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烤爐成
農家小妹願望大,種田撿菌來發家 作者:酒酒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姐,二姐,咱們先休息一會兒吧,等會兒我再教你們做肥皂,裝了這麽久,胳膊都累了。”
“嗯嗯,好。”
周明棋去了茅廁,而周明琴則是去洗了一碗草莓端過來。
一千瓶的艾草膏,兩張桌子是不可能放得下的。
每次裝瓶,周明書都要掀鋪蓋,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屋裏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現在的時間差不多是下午兩三點鍾,正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
周明書是不可能出去的。
拉了一個椅子過來,將製作肥皂的東西先準備好。
等會兒天不那麽熱的時候,再做接下來的工作。
如今肥皂的體量大了,她不可能再放進竹筒裏了。
得做一個可移動的夾板!!
家裏正好有現成的木頭,是之前做黑板剩下的,還算是平整。
周明書挑了一些過來,不停地用粉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周明琴在一旁看著,也不知道妹妹在搗鼓啥呢。
等畫完後,周明書便拿了鑿子一點一點的刻起來。
沒過多久,一個四四方方的模具便出現她們麵前。
不過這還不算是一個合格的模具。
最起碼連光滑都做不到。
周明書忙個不停,一點一點的打磨,圍著她一圈,地上全是木屑。
直到兩個小時後,這幾塊板子才初見平滑。
天氣也不那麽熱了,周明書便不再耽誤時間。
帶著兩個姐姐將肥皂的製作流程完完整整的跟了一遍。
最後將肥皂倒進她剛做好的模具中。
隻需要等一個月的時間,這肥皂便製作完成了。
時間有些長,但沒辦法,因為它還需要進行皂化反應,也需要這段時間讓自己變得有硬度一些。
“三丫,這肥皂需要這麽多的時間,還用這麽多的豬油,那這一塊咱們賣多少錢呀?”
周明棋嘟著小嘴問,要是還賣十文可就太虧了呀。
一塊肥皂需要的豬油比十瓶艾草膏用到的豬油還要多。
“這個我已經考慮過了,最普通的也得要兩百文,這一塊最起碼能用三個月的時間,成本上倒是次要,最重要的是時間線太長。”
“哇哦,兩百文,那咱們這一塊得掙多少呀?”
周明棋已經掰起手指頭開始算了,這個掰手指頭的算法還是周明書教的。
“哈哈,不用算了,淨利潤應該在一百八十文左右,雖然很掙錢,但這個產量目前還提不上去,如果後麵賣的好,咱們再增加人手。”
周明書將裏麵的門道說了,周明琴和周明棋都聽呆了。
“這麽好的生意,我都不想去繡花了,如果把繡花當營生,我遲早得瞎,還是做肥皂和香膏比較掙錢。”
周明琴很激動。
“哈哈大姐,你這麽想雖說沒什麽不對,但這繡花的技藝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這個東西更需要你的傳承,咱家的肥皂隻要有了方子誰都會做,整體來說沒什麽技術含量,要我說,你還是好好鑽研一下你的繡花,就算目前不靠它吃飯,等以後最起碼有個拿手的手藝,走到哪都餓不著,要是嫌繡花壞眼睛,以後就開個鋪子管人。”
周明書一通話,說的周明琴熱血澎湃。
“沒想到還可以這樣,三丫,你說的這些聽得我很激動。”
周明琴捂著自己的心,一個大膽的念頭升起,以後她想經營一個香包鋪子,加上妹妹打絡子的手藝,應該不愁賣不出去的事兒。
“哈哈,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要想掙到錢,必須想法寬,咱們姐妹幾個聯手幹,還怕掙不到錢?”
周明書自編了兩句打油詩,給兩姐妹加油鼓勁兒。
“好,三丫,我相信咱們一定能掙到錢的,以後咱們好好幹。”
“嗯嗯,這個模具交給我,等我多做出一些模具,咱們再多做出一些肥皂。”
“你們三個弄完了嗎?要吃晚飯了。”
劉氏在廚房門口喊。
三姐妹齊聲喊道,“弄完了,這就來。”
周明書將肥皂模具壓好,記上日期後放到一邊,等待著可以脫模的那一天。
她們隻管在屋裏忙活肥皂,等她們出來一看,麥子收好了,烤爐也做好了。
裏麵有幾個沒有燃盡的木柴,還在冒著煙。
“三丫,快去看看,看看我們做的烤爐怎麽樣?”周老大笑著說,他們剛才試了一下,感覺還不錯。
“好嘞,我這就去看看。”
周明書來不及洗手,就跑過去看。
烤爐裏麵的空間很大,就算是想烤一隻羊腿也能塞得下。
以後可以試著烤一些餅幹和麵包吃,還可以烤肉烤蔬菜。
真是美滋滋~
“大伯,你們做的真是太好了,等明天我就給你們烤一些東西吃。”
周明書開心壞了,這誰能拒絕烤五花肉烤雞翅呀。
“哈哈哈好,我們等著。”
周老大幾人已經拿著饃饃開始吃菜了,忙活了一天終於可以休息了。
正吃著飯,王大山牽著驢過來了。
“周奶奶,大伯,二叔……我給你們送小毛驢來了,我帶著它吃了一會兒草,應該不怎麽餓了。”
王大山穿著短衫,額頭上還有汗。
“哎呦,大山你這小子,你們家的麥子可弄好了?”周老大親切的問。
“大伯,弄好了,今天就全部裝起來了,後麵就隻需要曬一曬就好了。”王大山將實情都說了。
周明誌將小毛驢接過,往後院牽著,路過周明書身旁時,這小毛驢咬著她的肩膀不願意走了??
