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在梁材麵前徐徐開啟,能夠做到位極人臣的,沒有哪個頭腦是白給的。順著康思俊的思路一想,就豁然開朗了。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還沒有哪一個朝廷把貨幣統一過,都是習慣性地沿襲前朝,隻不過再發行些自己年號的新幣而已。


    而且黃金白銀有了貨幣屬性之後,並不比用貝殼好到哪裏去——域外的金礦、銀礦都不在朝廷的掌握中,也就是如果歐羅巴人在當地發現了銀礦的話,就可以開采出來,直接拿來換取龍國的貨物,約等於無成本購入。就像使用貝幣的時候,如果沿海跟內陸通商的話,內陸人的貨物就會被海邊的人用極小的成本換走一樣。


    想通這個環節,梁材心裏更是驚喜參半,這件事等於開創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成了,就是不世之功,敗了,那就是泰山壓頂。


    “師尊,梁材還有一事不明。這鈔票印製之後,又如何確定其價值呢?”梁材現在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小學生了。


    “有兩個方麵,一個是朝廷要成立對應的司局,管控物價,我們可以稱之為物價局。”康思俊把後世的一些粗淺記憶全都拿出來賣了:“物價局可以給出一些基礎貨物的定價,允許貨物的價格在一定範圍內波動,這也有其他的好處,比如糧食的價格,在框定了其波動範圍後,能避免糧商囤積居奇,在饑荒的年頭大發國難財,這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大明如果能讓大多數人吃飽飯,也就沒有那些造反的人了。”


    “那另一個呢?”梁材一邊問,一邊拿著筆開始做筆記了,字跡潦草不要緊,隻要記明白了,回去重新謄寫一份,就可以上表皇上了。


    “另一個,就是物價會隨市場波動了,我們一方麵打擊那種動輒翻幾倍價格盤剝百姓的無良商人,另一方麵,也要承認物價會有自然的漲落,比如時令的蔬菜,大量上市的時候,價格肯定很低,但如果在剛下來的時候,那價格就會相對高一些。隻要這個波動範圍在朝廷規定的範圍內,就允許它浮動。”康思俊對梁材說道。


    “師尊,這幾個事情,弟子了解了,可這樣,從朝廷到地方,勢必會多出很多冗員,增加朝廷的負擔啊。”梁材覺得前景很美好,但考慮到現實的財政狀況,又覺得力不從心,設想兩個司局從朝廷到地方,逐級設置分支機構,其機構之龐大,人員的開支又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銀行怎麽會是負擔呢?”康思俊笑著說道:“它可不止是發行貨幣那麽簡單,簡單說,地方的支行,可以儲蓄,也可以放貸。儲蓄,就是讓有錢人把錢存在銀行裏,可以定一個微小的利息,吸納那些家裏有餘財的人把錢存到銀行裏。另外就是放貸,那些打算經商的,打算開辦作坊的人,可以抵押自家的田產,從銀行貸款,貸款的利息要高一些,這樣,銀行自己就可以吃到存貸之間的利息差,這利差的大頭上交朝廷,小頭就給銀行的職員開資足夠了。”


    梁材目瞪口呆,這個確實有可行性,放貸這事,從古代時候開始,一直都有,但這種靈活的操作,是沒有的。過去,有官府之間的借貸,也有私人之間的借貸,但這種全流程打通的借貸是沒有的。


    “弟子知道了,這個,容弟子考慮清楚,做成方案,再讓師尊把關。”梁材的頭腦裏,一個龐大的國家級的初級金融架構已經有了雛形,他要趁著自己現在靈感還在,抓緊把這些落實到紙麵上。


    梁材老老實實地坐在康思俊對麵的桌子上,心無旁騖,奮筆疾書。康思俊說的關於銀行、物價局,乃至前麵提到的工商局、稅務局這幾個執掌國內錢糧流向的機構,在梁材腦海裏已經形成了業務的閉環。像他這樣在朝廷奮鬥了一輩子的人,對於這些,一點就通。康思俊提供了大體的脈絡,剩下的,梁材自己發揮,也能補足其中的細節。


    酣暢淋漓,真是酣暢淋漓。梁材這個已經乞骸骨數次的老官,仿佛又煥發了第二次生命一般,這件事做好了,那是可以跟王安石、商鞅這些先賢一起寫進史書的,放進家譜裏,那也是要多給他寫上幾頁的。這是開宗立派的不世功業,可以說,文官集團裏任何一個官員,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乞骸骨?乞個屁!


    康思俊坐了一小會,正午的陽光透過花窗,將光影投射在麵前這個奮筆疾書的老人身上,梁材已經進入物我兩忘的工作狀態,遒勁的毛筆字,一列列落在紙上:


    “臣請設大明銀行、物價、工商、稅務諸司……”


    “統一幣製,可上追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此為不世之功業……”


    “各有司次第連接,可保府庫充盈,人民無饑饉之患,……”


    “諸藩求賞,可以新幣賜之,貨物往來,均需依天朝例……”


    ……


    康思俊看梁材已經不需要繼續指點,悄悄起身,離開西暖閣,輕輕關上了房門。梁材猶自揮毫潑墨,對康思俊的離開渾然不覺。


    一場從大明朝廷內部進行改變的改革,已經在不知不覺間開始了。其實所有人都不知道,這是龍國最後的機會。包括穿越來的羅通等人,也包括在局中的嘉靖皇帝和那些大臣們。


    嘉靖皇帝是明朝皇帝裏麵,智商最高的一個,而且不乏整治朝綱的手段。這從他十五歲繼位之後,就跟那些老臣做鬥爭就能看出來。楊廷和迎立他的時候,並沒有想到他會如此有主見,原本隻想弄個新的傀儡皇帝,取代正德。卻不料被這小皇帝四兩撥千斤,用禮儀之爭為名,把楊廷和等正德朝的弄臣,一個個踢出去。


    但沒有了這些人之後,有才幹的,像梁材這樣的人,唯恐下一個是自己,就拚命乞骸骨。其他像張璁、桂萼,都是庸才,完全處於政治投機,才投到皇帝麾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崗山下並收藏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