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風與百裏铓對視一眼,交換了一個“果然如此”的眼神後,彼此心照不宣地點點頭,接著便默契十足地戰略性的裝起了鵪鶉。
畢竟俗話說得好——
反派死於話多!
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他倆還是心知肚明的。
從大體方針來看,他們肯定會跟同屬一個陣營的王勉步伐保持一致,大概率是反派那一陣營。
像這種拋頭露麵、出盡風頭之事,二人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置身事外。
那寧太子能允許他們進入軍營來,絕不代表著這寧太子就很好說話。
目前唯一能夠確定的,恐怕隻有他們暫時不會被拉出來殺一儆百而已。
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他倆根本連想都不敢去想。
要不是為了展現己方想和談的誠意,今天這趟他倆壓根兒就不會來。
稍有不慎說錯半句話,到時候別說豎著走出去了,能不能完整無缺的橫著出去都還是個未知數呢。
兩個敵軍的將軍,於寧太子而言,算得了什麽?
一個區區丞相,又能算得了什麽呢?
麵對強大如守邊軍,他們根本沒被對方看在眼裏。
對上守邊軍,他們毫無勝算!
像打探消息這種事情,那可是最適合王丞相這樣的文人去做了。
套話什麽的,還是心眼子多點的合適。
而他們這些五大三粗的糙漢,可玩不轉這種細致活計,所以還是別瞎摻和了。
不摻和,才是明智之舉!
就在兩人盡量減弱自己的存在感,裝鵪鶉的時候,那邊的寧隼卻不緊不慢地放下手中的茶盞,然後不慌不忙地開口說道。
“王丞相,你這是什麽意思?是單純的好奇?還是說你企圖把手伸得太長,想要來管本宮的家事?”
一句家事,便是不顧情麵的直接下了王勉的麵子,當著兩方的麵。
所謂的“家事”,其實就是在說,他寧隼的事情輪不到別人來插手。
別說突然冒出來一個長公主了,就是冒出來十個八個的,也同他王勉沒半文錢關係。
寧隼願意的話,這天下的姑娘都封了公主又有何妨?
輪得到一個敵軍的使臣來說三道四的嗎?
這王勉,也太拿自己當回事了吧?
確實如此!
這王勉或許是在京城裏傲慢慣了,即使來到南方擔任使臣,他深藏在骨子裏的算計還是難以掩飾。
在京城,他隻需說一句話便能立即占據優勢地位,可以對寧逸乃至皇室諸多事宜進行過多幹預和指責。
對於國家大事,他有權進諫。
而對於後宮嬪妃的事情,他厚著點臉皮,也是能插上一手,並很大概率能影響事態發展的。
也許是習慣成自然吧,當他聽到守邊軍兵卒口中莫名其妙地冒出長公主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打聽清楚。
隻可惜他忘記了,此時強弱之勢已經明朗,他作為一個求和的使臣,又有什麽資格發表意見呢?
“太子殿下請恕罪啊!老臣怎敢有此意啊!隻是老臣剛才在來此的途中聽到營帳內的士兵談起過長公主之事,心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好奇之意。
而且,既然長公主此刻身處營地,那麽於情於理,老臣都應該前往長公主麵前行禮問安,以盡到老臣身為臣子的責任!”
王勉的臉色不斷變幻著,言辭閃爍地解釋著。
也許是因為昨天寧隼表現得過於隨和親切了一些,又允許他今天再來拜訪,這竟然讓他產生了一種寧太子很容易被掌控拿捏的錯誤感覺。
結果呢,一時沒有留意,就把該說的和不該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寧隼的一句“家事”讓他警鈴大作,瞬間清醒過來。
昨日被寧隼著人送回營帳後,他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心煩意亂得一整晚都無法入眠,隻能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折騰。
心情煩躁到極點時,他竟然在半夜時分將婉兒從床榻上拽了起來,祖孫倆就王勉白天的所見所聞展開了一番深入探討與分析。
經過兩人長時間的方方麵麵都顧慮到的討論,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這次和談並不像他們之前想象的那樣困難重重。
隻要能夠牢牢掌控宜安,守邊軍便不足為懼。
然而,目前擺在他們麵前最棘手的問題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宜安公子的神秘麵紗始終無人能揭開。
這麽多年,終是拜訪無門!
