
不認識的。
但字裏行間可以看出,這應該是個開封的官員。
至於下方。
則有著丞相府的批注。
開封難為都。
中原久經戰火,開封早已斷壁殘垣,修建皇宮難度巨大。
其次開封四周皆為平原,無險可守。
再則開封周邊之民,被蠻夷欺壓奴役最甚,已失心氣。
後麵的署名,秦風倒認識了。
汪大洋。
汪相麽這不是。
秦風毫不猶豫在後麵寫下。
同上,開封不可為都。
後麵則留下了秦風的名字。
隻是。
秦風批注用的,竟然是紅筆朱砂。
也就跟慶皇與太子,基本一個待遇。
紅筆一落,基本已經斷定這本奏折的去留。
秦風覺得。
慶皇與太子,放心讓秦風批紅的。
應該都不是什麽太重要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
一連看了十幾本,秦風給的批紅也很簡單。
“這每本奏疏的下麵,都有汪相的意見。”
“都很在理。”
“專業的事兒,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做。”
秦風批紅也越發簡單。
同上。
同上。
同上。
……
不得不說。
秦風同上這兩個字,寫的越發好看。
隻不過在這批奏疏中,秦風也發現了許多問題。
關於遷都的奏疏,占的比例很大。
批閱奏疏的時間似乎過得很快。
不知多久過去,秦王寧王老五總算到了。
拜過後,相繼落座。
秦風一看,此時才批閱了二十多本,便已覺得頭昏眼花,看得東西都是紅的。
再看慶皇與太子。
明顯已經批閱完兩摞。
專業的事兒。
效率比秦風不知道高出多少。
專業的事兒,當真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秦風悄默默拿起沒批閱完的奏疏,放在了大哥的桌案旁。
“太子殿下辛苦。”
“批完了?”
“殿裏太暗,眼花了。”
秦標不知該說些什麽好,但還是將奏疏收回,同時看了秦風的批紅。
同上……
同上……
同上……
秦標的臉色逐漸變得古怪。
同上這兩個字。
筆畫還真少啊!
“字寫得確實不錯,有點書法大家的樣子,父皇也看看。”
秦標毫不猶豫遞給了慶皇。
慶皇看著秦風批注後,臉色有些發沉。
“老六字寫的很好,下次就不用再批了。”
有了慶皇這話,秦風也算徹底解脫。
看奏疏這活兒。
就不是秦風這年輕人幹的。
一看就要看很久,太難了。
而且朝廷的奏疏,批紅要給執行意見的。
哪有像遼地,隻有重大事務才會到秦風這。
秦風基本上放權,任由屬下執行。
如果事情出了問題,秦風直接承擔下來,免受下屬受到重大責罰。
反正以秦風的權威,下屬的事情搞砸了,遼人也不會說啥。
但也正是因為秦風的擔當。
讓遼人任何事都敢去大膽嚐試,不怕出錯。
當然。
一個人若錯誤犯得多了,該有的懲罰,還是有得。
隻是相比遼人自己的羞愧,秦風給予的懲罰根本算不了什麽。
若按照大慶朝堂這個批閱奏疏的法。
秦風覺得自己能累死。
甚至成為毫無感情的批注機器。
沒意思。
一點意思都沒有。
等秦風坐好後,慶皇批閱完手裏的奏疏後,方才搓了搓手,從寶座上站起舒展下身體。
“今兒喚你們兄弟過來,就是想聽聽你們對遷都的看法。”
……
慶皇坐在上位。
太子坐在右側下首。
屋子內還擺著四張椅子。
顯然是給秦風等兄弟準備的。
除了這些之外,慶皇的禦桌上,還有一大圈的奏折。
宮人高著嗓門喊著。
“宣遼王殿下入殿。”
秦風方才踏入謹身殿內。
“兒臣拜見父皇,拜見太子殿下。”
由於這個場合相對比較正式。
秦風不得不正式一些。
就連對秦標的稱呼,也從大哥變成了太子。
“坐吧。”
相應的,慶皇則隨和些,沒有那麽多講究。
秦風看著擺好的椅子,最終坐到了最末位。
今日,顯然是按照家裏大小來排的。
而且椅子離慶皇很近。
即便最末尾,距離慶皇也不過四五步的距離。
也就是自家人。
若換成其餘臣子,就算賜座,也要與慶皇保持至少十步開外的距離。
有的甚至更遠。
所以這就需要臣子的嗓門足夠大,說話聲才能保證慶皇能清晰聽見。
至於慶皇……
寶座上方有科技,慶皇無論說什麽話,聲音都能被放大,以確保大殿內的任何角落,都能聽到慶皇的聲音。
單論這大殿設計。
就利用到了諸多的聲學知識,全是瑰寶。
“父皇召兒臣來,不知為了何事?”
