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光華笑道:“公主殺伐果斷,不去做官實在可惜了你的才能。我總覺得李十郎這件事十分蹊蹺,也許真相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
“駙馬是說李十郎是被人冤枉了?”
慕容光華點點頭:“李十郎在朝廷身居高位,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有什麽理由去做夏侯煊的內應呢?
就算夏侯煊以後做了皇帝,他也未必能有現在的風光。
而且他二人因為爭搶安寧公主,早已成了仇敵,我實在想不通他會私通叛軍,還將自己的兒子放在夏侯煊身邊。”
“也許是他的兒子被夏侯煊當做人質,迫於無奈而就範吧。”
“這個倒有可能。”慕容光華說道,“不過我是懷疑有人栽贓陷害,企圖分化我天朝力量。也許李十郎那個大兒子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謠言。
可惜薛護衛已死,唯一的線索斷了。
不過我已安排細作潛入玉陽,打探此事。是真是假,到時便知。”
婉芬公主心道:“幸虧將薛護衛已被梟首示眾,否則再讓你問出點什麽,就麻煩了。”
她嗔道:“駙馬迂腐。李十郎已經倒台,你管它是不是謠言,總之都是有利於我們。難道你還想給他翻案,讓父皇重新起用他不成?”
“如今叛軍來勢洶洶,朝廷連丟數城,眼看叛軍就要攻到神京,就是因為缺了李十郎這樣的人物。如果他真的是被冤枉的,這是我朝的幸事。”
婉芬公主歎道:“若是朝中大臣都像駙馬這般為國為民毫無私心就好了。隻是朝堂之上,曆來都是選邊站隊,兩派相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的都是自己的私利。”
牡丹園裏,平城公主笑對慕容青鬆:“我原本是深怨駙馬的,以為駙馬頭腦發昏,挖自家牆角,自毀長城,誰知整件事看下來,竟然是駙馬對了。
父皇竟然封你為禮部尚書,可見是因禍得福了。”
慕容青鬆冷笑道:“公主現在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了吧。當時你的怎麽罵我來著?
李十郎要作死,我們不能陪他一塊死啊。要不是我靈機一動,以進為退,以後在皇帝麵前還有位子嗎?
皇帝越信任我,我爬的越高。我爬的越高,你哥哥的太子之位就越穩固。
難道這個道理你們都不明白?”
平城公主恍然大悟:“如今知道了。原來我以為駙馬不諳世事,少機變,誰知你竟然這等厲害。
那我以後也就放心了。”
慕容青鬆在心裏冷哼道:“讓你放心的事情還在後頭呢,你們老李家就等著血債血償吧。”
邊塞,風沙連天。
肅州首府湯城高大雄偉,坐落在漫漫黃沙之中,固若金湯。
高高的城牆之上,了望塔上的士兵遠遠地望見前方數十鐵騎踏著滾滾塵煙而來。
士兵趕緊去報告守城的參將:“大人,前方來了一隊人馬,看不清是敵是友。”
參將連忙上到城牆看視。
那隊人馬已然到了近前,為首的正是李十郎,旁邊是李侍衛。
淺草被圍在中間。
“來者何人?快快報上名來!否則弓箭伺候。”
李侍衛勒馬躍出隊伍,喊道:“神威將軍大都督在此,還不趕緊打開城門,叫你家將軍出來迎接。”
參軍冷哼一聲,喝道:“大都督坐鎮京都,怎麽可能突然到訪邊塞?一定有詐。”
一麵著人飛報張將軍。
張將軍此刻正摟著一個美人喝酒,聽了報告,心道:“肅州邊境安寧,並無戰事,何以大都督會突然到訪,這其中必定有異,想是朝廷出了什麽大事。”
於是親自披甲,站上城樓,極目望去,果然看見李十郎立在隊伍中間。
張將軍見李十郎隻有幾十人跟隨,假裝並不認識他,笑道:“前日有契丹狗冒充我軍將士,要本將軍打開城門,意圖渾水摸魚,被我識破,一箭射死在馬下。今日你又來,真是不知死活。
拿箭來!”
李十郎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策馬出隊,高聲罵道:“張老二,你個混賬王八羔子,你睜開你的狗眼看看老子是誰?再不開門,信不信我撤了你的職。”
張將軍嚇得一哆嗦,忙拱手說道:“在下眼拙,沒能認出都督。屬下奉命鎮守國門,契丹人經常假扮我軍前來騷擾,因此不敢輕易開啟城門。
剛才如有得罪,還請都督見諒。小的這就開門迎接都督入城。”
一時分賓主坐定,張將軍問道:“都督突然到訪,不知有何貴幹?”