多年來,沒有任何人能夠成功地撬動宜安的牆角。
正是因為對寧隼有幾分輕視之心,才會導致如今這樣的局麵。
“如此說來,倒是本宮誤會王丞相了。”
“老臣不敢!”
“既然王丞相對長公主好奇的話,本宮閑來無事順嘴說道說道。
說起這長公主,王丞相也認識,同王丞相也曾相談甚歡過。
不若本宮賣個關子,王丞相先猜一猜,如何?”
“這……”王勉懵了。
這長公主他竟然認識?還曾相談甚歡過?
他竟然曾近距離接觸過長公主?
可……
他把寧家人翻來覆去想了幾遍,愣是沒想到能對上號的人來啊!
難道是……
不可能啊!
那老王爺家的孫女連個郡主的封號都沒混上,還能搖身一變成了高高在上的長公主不成?
思及此,王勉用力搖了搖頭,把那個柔柔弱弱的老王爺家的孫女從腦海裏甩了出去。
如果不是的話……
那……
能是誰呢?
他還曾經相談甚歡過?
誰呢?
對了!他和誰相談甚歡,這寧太子是怎麽知道的呢?
越是深想,腦子越糊塗起來。
王勉有生之年腦子都沒這般亂過,亂的和鍋漿糊似的。
自詡聰明的王勉,臉上頭一次露出幾分傻相來。
看得立在寧隼身邊陪客的百裏略“噗嗤”一聲,沒忍住,笑出聲來了。
王勉耷拉著一張老臉,又紅又臊,對百裏略突兀的笑聲很是惱怒,說話語氣就不太好了。
“這位小將軍是何意?是在笑話老夫嗎?煩請小將軍能幫老夫解疑答惑一番,可好?”王勉最後一句話,說的咬牙切齒的。
被人記恨的百裏略一點不惱,卻朝著王勉的方向壓低聲音,“王丞相真的想不起來嗎?你們昨夜還曾見過的啊!”
畢竟俗話說得好——
反派死於話多!
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他倆還是心知肚明的。
從大體方針來看,他們肯定會跟同屬一個陣營的王勉步伐保持一致,大概率是反派那一陣營。
像這種拋頭露麵、出盡風頭之事,二人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置身事外。
那寧太子能允許他們進入軍營來,絕不代表著這寧太子就很好說話。
目前唯一能夠確定的,恐怕隻有他們暫時不會被拉出來殺一儆百而已。
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他倆根本連想都不敢去想。
要不是為了展現己方想和談的誠意,今天這趟他倆壓根兒就不會來。
稍有不慎說錯半句話,到時候別說豎著走出去了,能不能完整無缺的橫著出去都還是個未知數呢。
兩個敵軍的將軍,於寧太子而言,算得了什麽?
一個區區丞相,又能算得了什麽呢?
麵對強大如守邊軍,他們根本沒被對方看在眼裏。
對上守邊軍,他們毫無勝算!
像打探消息這種事情,那可是最適合王丞相這樣的文人去做了。
套話什麽的,還是心眼子多點的合適。
而他們這些五大三粗的糙漢,可玩不轉這種細致活計,所以還是別瞎摻和了。
不摻和,才是明智之舉!
就在兩人盡量減弱自己的存在感,裝鵪鶉的時候,那邊的寧隼卻不緊不慢地放下手中的茶盞,然後不慌不忙地開口說道。
“王丞相,你這是什麽意思?是單純的好奇?還是說你企圖把手伸得太長,想要來管本宮的家事?”
一句家事,便是不顧情麵的直接下了王勉的麵子,當著兩方的麵。
所謂的“家事”,其實就是在說,他寧隼的事情輪不到別人來插手。
別說突然冒出來一個長公主了,就是冒出來十個八個的,也同他王勉沒半文錢關係。
寧隼願意的話,這天下的姑娘都封了公主又有何妨?
輪得到一個敵軍的使臣來說三道四的嗎?
