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勳並未在意神色各異的眾人,他轉入正題道:“好,繼續有關整編情報網之議題。”
眾人皆收斂心神洗耳恭聽。
隻聽唐世勳條理清晰地說道,當他在今年正月建立唐家軍之後,在參謀部當中設立了一個擁有極大獨立自主權的部門,軍情司。
當時唐世勳隻在該司之中設立了三個科,其中軍情一科的科長是顏梓玉,第二科的科長是薛正,第三科的科長是嶽三水,他們三人正是當時情報網的三個主要負責人。
在打下黃陽堡之後,唐世勳又命嶽老財建立新的科室,嶽老財執意要六,於是便有了軍情六科。
唐世勳指出,他接下來要再立三個科,為方便統籌管理,不再任由誰自行決定做第幾科的科長。
他任命,王秀荷接替薛正擔任軍情二科的科長,劉誌貴就任軍情四科的科長,鄭罡就任軍情五科的科長。
劉誌貴和鄭罡皆不廢話,立刻恭聲領命。
嶽老財的小眼睛一陣眨巴,他好奇地問道:“公子,您適才說要在軍情司建立三個新科,而王夫人是接替薛正曾經擔任的第二科科長,這是否還少了一個新的科?不知由誰來擔任?”
丁遷和鄭罡不禁看向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的龍襄。
他倆知道於青青乃是肅衛統領,且肅衛對於軍情司還有監督權,於青青不可能再在軍情司掛職。
而季十三乃是顏梓玉的手下,那自然就是軍情一科的人。
因此在座的豈不就隻剩下隸屬湖廣錦衣衛的龍襄了?但龍襄會答應嗎?
龍襄的眉頭不禁微皺,他自是感受到了丁遷和鄭罡的目光。
雖說唐世勳要授予他三等功的金質勇士勳章,對此他自然沒甚好拒絕的,畢竟有那勳章在,至少能給他和兒孫一份持續百年的穩定收益不是?
但龍襄可是有正式軍職的錦衣衛百戶,他對於加入唐家軍並無興趣,因此他已是在心裏想著推脫之詞。
唐世勳則淡然一笑:“沒錯,我還要建一個軍情七科,該科的科長由薛正擔任。”
此話一出,眾人的神色頓時變得古怪了起來。
丁遷輕咳了兩聲,率先拱手道:“世勳公子,您曉得在下當初在小狼山寨時乃是薛正的手下,按理來說在下不便說他的壞話……”
隻聽丁遷神情嚴肅地說道,他這人最為看中一個‘義’字,即便他是個飛賊,但他可以拍著胸口說他是個義賊!因為他從不盜竊普通百姓,隻盜那些名聲不佳的富貴人家,這是他一直秉承的原則。
丁遷將他自己的‘義賊’身份給吹噓了一番之後,方才說回薛正。
誠然,當初在小狼山寨時他丁遷乃是薛正的人,但薛正投靠世勳公子之後卻又生反骨背叛!且世勳公子在二月下旬時,於黃陽堡內險些被薛正手下的木爺給軟禁了不是?
丁遷委實想不明白,世勳公子從未苛待過薛正和薛剛倆兄弟,哪怕他倆已經背叛公子,但公子還叮囑嶽老財莫要為難他倆的家眷,為何薛正會做出如此不義之舉?
最後丁遷總結道,即便薛正在說服倪夫人開城投降之事上有些功勞,且薛家兄弟的惠澤行之產業已全部充公,但這最多算是功過相抵,公子何須繼續任用生了反骨的薛正?
嶽老財聽罷頓時拍著腿大聲附議,薛正委實不忠不義,公子為何還要用他?
鄭罡的嘴巴子一陣蠕動,由於他在零陵城時跟薛正的關係很不錯,他也清楚薛正背叛世勳公子該是緣於理念不合,但他也不知該如何為薛正說幾句好話。
畢竟嶽老財和丁遷都認定薛正乃是不忠不義之人,這看上去也甚為有理不是?
