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申不凡這時重重地拍了拍桌子。
他咬牙切齒地說道:“和談個鳥!就官兵那幾萬人,莫說是零陵城,便是湘口關都別想輕易拿下!”
陸知府和許大人等皆是尷尬地舉杯自飲。
至於這些人心裏是何想法,外人自是不得而知。
唐世勳故作不快地瞪了申不凡一眼:“臭小子!你真以為湘口關固若金湯?”
“我!”
申不凡聞言不禁語塞,旋即他惡狠狠地瞪著陸知府和許大人,寒聲問道:“那火器局的人都是吃閑飯的嗎?為何這回送去的火炮老是炸膛?”
“這……”
陸知府也不敢反駁這申家的二世祖,隻得求助地看向唐老夫子。
唐世勳撚須輕歎,語重心長地對申不凡解釋了一番。
他之前還真問了陸知府這個問題。
其實這事也不能全怪火器局,因為火器局的夏大使等人本就忙得不可開交,而湘口關的幾個水師將領不停地催促,就連申不凡也派親兵去催促了一次。
大家都知道大夫廟防線吃緊,也想多鑄些炮出來,但產量本就有限,且水師的火炮損耗率比陸軍更高。
要知道火炮往那戰船上一架,一旦船被擊沉,火炮也就打了水漂不是?
無奈,在水師的多方催促之下,火器局的夏大使請示過孫將軍和陸知府之後,將一批陳年舊炮運去給新船裝配,而這些老炮的品質著實是參差不齊,且氣密性很是堪憂。
再有便是,東郊的幾大船坊皆缺木料,因此戰船上的龍骨、炮架等堅固部位也難以用到更多的好料。
說白了就是在粗製濫造地趕工,以拚得江麵上戰船的數量不輸於官兵罷了。
有這諸多原因在,結果可想而知。
但這事究竟該怪誰?其實不過是一筆糊塗賬,就連孫將軍也是無奈至極。
更何況,湘口關和道州寧遠衛的兩座水師大營的降兵們,本就是些牆頭草,其實早在反攻石期站之時,就已經出現過一些逃兵了。
而今日大夫廟防線的崩潰,無疑讓這些降兵更加看不到希望,逃跑和反降官兵皆不足為奇。
申不凡聽罷,氣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他又不傻,且整日待在戰船上,對於各種問題早已心知肚明,就如跟隨他來支援零陵城的道州水師,今日不也有大半逃跑了?
這等窩火之事偏偏還沒個發泄的點,申不凡緊緊地捏著酒杯,悶頭一飲而盡。
他冷聲道,和談不和談的,他自然聽孫將軍和唐老夫子的決定。
但他提醒眾人道,如今的湘口關,真正的水師降兵隻不足千人。
而他的道州兵和孫將軍的幾位嫡係將領的精銳部下,最多也就一千五百人。
加上那些不靠譜的水師降兵,也才二千五百餘人上下。
申不凡提這個提醒的意思是,湘口關如今隻能自保,恐怕官兵船隊直接叩關,他們也隻能在關牆之上以火炮反擊。
原因很簡單,他和其他幾位將領麾下的一千五百餘精銳都不會水戰,目前來看,守著湘口關也隻能算是勉強為之。
當然,他們也不怕官兵炮轟湘口關,畢竟那關牆不僅厚實,而且上邊全是火炮。
且申不凡還說,他們已經將許多受損戰船上的火炮也全部轉移上了關牆。
不過,官兵想要湘口關開放通商?申不凡一聲冷笑,若是湘口關的水關被長期打開,一旦被細作混入,誰知道哪天破曉官兵會直接突擊水關?他們如何防得住?難道就靠那不足千人的水師降兵?
“這……”
陸知府、許通判和齊縣丞不禁語塞,各個都眉頭緊鎖。
他們隻知大夫廟防線崩了,但沒想到水師的損失如此之大,在幾日之前水師還有五千餘人的啊!隻今日這一敗,居然折損過半?
