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遼皇抬手拿走了寧隼手邊的酒壇子,然後自顧自給自己換了一個酒杯,接著便將酒杯一一倒滿酒。
他輕輕地抹去眼角的淚痕,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豁達和開朗的笑容。
“太子殿下,過去的事情既然已經做錯了,那就是錯了,沒有必要找那麽多借口!
這杯酒,就算是朕借花獻佛吧,感謝你能來送朕最後一程,給朕這位亡國之君最後的體麵。”
寧隼說完那一席話想說的話後,就一直垂著眼眸,任誰也看不出他眼底的神色到底如何。
即便是呼延忝情緒激動得像火山爆發,他都沒抬一下頭,隻自顧自把玩著放置在台麵上的酒杯。
這會兒,卻在接過遼皇遞到手邊的酒杯時抬起頭來,淡淡的朝著遼皇點了點頭,遙遙碰杯後再次一飲而盡。
如今,一切已成定局,就像鐵板釘釘一樣!
說再多,於最後結果,已然於事無補。
寧隼此行,一是好奇,二是滿足某個小丫頭的期許。
到這會兒,呼延皇室是生是死,於他而言,就如同草芥一般無關輕重。
如果說趕盡殺絕,本就是情理之中的話,那麽留他們一命,也於大事無礙。
一切的一切,全都取決於他最終的選擇。
或者,更確切地說,取決於懶懶想如何處置他們。
遼皇的酒水混著淚水艱難咽下,此刻他已經猜到寧隼可能給出的回答。
恐怕,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該說的話他說了,該求的他也求了,該擺出的低姿態他也擺出來了。
寧太子會不會放過呼延忝等人的性命,他不知道。
但若是他還想為他們再爭取一下,就必須做出一些選擇了。
遼國已破,他這個遼皇除了死,別無他法。
他唯一能做的選擇,無非是死在自己手上還是死在寧隼手上。
寧隼能給予他最大的仁慈,或許就是讓他選擇自己的死法。
他一日不死,遼國原有的十幾城便一日不得安寧。
至於他的子女會不會成為寧隼日後的心腹大患,已然不言而喻。
養尊處優了一輩子的人,這會兒能生出幾分誌氣來?
簡直是癡人說夢!
拿什麽和人家比?
這一刻,遼皇突然靈光一閃,自顧自地又給自己斟了滿杯桃花釀,一飲而盡。
放下了心底的不安和忐忑,他這會兒淡然地接受了即將麵對的結局。
臨死前,還能品嚐到如此美酒,何其有幸?
又是一杯桃花釀下肚後,遼皇笑道。
“該說不說,朕做了一輩子皇帝,原以為這世間的山珍海味朕都曾嚐過,卻不想,竟臨死前還能有幸品嚐到這般品質的佳釀。
不知可否勞煩寧太子讓人給朕盛上一碗那邊大桶裏誘人的飯食,朕想嚐一嚐寧太子那邊夥房營的手藝?”
寧隼點了點頭,親手接過方以沐遞過來的餐盤,給遼皇盛好了飯食後,輕輕推了過去。
“遼皇嚐一嚐吧,這會兒溫度正合適!”
這一頓飯,遼皇吃得格外認真。
吃到最後,那僅剩的一點湯汁也被他用貼麵餅子沾著吃下了肚。
接過方以沐遞過來的帕子和清水,遼皇擦完手後,又仔仔細細地把自己收拾了一番。
許是想通了,遼皇做這一切時並未有被人圍觀的不適,反而舒服得像在自家後花園一樣自在。
接過寧隼遞來的冰鎮西瓜,遼皇慢條斯理的吃了起來。
“寧太子這邊夥食,放眼諸國軍營皆屬上品!
就那清脆爽口的小青菜,我大遼的土地就算再肥沃上幾倍,恐怕也不見得能種植出這般口感的蔬菜吧?
不知道這會兒寧太子能否給朕透個底,究竟是如何在這般貧瘠的土地上種出如此鮮嫩可口的蔬菜的?”
寧隼再次頷首,“事無不可對人言!
