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唐龍的考校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 作者:龍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龍其實對康思俊這番話頗不以為然,西洋的宗教早在元代就已經傳入龍國,但其受眾幾百年下來並沒有增多,甚至可以說幾百年下來,都沒有什麽進展。百姓信仰的多是佛、道,勸人信洋教的難度極大。
“好了,好了,今天體乾叫你們過來,隻當是朋友聚會,不要那麽拘謹。”唐龍擺了擺手:“不用像匯報工作一樣,但我聽了你的那番話,隻感覺到有些言過其實。據我所知,那兩人不過在鬆江西郊建了一所房屋,吸納信眾,還不是很成功,換言之,他們的洋教到了我們這裏,會水土不服。愚民甚至都不信他們那一套,遑論士子?”
“小人以為,他們隻是在等待一個契機。”康思俊目光炯炯,絲毫不回避唐龍的審視,就像過去無數次向上級匯報一樣,鏗鏘有力地說道:“正如我前麵所說,西洋地狹民窮,滋生邪教。這兩人選了龍國最富庶的鬆江府,自然是選錯了地方,如果他們不小心去了內陸那些經常鬧饑荒的地方,就不一樣了。”
唐龍麵色一凜,這確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但是,他現在轄製的區域裏,不說遠的,單說鳳陽府,就是個民生凋敝之所在,有句傳唱數百年的民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如果哪天這些洋人耐不住寂寞,往遠了走一走,不小心到了長江以北,很多地方,還真如康思俊所說,難以預料。
“康公子,你這說法倒是新鮮。”唐龍還是搖了搖頭:“內地一旦鬧了饑荒,為匪為盜的自然就會多起來。有沒有這邪教,都是一樣的。”
“當然不一樣。”康思俊立刻反駁道:“一個是烏合之眾,一個是有組織的,從戰鬥力上來說都不一樣,對於個別的匪、盜,隻要派出衙役去緝拿就行,但對成批的有組織的匪軍,非大軍彈壓不可。而對有宗教加持的匪軍,則大軍彈壓,也隻能滅其表,不能滅其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那也隻是愚民,不足為慮!”唐龍笑著搖了搖頭:“你知道我是怎麽當上巡撫的嗎?當年我中了進士,被放到郯城,當時郯城匪患猖獗,於是我組織大軍剿匪,一次斬首三百級,我和普通的文官可不一樣哦。”
“失敬失敬。”康思俊聽到這句,心裏一動,起身納頭便拜:“唐公可謂當世稼軒先生,文武雙全。”
“豈敢,豈敢。”唐龍撫著胡須笑著擺了擺手:“我怎敢跟辛稼軒相提並論。”
康思俊也是腦筋一動,拿出辛棄疾來捧唐龍,這確實說到唐龍的心裏去了。作為一個靠軍功上位的官員,唐龍在南直隸的位置實際上十分尷尬,雖然他勉強算是個有師承的人,比劉欽順強,但在文官的心目中,他走的是偏門。
“既然先生剿過匪,那自然知道,我說的那種情況有多嚴重。”康思俊想了想,趁著唐龍高興,還是把自己的話補充完整:“如先生那次斬首三百,那些匪類有邪教加持,則三年之後,你會在同一地區斬首五百,每次剿匪過後,教眾隱匿於市井,伺機而動,遇到饑荒,則又起事,貽害無窮。”
“但這終究還是教化愚民。”唐龍像是有意考校康思俊一樣:“你說邪教會教化大明士子,這豈不是小看了大明的讀書人?”
“敢問先生,我大明有多少讀書人?”康思俊拱手問道。
“不敢多說,全國上下,幾萬人還是有的。”唐龍撫著胡須回答道。
“可每一次中進士的有多少人?”康思俊拱手說道:“像先生這樣的大才之士,可謂鳳毛麟角,百萬裏挑一。換句話說,落魄士子才是讀書人的大多數,試想這些落魄士子,接觸了邪教之後會怎麽樣?為虎作倀已經算好的了,如果這人還有野心,那再自立邪說,蠱惑人心,豈不是更加有害?”
