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習武,一向不拘小節,她大大咧咧解下外衣後,放到一旁,睜著眼睛觀察寧扶桑的動作,有樣學樣的,按照她靜坐的姿勢,調整自己的坐姿。
其餘人在內心天人交戰之後,也都解了外衣。傳道廬三麵有窗,但卻沒有寒風灌進來,即使寬衣,也不覺得冷。
大家都雙手交握,盤膝坐好。
顧平升手執綠竹,點在一名學生的後背,“背要挺直,不可彎曲。”
他環顧四周,又指點了幾名學生姿勢的問題後,繼續道:“安然入靜,勿思、勿想。抱守靈台,天地清遠。靜觀世界,洞察靈氣。敞開自己,與其相融。”
“呼吸緩柔,漸至深長。意隨息走,起於丹田。循小腹,抵中極,經會陰,沿脊椎督脈通尾閭、夾脊和玉枕三關,達百會,分道而下,走鵲橋,與任脈相接,由胸腹正中線,氣沉丹田,運轉功法,壓縮靈氣涵若露珠,聚於氣海。”
“此為小周天煉靈之法,依循此法,周而複始,便是煉靈訣的要義。”
在顧平升的講述中,寧扶桑已經引氣入體,走了兩個小周天了。
顧平升一隻手負在後麵,右手握著綠竹,輕輕杵在一張桌子上:“都按照我剛剛教的,嚐試著感知靈氣,引氣入體。”
雖然顧平升講的已經很細致了,大多數人還是感到迷茫,但見其他人閉著眼睛,也跟著閉目吐息。
半響過後,一名學生睜開眼睛,舉手道:“顧夫子,學生還是感知不到靈氣。”
顧平升給了他兩個字:“再悟。”
通過獨道峰考核上來的人,不可能無法修煉,隻是他心浮躁,未能靜下來而已。
片刻後,又一名男弟子睜開了眼睛:“顧夫子,煉靈訣上所說的中極關在哪裏?”
“臍下四寸。”
顧平升走到他跟前,綠竹一點,他心領神會,抬頭道:“謝顧夫子解惑。”
顧平升淡淡“嗯”了一聲,在傳道廬中走動,觀察大家的修煉狀況。
他不指望他們能一夜引氣入體,隻要牢記修煉法門,將過程記牢,就算不錯了。
一個時辰過去,大家還是一無所獲,不免泄氣。
已經到了二更天,外麵一片漆黑,隻有遠山的燈盞光芒亮著,仿佛螢蟲在閃爍。
傳道廬中逐漸躁動,寧扶桑睜開眼,結束了修煉。
她撿起自己的蒲團回座位上,顧平升見了,也沒有說什麽。
“這堂課子時結束,大家再修煉一個時辰就可以離開了,若還是無法引氣入體,也不用感到氣餒,南星劍宗曆代以來,能一夜引氣入體的,也隻是少數。”
有學生好奇地問道:“那顧夫子你引氣入體,花費了多長時間?”
大家的視線都落到顧平升身上,他淡聲道:“半個時辰罷了。”
眾人:“……”
事實上引氣入體並算不得什麽,能在第一次引氣入體後,保持靈氣不散,小周天運行一圈,謂之天才,而在第一次小周天運行時,就將靈氣壓縮為靈力的,謂之絕世天才。
引氣入體的時間短,代表不了全部,有的人第一日就引氣入體,卻耗費大半月才順利讓靈力遊走任督二脈一圈。
也有人引氣入體耗費足足七日,卻在一個時辰內,就掌握了小周天運行的法門,超過他人,更早地凝聚出第一滴靈力。
天生靈體者,甚至不用去刻意感知靈氣,靈氣就會自行鑽入體內,也叫引氣入體。但若其不懂修煉的法門,不知如何煉靈氣為靈力,也是無用。
顧平升雖然引氣入體隻花費了半個時辰,但他引氣入體後,靈氣還沒走完督脈就散了,他真正煉化出第一滴靈力,是在引氣入體的第二日。
經受一番打擊過後的眾人,坐直了身子,繼續修煉。
一盞茶後,顧平升的眼神變了變,落到一名女童身上,她已經成功引氣入體。
寧扶桑也看了過去,搜刮記憶,那個女童好像是叫薑心?
