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時過半,雲湧月沉,天色漆黑至極。


    鵝子崗上的烽火台,唐世勳和鄭罡二人扶著木欄杆默默遠眺星火點點的楓木衝營地。


    烽火台內的第一層亮著微弱的燈火,汪慶達、洪山海和五個通文墨的百總們神情嚴肅地圍在一張木桌前。


    桌上擺著唐世勳繪製的黃陽堡及周邊地形圖,進進出出的聯絡兵們正在向汪慶達等人匯報各營之動向,三個百總正在用炭筆做記錄,另兩個百總則在地圖上進行標注。


    在一個多時辰以前,後備營的斥候給向汪慶達傳回了準信,兩艘中型戰船已停靠在黃陽堡東碼頭,而魚腮口的碼頭邊上當真停了好幾艘戰船,其中有一艘大型戰船、兩艘中型戰船和四艘小型戰船。


    收到準確消息之後,唐世勳親自拍板定下了整個黃陽堡戰役的攻略。


    其一,官道節點馬家溝的埋伏圈由山地營千總雷盛負責,除了他率領的三百餘狼兵以外,陷陣營嶽老財新招募的七百餘山賊亦由雷盛統率,如此一來後備營的右部之九百餘將士便不需待在馬家溝幹等。


    同時雷盛還有一個任務,若今晚無獻賊援兵由官道經過馬家溝支援黃陽堡,則雷盛在明日破曉前後突襲魚腮口!不必占領,隻需盡量將魚腮口的驛站、市集與碼頭皆焚燒殆盡。


    其二,楓木衝的獻賊營地,此處對於黃陽堡的獻賊守將段四爺而言極為重要,之前汪慶達是打算親率他的後備營左部之嫡係去打這第一仗,但唐世勳最後定下由後備營副統領馮丁亥率右部的九百餘將士去攻打楓木衝營地。


    因汪慶達本就有傷在身,唐世勳命汪慶達留著鵝子崗統籌全局,並請洪山海在旁輔助之,而前方戰事則由副營將官馮丁亥去統率。


    其三,鑒於魚腮口的戰船頗多,為防這些戰船在黃陽堡的東碼頭外之江麵上炮擊支援,東碼頭的兩座炮台必須完好無損的拿下!


    因此唐世勳命陷陣營的副營將官黃爺負責東碼頭之戰,陷陣營的百餘精銳老賊和黃爺新招募的百餘山賊新兵、後備營的左部將士九百餘人,共計一千一百餘將士作為東碼頭之戰的主力。


    一旦黃陽堡燃起烽火,黃爺這邊就立刻攻打東碼頭,與此同時,顏俊克等十八個水鬼則潛入水中鑿沉停靠在碼頭的兩艘中型戰船。


    另有洪山海麾下的四十餘個有操持火炮經驗的靖州兵亦跟著黃爺而去,至於洪山海剩下的一百七十餘精銳老兵則守在鵝子崗的周圍。


    其四,除去查探敵情、傳遞各營各方消息的後備營前部斥候司之將士以外,後備營的前部第二司四百六十餘名將士、後部的九百三十餘將士,全都埋伏於楓木衝與黃陽堡之間的金雞庵一帶。


    同時,山地營副統領農昆麾下的三百餘狼兵一分為二,一半隨黃爺去攻打東碼頭,另一半則隨農昆去往金雞庵。


    在金雞庵的將士超過一千五百人,他們的任務有二,且需要農昆等將領們隨機應變,第一個任務自然是伏擊有可能去支援楓木衝的獻賊。


    第二個任務尤為重要,他們要留心黃陽堡的烽火,因為誰都不曉得那守將段四爺會在何時點燃烽火求援,萬一在楓木衝營地剛遭到攻擊且點燃烽火之時,黃陽堡的段四爺也趕緊點燃烽火請求魚腮口的戰船來支援呢?


    而黃爺那邊攻打黃陽堡東碼頭的信號是以黃陽堡的烽火為準,一旦烽火點燃,黃爺那邊就會即刻發起進攻。


    但黃陽堡內可是有兩千獻賊!若段四爺發現東碼頭遭到攻擊,會否立刻派精銳過去支援東碼頭?畢竟對於段四爺而言,楓木衝營地雖重要,但東碼頭更為重要且距離更近不是?