李十郎歎道:“本都督受奸人所害,為了避禍,不得已投奔將軍而來,等事情水落石出,重獲陛下信任,便會返京。
你是我的親信,我如今所能倚靠的也隻有將軍你了。”
“在下能有今日,全拜都督所賜,我必誓死保衛都督安危。”張將軍義正嚴辭地說道,“不過,如果皇帝陛下一直誤解都督,又該怎麽辦呢?”
“天無絕人之路,那咱們就反出朝廷,投奔契丹而去。”
張將軍心下大驚,變了臉色。
這一切都被李侍衛看在眼裏。
是夜,李侍衛對李十郎說:“在下總覺得張將軍不可靠,他現在按兵不動,隻是因為摸不清形勢,等到朝廷的搜捕令一到,恐怕就會翻臉不認人了。
不如趁早離開,以絕後患。”
李十郎點頭歎氣:“本都督何嚐沒有感覺到。隻是除了他這裏,我們還能去哪裏呢?難道真的要投靠契丹蠻夷,去做人人唾棄的漢奸嗎?”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們假意投誠,臥薪嚐膽,等待時機再殺回中原吧。”
“不行,契丹是異族,早已對我中原王朝虎視眈眈,意圖吞並,我絕不做華夏的罪人。
與其投靠契丹,不如投降夏侯煊,起碼還是漢人。”
“都督此言差矣。你若投靠夏侯煊,恰好坐實了你叛徒的罪名,要想重獲陛下信任,恐怕再也不可能了。而投靠契丹,正好向天下人表明都督是被冤枉的。”
李十郎一拍腦袋:“對啊,我怎麽沒有想到呢,就以你之言吧。”
李十郎一眾人在湯城休整了幾日,某天,借口出去狩獵,不讓張將軍的人跟隨,一行人悄悄往北投契丹而去。
正好在那天,朝廷的通緝令也到了肅州。
張將軍哈哈大笑:“我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
於是吩咐手下:“給我多備人馬,務必要活捉李十郎。”
親自領頭去追捕李十郎。
奈何李十郎早先一步跨過邊境,把他們遠遠甩在了身後。
大理寺內,慕容光華派出去的探子也已從玉陽回來,稟道:“原來夏侯青木並不是李十郎的親生兒子,而是夏侯煊和安寧公主所生。”
“原來如此。那我們真的冤枉李十郎了。”
“駙馬是說李十郎是被人冤枉了?”
慕容光華點點頭:“李十郎在朝廷身居高位,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有什麽理由去做夏侯煊的內應呢?
就算夏侯煊以後做了皇帝,他也未必能有現在的風光。
而且他二人因為爭搶安寧公主,早已成了仇敵,我實在想不通他會私通叛軍,還將自己的兒子放在夏侯煊身邊。”
“也許是他的兒子被夏侯煊當做人質,迫於無奈而就範吧。”
“這個倒有可能。”慕容光華說道,“不過我是懷疑有人栽贓陷害,企圖分化我天朝力量。也許李十郎那個大兒子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謠言。
可惜薛護衛已死,唯一的線索斷了。
不過我已安排細作潛入玉陽,打探此事。是真是假,到時便知。”
婉芬公主心道:“幸虧將薛護衛已被梟首示眾,否則再讓你問出點什麽,就麻煩了。”
她嗔道:“駙馬迂腐。李十郎已經倒台,你管它是不是謠言,總之都是有利於我們。難道你還想給他翻案,讓父皇重新起用他不成?”
“如今叛軍來勢洶洶,朝廷連丟數城,眼看叛軍就要攻到神京,就是因為缺了李十郎這樣的人物。如果他真的是被冤枉的,這是我朝的幸事。”
婉芬公主歎道:“若是朝中大臣都像駙馬這般為國為民毫無私心就好了。隻是朝堂之上,曆來都是選邊站隊,兩派相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的都是自己的私利。”
牡丹園裏,平城公主笑對慕容青鬆:“我原本是深怨駙馬的,以為駙馬頭腦發昏,挖自家牆角,自毀長城,誰知整件事看下來,竟然是駙馬對了。
父皇竟然封你為禮部尚書,可見是因禍得福了。”
慕容青鬆冷笑道:“公主現在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了吧。當時你的怎麽罵我來著?
李十郎要作死,我們不能陪他一塊死啊。要不是我靈機一動,以進為退,以後在皇帝麵前還有位子嗎?
皇帝越信任我,我爬的越高。我爬的越高,你哥哥的太子之位就越穩固。
難道這個道理你們都不明白?”