“好,好,好。”唐龍突然仰頭大笑:“康公子,不知道你是什麽籍,有沒有參加科考的想法?如果你想走仕途,我唐龍可以給你當個老師。”
康思俊故作哽咽狀:“小人在龍國哪裏還有什麽籍,雖然祖籍就在浙江,可流離海外多年,物是人非,早就沒有了根基。現在隻是想去蘇州府做做生意,至於科考,小人自知水平不夠,想都不敢想了。”
“如此真是太可惜了。”唐龍搖頭歎息道:“你有如此見地,卻不能入仕,實在是可惜至極。我大明雖威服四海,但真的缺乏經世濟民之臣,那殿陛之間,有幾人是真的憂國憂民?”
唐龍這話都已經說過頭了,按照他的習慣,平日裏這些話隻能藏在心裏,跟誰說呢?現在外放的流官,如果沒有朝中大員做靠山,可以說是如履薄冰,不知道什麽時候被人參上一本,此前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
“小友啊,我也真的替你惋惜,你的談吐,明顯就是博學之士。”劉欽順也在旁邊歎了一口氣:“可惜啊,而且你又是個做生意的商賈,做個小吏確實也委屈你。”
“這樣,我還是多問一句,康公子,如果我有辦法帶你走仕途,你可願意?”唐龍說完,就盯著康思俊的眼睛看。
“若隻為進身,我還是做個商賈更好。但如果是為了龍國的萬世基業,長盛不衰。康思俊願粉身碎骨,萬死不辭!”康思俊鏗鏘有力地回答道。
“這樣,思俊啊,我想做你的老師,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唐龍坐正了身體。
“老師在上,受學生一拜。”康思俊跪倒在地,納頭便拜。唐龍端坐著,受了他三拜之禮。
“好了好了,從今天起,咱們就有了師生之誼。”唐龍撫須笑道:“自前年起,聖上就遍訪能人,意圖從民間找尋飽學之士,不日,我會寫封奏本給皇上,舉薦你。”
“學生多謝老師提點,隻是,學生還有個不情之請。”康思俊拱手說道。
“好了,好了,今天體乾叫你們過來,隻當是朋友聚會,不要那麽拘謹。”唐龍擺了擺手:“不用像匯報工作一樣,但我聽了你的那番話,隻感覺到有些言過其實。據我所知,那兩人不過在鬆江西郊建了一所房屋,吸納信眾,還不是很成功,換言之,他們的洋教到了我們這裏,會水土不服。愚民甚至都不信他們那一套,遑論士子?”
“小人以為,他們隻是在等待一個契機。”康思俊目光炯炯,絲毫不回避唐龍的審視,就像過去無數次向上級匯報一樣,鏗鏘有力地說道:“正如我前麵所說,西洋地狹民窮,滋生邪教。這兩人選了龍國最富庶的鬆江府,自然是選錯了地方,如果他們不小心去了內陸那些經常鬧饑荒的地方,就不一樣了。”
唐龍麵色一凜,這確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但是,他現在轄製的區域裏,不說遠的,單說鳳陽府,就是個民生凋敝之所在,有句傳唱數百年的民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如果哪天這些洋人耐不住寂寞,往遠了走一走,不小心到了長江以北,很多地方,還真如康思俊所說,難以預料。
“康公子,你這說法倒是新鮮。”唐龍還是搖了搖頭:“內地一旦鬧了饑荒,為匪為盜的自然就會多起來。有沒有這邪教,都是一樣的。”
“當然不一樣。”康思俊立刻反駁道:“一個是烏合之眾,一個是有組織的,從戰鬥力上來說都不一樣,對於個別的匪、盜,隻要派出衙役去緝拿就行,但對成批的有組織的匪軍,非大軍彈壓不可。而對有宗教加持的匪軍,則大軍彈壓,也隻能滅其表,不能滅其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那也隻是愚民,不足為慮!”唐龍笑著搖了搖頭:“你知道我是怎麽當上巡撫的嗎?當年我中了進士,被放到郯城,當時郯城匪患猖獗,於是我組織大軍剿匪,一次斬首三百級,我和普通的文官可不一樣哦。”