於青青、林素素和劉誌貴三人則並未插話,但三人心裏自然也不讚成世勳公子重新啟用薛正。
季十三這時撚須問道:“龍百戶,老夫曾聽梓玉提起過,薛正曾經是湖廣錦衣衛的副千戶,且還是韓夫人的父親韓千戶的得力幹將?但薛正不僅背叛了韓夫人且還殺了不少她的手下?”
龍襄聽罷不禁一聲冷哼:“季夫子,薛正雖掛有湖廣錦衣衛副千戶之銜,但實職不過與在下一樣隻是湖廣錦衣衛的百戶而已,他的確背叛了韓夫人,兩年前在衡州府耒陽縣城發生的錦衣衛之內訌事件,‘主角’便是薛正!”
嶽老財和丁遷頓時拍著腿大罵薛正果然天生反骨,這豈非又是明證?
唐世勳沉吟片刻後說道:“嗯,那就暫不設立軍情七科。”
嶽老財和丁遷見公子從善如流,高興地大呼公子英明。
唐世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本就對薛正另有安排,給薛正一個軍情七科的科長之職不過是為了其方便行事,既然眾人皆不滿薛正的背叛之舉,那他自然不會在這等小小的人事安排上固執己見。
隨即唐世勳繼續之前的話題,他之所以要把各路情報網皆納入軍情司,這一來是為了將來統籌管理,二來是為了將來方便布置跨區域的軍情司各科之聯合行動等事。
他輕敲椅把手著重指出,軍情司各科的科長實際上就是各地情報網的負責人,各科之下可設立小組和小隊若幹,其中小組上限暫定為十個,小隊則不設限。
但各科必須上報所有組、隊的骨幹成員之名單,以便於對各科發放薪俸、論功行賞和違規處罰等各項事宜。
再有,軍情司各科的情報傳遞必然需要一個匯總樞紐與傳接點,因此軍情司內將設立一個‘機要科’,專司情報匯總與傳接等工作。
同時機要科還需將情報分門別類,比如跟軍事敵情等相關的緊要之情報需進行備份並轉呈參謀部,又比如涉及敵方細作的隱秘情報則需備份並轉呈肅衛,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唐世勳暫定由軍情二科的科長王秀荷兼任機要科的科長,這是他眼下的最優選擇,因王秀荷的鴿站體係已日趨完善,各地情報網的消息都會先由飛鴿傳至零陵城,王秀荷如今本就在做著機要科的匯總與傳接等要務。
隨後唐世勳再次將各科的科長名單念了一遍,軍情一科的科長為顏梓玉;二科王秀荷;三科嶽三水;四科劉誌貴;五科鄭罡;六科嶽老財;機要科由王秀荷兼任。
他接著說道,因軍情司為擁有獨立自主權的特殊部門,因此由唐世勳親自兼任該司的司長之職,且該司之內還會設立‘財務科’,各科的公款開支可上報至財務科予以報銷,具體的報銷章程他會盡快擬定。
還有各科的軍職與薪俸等問題,各科的科長皆掛把總之軍職,該職會有唐家軍頒發的正式告身,各科之內的組長則掛百總之職,這同樣是正式的軍職,且科長與組長皆有一份由唐家軍後勤部所發放的與軍職相對應的薪俸。
唐世勳說到這不禁笑道:“當然,這裏邊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軍情六科的嶽老財,因老財在擔任六科的科長以前就已經是陷陣營的千總,不過其他各科也不必羨慕,將來隻要功績足夠,科長皆能升任千總之職,而組長亦最高能升任把總之職。”
嶽老財那種猥瑣的臉已笑成了一朵菊花,他樂嗬嗬地笑個不停,還對著丁遷一陣擠眉弄眼,小遷兒你可得加油啊,哥哥我便先在這千總的位子上安坐了。