這王勉,也太拿自己當回事了吧?
確實如此!
這王勉或許是在京城裏傲慢慣了,即使來到南方擔任使臣,他深藏在骨子裏的算計還是難以掩飾。
在京城,他隻需說一句話便能立即占據優勢地位,可以對寧逸乃至皇室諸多事宜進行過多幹預和指責。
對於國家大事,他有權進諫。
而對於後宮嬪妃的事情,他厚著點臉皮,也是能插上一手,並很大概率能影響事態發展的。
也許是習慣成自然吧,當他聽到守邊軍兵卒口中莫名其妙地冒出長公主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打聽清楚。
隻可惜他忘記了,此時強弱之勢已經明朗,他作為一個求和的使臣,又有什麽資格發表意見呢?
“太子殿下請恕罪啊!老臣怎敢有此意啊!隻是老臣剛才在來此的途中聽到營帳內的士兵談起過長公主之事,心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好奇之意。
而且,既然長公主此刻身處營地,那麽於情於理,老臣都應該前往長公主麵前行禮問安,以盡到老臣身為臣子的責任!”
王勉的臉色不斷變幻著,言辭閃爍地解釋著。
也許是因為昨天寧隼表現得過於隨和親切了一些,又允許他今天再來拜訪,這竟然讓他產生了一種寧太子很容易被掌控拿捏的錯誤感覺。
結果呢,一時沒有留意,就把該說的和不該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寧隼的一句“家事”讓他警鈴大作,瞬間清醒過來。
昨日被寧隼著人送回營帳後,他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心煩意亂得一整晚都無法入眠,隻能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折騰。
心情煩躁到極點時,他竟然在半夜時分將婉兒從床榻上拽了起來,祖孫倆就王勉白天的所見所聞展開了一番深入探討與分析。
經過兩人長時間的方方麵麵都顧慮到的討論,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這次和談並不像他們之前想象的那樣困難重重。
隻要能夠牢牢掌控宜安,守邊軍便不足為懼。
然而,目前擺在他們麵前最棘手的問題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宜安公子的神秘麵紗始終無人能揭開。
這麽多年,終是拜訪無門!
多年來,沒有任何人能夠成功地撬動宜安的牆角。
正是因為對寧隼有幾分輕視之心,才會導致如今這樣的局麵。
“如此說來,倒是本宮誤會王丞相了。”
“老臣不敢!”
“既然王丞相對長公主好奇的話,本宮閑來無事順嘴說道說道。
說起這長公主,王丞相也認識,同王丞相也曾相談甚歡過。
不若本宮賣個關子,王丞相先猜一猜,如何?”
“這……”王勉懵了。
這長公主他竟然認識?還曾相談甚歡過?
他竟然曾近距離接觸過長公主?
可……
他把寧家人翻來覆去想了幾遍,愣是沒想到能對上號的人來啊!
難道是……
不可能啊!
那老王爺家的孫女連個郡主的封號都沒混上,還能搖身一變成了高高在上的長公主不成?
思及此,王勉用力搖了搖頭,把那個柔柔弱弱的老王爺家的孫女從腦海裏甩了出去。
如果不是的話……
那……
能是誰呢?
他還曾經相談甚歡過?
誰呢?
對了!他和誰相談甚歡,這寧太子是怎麽知道的呢?
越是深想,腦子越糊塗起來。
王勉有生之年腦子都沒這般亂過,亂的和鍋漿糊似的。
自詡聰明的王勉,臉上頭一次露出幾分傻相來。
看得立在寧隼身邊陪客的百裏略“噗嗤”一聲,沒忍住,笑出聲來了。
王勉耷拉著一張老臉,又紅又臊,對百裏略突兀的笑聲很是惱怒,說話語氣就不太好了。
“這位小將軍是何意?是在笑話老夫嗎?煩請小將軍能幫老夫解疑答惑一番,可好?”王勉最後一句話,說的咬牙切齒的。
被人記恨的百裏略一點不惱,卻朝著王勉的方向壓低聲音,“王丞相真的想不起來嗎?你們昨夜還曾見過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