    因此農昆等埋伏於金雞庵的一千五百餘將士也需留心黃陽堡的烽火,當段四爺點燃烽火以後,金雞庵的將士們需分兵去攔截支援東碼頭的獻賊,以防黃爺那邊在碼頭上腹背受敵。


    而這一係列的戰略部署都得等到亥時,即馮丁亥率後備營的右部將士去攻打楓木衝營地為開端。


    除了這幾路的部署以外,唐世勳還埋了兩顆‘暗棋’,一個是陷陣營的千總嶽老財,他將帶著十五個精銳和雍二潛伏於黃陽堡東牆之外的密林,待到東碼頭的戰事已起之後,嶽老財等人便伺機由東牆的溝閘潛入堡內。


    唐世勳讓嶽老財等人潛入黃陽堡可不是要他們去當死兵發起奪門之戰,而是為了一個秘密任務,趁戰事已起的混亂當口秘密逮捕薛正的得力臂膀木爺!當然,同時也為了營救顧厚生和周堅等五人。


    另一顆‘暗棋’則是鄭罡的手下殷駿,唐世勳命殷駿跟在後備營副統領馮丁亥身邊,殷駿背著鄭罡配製的火藥包,至於何時去炸門由馮丁亥決定。


    還有半個時辰了!唐世勳深吸了一口夜裏的寒氣,雙手緊緊地按住望台上的木欄杆。


    一旁的鄭罡亦是甚為緊張,但他此時陪唐世勳站在這可不僅僅是在關注這場戰事,而是在匯報諸多的各方消息。


    原本他下午抵達以後就想跟唐世勳詳細匯報的,但那時唐世勳可沒得空閑時間,直到此時鄭罡方才得以有機會單獨匯報。


    鄭罡首先便說起了洪山海私自率二百餘靖州兵離開東安城的‘叛逃’事件,此事在東安城官兵當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畢竟整個東安城官兵當中除了副總兵陳建誌以外,級別最高的就是洪山海、包耿和鄧謙三位參將,洪山海居然跑去蘆洪市投奔唐家軍?這讓東安城的軍政要員們如何想得明白?


    在洪山海‘叛逃’的次日,負責高溪市南碼頭和冷水灘等地防務的參將鄧謙被副總兵陳建誌召回了東安城,之後鄧謙就再也未離開過東安城。


    且從蘆洪市的江對岸、高溪市南碼頭、冷水灘直至湘口關外的岐山頭等地,這一整條防線的百總以上的將領們全部被調回了東安城,亦即是說,鄧謙與其麾下的郴州兵將領們都被調離了這條防線,取而代之負責這條防線的是原負責石期站和大江口等地防務的參將包耿。


    同時,副總兵陳建誌的嫡係趙千總和齊千總則負責石期站和大江口等地防務。


    而在高溪市北碼頭與獻賊杜爺談判之逐項事宜亦由參將包耿負責,他的弟弟包直如今已被陳建誌提拔為把總之職,且被任命為與獻賊和談的正使,而千總齊雄的弟弟齊二春與縣衙主簿魏紹澤則是和談副使。


    陳副總兵此番換防之目的很明確,他擔心鄧謙會成為第二個洪山海!因鄧謙和其麾下的嫡係郴州兵同樣沒有任何家眷在東安城。


    而洪山海帶著二百餘靖州兵悄悄離開東安城必然有內應,且他們怎會如此迅速的抵達蘆洪市的江對岸?


    若無鄧謙幫忙安排船隻,幾個月沒離開過東安城的洪山海又上哪去找船隻渡江?


    因此副總兵陳建誌必然會懷疑參將鄧謙,況且鄧謙若繼續待在在高溪市南碼頭,陳建誌豈會不擔心他破壞和談或是搞出別的幺蛾子?畢竟,鄧謙可不是陳建誌的嫡係。


    因此參將鄧謙與他的嫡係郴州將領們,如今都在東安城內負責訓練新兵。


    鄭罡說到這不禁搖頭苦笑,他本就是鄧謙手底下的兵,對於這位參將大人的秉性可是熟悉得很,鄧謙怎可能派船送洪山海一行渡江?這豈不是等著被陳副總兵懷疑嗎?


