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護衛體內的迷魂藥早已起效,他得意地笑道:“不是我吹牛,我的字堪比黃曦之,勝過顧愷之。
也就是慕容兄,一般人求我的墨寶,我可不會答應。
本人平生最仰慕嶽飛,精忠報國啊,最喜歡他的《滿江紅》,那個慷慨激昂,氣勢磅礴,無人能敵。
小弟就寫這一首詞送給慕容兄吧。”
慕容青鬆大喜,忙喊道:“筆墨伺候!”
早有侍從準備妥當,將筆墨送了過來。
薛護衛看了看麵前的白紙,搖晃著腦袋說道:“這張紙小了點,寫得不夠盡興,換大張的過來。”
慕容青鬆笑道:“我最喜歡王羲之的小楷,薛兄就為我寫一篇小楷《滿江紅》吧。”
“好吧。”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薛護衛筆下如風,邊寫邊念,一會兒便寫好了。
他正要落下自己名字,慕容青鬆一把搶過,假裝欣賞,不住喝彩道:“好字!好字啊!薛兄筆法果然不同凡響,哪怕王羲之在世,也會躲著你走路。”
早有侍從過來扶住薛護衛,又遞給他一杯酒,身子正好擋住了他的視線。
慕容青鬆忙收好薛護衛寫字的那張紙,從懷裏掏出來另外一張寫好字的紙來,對薛護衛笑道:“對了,剛才急於欣賞薛兄的墨寶,忘了讓你落款了。
請薛兄添上你的大名吧。”
薛護衛不假思索,大筆一揮,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慕容青鬆又說:“為了證明這是薛兄的親筆,還請薛兄按個手指印,我日後也好同人炫耀。”
回頭吩咐隨從:“快拿印泥來。”
薛護衛忘乎所以,雲裏霧裏,輕狂地笑道:“何須印泥。”
話音剛落,自己把手指放進嘴裏,咬破了,將滴血的手指按在自己寫的名字上麵,印出一個鮮紅的指印。
慕容青鬆趕緊收回紙來,小心翼翼地折疊好了,放在衣袖裏,笑道:“多虧了薛兄,我今日終於如願以償了!哈哈哈!來來來,咱們接著喝酒,一醉方休。”
隻聽得薛護衛咚地一聲,倒在椅子上醉死過去了。
慕容青鬆看著爛泥一堆的薛護衛,冷笑一聲,回頭對隨從說道:“好生讓仆人們伺候,切勿讓其走脫。”
都督府上,李十郎責問李侍衛:“怎麽還沒抓到薛護衛這個反骨仔?他一日不落網,我一日不得心安呐。”
李侍衛忙答道:“在下已多方查尋,始終沒有他的下落,想來他畏懼大都督,不敢呆在京城,逃到漠北去了,此生再也不會回到中原了吧。”
其實李侍衛這樣說,目的是想讓李十郎放過薛護衛。人都走了,何必再趕盡殺絕呢!
誰知李十郎氣急敗壞地說道:“如果他逃到漠北,被契丹國所利用,那就更加麻煩了。你給我跪下!”
李侍衛以為他要懲罰自己,心內忐忑不安,隻得跪下聽命。
李十郎神色凝重,對他說道:“你聽著,本都督要告訴你一個驚天秘密,你發誓絕不會泄露出去,否則天打五雷轟,死無葬身之地。”
李侍衛心想:“我知道你的秘密也不少了,何必如此不相信我呢。”
“快點發誓!”
李侍衛隻得對天發誓。
李十郎這才鬆了一口氣,歎道:“你還記得那一年大理寺監獄發生的劫獄事件麽?”
“當然記得了,當時關押的叛軍和獄卒全部都被神秘人殺死了,成了一樁離奇的懸案。”
李十郎冷笑道:“你知道是誰幹的嗎?”
李侍衛早已猜到,不敢明說,隻得裝傻扮懵:“在下愚鈍,還請大都督明言。”
“殺他們的人就是本都督我啊。”
李十郎狂笑數聲,低頭看著李侍衛,問他:“你可知道我為什麽要這樣做嗎?”
“都督是正義的化身,做事向來有分寸,一定是為了國家江山社稷。”
“錯!我隻是為了我自己而已。”
李十郎來回走了一圈步子,坐下說道:“因為叛軍俘虜裏麵有一個是我失散多年的兒子。我怎麽可能眼巴巴看著自己的親生兒子被送上斷頭台?無奈之下隻好如此了。”
“原來都督還有一個兒子啊,那他現在何方呢?”