平城公主恍然大悟:“如今知道了。原來我以為駙馬不諳世事,少機變,誰知你竟然這等厲害。
那我以後也就放心了。”
慕容青鬆在心裏冷哼道:“讓你放心的事情還在後頭呢,你們老李家就等著血債血償吧。”
邊塞,風沙連天。
肅州首府湯城高大雄偉,坐落在漫漫黃沙之中,固若金湯。
高高的城牆之上,了望塔上的士兵遠遠地望見前方數十鐵騎踏著滾滾塵煙而來。
士兵趕緊去報告守城的參將:“大人,前方來了一隊人馬,看不清是敵是友。”
參將連忙上到城牆看視。
那隊人馬已然到了近前,為首的正是李十郎,旁邊是李侍衛。
淺草被圍在中間。
“來者何人?快快報上名來!否則弓箭伺候。”
李侍衛勒馬躍出隊伍,喊道:“神威將軍大都督在此,還不趕緊打開城門,叫你家將軍出來迎接。”
參軍冷哼一聲,喝道:“大都督坐鎮京都,怎麽可能突然到訪邊塞?一定有詐。”
一麵著人飛報張將軍。
張將軍此刻正摟著一個美人喝酒,聽了報告,心道:“肅州邊境安寧,並無戰事,何以大都督會突然到訪,這其中必定有異,想是朝廷出了什麽大事。”
於是親自披甲,站上城樓,極目望去,果然看見李十郎立在隊伍中間。
張將軍見李十郎隻有幾十人跟隨,假裝並不認識他,笑道:“前日有契丹狗冒充我軍將士,要本將軍打開城門,意圖渾水摸魚,被我識破,一箭射死在馬下。今日你又來,真是不知死活。
拿箭來!”
李十郎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策馬出隊,高聲罵道:“張老二,你個混賬王八羔子,你睜開你的狗眼看看老子是誰?再不開門,信不信我撤了你的職。”
張將軍嚇得一哆嗦,忙拱手說道:“在下眼拙,沒能認出都督。屬下奉命鎮守國門,契丹人經常假扮我軍前來騷擾,因此不敢輕易開啟城門。
剛才如有得罪,還請都督見諒。小的這就開門迎接都督入城。”
一時分賓主坐定,張將軍問道:“都督突然到訪,不知有何貴幹?”
李十郎歎道:“本都督受奸人所害,為了避禍,不得已投奔將軍而來,等事情水落石出,重獲陛下信任,便會返京。
你是我的親信,我如今所能倚靠的也隻有將軍你了。”
“在下能有今日,全拜都督所賜,我必誓死保衛都督安危。”張將軍義正嚴辭地說道,“不過,如果皇帝陛下一直誤解都督,又該怎麽辦呢?”
“天無絕人之路,那咱們就反出朝廷,投奔契丹而去。”
張將軍心下大驚,變了臉色。
這一切都被李侍衛看在眼裏。
是夜,李侍衛對李十郎說:“在下總覺得張將軍不可靠,他現在按兵不動,隻是因為摸不清形勢,等到朝廷的搜捕令一到,恐怕就會翻臉不認人了。
不如趁早離開,以絕後患。”
李十郎點頭歎氣:“本都督何嚐沒有感覺到。隻是除了他這裏,我們還能去哪裏呢?難道真的要投靠契丹蠻夷,去做人人唾棄的漢奸嗎?”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們假意投誠,臥薪嚐膽,等待時機再殺回中原吧。”
“不行,契丹是異族,早已對我中原王朝虎視眈眈,意圖吞並,我絕不做華夏的罪人。
與其投靠契丹,不如投降夏侯煊,起碼還是漢人。”
“都督此言差矣。你若投靠夏侯煊,恰好坐實了你叛徒的罪名,要想重獲陛下信任,恐怕再也不可能了。而投靠契丹,正好向天下人表明都督是被冤枉的。”
李十郎一拍腦袋:“對啊,我怎麽沒有想到呢,就以你之言吧。”
李十郎一眾人在湯城休整了幾日,某天,借口出去狩獵,不讓張將軍的人跟隨,一行人悄悄往北投契丹而去。
正好在那天,朝廷的通緝令也到了肅州。
張將軍哈哈大笑:“我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
於是吩咐手下:“給我多備人馬,務必要活捉李十郎。”
親自領頭去追捕李十郎。
奈何李十郎早先一步跨過邊境,把他們遠遠甩在了身後。
大理寺內,慕容光華派出去的探子也已從玉陽回來,稟道:“原來夏侯青木並不是李十郎的親生兒子,而是夏侯煊和安寧公主所生。”
“原來如此。那我們真的冤枉李十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