丁遷故作不爽地白了嶽老財一眼,但不得不承認嶽老財的運勢夠旺,就老財這小身板怕是都沒真正上過戰場,隻因他一直跟在曾經落魄的龐大海和龐大田倆兄弟身邊,當龐大田成了陷陣營的營將官之後,擅於拍馬屁的嶽老財就靠著那張嘴討了個千總的職位來,好吧,這也算是老財的本事了。
唐世勳則繼續說道,軍情司各科的科長和組長在明麵上的薪俸與其他各營的同級別將領相當,不過各科之內的其他成員則不會由後勤部發放薪俸。
這其中自是有原因的,因唐世勳已經對後勤部製定了頗為詳實的規章製度,財務管理亦日趨完善,但軍情司各科的成員沒個定數且幾乎都在暗地裏工作,若由後勤部發放薪俸必然會造成諸多麻煩,單單是審計那一塊就很難通過。
眾人聽罷皆點頭表示理解,不過除了於青青以外,其他人則都不由自主地皺起了眉頭。
季十三自是察覺到眾人的神情,他猜想大家該是與他有同樣的想法,作為在座最為年長者他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他以顏梓玉的廣西情報網為例,該情報網已經由廣西的桂林府向東邊的平樂府和梧州府擴展,想來顏梓玉該是早就得到過唐世勳的授意,因此她在建立廣西情報網之初就已經進行了規劃。
如今顏梓玉的軍情一科下轄有六個組,各組暫時隻定員十人,這些情報網的骨幹層就有整整六十人。
在這六組之下又各有三到五個小隊,每隊也隻暫定最多十人,但哪怕每隊隻十人,這些小隊的總人數也已接近三百人!而在各組、各隊之外還有極多明裏暗裏的外圍眼線不是?
季十三說到這時瞥見嶽老財和鄭罡等人皆麵露詫異之色,而他也頗為理解他們為何詫異,因為唐世勳手底下的各路情報網有誰能有如此多的骨幹和小隊?
隨即季十三苦笑道,他如今乃是軍情一科第三組的組長,同時還是科內的賬房先生之一,莫要看軍情一科的情報網有六十個骨幹和近三百人的各小隊成員,但就算是一個豪門望族要養三四百號下人也極為頭疼不是?
何況軍情一科的六個組共六十人都是由顏梓玉親自過目挑選的情報人員,若是隻給他們發個一二兩銀子的月俸,誰會看得上眼?因此顏梓玉如今給出的標準是組長月俸二十兩銀子,組員和下轄小隊的隊長為十兩銀子,隊員則為五兩銀子。
單隻算這些,顏梓玉的軍情一科每月就要付出二千餘兩銀子的月俸!那一年下來可不就是三萬兩上下的銀子?
且這還不包括唐世勳所擬定的獎勵製度,若有情報人員立下大功勞,少則幾十兩銀子,多則上百兩甚至更多。
但這兩項還不是最費銀子的地方,真正要砸入大量銀子的乃是明裏暗裏的外圍眼線。
季十三舉例道,由於桂林府城乃是廣西省會的所在地,比方說要去打聽廣西三司某位要員的秘事或重要情報,常用的有兩個法子,要嘛收買該要員身邊的親信隨從,要嘛就收買該要員的枕邊人、親人或仆人。
如若是收買親信,又有幾個不是貪財之輩?要想得到某位要員的秘事或重要情報,沒個幾十上百兩銀子乃至更多,那些親信根本都懶得搭理你不是?
說到這,季十三搖頭歎了口氣,由於他乃是軍情一科的賬房先生之一,因此甚為清楚軍情一科的開銷有多大。
從顏梓玉在正月下旬開始建立情報網至今的短短兩個月當中,單隻是收買廣西軍政要員們身邊的親信或家眷以打探情報這一項,就已經砸了一萬好幾千兩銀子!