若是這等情況,湘口關豈能開放通商?必須要關閉三座水門以防不測!陸知府等人皆是如此對唐老夫子說。
唐世勳神情凝重地撚著假須,久久地沉默不語。
這湘口關的情況很不樂觀啊!沒有足夠的水戰之兵,申不凡他們的一千五百餘‘旱鴨子’老賊們,自然不可能駕船出湘口關去迎戰官兵水師。
唐世勳不禁回想起楊總兵那張總是掛著微笑的胖臉,這個笑麵虎!
隻從湘口關的情況來看,楊總兵提出的和談之第一點,即要求開放湘口關和大西門的通商,莫非都是在試探?
方媛兒見唐世勳沉吟不語,她想了許久之後也開口了。
按理來說她一個婦道人家,若非她如今是這龐宅的實際主人,便是坐在這主宴廳中都不太合時宜。
但她這段時日常與那十三姑交流,對於許多生意上的事兒也是了解頗多,因此她還當真有了想法。
隻聽方媛兒蹙眉道,就如適才齊縣丞所言,官兵恐怕不像大家所想的那般缺糧,那麽,楊總兵提出這和談的第二點,即要求以東安城和全州城的商貨來換零陵城的糧食,這會否是哄抬糧價之舉?
方媛兒對此很疑惑,因她知道十三姑與東安城豪商的第一批訂單,就已經超過一百萬兩銀子!把這一百多萬兩銀子兌成糧食去交易?
她好奇地問許大人,您許家就是零陵城最大的糧商之一,在這等情況之下,難道你們不會哄抬糧價以期獲得更多的利潤?
“嗯?”
許大人聞言仔細一想,眼中頓時劃過一絲厲芒:“方夫人所言有理!這可是賺銀子的好時機!即便我許家不哄抬糧價,秦家、宋家、唐家和蔣家等各大糧商,難道還能全都不抬價?”
他那精明的臉上突地劃過一絲古怪的笑意:“這個楊總兵,好深的謀劃啊!”
陸知府和齊縣丞也頓時露出恍然之色,眉頭則愈發緊鎖。
申不凡、曾有才、霍百總和童英等三個旗總則納悶地看著幾位大人,對於不懂做生意的他們而言,還沒搞明白楊總兵這第二個和談條件究竟是怎樣的謀劃?
“嗬嗬嗬!”
唐世勳撚須一笑,讚許地看了方媛兒一眼。
而後他神色凝重地對申不凡等人解釋道,若說官兵的第一個和談條件旨在‘試探’,那麽這第二個和談條件,從表麵上看似乎是官兵在‘示弱’。
即官兵假意表示自己很缺糧,因此想以東安城和全州城的諸多商貨來換取零陵城的糧食。
但實際上卻是包藏禍心!或許,官兵根本不在意他們那邊的貨物究竟能換得多少糧食,他們隻是想以這樣的方式,讓零陵城的糧價徹底失控!
而糧價若是失控,連帶的就是所有物價的高企,而百姓們又無錢買糧,一旦官兵四麵圍城,這寒冬臘月的,餓紅了眼的百姓又豈會眼睜睜地看著全家餓死?
善良的百姓也會變成失控的暴民!
若是到了這等地步,唐老夫子、孫將軍、府衙和縣衙,難道還能血腥鎮壓?
即便勉力鎮壓下去,也隻是苟延殘喘而已,最後,這座孤城定會不攻自破。
‘嘶!’
申不凡等武將皆是聽得倒抽了口涼氣,官兵好歹毒的謀劃!
這老頭兒當真是看得既明白又深遠啊!陸知府、許通判和齊縣丞紛紛詫異地看著唐老夫子。
方媛兒一臉欽佩地看著唐世勳,並請教道,夫子以為該如何化解?
化解?唐世勳的嘴角掛著一絲耐人尋味的笑意。
他斜睨了陸知府和許大人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零陵城的各大糧商誰沒有眼線耳目?這和談條件遲早會被他們知曉,恐怕,明日這零陵城的糧價就要開始飛漲了吧?