孩童的先天資質更好,是因為他們食五穀雜糧,浸染在塵世的時間更短,還沒有完全被汙濁堵塞經脈,所以能更輕易地接引靈氣進入體內。
薑心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那股氣就散了。
她再想感知靈氣,一時半會兒,嚐試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
薑心見顧平升走到了自己這邊來,出聲喊道:“顧夫子。”
她問出心裏的疑惑:“我好像是引氣入體了,但為什麽後麵,又不成功了?”
顧平升指出她的問題所在:“第一次引氣入體,你處於懵懂之中,沒有按照《煉靈訣》的法門,引導靈氣遊走經脈,故而靈氣散去。”
“其後,你反應過來了自己引氣入體成功,心中激動,急於再次引氣入體,心不能靜,所以失敗。”
“你隻需心湖平靜,摒棄雜念,按照《煉靈訣》所示,再嚐試引氣入體即可。”
薑心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多謝顧夫子教導。”
兩人的對話,被其他人聽去,看向薑心的目光,各有微妙不同。
阮三娘的眼裏,是單純的高興和羨慕,她隨即轉回了身子,繼續自己的修行。
小秋一雙眼睛,明亮如水,很尋常的目光在薑心身上停留了一會兒,就收回了視線。
按照《煉靈訣》所述,引氣入體,隻是有了邁進門檻的機會,要引導靈氣小周天運行一圈,最後煉靈氣為靈力,才是目的。
其餘人觀《煉靈訣》沒有這麽深入的理解,隻是見薑心已經引氣入體成功了,感到欽佩和羨慕。
許蒹葭閉目而坐,體內也已經有了一股靈氣,她按照功法所述,引靈氣過會陰,順利通過尾閭、夾脊,在玉枕關時,靈氣散去。
玉枕關狹窄,極不容易通過,靈氣在這裏散去,許蒹葭並不失落。
她重新引氣入體,慢慢過督脈,尋找感覺。
小秋見許蒹葭也成功引氣入體了,咧嘴一笑。
她家小姐天資聰穎,引氣入體自是難不倒她!
小秋淺呼出一口氣後,擺放好手腳,繼續感知靈氣。
其餘人在內心天人交戰之後,也都解了外衣。傳道廬三麵有窗,但卻沒有寒風灌進來,即使寬衣,也不覺得冷。
大家都雙手交握,盤膝坐好。
顧平升手執綠竹,點在一名學生的後背,“背要挺直,不可彎曲。”
他環顧四周,又指點了幾名學生姿勢的問題後,繼續道:“安然入靜,勿思、勿想。抱守靈台,天地清遠。靜觀世界,洞察靈氣。敞開自己,與其相融。”
“呼吸緩柔,漸至深長。意隨息走,起於丹田。循小腹,抵中極,經會陰,沿脊椎督脈通尾閭、夾脊和玉枕三關,達百會,分道而下,走鵲橋,與任脈相接,由胸腹正中線,氣沉丹田,運轉功法,壓縮靈氣涵若露珠,聚於氣海。”
“此為小周天煉靈之法,依循此法,周而複始,便是煉靈訣的要義。”
在顧平升的講述中,寧扶桑已經引氣入體,走了兩個小周天了。
顧平升一隻手負在後麵,右手握著綠竹,輕輕杵在一張桌子上:“都按照我剛剛教的,嚐試著感知靈氣,引氣入體。”
雖然顧平升講的已經很細致了,大多數人還是感到迷茫,但見其他人閉著眼睛,也跟著閉目吐息。
半響過後,一名學生睜開眼睛,舉手道:“顧夫子,學生還是感知不到靈氣。”
顧平升給了他兩個字:“再悟。”
通過獨道峰考核上來的人,不可能無法修煉,隻是他心浮躁,未能靜下來而已。
片刻後,又一名男弟子睜開了眼睛:“顧夫子,煉靈訣上所說的中極關在哪裏?”