這還不包括顏梓玉的爹爹顏兆丁、舅舅季榮祖等人設宴款待諸多要員,以旁敲側擊打探各類消息呢?
還有那些在桂林府城與各地州縣的街頭巷尾幫軍情一科打聽各類消息的外圍眼線,這同樣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季十三甚是發愁地總結道:“以梓玉如今的情報網,若要遍及平樂府和梧州府,六十個骨幹已是不夠用,接下去必然要繼續擴充各組的骨幹人數,而若是唐公子這邊隻給科長與組長發些微薄的月俸,梓玉又該如何養如此多的人?若是讓這些人自己去用各種手段撈銀子,以後必然會亂了大套!何況這些人若是吃腥了嘴,誰還會服從梓玉的命令?”
‘咕嚕!’
嶽老財和鄭罡兩人聽季十三絮絮叨叨地說了這一大堆開銷以後,他倆已是忍不住輕咽了口唾沫。
要知道嶽老財的軍情六科如今有三個組共四十餘人,其中真正算得上是骨幹的也就十來人,而他的情報網是蘆洪市直至這祁陽城,在收買眼線這一塊所費的銀子委實不多,但視財如命的他對此已是肉疼至極。
一想到若是將來他把情報網也做成顏梓玉那般龐大得燒多少銀子?這豈非是要了他的命嗎?
相比嶽老財,鄭罡則更為摳門,他至今都隻養了不足十個骨幹而已!且有時還要跟那些外圍眼線討價還價,這並非是鄭罡沒銀子,而是這廝與嶽老財一個德性,對於那些個黃白之物看得極重。
格局太小了啊!嶽老財和鄭罡皆是在心中暗歎。
劉誌貴和丁遷亦是深有感觸,且對於季十三的總結很是認可,要想擴大情報網就必然要砸銀子,而如此多的銀子難道由各科自己來想辦法?這誰能扛得住?
他倆不禁看向唐世勳,既然公子不打算從唐家軍的後勤部撥銀子給軍情司,那這經費又從哪來?
眾人皆收斂心神洗耳恭聽。
隻聽唐世勳條理清晰地說道,當他在今年正月建立唐家軍之後,在參謀部當中設立了一個擁有極大獨立自主權的部門,軍情司。
當時唐世勳隻在該司之中設立了三個科,其中軍情一科的科長是顏梓玉,第二科的科長是薛正,第三科的科長是嶽三水,他們三人正是當時情報網的三個主要負責人。
在打下黃陽堡之後,唐世勳又命嶽老財建立新的科室,嶽老財執意要六,於是便有了軍情六科。
唐世勳指出,他接下來要再立三個科,為方便統籌管理,不再任由誰自行決定做第幾科的科長。
他任命,王秀荷接替薛正擔任軍情二科的科長,劉誌貴就任軍情四科的科長,鄭罡就任軍情五科的科長。
劉誌貴和鄭罡皆不廢話,立刻恭聲領命。
嶽老財的小眼睛一陣眨巴,他好奇地問道:“公子,您適才說要在軍情司建立三個新科,而王夫人是接替薛正曾經擔任的第二科科長,這是否還少了一個新的科?不知由誰來擔任?”
丁遷和鄭罡不禁看向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的龍襄。
他倆知道於青青乃是肅衛統領,且肅衛對於軍情司還有監督權,於青青不可能再在軍情司掛職。
而季十三乃是顏梓玉的手下,那自然就是軍情一科的人。
因此在座的豈不就隻剩下隸屬湖廣錦衣衛的龍襄了?但龍襄會答應嗎?
龍襄的眉頭不禁微皺,他自是感受到了丁遷和鄭罡的目光。
雖說唐世勳要授予他三等功的金質勇士勳章,對此他自然沒甚好拒絕的,畢竟有那勳章在,至少能給他和兒孫一份持續百年的穩定收益不是?