申不凡這時重重地拍了拍桌子。
他咬牙切齒地說道:“和談個鳥!就官兵那幾萬人,莫說是零陵城,便是湘口關都別想輕易拿下!”
陸知府和許大人等皆是尷尬地舉杯自飲。
至於這些人心裏是何想法,外人自是不得而知。
唐世勳故作不快地瞪了申不凡一眼:“臭小子!你真以為湘口關固若金湯?”
“我!”
申不凡聞言不禁語塞,旋即他惡狠狠地瞪著陸知府和許大人,寒聲問道:“那火器局的人都是吃閑飯的嗎?為何這回送去的火炮老是炸膛?”
“這……”
陸知府也不敢反駁這申家的二世祖,隻得求助地看向唐老夫子。
唐世勳撚須輕歎,語重心長地對申不凡解釋了一番。
他之前還真問了陸知府這個問題。
其實這事也不能全怪火器局,因為火器局的夏大使等人本就忙得不可開交,而湘口關的幾個水師將領不停地催促,就連申不凡也派親兵去催促了一次。
大家都知道大夫廟防線吃緊,也想多鑄些炮出來,但產量本就有限,且水師的火炮損耗率比陸軍更高。
要知道火炮往那戰船上一架,一旦船被擊沉,火炮也就打了水漂不是?
無奈,在水師的多方催促之下,火器局的夏大使請示過孫將軍和陸知府之後,將一批陳年舊炮運去給新船裝配,而這些老炮的品質著實是參差不齊,且氣密性很是堪憂。
再有便是,東郊的幾大船坊皆缺木料,因此戰船上的龍骨、炮架等堅固部位也難以用到更多的好料。
說白了就是在粗製濫造地趕工,以拚得江麵上戰船的數量不輸於官兵罷了。
有這諸多原因在,結果可想而知。
但這事究竟該怪誰?其實不過是一筆糊塗賬,就連孫將軍也是無奈至極。
更何況,湘口關和道州寧遠衛的兩座水師大營的降兵們,本就是些牆頭草,其實早在反攻石期站之時,就已經出現過一些逃兵了。
而今日大夫廟防線的崩潰,無疑讓這些降兵更加看不到希望,逃跑和反降官兵皆不足為奇。
申不凡聽罷,氣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他又不傻,且整日待在戰船上,對於各種問題早已心知肚明,就如跟隨他來支援零陵城的道州水師,今日不也有大半逃跑了?
這等窩火之事偏偏還沒個發泄的點,申不凡緊緊地捏著酒杯,悶頭一飲而盡。
他冷聲道,和談不和談的,他自然聽孫將軍和唐老夫子的決定。
但他提醒眾人道,如今的湘口關,真正的水師降兵隻不足千人。
而他的道州兵和孫將軍的幾位嫡係將領的精銳部下,最多也就一千五百人。
加上那些不靠譜的水師降兵,也才二千五百餘人上下。
申不凡提這個提醒的意思是,湘口關如今隻能自保,恐怕官兵船隊直接叩關,他們也隻能在關牆之上以火炮反擊。
原因很簡單,他和其他幾位將領麾下的一千五百餘精銳都不會水戰,目前來看,守著湘口關也隻能算是勉強為之。
當然,他們也不怕官兵炮轟湘口關,畢竟那關牆不僅厚實,而且上邊全是火炮。
且申不凡還說,他們已經將許多受損戰船上的火炮也全部轉移上了關牆。
不過,官兵想要湘口關開放通商?申不凡一聲冷笑,若是湘口關的水關被長期打開,一旦被細作混入,誰知道哪天破曉官兵會直接突擊水關?他們如何防得住?難道就靠那不足千人的水師降兵?
“這……”
陸知府、許通判和齊縣丞不禁語塞,各個都眉頭緊鎖。
他們隻知大夫廟防線崩了,但沒想到水師的損失如此之大,在幾日之前水師還有五千餘人的啊!隻今日這一敗,居然折損過半?