“他為叛軍效力,自然是在夏侯煊的軍中了。”
李侍衛說道:“如果在下沒有猜錯的話,薛護衛也知道這個秘密。”
“你果然聰明!”李十郎起身扶起李侍衛,“這就是本都督為什麽一定要治他於死地的緣故。
他若不閉嘴,我日夜難安。
這事一旦被對手永盛王和賢真妃知道,我必將大禍臨頭,無法翻身了。就算是大司馬,恐怕也不會容我了。”
李侍衛忙道:“請都督放心,在下一定設法將薛護衛捉回來,讓他永遠閉嘴。”
這一日,散了早朝,慕容青鬆緊跟慢趕地走在宰相和光祿大夫的身邊。
大司馬向來不待見慕容青鬆,隻管和李十郎說話,遠遠地走在前麵,哪裏有空理他跟誰說話呢。
宰相冷笑道:“駙馬怎麽不去追大司馬和大都督,難道他二人都嫌棄你不成?”
“請叫我黃門侍郎,駙馬畢竟不是官職。”
光祿大夫笑道:“駙馬的名頭多響亮啊,公主的丈夫,何等的榮耀。”
“呸,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在嘲笑我靠女人上位。你兩個幹巴老頭盡管譏笑吧,等到朝廷覆滅那天,我讓你們笑不出來。”
慕容青鬆強顏歡笑:“明日我在家中設宴,不知二位大人可否賞麵光臨賜教?”
“哼,道不同,不相為謀,駙馬還是去請大司馬和大都督吧。”
宰相瞬間變臉,和光祿大夫拂袖而去,任由慕容青鬆在風中淩亂。
此計不成,又生一計。
慕容青鬆決定直接去找永盛王。
一日午後,春陽院內,婉芬公主正在貴妃榻上小睡。
知了啊啊地叫著,熾熱的陽光透過梧桐樹葉射了下來,屋內盡管有冰磚降溫,還是熱得讓人昏昏欲睡。
那些丫鬟仆婦見婉芬睡中覺,都偷懶去打盹了,隻有清雲陪在婉芬公主身邊,為她時不時打扇驅熱,也是困得如同雞啄米。
睡意朦朧之際,突然從窗外飛進來一個小布包,落在清雲的腳邊,嚇了她一跳。
清雲跑到窗外查看,隻見遠處一個人影一晃就不見了,身形高大,應該是個男人。
清雲驚疑不定,撿起布包,打開來一看,隻見裏麵有一封信。
清雲從小跟隨婉芬,耳濡目染,也頗能識得幾個字。
她認出信封上麵寫的是“婉芬公主親啟”,自己不敢亂看,忙推醒婉芬公主,說了情況,將信遞給了她。
也就是慕容兄,一般人求我的墨寶,我可不會答應。
本人平生最仰慕嶽飛,精忠報國啊,最喜歡他的《滿江紅》,那個慷慨激昂,氣勢磅礴,無人能敵。
小弟就寫這一首詞送給慕容兄吧。”
慕容青鬆大喜,忙喊道:“筆墨伺候!”
早有侍從準備妥當,將筆墨送了過來。
薛護衛看了看麵前的白紙,搖晃著腦袋說道:“這張紙小了點,寫得不夠盡興,換大張的過來。”
慕容青鬆笑道:“我最喜歡王羲之的小楷,薛兄就為我寫一篇小楷《滿江紅》吧。”
“好吧。”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薛護衛筆下如風,邊寫邊念,一會兒便寫好了。
他正要落下自己名字,慕容青鬆一把搶過,假裝欣賞,不住喝彩道:“好字!好字啊!薛兄筆法果然不同凡響,哪怕王羲之在世,也會躲著你走路。”
早有侍從過來扶住薛護衛,又遞給他一杯酒,身子正好擋住了他的視線。
慕容青鬆忙收好薛護衛寫字的那張紙,從懷裏掏出來另外一張寫好字的紙來,對薛護衛笑道:“對了,剛才急於欣賞薛兄的墨寶,忘了讓你落款了。
請薛兄添上你的大名吧。”
薛護衛不假思索,大筆一揮,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慕容青鬆又說:“為了證明這是薛兄的親筆,還請薛兄按個手指印,我日後也好同人炫耀。”
回頭吩咐隨從:“快拿印泥來。”
薛護衛忘乎所以,雲裏霧裏,輕狂地笑道:“何須印泥。”
話音剛落,自己把手指放進嘴裏,咬破了,將滴血的手指按在自己寫的名字上麵,印出一個鮮紅的指印。
慕容青鬆趕緊收回紙來,小心翼翼地折疊好了,放在衣袖裏,笑道:“多虧了薛兄,我今日終於如願以償了!哈哈哈!來來來,咱們接著喝酒,一醉方休。”
隻聽得薛護衛咚地一聲,倒在椅子上醉死過去了。
慕容青鬆看著爛泥一堆的薛護衛,冷笑一聲,回頭對隨從說道:“好生讓仆人們伺候,切勿讓其走脫。”
都督府上,李十郎責問李侍衛:“怎麽還沒抓到薛護衛這個反骨仔?他一日不落網,我一日不得心安呐。”
李侍衛忙答道:“在下已多方查尋,始終沒有他的下落,想來他畏懼大都督,不敢呆在京城,逃到漠北去了,此生再也不會回到中原了吧。”
其實李侍衛這樣說,目的是想讓李十郎放過薛護衛。人都走了,何必再趕盡殺絕呢!
