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走上戰場的那一刻開始,每一天腦袋都是係在褲腰帶上過活的。


    生不怕,死不怕,生不如死最可怕。


    上了戰場,有人建功立業,封侯拜相庇蔭子孫後代的。


    可那樣的畢竟是少數啊!


    不誇張的說,十幾年能冒出來一個就不錯了。


    他們渴望建功立業、驅除韃奴,卻不會真的做封侯拜相那般不切實際的美夢。


    能僥幸全須全尾的從戰場退下來,他們已然謝天謝地。


    怕就怕半死不活的,成了廢人一個。


    在外自生自滅,他們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回家鄉投靠親族兄弟,幸運點的話,能得族人妥善照顧,安度晚年,卻也是拖累族人一生。


    不幸的話,怕是隻能活的同豬狗一般,惹人嫌棄。


    如今,太子殿下當著三軍的麵給他們這般承諾,他們再也不怕了。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又簡單說了幾句鼓勁的話,大軍開拔。


    懶懶一身紅色戎裝,騎著小白,緊隨其後。


    按理說,眾人座下的馬匹見到老虎這般猛獸,該是本能的懼怕才對。


    但如今的它們在麵對小白時,該吃就吃,該喝就喝,有時候還會狐假虎威般裝腔作勢一番。


    ……


    這一日,晴空萬裏,仿佛一塊巨大的藍寶石被鑲嵌了上去。


    熾熱的陽光灑向大地,整個世界都明亮了起來。


    這一天,華國曆史揭開了新篇章。


    遼國也不遑多讓,徹底滅了國。


    華國前太子親率五萬大軍,圍攻遼國皇宮。


    一不出一個時辰,遼國國都內外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一時間,整座城池陷入了一片混亂中去。


    大家都慌了。


    盡管自從華國軍隊在城內安營紮寨的那一刻起,大家就預感到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但當它真正降臨時,那種無法言喻的恐懼依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藏在恐懼下的,是一種若有似無的期盼。


    具體在期盼著些什麽,有點莫名,難以言說。


    或許是對未來的一絲希望,亦或是對未知命運的一種好奇。


    畢竟,這些遼國人已經習慣了自己國家的存在,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走到國破家亡的地步。


    都做了一輩子遼國人了,誰知道竟然有一天國破了……


    這意思是,有生之年還得做一次亡國奴嗎?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懼怕的同時,大家更多的是迷茫。


    若是這華國太子能夠順利接管遼國,依著打聽來的消息,不失為一件幸事。


    或許一切都會有所改變。


    可若是城池被攻破後,華國太子撒手不管了,那後果簡直是不堪設想。


    更有甚者,若是這華國太子人再奸佞一些,以遼國城池為屏障,讓拿下的城池成為華國的保護牆的話,他們就慘了。


    到那時,他們還有一天的好日子過嗎?


    日複一日的經曆戰火的摧殘,隻怕到那時所有人都會淪為戰爭的犧牲品。


    這會兒功夫,有那急性子的,已經開始手忙腳亂地拾掇東西,一旦打起來,隨時準備見縫插針地往外逃。


    去哪裏,還沒想好。


    不過,也不重要就是了。


    隻要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就成。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高低不做那條魚就成。


    孰料,還沒等他們跑出家門,緊閉多日的皇宮大門慢悠悠地打開了,就像一個沉睡多日的巨獸,終於睜開了眼睛。


    一群平日裏高高在上、用鼻孔看人的世家大族,押著一眾狼狽不堪的皇室成員,滿臉堆笑地出來了。


    那模樣,要多諂媚有多諂媚。


    有生之年,他們竟然也有機會見識這些平日高高在上,用鼻孔看人的老爺們露出這樣的神情來。


    該說不說,值了!


    不說遼國皇宮外,遼國即將徹底成為曆史長河裏的一粟。


    隻說千裏之外的京都那邊,如今隻能用“荒唐”一詞來形容。


    想當初,寧隼劃江而治的風聲剛傳出來時,京都眾人更多的是不屑。


    特別是在寧逸黨羽看來,寧隼做的這一切,不過是在嘩眾取寵。


    雷聲大雨點小,過些日子就消弭了。


    就連那些朝臣們,一開始也是這樣以為的。


    甚至於寧隼劃江而治的那些城池,落在他們眼中,也不過是小打小鬧在。


    隻要今上不鬆口,寧隼小兒翻不出大風浪來。


    可隨著寧隼等人的聲勢不斷浩大起來,他們急了。


    原以為今上也同他們一樣著急,重視起寧隼來。


    別的不說,至少得打起精神來,提前掐滅那邊隱隱有了幾分燎原之勢的小火苗。


    別的不說,練兵總沒錯吧?


    良將不夠,人數來湊,總行了吧?


    怎麽湊人數?


    抓壯丁,總會吧?


    任人唯賢,總能做到吧?


    幾十萬大軍在手,還對付不了數萬烏合之眾?


    哪裏想到,寧逸隻在剛開始幾日破天荒的上了早朝,在各地如雪片一般上奏的折子裏忙的抬不起來。


    就這樣,廢寢忘食了幾日。


    天知道,那幾日他們有多興奮。


    不誇張的說他們夜裏做夢都能笑醒。


    今上總算是回過味來了, 這做個明君怎麽也比做個昏君來的流芳後世些吧。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有人品出味來了。


    爛泥果然扶不上牆啊!


    扶不起的阿鬥,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在寧逸一係列雷聲大雨點小的命令下,寧隼那邊聲勢更加浩大了。


    寧逸,終究還是選擇了當個甩手掌櫃。


    若僅僅是這樣,他們也不至於這般著急,夜不能寐的。


    問題出在,你放權就放徹底啊!


    一半一半的放,是幾個意思?


    何為一半一半的放權?


    說起來,也是徒增笑料罷了。


    放一半的權,是因為有人不想處理諸多折子,隻想做個享樂者。


    另一半權不放!


    堅決不放!


    真放了的話,他哪裏有銀錢享樂?


    隔三差五的,戶部尚書就得和寧逸來一場拙劣表演的哭窮大賽。


    各人哭各人的,誰也不服誰。


    偏偏有人是萬萬人之上的皇帝,仗著自己的身份還是把戶部給掏空了。


    許是這輩子虧心事做多了,本還是壯年的年紀,就每日一半時間沉溺於酒色物欲的享樂,另一半時間用來尋醫問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懶錦鯉被迫99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悠悠並收藏懶錦鯉被迫99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