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冷知識:明朝剛建國的時候,朱元璋把開封稱為北京,這個名字叫了十一年,後來因為封給他的五兒子周王朱橚做封地,又改稱開封府。周王把開封府經營得不錯,成為明朝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南京和北京。


    這在羅通的眼裏,就變成了巨大的地域差距,僅隔著一個黃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開封府的街上到處都是各種商鋪,還有打把勢賣藝的,擺地攤的,街上行人摩肩接踵,這是甚至在北京都見不到的繁華勝景。


    兩人信馬由韁進了開封,羅通看著繁華的街道,轉頭對柳青青說道:“這要不是咱們急著趕路,高低帶你在這裏玩幾天。”


    柳青青睜大著眼睛,看著這個陌生的大城市,有些目不暇給:“這裏好大啊,我的感覺比京師還要大一些呢。”


    “應該不會,但也小不了多少。”羅通穿越之後,還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濃烈的人間煙火氣,他吸了吸鼻子:“好香啊,我聞到好吃的東西了,有點像東北的水煎包,但更香一些。”


    “東北?”柳青青疑惑地問道:“你說的是遼東都司?”


    “呃,對對對。”羅通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這個年代的東北,應該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哪裏會有那些後世掉著花樣的美食呢?


    “那下次你帶我去哦。”柳青青也聞了聞空氣中的香味兒:“好香,我想吃東西了,前麵幾個州府的東西都不好吃。”


    兩個人循著香味一路找過去,是一家掛著“汴梁王記水煎包子”招牌的小店,很多人都在店外麵排隊,用食盒把包子買回家去吃。


    羅通打望一下店裏,有桌椅,但人已經坐滿了。沒有塑料袋的時候,想買個點心吃,也是挺費勁的一件事。倆人隻好把馬先找棵樹拴好,走進店裏等位置。好在水煎包不像其他大菜,很快就有吃完走人的食客讓出了位置,倆人坐下來。


    羅通伸手把店小二招呼了過來:“小二,你們這水煎包怎麽賣的?”


    “二十文一斤,一斤十個,客官要幾斤?”店小二匆匆跑過來,回答道。


    “給我來兩斤吧。”羅通看別人端著碗在喝東西:“他們喝的是什麽?”


    “那是我們店特製的胡辣湯,有點辣,客官要不要來兩碗嚐嚐?”店小二熱情地推銷著。


    “行,兩斤水煎包,兩碗胡辣湯,一共多少錢?”羅通開口問道。


    “胡辣湯三文錢一碗,加兩斤水煎包子,您一共給四十五文好了。”店小二直接給抹了個小零頭,羅通從懷裏摸出錢袋子付了錢。


    店小二拿了錢回到櫃台後麵上了賬,不一會兒就端著一大盤子水煎包走了過來,把盤子放在桌子上:“兩位慢用,胡辣湯我馬上給你們端過來。”


    這可以說是羅通穿越後,見到的最規整的小吃了,每個包子大小形狀都一樣,頗有些後世天津狗不理的那種感覺,包子的下麵被煎成了金黃色,油香撲鼻。


    “你們這裏用的是什麽油,好香啊。”等店小二把兩碗胡辣湯送過來的時候,羅通忍不住開口問道。


    “客官真是明白人。”店小二先開口誇了羅通一句,然後就不無驕傲地介紹起來:“俺這用的都是自家用小磨磨出來的香油,用料好,自然味道就好。”


    “你這油能不能賣我一些?”羅通開口問道:“我太喜歡這味兒了。”


    “客官,不是小店不做您生意,隻是小店自家的油剛剛夠用,抱歉了。但客官如果隻想買香油,這開封府裏,好幾家油坊,都有不錯的油賣,像我們西邊的林記油坊,往後走兩條街,還有個合春記油坊也很好。”


    “好的,多謝。”羅通跟小二對話完畢,才發現,小二居然說的是官話,雖然還帶著河南口音,卻已經盡可能靠近官話了。


    在後世,關於普通話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最常見的就是建國後,國家規定了以北京話為基礎,什麽什麽的。其實這種官話,很早就有,並不是北京土話,而是龍國內地通行的一種各方言互相妥協出來的語言。簡單說,你說著官話,可以走遍龍國各地,暢行無阻。


    但在這裏,一個普通店小二說官話,說明這裏的商貿活動空前繁榮,才會有這樣的遺存。


    “哇,好好吃,我從來沒吃過這樣的味道。”柳青青咬開一個水煎包,裏麵的汁水溢了滿嘴,她邊吃邊不住口地誇讚著。


    按照平時的飯量,兩斤包子兩碗湯,幾乎是不可能全吃掉的,但有可能是前麵沒吃好,在這裏找補一下,倆人幾乎一點沒剩,要不是那水煎包不好攜帶,羅通高低再買上兩斤帶走。


    吃完飯,兩個人都有些撐,就牽著馬,慢慢沿著路走。消耗了一段路之後,才上馬繼續前行,至於那香油,羅通想了想,還是回來的時候,路過開封府,再買些帶回去。


    出了開封,麵前就是四通八達的官道,岔路極多,羅通不得不在城門附近找人問路。


    “往正南走,是奔湖廣方向,去許州的。往東南走,是去南京的。往正東走,是奔徐州方向,去歸德府的。”被問到的老丈十分熱心腸,把路通到什麽地方交代得明明白白,就是方言有些重,許州和徐州,幾乎說得一模一樣。


    不得不說,整個開封府百姓的生活水平,估計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一路南下,行經尉氏、許州、臨潁、郾城等幾個大大小小的州縣,全都是一派國泰民安的樣子。


    普通的百姓看上去也很富足,並沒有黃河北岸衛輝府的那種慘象。直到過了汝河,進入西平縣境內,饑民才開始又多了起來。但總體上講,要比衛輝府強一些。至少沒有隨時暴斃路邊的那種。


    二人中途在西平縣吃了兩碗燴麵,就繼續趕路,傍晚的時候,來到了信陽州。擔心錯過投宿的時間,兩人就在信陽過了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崗山下並收藏穿越!我們找到了龍國衰落的真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