“臍下四寸。”
顧平升走到他跟前,綠竹一點,他心領神會,抬頭道:“謝顧夫子解惑。”
顧平升淡淡“嗯”了一聲,在傳道廬中走動,觀察大家的修煉狀況。
他不指望他們能一夜引氣入體,隻要牢記修煉法門,將過程記牢,就算不錯了。
一個時辰過去,大家還是一無所獲,不免泄氣。
已經到了二更天,外麵一片漆黑,隻有遠山的燈盞光芒亮著,仿佛螢蟲在閃爍。
傳道廬中逐漸躁動,寧扶桑睜開眼,結束了修煉。
她撿起自己的蒲團回座位上,顧平升見了,也沒有說什麽。
“這堂課子時結束,大家再修煉一個時辰就可以離開了,若還是無法引氣入體,也不用感到氣餒,南星劍宗曆代以來,能一夜引氣入體的,也隻是少數。”
有學生好奇地問道:“那顧夫子你引氣入體,花費了多長時間?”
大家的視線都落到顧平升身上,他淡聲道:“半個時辰罷了。”
眾人:“……”
事實上引氣入體並算不得什麽,能在第一次引氣入體後,保持靈氣不散,小周天運行一圈,謂之天才,而在第一次小周天運行時,就將靈氣壓縮為靈力的,謂之絕世天才。
引氣入體的時間短,代表不了全部,有的人第一日就引氣入體,卻耗費大半月才順利讓靈力遊走任督二脈一圈。
也有人引氣入體耗費足足七日,卻在一個時辰內,就掌握了小周天運行的法門,超過他人,更早地凝聚出第一滴靈力。
天生靈體者,甚至不用去刻意感知靈氣,靈氣就會自行鑽入體內,也叫引氣入體。但若其不懂修煉的法門,不知如何煉靈氣為靈力,也是無用。
顧平升雖然引氣入體隻花費了半個時辰,但他引氣入體後,靈氣還沒走完督脈就散了,他真正煉化出第一滴靈力,是在引氣入體的第二日。
經受一番打擊過後的眾人,坐直了身子,繼續修煉。
一盞茶後,顧平升的眼神變了變,落到一名女童身上,她已經成功引氣入體。
寧扶桑也看了過去,搜刮記憶,那個女童好像是叫薑心?
孩童的先天資質更好,是因為他們食五穀雜糧,浸染在塵世的時間更短,還沒有完全被汙濁堵塞經脈,所以能更輕易地接引靈氣進入體內。
薑心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那股氣就散了。
她再想感知靈氣,一時半會兒,嚐試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
薑心見顧平升走到了自己這邊來,出聲喊道:“顧夫子。”
她問出心裏的疑惑:“我好像是引氣入體了,但為什麽後麵,又不成功了?”
顧平升指出她的問題所在:“第一次引氣入體,你處於懵懂之中,沒有按照《煉靈訣》的法門,引導靈氣遊走經脈,故而靈氣散去。”
“其後,你反應過來了自己引氣入體成功,心中激動,急於再次引氣入體,心不能靜,所以失敗。”
“你隻需心湖平靜,摒棄雜念,按照《煉靈訣》所示,再嚐試引氣入體即可。”
薑心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多謝顧夫子教導。”
兩人的對話,被其他人聽去,看向薑心的目光,各有微妙不同。
阮三娘的眼裏,是單純的高興和羨慕,她隨即轉回了身子,繼續自己的修行。
小秋一雙眼睛,明亮如水,很尋常的目光在薑心身上停留了一會兒,就收回了視線。
按照《煉靈訣》所述,引氣入體,隻是有了邁進門檻的機會,要引導靈氣小周天運行一圈,最後煉靈氣為靈力,才是目的。
其餘人觀《煉靈訣》沒有這麽深入的理解,隻是見薑心已經引氣入體成功了,感到欽佩和羨慕。
許蒹葭閉目而坐,體內也已經有了一股靈氣,她按照功法所述,引靈氣過會陰,順利通過尾閭、夾脊,在玉枕關時,靈氣散去。
玉枕關狹窄,極不容易通過,靈氣在這裏散去,許蒹葭並不失落。
她重新引氣入體,慢慢過督脈,尋找感覺。
小秋見許蒹葭也成功引氣入體了,咧嘴一笑。
她家小姐天資聰穎,引氣入體自是難不倒她!
小秋淺呼出一口氣後,擺放好手腳,繼續感知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