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火器的大問題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 作者:龍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勳罵罵咧咧地走出兵部衙門,他之所以這麽生氣,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上最近幾天所有的動作,都沒有讓他參與進來,基本上都是直接交代到各部尚書。抽調兵馬的事,雖然從命令上來講,兵部偕同五軍都督府程序上一點毛病沒有。但對郭勳來說,這等於從他的家奴裏直接把人抽走。
對,郭勳因為大禮議的從龍之功,得到嘉靖皇帝的賞識後,就主管禁軍,一開始,他還裝了一段時間,把禁軍管理得井井有條。等皇上那邊對他完全放心了之後,他就開始放心大膽地動手了。禁軍那麽多人,我郭勳用個幾百怎麽了?禁軍那麽多人,我郭勳用個幾千怎麽了?……禁軍那麽閑,我郭勳全叫過去幫我幹活又怎麽了?
明朝自宣德年間開始,這禁軍的兵權就數易其手,土木堡兵變後,於謙把禁軍控製在自己手裏,此後,禁軍就直接受文官轄製。中間像正德皇帝,啟用宦官,禁軍又短時間掌握在了劉瑾手裏。
嘉靖皇帝繼位之後,一開始禁軍也是在文官楊廷和的手裏,後來嘉靖皇帝借著大禮議,把楊廷和處理了,之後就比較為難了。禁軍交給誰,都不放心,交給黃錦,黃錦愣是不敢接,劉瑾才掉腦袋幾年啊?最後隻好選了郭勳這個勳貴,因為大禮議的時候,他跟張璁一起站在嘉靖皇帝一邊。即使是投機小人,也是自己人啊。
這樣,就足見嘉靖皇帝現在有多悲催了,能臣全是反動派,手下全是庸官和貪官,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到勳貴這裏,就更甚,郭勳這兩年,把從京師到天津衛的田產侵吞過半,替他去種地的,就是禁軍。
時間一久,郭勳早就把禁軍當成自己的私產了,兵部要調人,他原本想著,意思意思,派些老弱病殘去充個數就行了。年輕力壯的,他可是當牛使喚的,怎麽能隨便給人?結果李承勳招呼不打一個,直接拉走二百青壯,叔能忍,侯不能忍!
於是郭勳就直接跑到兵部興師問罪,卻點子背,被嘉靖皇帝碰了個正著。
趕走了郭勳,嘉靖皇帝坐在椅子上緩了半天,剛剛郭勳在房間裏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被他聽了個滿耳,要不是殘存的理智讓他控製情緒,他剛剛會下令砍了郭勳。但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自己還是要注意形象,免得落個暴君的下場。
“李承勳,朕讓你選一千健卒,俱配火器,你為何不照辦?”嘉靖皇帝收拾完郭勳,就想起李承勳也有同樣的問題了。
“啟稟皇上,神機營中多老弱,所以……”李承勳一開口,就被嘉靖皇帝打斷了。
“多老弱?這可是京營!八十萬禁軍,你跟我說連一千青壯都挑不出來?”嘉靖皇帝馬上就要暴走了。
“回皇上,神機營現在員額三千兩百,實際隻有不到兩千人,去了車營、炮營,火銃手不足八百,選出二百,已經是極限了。”李承勳拱手稟報道。
“什麽?!”嘉靖皇帝也嚇了一跳,這京營的事,還從來沒人跟他細說過,而且神機營自開國以來,一直都是拱衛京師的精銳中的精銳。北伐蒙元殘部時候,神機營可是大顯神威,打出過零傷亡的戰績。
“我大明禁軍號稱八十萬,卻連一千火銃手都沒有?”嘉靖皇帝完全驚呆了,這數字跟自己印象裏的完全合不上啊。
“確實如此,所以,我跟楊洲鶴建議。給他二百火銃手,剩下八百,隨便他選騎弓手還是刀牌手,我都能滿足他。”李承勳拱手說道。
嘉靖皇帝沉默了半晌,長歎了一口氣:“我們的京營,甚至及不上弘治朝出海的水師餘脈,人家五艘船,裏麵的火銃手,都比京營要多!如果現在蒙元再殺過長城,我們還有一戰之力嗎?”
