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普通的尋醫問藥倒也罷了,可他們的陛下尋的卻是長生不老藥。


    長生不老,他也敢求?


    就不怕天雷劈下來正中頭頂嗎?


    仔細回想一下,他寧逸這一輩子做出什麽豐功偉績了嗎?


    什麽都沒做,就敢求長生不老了?


    也是癡人說夢啊!


    眼瞅著寧隼那邊大退胡人不算,儼然有了乘勝追擊,大破遼國的架勢,寧逸這邊竟然毫無作為。


    親眼目睹了這半年來寧逸的所作所為後,朝臣們都傻眼了。


    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忍不住問當初的自己,為何選了這樣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他們無數次問自己,今上真的就這般篤定無人能撼動他的地位?


    篤定了寧隼不如他?


    甚至有時候,他們止不住懷疑寧逸是不是在破罐子破摔。


    甚至有人猜測,寧逸是鬼上身了。


    不然的話,實在解釋不通,大敵當前不尋求解決之道,竟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


    這是為何?


    吃了長生不老藥,等大寧隼大軍壓境時,他還能死遁了不成?


    退一萬步講,就算真讓他得了長生不老藥,等到國破那一天,難道他甘心長長久久的做個乞丐?


    亦或者那時他能立刻飛升三界,脫離凡間世界不成?


    這樣的長生不老,求來做甚?


    更讓人不解的是,這期間寧逸還大興土木的蓋宮殿,宮殿剛蓋好就下了選秀的旨意,一批又一批的世家貴女被送進了宮。


    那些家中送了閨女入宮的世家大族,後知後覺的發現,閨女是送進了宮,也得了封號,在京都嘚瑟了好一陣子。


    可是仔細回想一下,家裏實際上一點實際的好處都沒有撈到啊。


    反而是每隔幾天就能收到女兒寄回家的書信,字裏行間透露出的意思無一不是說銀子不夠花用,需要更多的銀錢用於在宮中打點上下。


    就這樣,幾萬兩又幾萬兩的白花花的銀子,像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入了皇宮。


    然而,銀子雖然送進去了,但宮裏卻連一個準確的消息都沒有傳出來過,家中更是在外行事半分便利都沒撈到。


    經過幾次之後,一些人開始慢慢回過味來。


    恐怕這些要銀子的家書並不是自己家的女兒寄回來的吧?


    又或者說,這些家書根本就不是她們自願寫的。


    更有甚者,自家閨女的生死都不能保證啊。


    那麽,真正要錢的人會是誰呢?


    在偌大的皇宮之中,能夠讓一群後妃們不約而同地寫信回家要銀錢的人,其實並不難猜。


    除了寧逸,還能有誰有這麽大的能耐?


    從那以後,該收到的家書依然還是會隔三岔五地送到各家,而送進宮的銀子也依舊按時按點地被送了進去。


    表麵上看,京城依舊是一副風平浪靜的樣子。


    但在私底下,早已是暗流湧動,波濤洶湧起來。


    一直到一月前,朝臣陰差陽錯地撞破寧逸新犯下的醜惡行徑,為免犯眾怒,寧逸最終不得不做出讓步和妥協。


    經過一係列的協商和退讓,他才不情不願的下達了南征的旨意。


    一些親眼目睹了寧逸惡行的大臣們,心中尚存幾分良知,他們在家中設立香案,每天磕頭祈禱,希望今上能早日向善。


    還有人悄悄前往相國寺,請高僧做法事,以求消災解難,為那些逝去的生命超度。


    然而,在這其中,也有不少人心懷不軌,開始暗中盤算其他計劃。


    那段時間裏,京城的世家貴族紛紛變賣起田地和商鋪來,這種情況異常頻繁且數量眾多。


    因著賣價極低,想著占便宜的人家不在少數。


    有人歡喜有人愁,具體歡喜的是誰,愁的又是誰,各花看各眼吧。


    至少短時間內,買賣雙方都是歡喜的。


    京都整日進進出出的馬匹都悄然間多了起來,若是這時候有人守著官道,怕是都能親眼看到官道是如何往下陷了幾分的。


    白天黑夜,信鴿不斷,來來往往的信件都得加密傳輸。


    總的來說,近來京都,荒唐至極!


    這其中,也有那正直善良之輩,悄摸著進了禦書房。


    不出一刻鍾,滿門抄斬的聖旨就送到了府邸。


    可憐那個以死直諫的官員,到死都不知道他一時的心軟、仗義執言,竟生生送了九族性命。


    等到朝臣們知道消息,整整兩日長跪宮門口不起,總算是脅迫著寧逸收回旨意的時候,那官員家隻剩下一堆頭顱整整齊齊的碼在午門口。


    夏日天熱,頭顱山上爬滿了蛆蟲和蚊蠅……


    但凡親眼見過頭顱山的,無一不對寧逸又懼又恨。


    這一刻開始,所有人都歇了勸說的心思。


    若是那位死諫的言官能拉回身處懸崖邊的寧逸,集眾家之長,興許還能有一戰之力。


    說的再惡劣些,再差不過是舍些利益,保不齊還能與遼國內外夾擊,寧隼還能有命回來嗎?


    可惜啊……


    得道多助,失道者寡助!


    有些事,早就注定了!


    從那以後,世家大族們行事都多了幾分小心翼翼,謹慎了起來。


    誰都不敢保證,下一個頭顱山不會出現在自家。


    無人時,當年力推寧逸為皇的人,也開始惶惶不可終日起來。


    暗地裏,家族中的老弱婦孺們更是以各種名義送出了京都,分散著送往了各地,連同家中部分家財。


    寄希望於,能給家中留個後。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道理,這些搞了一輩子陰謀陽謀的老東西們,自然是門兒清。


    樹倒猢猻散的道理,他們更是比誰都清楚。


    試問一下,當年沒有這些人明裏暗裏的幫襯,寧逸能有問鼎天下的一天?


    大小兩位戰神的死,他們誰能逃脫的了幹係?


    雖沒明著真刀真槍的對他們,但是暗地裏的小心思、小刁難,少的了嗎?


    當年在軍餉上的克扣,誰心裏還沒一杆秤不成?


    兩人死後,他們對那些忠心於二人的部下,更是極盡打壓之能事。


    喬安帶兵去了守邊軍,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們唯一不曾料到的大概就是守邊軍竟然在喬安的率領下日漸壯大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懶錦鯉被迫99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悠悠並收藏懶錦鯉被迫99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