“失敬失敬。”康思俊聽到這句,心裏一動,起身納頭便拜:“唐公可謂當世稼軒先生,文武雙全。”
“豈敢,豈敢。”唐龍撫著胡須笑著擺了擺手:“我怎敢跟辛稼軒相提並論。”
康思俊也是腦筋一動,拿出辛棄疾來捧唐龍,這確實說到唐龍的心裏去了。作為一個靠軍功上位的官員,唐龍在南直隸的位置實際上十分尷尬,雖然他勉強算是個有師承的人,比劉欽順強,但在文官的心目中,他走的是偏門。
“既然先生剿過匪,那自然知道,我說的那種情況有多嚴重。”康思俊想了想,趁著唐龍高興,還是把自己的話補充完整:“如先生那次斬首三百,那些匪類有邪教加持,則三年之後,你會在同一地區斬首五百,每次剿匪過後,教眾隱匿於市井,伺機而動,遇到饑荒,則又起事,貽害無窮。”
“但這終究還是教化愚民。”唐龍像是有意考校康思俊一樣:“你說邪教會教化大明士子,這豈不是小看了大明的讀書人?”
“敢問先生,我大明有多少讀書人?”康思俊拱手問道。
“不敢多說,全國上下,幾萬人還是有的。”唐龍撫著胡須回答道。
“可每一次中進士的有多少人?”康思俊拱手說道:“像先生這樣的大才之士,可謂鳳毛麟角,百萬裏挑一。換句話說,落魄士子才是讀書人的大多數,試想這些落魄士子,接觸了邪教之後會怎麽樣?為虎作倀已經算好的了,如果這人還有野心,那再自立邪說,蠱惑人心,豈不是更加有害?”
“好,好,好。”唐龍突然仰頭大笑:“康公子,不知道你是什麽籍,有沒有參加科考的想法?如果你想走仕途,我唐龍可以給你當個老師。”
康思俊故作哽咽狀:“小人在龍國哪裏還有什麽籍,雖然祖籍就在浙江,可流離海外多年,物是人非,早就沒有了根基。現在隻是想去蘇州府做做生意,至於科考,小人自知水平不夠,想都不敢想了。”
“如此真是太可惜了。”唐龍搖頭歎息道:“你有如此見地,卻不能入仕,實在是可惜至極。我大明雖威服四海,但真的缺乏經世濟民之臣,那殿陛之間,有幾人是真的憂國憂民?”
唐龍這話都已經說過頭了,按照他的習慣,平日裏這些話隻能藏在心裏,跟誰說呢?現在外放的流官,如果沒有朝中大員做靠山,可以說是如履薄冰,不知道什麽時候被人參上一本,此前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
“小友啊,我也真的替你惋惜,你的談吐,明顯就是博學之士。”劉欽順也在旁邊歎了一口氣:“可惜啊,而且你又是個做生意的商賈,做個小吏確實也委屈你。”
“這樣,我還是多問一句,康公子,如果我有辦法帶你走仕途,你可願意?”唐龍說完,就盯著康思俊的眼睛看。
“若隻為進身,我還是做個商賈更好。但如果是為了龍國的萬世基業,長盛不衰。康思俊願粉身碎骨,萬死不辭!”康思俊鏗鏘有力地回答道。
“這樣,思俊啊,我想做你的老師,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唐龍坐正了身體。
“老師在上,受學生一拜。”康思俊跪倒在地,納頭便拜。唐龍端坐著,受了他三拜之禮。
“好了好了,從今天起,咱們就有了師生之誼。”唐龍撫須笑道:“自前年起,聖上就遍訪能人,意圖從民間找尋飽學之士,不日,我會寫封奏本給皇上,舉薦你。”
“學生多謝老師提點,隻是,學生還有個不情之請。”康思俊拱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