但龍襄可是有正式軍職的錦衣衛百戶,他對於加入唐家軍並無興趣,因此他已是在心裏想著推脫之詞。
唐世勳則淡然一笑:“沒錯,我還要建一個軍情七科,該科的科長由薛正擔任。”
此話一出,眾人的神色頓時變得古怪了起來。
丁遷輕咳了兩聲,率先拱手道:“世勳公子,您曉得在下當初在小狼山寨時乃是薛正的手下,按理來說在下不便說他的壞話……”
隻聽丁遷神情嚴肅地說道,他這人最為看中一個‘義’字,即便他是個飛賊,但他可以拍著胸口說他是個義賊!因為他從不盜竊普通百姓,隻盜那些名聲不佳的富貴人家,這是他一直秉承的原則。
丁遷將他自己的‘義賊’身份給吹噓了一番之後,方才說回薛正。
誠然,當初在小狼山寨時他丁遷乃是薛正的人,但薛正投靠世勳公子之後卻又生反骨背叛!且世勳公子在二月下旬時,於黃陽堡內險些被薛正手下的木爺給軟禁了不是?
丁遷委實想不明白,世勳公子從未苛待過薛正和薛剛倆兄弟,哪怕他倆已經背叛公子,但公子還叮囑嶽老財莫要為難他倆的家眷,為何薛正會做出如此不義之舉?
最後丁遷總結道,即便薛正在說服倪夫人開城投降之事上有些功勞,且薛家兄弟的惠澤行之產業已全部充公,但這最多算是功過相抵,公子何須繼續任用生了反骨的薛正?
嶽老財聽罷頓時拍著腿大聲附議,薛正委實不忠不義,公子為何還要用他?
鄭罡的嘴巴子一陣蠕動,由於他在零陵城時跟薛正的關係很不錯,他也清楚薛正背叛世勳公子該是緣於理念不合,但他也不知該如何為薛正說幾句好話。
畢竟嶽老財和丁遷都認定薛正乃是不忠不義之人,這看上去也甚為有理不是?
於青青、林素素和劉誌貴三人則並未插話,但三人心裏自然也不讚成世勳公子重新啟用薛正。
季十三這時撚須問道:“龍百戶,老夫曾聽梓玉提起過,薛正曾經是湖廣錦衣衛的副千戶,且還是韓夫人的父親韓千戶的得力幹將?但薛正不僅背叛了韓夫人且還殺了不少她的手下?”
龍襄聽罷不禁一聲冷哼:“季夫子,薛正雖掛有湖廣錦衣衛副千戶之銜,但實職不過與在下一樣隻是湖廣錦衣衛的百戶而已,他的確背叛了韓夫人,兩年前在衡州府耒陽縣城發生的錦衣衛之內訌事件,‘主角’便是薛正!”
嶽老財和丁遷頓時拍著腿大罵薛正果然天生反骨,這豈非又是明證?