這遼國的土地雖然也能馬馬虎虎種出蔬菜來,可行軍打仗途中,我們不可能一直在一個地方安營紮寨,這些蔬菜還真不是在遼國境內種植出來的。
能一直源源不斷地給我們供應新鮮蔬菜的人,是宜安的宜安公子,也是我寧隼的義妹,藍嵐!”
“宜安公子?殿下的義妹?藍嵐?”遼皇絞盡腦汁,也不曾想過把兩人聯係在一起。
這麽多年來,他也曾不止一次打過宜安的主意。
遼國土地貧瘠得猶如一個麵黃肌瘦的病人,兼之沒有豐富的種植經驗和肥田技藝,除了養一些牛羊之類的牲畜維持生計,所有的糧食類隻能依靠以物換物來供給。
糧食是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而牛羊之類與之相比,多少有點可有可無,充其量隻能算做附屬品。
於華國商人而言,這種不對等恰是他們壓價的最好理由。
多年來,這中間的交易很大意義上是不對等的,大部分時候以遼國吃虧居多。
這樣的勉強平衡持續了很多年。
直到近百年來,隨著胡人鐵騎的日漸強大,矯枉過正下胡人鐵騎才得以憑借其強大的殺傷力在這場博弈中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因為矯枉過正,才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被剝削者變成了無孔不入的侵略者。
在今天之前,他們從未反思過這中間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遼國人口如潮水般劇增,對糧食的需求也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多,宜安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有心人的視線裏。
多方打聽下,卻始終摸索不出個中門道。
宜安公子,一直以來,大家都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問遍了所有可能見過宜安公子的人,對宜安公子的年歲、身量等基本信息,卻始終沒人能說個所以然來。
從始至終,無人懷疑過宜安公子的公子身份。
奈何他們絞盡腦汁,卻總是不得其法。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們不得不放棄對宜安公子的打探。
更有甚者,有不少人猜測那宜安公子實則是那寧逸的化名。
如今卻告知他,宜安公子自始至終就不是所謂的公子,而是個尚未及笄的小丫頭?
雖然他目前尚未見過這寧太子口中的義妹長啥樣,但能被寧太子視作義妹的,年歲能大不到哪裏去?
他輕輕地抹去眼角的淚痕,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豁達和開朗的笑容。
“太子殿下,過去的事情既然已經做錯了,那就是錯了,沒有必要找那麽多借口!
這杯酒,就算是朕借花獻佛吧,感謝你能來送朕最後一程,給朕這位亡國之君最後的體麵。”
寧隼說完那一席話想說的話後,就一直垂著眼眸,任誰也看不出他眼底的神色到底如何。
即便是呼延忝情緒激動得像火山爆發,他都沒抬一下頭,隻自顧自把玩著放置在台麵上的酒杯。
這會兒,卻在接過遼皇遞到手邊的酒杯時抬起頭來,淡淡的朝著遼皇點了點頭,遙遙碰杯後再次一飲而盡。
如今,一切已成定局,就像鐵板釘釘一樣!
說再多,於最後結果,已然於事無補。
寧隼此行,一是好奇,二是滿足某個小丫頭的期許。
到這會兒,呼延皇室是生是死,於他而言,就如同草芥一般無關輕重。
如果說趕盡殺絕,本就是情理之中的話,那麽留他們一命,也於大事無礙。
一切的一切,全都取決於他最終的選擇。
或者,更確切地說,取決於懶懶想如何處置他們。
遼皇的酒水混著淚水艱難咽下,此刻他已經猜到寧隼可能給出的回答。
恐怕,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該說的話他說了,該求的他也求了,該擺出的低姿態他也擺出來了。
寧太子會不會放過呼延忝等人的性命,他不知道。
但若是他還想為他們再爭取一下,就必須做出一些選擇了。
遼國已破,他這個遼皇除了死,別無他法。
他唯一能做的選擇,無非是死在自己手上還是死在寧隼手上。
寧隼能給予他最大的仁慈,或許就是讓他選擇自己的死法。
他一日不死,遼國原有的十幾城便一日不得安寧。
至於他的子女會不會成為寧隼日後的心腹大患,已然不言而喻。
養尊處優了一輩子的人,這會兒能生出幾分誌氣來?