“臣等死罪。”李承勳跪倒在地,先認錯贏一半。
“你確實是死罪。”嘉靖皇帝歎了口氣:“這次派去倭國的兵馬,就按你說的辦,不能再打折扣。但朕命令你,給朕重建神機營,朕不求你能建成洪武、永樂時的精銳,但求你恢複弘治朝的水平。這要求不高吧?”
“臣自當竭盡全力,但,有個比較嚴重的問題,超出臣的能力所及了。”李承勳跪著說道。
“說來聽聽。”嘉靖皇帝已經大概猜到李承勳要說什麽了。
“人,其實不是什麽問題,京師加上順天府、永平府諸衛,在冊軍士,超過八十萬。但神機營的火器,卻是個大問題。現在的火工局和軍器局,都已經造不出過去的鳥銃了,聽說圖紙和製作說明都不知道哪裏去了。”李承勳小心翼翼地說道:“這也不是本朝的錯,正德朝的時候,這些就已經不見了。”
“好好好,都是大明的忠臣良將啊。”嘉靖皇帝不怒反笑:“難怪去年那汪鋐要上奏,說佛朗機銃性能遠超我大明的火銃。我當時隻是一哂,我心裏就想著,我大明累世傳承的火器,豈能不如那小小的佛朗機?原來,你們都知道原委,卻又都不肯告訴朕。你們要瞞朕到幾時?難道非要讓朕做個亡國之君,你們跟著做亡國之臣,才滿意嗎?”
“臣罪該萬死!”李承勳已經汗流浹背,不能貿然應承皇上,但說了真話,皇上隻會更加暴怒,現在他隻能寄希望於皇上不會遷怒到自己身上了。
“你萬死又有什麽用?”嘉靖皇帝眉頭緊鎖:“朕萬萬沒想到,你們會把大明的底子都掏空了。”
嘉靖皇帝雙目無神地離開了兵部,丟下了李承勳,他沒有遷怒,但現在,他卻很是憤怒。突然他眼睛一亮,加快腳步,返回文華殿,有難題,找仙家啊。
“上仙,上仙,弟子朱厚熜呼叫。”嘉靖皇帝拿著對講機呼叫著許亞軒。
此刻許亞軒正在張久征的侯府裏,參觀真正的侯府,對講機一響,他連忙對羅通使了個眼色,羅通出去在門口守著,他來回複嘉靖皇帝。
對,郭勳因為大禮議的從龍之功,得到嘉靖皇帝的賞識後,就主管禁軍,一開始,他還裝了一段時間,把禁軍管理得井井有條。等皇上那邊對他完全放心了之後,他就開始放心大膽地動手了。禁軍那麽多人,我郭勳用個幾百怎麽了?禁軍那麽多人,我郭勳用個幾千怎麽了?……禁軍那麽閑,我郭勳全叫過去幫我幹活又怎麽了?
明朝自宣德年間開始,這禁軍的兵權就數易其手,土木堡兵變後,於謙把禁軍控製在自己手裏,此後,禁軍就直接受文官轄製。中間像正德皇帝,啟用宦官,禁軍又短時間掌握在了劉瑾手裏。
嘉靖皇帝繼位之後,一開始禁軍也是在文官楊廷和的手裏,後來嘉靖皇帝借著大禮議,把楊廷和處理了,之後就比較為難了。禁軍交給誰,都不放心,交給黃錦,黃錦愣是不敢接,劉瑾才掉腦袋幾年啊?最後隻好選了郭勳這個勳貴,因為大禮議的時候,他跟張璁一起站在嘉靖皇帝一邊。即使是投機小人,也是自己人啊。
這樣,就足見嘉靖皇帝現在有多悲催了,能臣全是反動派,手下全是庸官和貪官,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到勳貴這裏,就更甚,郭勳這兩年,把從京師到天津衛的田產侵吞過半,替他去種地的,就是禁軍。
時間一久,郭勳早就把禁軍當成自己的私產了,兵部要調人,他原本想著,意思意思,派些老弱病殘去充個數就行了。年輕力壯的,他可是當牛使喚的,怎麽能隨便給人?結果李承勳招呼不打一個,直接拉走二百青壯,叔能忍,侯不能忍!