唐世勳沉吟片刻後說道:“嗯,那就暫不設立軍情七科。”
嶽老財和丁遷見公子從善如流,高興地大呼公子英明。
唐世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本就對薛正另有安排,給薛正一個軍情七科的科長之職不過是為了其方便行事,既然眾人皆不滿薛正的背叛之舉,那他自然不會在這等小小的人事安排上固執己見。
隨即唐世勳繼續之前的話題,他之所以要把各路情報網皆納入軍情司,這一來是為了將來統籌管理,二來是為了將來方便布置跨區域的軍情司各科之聯合行動等事。
他輕敲椅把手著重指出,軍情司各科的科長實際上就是各地情報網的負責人,各科之下可設立小組和小隊若幹,其中小組上限暫定為十個,小隊則不設限。
但各科必須上報所有組、隊的骨幹成員之名單,以便於對各科發放薪俸、論功行賞和違規處罰等各項事宜。
再有,軍情司各科的情報傳遞必然需要一個匯總樞紐與傳接點,因此軍情司內將設立一個‘機要科’,專司情報匯總與傳接等工作。
同時機要科還需將情報分門別類,比如跟軍事敵情等相關的緊要之情報需進行備份並轉呈參謀部,又比如涉及敵方細作的隱秘情報則需備份並轉呈肅衛,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唐世勳暫定由軍情二科的科長王秀荷兼任機要科的科長,這是他眼下的最優選擇,因王秀荷的鴿站體係已日趨完善,各地情報網的消息都會先由飛鴿傳至零陵城,王秀荷如今本就在做著機要科的匯總與傳接等要務。
隨後唐世勳再次將各科的科長名單念了一遍,軍情一科的科長為顏梓玉;二科王秀荷;三科嶽三水;四科劉誌貴;五科鄭罡;六科嶽老財;機要科由王秀荷兼任。
他接著說道,因軍情司為擁有獨立自主權的特殊部門,因此由唐世勳親自兼任該司的司長之職,且該司之內還會設立‘財務科’,各科的公款開支可上報至財務科予以報銷,具體的報銷章程他會盡快擬定。
還有各科的軍職與薪俸等問題,各科的科長皆掛把總之軍職,該職會有唐家軍頒發的正式告身,各科之內的組長則掛百總之職,這同樣是正式的軍職,且科長與組長皆有一份由唐家軍後勤部所發放的與軍職相對應的薪俸。
唐世勳說到這不禁笑道:“當然,這裏邊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軍情六科的嶽老財,因老財在擔任六科的科長以前就已經是陷陣營的千總,不過其他各科也不必羨慕,將來隻要功績足夠,科長皆能升任千總之職,而組長亦最高能升任把總之職。”
嶽老財那種猥瑣的臉已笑成了一朵菊花,他樂嗬嗬地笑個不停,還對著丁遷一陣擠眉弄眼,小遷兒你可得加油啊,哥哥我便先在這千總的位子上安坐了。
丁遷故作不爽地白了嶽老財一眼,但不得不承認嶽老財的運勢夠旺,就老財這小身板怕是都沒真正上過戰場,隻因他一直跟在曾經落魄的龐大海和龐大田倆兄弟身邊,當龐大田成了陷陣營的營將官之後,擅於拍馬屁的嶽老財就靠著那張嘴討了個千總的職位來,好吧,這也算是老財的本事了。
唐世勳則繼續說道,軍情司各科的科長和組長在明麵上的薪俸與其他各營的同級別將領相當,不過各科之內的其他成員則不會由後勤部發放薪俸。
這其中自是有原因的,因唐世勳已經對後勤部製定了頗為詳實的規章製度,財務管理亦日趨完善,但軍情司各科的成員沒個定數且幾乎都在暗地裏工作,若由後勤部發放薪俸必然會造成諸多麻煩,單單是審計那一塊就很難通過。
眾人聽罷皆點頭表示理解,不過除了於青青以外,其他人則都不由自主地皺起了眉頭。
季十三自是察覺到眾人的神情,他猜想大家該是與他有同樣的想法,作為在座最為年長者他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他以顏梓玉的廣西情報網為例,該情報網已經由廣西的桂林府向東邊的平樂府和梧州府擴展,想來顏梓玉該是早就得到過唐世勳的授意,因此她在建立廣西情報網之初就已經進行了規劃。
如今顏梓玉的軍情一科下轄有六個組,各組暫時隻定員十人,這些情報網的骨幹層就有整整六十人。
在這六組之下又各有三到五個小隊,每隊也隻暫定最多十人,但哪怕每隊隻十人,這些小隊的總人數也已接近三百人!而在各組、各隊之外還有極多明裏暗裏的外圍眼線不是?
季十三說到這時瞥見嶽老財和鄭罡等人皆麵露詫異之色,而他也頗為理解他們為何詫異,因為唐世勳手底下的各路情報網有誰能有如此多的骨幹和小隊?