誰知李十郎氣急敗壞地說道:“如果他逃到漠北,被契丹國所利用,那就更加麻煩了。你給我跪下!”
李侍衛以為他要懲罰自己,心內忐忑不安,隻得跪下聽命。
李十郎神色凝重,對他說道:“你聽著,本都督要告訴你一個驚天秘密,你發誓絕不會泄露出去,否則天打五雷轟,死無葬身之地。”
李侍衛心想:“我知道你的秘密也不少了,何必如此不相信我呢。”
“快點發誓!”
李侍衛隻得對天發誓。
李十郎這才鬆了一口氣,歎道:“你還記得那一年大理寺監獄發生的劫獄事件麽?”
“當然記得了,當時關押的叛軍和獄卒全部都被神秘人殺死了,成了一樁離奇的懸案。”
李十郎冷笑道:“你知道是誰幹的嗎?”
李侍衛早已猜到,不敢明說,隻得裝傻扮懵:“在下愚鈍,還請大都督明言。”
“殺他們的人就是本都督我啊。”
李十郎狂笑數聲,低頭看著李侍衛,問他:“你可知道我為什麽要這樣做嗎?”
“都督是正義的化身,做事向來有分寸,一定是為了國家江山社稷。”
“錯!我隻是為了我自己而已。”
李十郎來回走了一圈步子,坐下說道:“因為叛軍俘虜裏麵有一個是我失散多年的兒子。我怎麽可能眼巴巴看著自己的親生兒子被送上斷頭台?無奈之下隻好如此了。”
“原來都督還有一個兒子啊,那他現在何方呢?”
“他為叛軍效力,自然是在夏侯煊的軍中了。”
李侍衛說道:“如果在下沒有猜錯的話,薛護衛也知道這個秘密。”
“你果然聰明!”李十郎起身扶起李侍衛,“這就是本都督為什麽一定要治他於死地的緣故。
他若不閉嘴,我日夜難安。
這事一旦被對手永盛王和賢真妃知道,我必將大禍臨頭,無法翻身了。就算是大司馬,恐怕也不會容我了。”
李侍衛忙道:“請都督放心,在下一定設法將薛護衛捉回來,讓他永遠閉嘴。”
這一日,散了早朝,慕容青鬆緊跟慢趕地走在宰相和光祿大夫的身邊。
大司馬向來不待見慕容青鬆,隻管和李十郎說話,遠遠地走在前麵,哪裏有空理他跟誰說話呢。
宰相冷笑道:“駙馬怎麽不去追大司馬和大都督,難道他二人都嫌棄你不成?”
“請叫我黃門侍郎,駙馬畢竟不是官職。”
光祿大夫笑道:“駙馬的名頭多響亮啊,公主的丈夫,何等的榮耀。”
“呸,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在嘲笑我靠女人上位。你兩個幹巴老頭盡管譏笑吧,等到朝廷覆滅那天,我讓你們笑不出來。”
慕容青鬆強顏歡笑:“明日我在家中設宴,不知二位大人可否賞麵光臨賜教?”
“哼,道不同,不相為謀,駙馬還是去請大司馬和大都督吧。”
宰相瞬間變臉,和光祿大夫拂袖而去,任由慕容青鬆在風中淩亂。
此計不成,又生一計。
慕容青鬆決定直接去找永盛王。
一日午後,春陽院內,婉芬公主正在貴妃榻上小睡。
知了啊啊地叫著,熾熱的陽光透過梧桐樹葉射了下來,屋內盡管有冰磚降溫,還是熱得讓人昏昏欲睡。
那些丫鬟仆婦見婉芬睡中覺,都偷懶去打盹了,隻有清雲陪在婉芬公主身邊,為她時不時打扇驅熱,也是困得如同雞啄米。
睡意朦朧之際,突然從窗外飛進來一個小布包,落在清雲的腳邊,嚇了她一跳。
清雲跑到窗外查看,隻見遠處一個人影一晃就不見了,身形高大,應該是個男人。
清雲驚疑不定,撿起布包,打開來一看,隻見裏麵有一封信。
清雲從小跟隨婉芬,耳濡目染,也頗能識得幾個字。
她認出信封上麵寫的是“婉芬公主親啟”,自己不敢亂看,忙推醒婉芬公主,說了情況,將信遞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