簡直是癡人說夢!
拿什麽和人家比?
這一刻,遼皇突然靈光一閃,自顧自地又給自己斟了滿杯桃花釀,一飲而盡。
放下了心底的不安和忐忑,他這會兒淡然地接受了即將麵對的結局。
臨死前,還能品嚐到如此美酒,何其有幸?
又是一杯桃花釀下肚後,遼皇笑道。
“該說不說,朕做了一輩子皇帝,原以為這世間的山珍海味朕都曾嚐過,卻不想,竟臨死前還能有幸品嚐到這般品質的佳釀。
不知可否勞煩寧太子讓人給朕盛上一碗那邊大桶裏誘人的飯食,朕想嚐一嚐寧太子那邊夥房營的手藝?”
寧隼點了點頭,親手接過方以沐遞過來的餐盤,給遼皇盛好了飯食後,輕輕推了過去。
“遼皇嚐一嚐吧,這會兒溫度正合適!”
這一頓飯,遼皇吃得格外認真。
吃到最後,那僅剩的一點湯汁也被他用貼麵餅子沾著吃下了肚。
接過方以沐遞過來的帕子和清水,遼皇擦完手後,又仔仔細細地把自己收拾了一番。
許是想通了,遼皇做這一切時並未有被人圍觀的不適,反而舒服得像在自家後花園一樣自在。
接過寧隼遞來的冰鎮西瓜,遼皇慢條斯理的吃了起來。
“寧太子這邊夥食,放眼諸國軍營皆屬上品!
就那清脆爽口的小青菜,我大遼的土地就算再肥沃上幾倍,恐怕也不見得能種植出這般口感的蔬菜吧?
不知道這會兒寧太子能否給朕透個底,究竟是如何在這般貧瘠的土地上種出如此鮮嫩可口的蔬菜的?”
寧隼再次頷首,“事無不可對人言!
這遼國的土地雖然也能馬馬虎虎種出蔬菜來,可行軍打仗途中,我們不可能一直在一個地方安營紮寨,這些蔬菜還真不是在遼國境內種植出來的。
能一直源源不斷地給我們供應新鮮蔬菜的人,是宜安的宜安公子,也是我寧隼的義妹,藍嵐!”
“宜安公子?殿下的義妹?藍嵐?”遼皇絞盡腦汁,也不曾想過把兩人聯係在一起。
這麽多年來,他也曾不止一次打過宜安的主意。
遼國土地貧瘠得猶如一個麵黃肌瘦的病人,兼之沒有豐富的種植經驗和肥田技藝,除了養一些牛羊之類的牲畜維持生計,所有的糧食類隻能依靠以物換物來供給。
糧食是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而牛羊之類與之相比,多少有點可有可無,充其量隻能算做附屬品。
於華國商人而言,這種不對等恰是他們壓價的最好理由。
多年來,這中間的交易很大意義上是不對等的,大部分時候以遼國吃虧居多。
這樣的勉強平衡持續了很多年。
直到近百年來,隨著胡人鐵騎的日漸強大,矯枉過正下胡人鐵騎才得以憑借其強大的殺傷力在這場博弈中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因為矯枉過正,才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被剝削者變成了無孔不入的侵略者。
在今天之前,他們從未反思過這中間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遼國人口如潮水般劇增,對糧食的需求也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多,宜安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有心人的視線裏。
多方打聽下,卻始終摸索不出個中門道。
宜安公子,一直以來,大家都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問遍了所有可能見過宜安公子的人,對宜安公子的年歲、身量等基本信息,卻始終沒人能說個所以然來。
從始至終,無人懷疑過宜安公子的公子身份。
奈何他們絞盡腦汁,卻總是不得其法。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們不得不放棄對宜安公子的打探。
更有甚者,有不少人猜測那宜安公子實則是那寧逸的化名。
如今卻告知他,宜安公子自始至終就不是所謂的公子,而是個尚未及笄的小丫頭?
雖然他目前尚未見過這寧太子口中的義妹長啥樣,但能被寧太子視作義妹的,年歲能大不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