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讚部之內,四十餘位將領皆發現三位大人的異樣。


    這些將領當中,單單是參將就有六位,還有十餘位遊擊將軍。


    雖說勝仗沒打過多少,其中不少將領還被獻賊打得潰不成軍。


    但能在獻賊的圍毆當中活下來,還沒投降,誰沒有兩把刷子?


    又有戴明智和賈煜等十餘位參讚,無論資曆深淺,但紙上談兵的理論知識可都不差。


    而呂大人身後還陪坐著幾位廣西都司的幕僚參讚,他們雖隻是協助後勤補給這一塊,但同樣也是有軍事理論的讀書人。


    因此眾人皆是疑惑地看著‘大放厥詞’的唐世勳。


    要知道,賈煜主張攻打的白牙市,距離東安縣城不足二十裏。


    戴明智主張攻打的淥埠頭,距離縣城隻十餘裏。


    這兩處都是官兵必須要拿下的津要之地,否則豈非寢食難安?


    眾人都知高溪市扼守通往祁陽縣的官道要點,又是蘆洪江匯入湘江的入江口,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定然是獻賊必救之所在。


    但高溪市距離東安縣城足足有百裏!中間還隔著多少獻賊的據點?


    這豈非舍近求遠?


    正因為眾人皆不清楚唐世勳的葫蘆裏究竟賣的是何藥,所以暫時還沒有哪位將領和高參反駁,他們都在仔細地聽唐世勳侃侃而談。


    唐世勳的大致方略是,兵分六路,其中兩路為正,四路為奇。


    兩路主力自然是分別圍攻白牙市與淥埠頭,唐世勳指出,此乃先佯攻後強攻的正兵。


    而四路奇兵為精銳。


    一路自淥埠頭以北的竹橋一帶,向東過大田頭,奔襲紫溪河匯入湘江的津要之地‘大江口’。


    這是賈煜和戴明智早已達成一致意見的奇兵方略。


    但唐世勳委婉地指出了此方略的弊端,這一路隻是突襲擾敵,除了盡可能多地焚燒獻賊在大江口的戰船,無非就是再製造各種混亂而已。


    那大江口本就易守難攻,除非拔掉淥埠頭這顆釘子,再水陸並進與獻賊打一場堂堂之戰,否則奇兵襲擾用處有限。


    當唐世勳指出這個問題時,賈煜和戴明智皆是一聲冷哼,麵露不快之色。


    唐世勳自是不理會二人,接著用細木棍指向大江口以東的另一處津要之地:‘石期站’。


    這石期站乃是石期河匯入湘江的入江口,獻賊的江船同樣雲集,而且此處距離零陵城隻有三十餘裏,大量的糧草輜重皆囤積於此。


    因此唐世勳朗聲道,第二路奇兵繞過大江口,奔襲石期站,目的隻有一個,焚燒獻賊的糧草!以逼迫大江口的獻賊戰船不得不回援相救。


    此言一出,楊總兵等一眾知兵的大將均是眼睛一亮。


    不過陳副總兵則眉宇緊鎖,獨眼中劃過一絲不快之色,兩路精銳向東奔襲,與他意圖向北陸戰的戰略相去甚遠。


    唐世勳的神色愈發篤定,他又指回高溪市,並朗聲道,此處乃是他整個六路出兵方略的核心點。


    祁陽縣位於永州府的最北端,由衡州府而來的所有陸路獻賊和後勤輜重,包括騎兵,全都會經過祁陽縣。


    而要由祁陽縣繼續沿陸路官道南下,則必然會經過高溪市,並由高溪市的北碼頭乘江船渡江至南碼頭。


    因此,唐世勳指出,第三路奇兵百裏奔襲高溪市的南碼頭,焚毀渡江的運兵船與南碼頭的糧草輜重,以阻擊更多馳援白牙市的獻賊援兵。


    隨即,他將細木棍繼續移動,指向了一個新的地點:‘湘口關’。


    此關距離零陵城不足十裏,湘江與瀟水匯流北去的交匯處,乃是零陵城北麵門戶之水道第一險關。


    唐世勳指出,第四路奇兵,由高溪市以南的冷水灘一帶折轉,沿湘江南下突襲湘口關!


    最後他總結道,四路奇兵得手之後,兩路正兵可趁北路和東路獻賊回援之際,大舉進攻白牙市和淥埠頭。


    “嘶!”


    眾將領和參讚們不禁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突襲湘口關?此子莫不是瘋了?那湘口關就如全州的黃沙河關一般,重兵雲集易守難攻,的確為必救之地。


    但湘口關距離東安城如此之遠,沿途皆是獻賊據點,大股兵力自然不可能悄然而過,但若是小股奇兵,過去了豈非也是尋死?