    在鄭罡看來最可疑的就是顏俊堯,不過鄭罡又想不明白,那顏俊堯又不是個巧舌如簧的說客,洪山海怎會放著好好的參將不當而跑來投奔唐世勳?


    再有,如今東安城的各界人士都清楚陳副總兵已是動了真怒,他連彈劾洪山海的奏章都已寫好,以後洪山海可就是背叛大明的罪將了。


    唐世勳仔細聽罷後問道:“包直與那杜爺的和談情況如何?”


    鄭罡一聲冷哼:“還不就那樣?獻賊杜爺雖未明確反對接受陳副總兵的招安,但提的條件頗多,且其中有個條件對公子您的隊伍影響極大……”


    那杜爺在三日前提出,蘆洪市和牛角壩鎮如今在四明山的賊人們手中,他希望官兵表現出該有的誠意來,即要求官兵渡過蘆洪江去攻打蘆洪市!


    這個條件讓東安城的官兵高層將領們陷入了激烈的爭論當中,因他們曉得占據蘆洪市的乃是零陵城的唐家軍,而他們打的如意算盤是坐山觀虎鬥,又豈會願意渡江去攻打蘆洪市?


    但官兵方麵也未直接拒絕杜爺,首席幕僚賈煜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封鎖蘆洪江,嚴禁東安城的商人們與蘆洪市進行任何交易!


    鄭罡歎道,不得不承認賈煜的這個建議是既狠且準,因如今的蘆洪市一帶有將近兩萬的難民,且數量每日俱增,而糧食和粗鹽等物資之前大多是由鄭罡牽線、參將鄧謙出麵向東安城的豪商們高價收購。


    而今鄧謙被調回東安城,鄭罡雖未受到波及,但沒了鄧謙出麵,蘆洪市雖因剿匪所得而不缺金銀,可糧食從哪裏弄?


    關於這個問題,鄭罡在兩日前還以飛鴿傳書與零陵城的王秀荷商議過,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況且那高溪市的兩邊碼頭由參將包耿和獻賊杜爺把持著,零陵城的糧食如何運得到蘆洪市?


    而顏俊堯也知曉了此事,他之前也動用了不少關係幫蘆洪市購糧,但陳副總兵昨日已經下達了禁止與蘆洪市交易的軍令,無論東安城的豪門望族還是軍政兩界,有幾個人還敢與顏俊堯做這等恐會掉腦殼的買賣?


    ‘砰!’


    唐世勳的臉色鐵青,右手重重地拍在木欄杆上。


    官兵這是要斷我的後路啊!唐世勳的鷹目中已滿是森然之色。


    這影響的可不僅僅是蘆洪市和劉誌寶的後備二營,還有後備營、陷陣營和山地營的六千餘將士,這所有將士們的鹽糧補給可都指望著向東安城購買!


    何況還有駐守牛角壩鎮的張天王、駐守窯頭埠的秦天王等一千五百餘山賊呢?人家都是來投誠的,唐世勳多多少少不得有所表示?


    至於說陷陣營和山地營的剿匪所得,龐大田和盤輝那兩路剿匪軍是至今都沒個音訊,但黃爺和嶽老財這兩路所得之金銀財物已是很多,可糧食是真沒多少。


    況且還有那許多的難民,即便盡量節省糧食,但後備營和後備二營將士們的家眷就有近萬人!若不能給這些家眷們一口吃的,兩營將士們豈會對他唐世勳效死命?


    鄭罡則接著沉聲道:“公子,俺在高溪市的線人昨日還傳來一則傳聞,說是那獻賊杜爺打算派幾艘戰船去炮擊蘆洪市!消息真假還有待確定,但若真的如此,蘆洪市的人恐怕會死傷甚眾呐!”


    唐世勳一臉凝重地頷首道:“官兵限製與蘆洪市貿易,且官兵又正在與那獻賊杜爺和談,杜爺不敢貿然派陸軍出去,那他能動用的反擊我方之手段就是高溪市北碼頭的戰船!這樣,你明日親自去一趟高溪市查探……”


    ‘殺——’


    就在這時,兩裏外山嶺下傳來了此起彼伏的呐喊聲。


    ‘嗚——’


    與此同時,楓木衝營地傳出了蒼涼的號角聲,衝天的烽火驟起!


    亥時至,進攻黃陽堡的第一仗正式打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影橫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影橫窗並收藏南明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