隨即季十三苦笑道,他如今乃是軍情一科第三組的組長,同時還是科內的賬房先生之一,莫要看軍情一科的情報網有六十個骨幹和近三百人的各小隊成員,但就算是一個豪門望族要養三四百號下人也極為頭疼不是?
何況軍情一科的六個組共六十人都是由顏梓玉親自過目挑選的情報人員,若是隻給他們發個一二兩銀子的月俸,誰會看得上眼?因此顏梓玉如今給出的標準是組長月俸二十兩銀子,組員和下轄小隊的隊長為十兩銀子,隊員則為五兩銀子。
單隻算這些,顏梓玉的軍情一科每月就要付出二千餘兩銀子的月俸!那一年下來可不就是三萬兩上下的銀子?
且這還不包括唐世勳所擬定的獎勵製度,若有情報人員立下大功勞,少則幾十兩銀子,多則上百兩甚至更多。
但這兩項還不是最費銀子的地方,真正要砸入大量銀子的乃是明裏暗裏的外圍眼線。
季十三舉例道,由於桂林府城乃是廣西省會的所在地,比方說要去打聽廣西三司某位要員的秘事或重要情報,常用的有兩個法子,要嘛收買該要員身邊的親信隨從,要嘛就收買該要員的枕邊人、親人或仆人。
如若是收買親信,又有幾個不是貪財之輩?要想得到某位要員的秘事或重要情報,沒個幾十上百兩銀子乃至更多,那些親信根本都懶得搭理你不是?
說到這,季十三搖頭歎了口氣,由於他乃是軍情一科的賬房先生之一,因此甚為清楚軍情一科的開銷有多大。
從顏梓玉在正月下旬開始建立情報網至今的短短兩個月當中,單隻是收買廣西軍政要員們身邊的親信或家眷以打探情報這一項,就已經砸了一萬好幾千兩銀子!
這還不包括顏梓玉的爹爹顏兆丁、舅舅季榮祖等人設宴款待諸多要員,以旁敲側擊打探各類消息呢?
還有那些在桂林府城與各地州縣的街頭巷尾幫軍情一科打聽各類消息的外圍眼線,這同樣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季十三甚是發愁地總結道:“以梓玉如今的情報網,若要遍及平樂府和梧州府,六十個骨幹已是不夠用,接下去必然要繼續擴充各組的骨幹人數,而若是唐公子這邊隻給科長與組長發些微薄的月俸,梓玉又該如何養如此多的人?若是讓這些人自己去用各種手段撈銀子,以後必然會亂了大套!何況這些人若是吃腥了嘴,誰還會服從梓玉的命令?”
‘咕嚕!’
嶽老財和鄭罡兩人聽季十三絮絮叨叨地說了這一大堆開銷以後,他倆已是忍不住輕咽了口唾沫。
要知道嶽老財的軍情六科如今有三個組共四十餘人,其中真正算得上是骨幹的也就十來人,而他的情報網是蘆洪市直至這祁陽城,在收買眼線這一塊所費的銀子委實不多,但視財如命的他對此已是肉疼至極。
一想到若是將來他把情報網也做成顏梓玉那般龐大得燒多少銀子?這豈非是要了他的命嗎?
相比嶽老財,鄭罡則更為摳門,他至今都隻養了不足十個骨幹而已!且有時還要跟那些外圍眼線討價還價,這並非是鄭罡沒銀子,而是這廝與嶽老財一個德性,對於那些個黃白之物看得極重。
格局太小了啊!嶽老財和鄭罡皆是在心中暗歎。
劉誌貴和丁遷亦是深有感觸,且對於季十三的總結很是認可,要想擴大情報網就必然要砸銀子,而如此多的銀子難道由各科自己來想辦法?這誰能扛得住?
他倆不禁看向唐世勳,既然公子不打算從唐家軍的後勤部撥銀子給軍情司,那這經費又從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