秦風直接開口詢問。
慶皇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不急,等你其他幾位兄長來了再說,先吃點東西。”
“朕與太子,先將這些奏疏看過再說。”
秦標突然拱手。
“父皇,可分些奏疏給老六批閱。”
慶皇聽秦標如此說,不免點頭。
“就依太子的。”
很快,便有一堆奏疏放到秦風麵前……
秦風大概數了數。
可能有五十本左右。
秦標臉上帶著笑容。
“老六盡管按想法批閱。”
秦風臉色有點發苦。
莫非是父皇與太子看秦風過於清閑?
將秦風來抓勞力來了?
或者說。
這批閱奏疏,也是一場考教?
“臣弟盡力。”
反正就五十本,比慶皇與太子殿下前麵的少得多。
秦風隨手打開一看。
謔……
這字寫的真不錯,格式也很好,標標準準的八股文樣式。
由於慶皇出身貧農。
這些奏疏的內容,也通俗易懂,沒有寫的過於執拗。
“論遷都開封書。”
秦風見此,微微一驚。
竟是關於遷都開封的奏疏。
仔細看去,大慶國都遷往開封,基本有幾點。
開封城一為前朝都城,處於中原腹地,四通八達,貿易最為興盛。
二則開封處於黃河南,與長江南的京都極度相似。
三則是遷都開封,利於治理黃河,京都所在,周邊必定安寧,黃河治理好了,無水患流民,天下必然安穩。
四則是開封與京都最近,遷起來最為容易。
五則是開封及周邊百姓,皆望天子駕臨,定都開封,可解南強北弱的問題。
秦風看了看寫奏疏的名字。
不認識的。
但字裏行間可以看出,這應該是個開封的官員。
至於下方。
則有著丞相府的批注。
開封難為都。
中原久經戰火,開封早已斷壁殘垣,修建皇宮難度巨大。
其次開封四周皆為平原,無險可守。
再則開封周邊之民,被蠻夷欺壓奴役最甚,已失心氣。
後麵的署名,秦風倒認識了。
汪大洋。
汪相麽這不是。
秦風毫不猶豫在後麵寫下。
同上,開封不可為都。
後麵則留下了秦風的名字。
隻是。
秦風批注用的,竟然是紅筆朱砂。
也就跟慶皇與太子,基本一個待遇。
紅筆一落,基本已經斷定這本奏折的去留。
秦風覺得。
慶皇與太子,放心讓秦風批紅的。
應該都不是什麽太重要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
一連看了十幾本,秦風給的批紅也很簡單。
“這每本奏疏的下麵,都有汪相的意見。”
“都很在理。”
“專業的事兒,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做。”
秦風批紅也越發簡單。
同上。
同上。
同上。
……
不得不說。
秦風同上這兩個字,寫的越發好看。
隻不過在這批奏疏中,秦風也發現了許多問題。
關於遷都的奏疏,占的比例很大。
批閱奏疏的時間似乎過得很快。
不知多久過去,秦王寧王老五總算到了。
拜過後,相繼落座。
秦風一看,此時才批閱了二十多本,便已覺得頭昏眼花,看得東西都是紅的。
再看慶皇與太子。
明顯已經批閱完兩摞。
專業的事兒。
效率比秦風不知道高出多少。
專業的事兒,當真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秦風悄默默拿起沒批閱完的奏疏,放在了大哥的桌案旁。
“太子殿下辛苦。”
“批完了?”
“殿裏太暗,眼花了。”
秦標不知該說些什麽好,但還是將奏疏收回,同時看了秦風的批紅。
同上……
同上……
同上……
秦標的臉色逐漸變得古怪。
同上這兩個字。
筆畫還真少啊!
“字寫得確實不錯,有點書法大家的樣子,父皇也看看。”
秦標毫不猶豫遞給了慶皇。
慶皇看著秦風批注後,臉色有些發沉。
“老六字寫的很好,下次就不用再批了。”
有了慶皇這話,秦風也算徹底解脫。
看奏疏這活兒。
就不是秦風這年輕人幹的。
一看就要看很久,太難了。
而且朝廷的奏疏,批紅要給執行意見的。
哪有像遼地,隻有重大事務才會到秦風這。
秦風基本上放權,任由屬下執行。
如果事情出了問題,秦風直接承擔下來,免受下屬受到重大責罰。
反正以秦風的權威,下屬的事情搞砸了,遼人也不會說啥。
但也正是因為秦風的擔當。
讓遼人任何事都敢去大膽嚐試,不怕出錯。
當然。
一個人若錯誤犯得多了,該有的懲罰,還是有得。
隻是相比遼人自己的羞愧,秦風給予的懲罰根本算不了什麽。
若按照大慶朝堂這個批閱奏疏的法。
秦風覺得自己能累死。
甚至成為毫無感情的批注機器。
沒意思。
一點意思都沒有。
等秦風坐好後,慶皇批閱完手裏的奏疏後,方才搓了搓手,從寶座上站起舒展下身體。
“今兒喚你們兄弟過來,就是想聽聽你們對遷都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