若是這等情況,湘口關豈能開放通商?必須要關閉三座水門以防不測!陸知府等人皆是如此對唐老夫子說。
唐世勳神情凝重地撚著假須,久久地沉默不語。
這湘口關的情況很不樂觀啊!沒有足夠的水戰之兵,申不凡他們的一千五百餘‘旱鴨子’老賊們,自然不可能駕船出湘口關去迎戰官兵水師。
唐世勳不禁回想起楊總兵那張總是掛著微笑的胖臉,這個笑麵虎!
隻從湘口關的情況來看,楊總兵提出的和談之第一點,即要求開放湘口關和大西門的通商,莫非都是在試探?
方媛兒見唐世勳沉吟不語,她想了許久之後也開口了。
按理來說她一個婦道人家,若非她如今是這龐宅的實際主人,便是坐在這主宴廳中都不太合時宜。
但她這段時日常與那十三姑交流,對於許多生意上的事兒也是了解頗多,因此她還當真有了想法。
隻聽方媛兒蹙眉道,就如適才齊縣丞所言,官兵恐怕不像大家所想的那般缺糧,那麽,楊總兵提出這和談的第二點,即要求以東安城和全州城的商貨來換零陵城的糧食,這會否是哄抬糧價之舉?
方媛兒對此很疑惑,因她知道十三姑與東安城豪商的第一批訂單,就已經超過一百萬兩銀子!把這一百多萬兩銀子兌成糧食去交易?
她好奇地問許大人,您許家就是零陵城最大的糧商之一,在這等情況之下,難道你們不會哄抬糧價以期獲得更多的利潤?
“嗯?”
許大人聞言仔細一想,眼中頓時劃過一絲厲芒:“方夫人所言有理!這可是賺銀子的好時機!即便我許家不哄抬糧價,秦家、宋家、唐家和蔣家等各大糧商,難道還能全都不抬價?”
他那精明的臉上突地劃過一絲古怪的笑意:“這個楊總兵,好深的謀劃啊!”
陸知府和齊縣丞也頓時露出恍然之色,眉頭則愈發緊鎖。
申不凡、曾有才、霍百總和童英等三個旗總則納悶地看著幾位大人,對於不懂做生意的他們而言,還沒搞明白楊總兵這第二個和談條件究竟是怎樣的謀劃?
“嗬嗬嗬!”
唐世勳撚須一笑,讚許地看了方媛兒一眼。
而後他神色凝重地對申不凡等人解釋道,若說官兵的第一個和談條件旨在‘試探’,那麽這第二個和談條件,從表麵上看似乎是官兵在‘示弱’。
即官兵假意表示自己很缺糧,因此想以東安城和全州城的諸多商貨來換取零陵城的糧食。
但實際上卻是包藏禍心!或許,官兵根本不在意他們那邊的貨物究竟能換得多少糧食,他們隻是想以這樣的方式,讓零陵城的糧價徹底失控!
而糧價若是失控,連帶的就是所有物價的高企,而百姓們又無錢買糧,一旦官兵四麵圍城,這寒冬臘月的,餓紅了眼的百姓又豈會眼睜睜地看著全家餓死?
善良的百姓也會變成失控的暴民!
若是到了這等地步,唐老夫子、孫將軍、府衙和縣衙,難道還能血腥鎮壓?
即便勉力鎮壓下去,也隻是苟延殘喘而已,最後,這座孤城定會不攻自破。
‘嘶!’
申不凡等武將皆是聽得倒抽了口涼氣,官兵好歹毒的謀劃!
這老頭兒當真是看得既明白又深遠啊!陸知府、許通判和齊縣丞紛紛詫異地看著唐老夫子。
方媛兒一臉欽佩地看著唐世勳,並請教道,夫子以為該如何化解?
化解?唐世勳的嘴角掛著一絲耐人尋味的笑意。
他斜睨了陸知府和許大人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零陵城的各大糧商誰沒有眼線耳目?這和談條件遲早會被他們知曉,恐怕,明日這零陵城的糧價就要開始飛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