    紙上談兵!賈煜和戴明智等參讚們不禁心生鄙夷。


    他們都醞釀著說辭,準備以各種理由駁斥唐世勳。


    楊總兵和陳副總兵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察覺到對方眼中的震驚之色,隨後二人皆撚須陷入了沉思。


    呂大人那渾濁的老眼中則劃過了一絲精芒,他隱隱感到,此子的二正四奇之新方略,真正的核心點不是高溪市,而是湘口關!


    後生可畏啊!呂大人不禁暗自感歎。


    當然,呂大人雖是對唐世勳的謀略頗為驚歎,但此子太過劍走偏鋒,向來老成持重的呂大人自是不會苟同。


    因此呂大人亦是沉吟不語,坐等一眾參讚與唐世勳辯論。


    賈煜和戴明智對視了一眼,示意對方先請。


    戴明智作為楊總兵的首席幕僚,理所應當地帶頭發問。


    他畢竟老於世故,對於唐世勳的方略並未直接反對,而是以請教的姿態拱手笑道,唐參讚你說四路奇兵都要精銳,試問,這需要多少精銳?


    且兩路正兵要先佯攻,待四路奇兵得手後強攻白牙市與淥埠頭,那可是兩麵作戰的硬仗!即便這兩處的獻賊都有回援,但獻賊難道不會留下足夠的兵力防禦?


    賈煜等戴明智說完後,亦是起身‘請教’。


    作為陳副總兵的首席幕僚,賈煜如今可算是唐世勳這掛職參讚的上司,那說話語氣自然就沒戴明智那麽講究了。


    他質問,大江口、石期站、高溪市和湘口關,這四處都在白牙市和淥埠頭以外,即便當真派四路奇兵而出,如何保證他們都能順利抵達?


    再有,誠如戴參讚所言,若四路奇兵皆為精銳,需要多少兵力?


    若精銳盡出,兩路正兵如何能有作為?恐怕不僅吃不下白牙市和淥埠頭,甚而會有被這兩地獻賊反戈一擊的危險。


    賈煜最後皺眉道,唐公子你如此劍走偏鋒、兵行險招,就不怕陷這數萬將士於險境?


    許多將領聽罷不禁暗自點頭,紛紛交頭接耳。


    的確,這唐參讚的計策看起來頗為精妙,但這些將領誰不清楚,莫要看這城外如今已集結了三萬餘官兵,人數倒是不少,但能有多少精銳?


    如此兵分六路,一著不慎豈非讓獻賊分路蠶食?


    唐世勳的嘴角微微上揚,他對賈煜和戴明智拱了拱手,極為坦誠地淡笑道:“兩位大人所言極是,以上隻是在下的拙計罷了,上不得台麵,嗬嗬!”


    說罷,他神色自若地走到末席坐下,笑而不語。


    堂內眾人皆暗奇,不是吧?這小參讚居然完全不反駁?


    賈煜和戴明智險些破口大罵,他倆可是在心裏邊想了極多的理由,準備一一駁斥唐世勳。


    誰曾想這小子居然完全不接招?


    這就仿佛二人已是將重拳擊出,偏偏打在了棉花上,這等感覺讓兩位謀士極其難受。


    黃毅和包參將等人皆是幸災樂禍之色。


    顏俊臣和鄧參將等人則疑惑不解。


    這時,時間已是來到了午時過半。


    楊總兵和陳副總兵低聲耳語幾句,吩咐眾將先去公廚的食堂就餐,一個時辰後再繼續會議。


    同時兩位總兵大人還極其嚴厲地叮囑眾將,不得向外透露,違者軍法處置。


    眾將心頭一凜,恭聲應是。


    隨後,兩位總兵與呂大人一同走去後院。


    唐世勳神色平靜地離開參讚部。


    他心裏既鬆了口氣,又不禁有些小失落。


    看來自己的這套‘激進’的方略,不太對兩位將軍的胃口啊?


    “唐公子!”


    一個陳副總兵的親兵小跑到唐世勳身旁,恭敬地低聲道:“將軍有請。”


    唐世勳的嘴角微微上揚,心中已是明了,遂跟著親兵離去。


    賈煜和戴明智等參讚自然看到了這一幕。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訝,兩位總兵和呂大人恐怕是心動了!


    於是二人吩咐手下去打飯食來參讚部。


    十餘位參讚極為默契地端坐於參讚部內,看著地圖仔細推敲唐世勳的新方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影橫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影橫窗並收藏南明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