於是郭勳就直接跑到兵部興師問罪,卻點子背,被嘉靖皇帝碰了個正著。
趕走了郭勳,嘉靖皇帝坐在椅子上緩了半天,剛剛郭勳在房間裏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被他聽了個滿耳,要不是殘存的理智讓他控製情緒,他剛剛會下令砍了郭勳。但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自己還是要注意形象,免得落個暴君的下場。
“李承勳,朕讓你選一千健卒,俱配火器,你為何不照辦?”嘉靖皇帝收拾完郭勳,就想起李承勳也有同樣的問題了。
“啟稟皇上,神機營中多老弱,所以……”李承勳一開口,就被嘉靖皇帝打斷了。
“多老弱?這可是京營!八十萬禁軍,你跟我說連一千青壯都挑不出來?”嘉靖皇帝馬上就要暴走了。
“回皇上,神機營現在員額三千兩百,實際隻有不到兩千人,去了車營、炮營,火銃手不足八百,選出二百,已經是極限了。”李承勳拱手稟報道。
“什麽?!”嘉靖皇帝也嚇了一跳,這京營的事,還從來沒人跟他細說過,而且神機營自開國以來,一直都是拱衛京師的精銳中的精銳。北伐蒙元殘部時候,神機營可是大顯神威,打出過零傷亡的戰績。
“我大明禁軍號稱八十萬,卻連一千火銃手都沒有?”嘉靖皇帝完全驚呆了,這數字跟自己印象裏的完全合不上啊。
“確實如此,所以,我跟楊洲鶴建議。給他二百火銃手,剩下八百,隨便他選騎弓手還是刀牌手,我都能滿足他。”李承勳拱手說道。
嘉靖皇帝沉默了半晌,長歎了一口氣:“我們的京營,甚至及不上弘治朝出海的水師餘脈,人家五艘船,裏麵的火銃手,都比京營要多!如果現在蒙元再殺過長城,我們還有一戰之力嗎?”
“臣等死罪。”李承勳跪倒在地,先認錯贏一半。
“你確實是死罪。”嘉靖皇帝歎了口氣:“這次派去倭國的兵馬,就按你說的辦,不能再打折扣。但朕命令你,給朕重建神機營,朕不求你能建成洪武、永樂時的精銳,但求你恢複弘治朝的水平。這要求不高吧?”
“臣自當竭盡全力,但,有個比較嚴重的問題,超出臣的能力所及了。”李承勳跪著說道。
“說來聽聽。”嘉靖皇帝已經大概猜到李承勳要說什麽了。
“人,其實不是什麽問題,京師加上順天府、永平府諸衛,在冊軍士,超過八十萬。但神機營的火器,卻是個大問題。現在的火工局和軍器局,都已經造不出過去的鳥銃了,聽說圖紙和製作說明都不知道哪裏去了。”李承勳小心翼翼地說道:“這也不是本朝的錯,正德朝的時候,這些就已經不見了。”
“好好好,都是大明的忠臣良將啊。”嘉靖皇帝不怒反笑:“難怪去年那汪鋐要上奏,說佛朗機銃性能遠超我大明的火銃。我當時隻是一哂,我心裏就想著,我大明累世傳承的火器,豈能不如那小小的佛朗機?原來,你們都知道原委,卻又都不肯告訴朕。你們要瞞朕到幾時?難道非要讓朕做個亡國之君,你們跟著做亡國之臣,才滿意嗎?”
“臣罪該萬死!”李承勳已經汗流浹背,不能貿然應承皇上,但說了真話,皇上隻會更加暴怒,現在他隻能寄希望於皇上不會遷怒到自己身上了。
“你萬死又有什麽用?”嘉靖皇帝眉頭緊鎖:“朕萬萬沒想到,你們會把大明的底子都掏空了。”
嘉靖皇帝雙目無神地離開了兵部,丟下了李承勳,他沒有遷怒,但現在,他卻很是憤怒。突然他眼睛一亮,加快腳步,返回文華殿,有難題,找仙家啊。
“上仙,上仙,弟子朱厚熜呼叫。”嘉靖皇帝拿著對講機呼叫著許亞軒。
此刻許亞軒正在張久征的侯府裏,參觀真正的侯府,對講機一響,他連忙對羅通使了個眼色,羅通出去在門口守著,他來回複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