“大哥,你坐下吃飯,我來牽,這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小毛驢這是想我了哈哈。”
周明書將吃了一半的饃饃放下。
“大山,你去洗洗手,坐下來吃點。”周老太太起身拉著王大山讓他吃點。
這小子哪裏肯,連連搖頭擺手,掙著跳著跑開了。
“這孩子……拉都拉不住。”
老周家對這樣的結果已經見怪不怪了。
前兩年家裏窮,沒什麽好東西招待,現在家裏情況好了一些,孩子們又長大了,不願意留下來吃兩口。
算了,隨他們去吧。
“奶奶,咱家已經好久沒有吃菌子了,咱們什麽時候再去采一下菌子嗎?”
周明棋提議。
她有些饞了……
“嗯嗯,好。”
周明棋去了茅廁,而周明琴則是去洗了一碗草莓端過來。
一千瓶的艾草膏,兩張桌子是不可能放得下的。
每次裝瓶,周明書都要掀鋪蓋,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屋裏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現在的時間差不多是下午兩三點鍾,正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
周明書是不可能出去的。
拉了一個椅子過來,將製作肥皂的東西先準備好。
等會兒天不那麽熱的時候,再做接下來的工作。
如今肥皂的體量大了,她不可能再放進竹筒裏了。
得做一個可移動的夾板!!
家裏正好有現成的木頭,是之前做黑板剩下的,還算是平整。
周明書挑了一些過來,不停地用粉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周明琴在一旁看著,也不知道妹妹在搗鼓啥呢。
等畫完後,周明書便拿了鑿子一點一點的刻起來。
沒過多久,一個四四方方的模具便出現她們麵前。
不過這還不算是一個合格的模具。
最起碼連光滑都做不到。
周明書忙個不停,一點一點的打磨,圍著她一圈,地上全是木屑。
直到兩個小時後,這幾塊板子才初見平滑。
天氣也不那麽熱了,周明書便不再耽誤時間。
帶著兩個姐姐將肥皂的製作流程完完整整的跟了一遍。
最後將肥皂倒進她剛做好的模具中。
隻需要等一個月的時間,這肥皂便製作完成了。
時間有些長,但沒辦法,因為它還需要進行皂化反應,也需要這段時間讓自己變得有硬度一些。
“三丫,這肥皂需要這麽多的時間,還用這麽多的豬油,那這一塊咱們賣多少錢呀?”
周明棋嘟著小嘴問,要是還賣十文可就太虧了呀。
一塊肥皂需要的豬油比十瓶艾草膏用到的豬油還要多。
“這個我已經考慮過了,最普通的也得要兩百文,這一塊最起碼能用三個月的時間,成本上倒是次要,最重要的是時間線太長。”
“哇哦,兩百文,那咱們這一塊得掙多少呀?”
周明棋已經掰起手指頭開始算了,這個掰手指頭的算法還是周明書教的。
“哈哈,不用算了,淨利潤應該在一百八十文左右,雖然很掙錢,但這個產量目前還提不上去,如果後麵賣的好,咱們再增加人手。”
周明書將裏麵的門道說了,周明琴和周明棋都聽呆了。
“這麽好的生意,我都不想去繡花了,如果把繡花當營生,我遲早得瞎,還是做肥皂和香膏比較掙錢。”
周明琴很激動。
“哈哈大姐,你這麽想雖說沒什麽不對,但這繡花的技藝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這個東西更需要你的傳承,咱家的肥皂隻要有了方子誰都會做,整體來說沒什麽技術含量,要我說,你還是好好鑽研一下你的繡花,就算目前不靠它吃飯,等以後最起碼有個拿手的手藝,走到哪都餓不著,要是嫌繡花壞眼睛,以後就開個鋪子管人。”
周明書一通話,說的周明琴熱血澎湃。
“沒想到還可以這樣,三丫,你說的這些聽得我很激動。”
周明琴捂著自己的心,一個大膽的念頭升起,以後她想經營一個香包鋪子,加上妹妹打絡子的手藝,應該不愁賣不出去的事兒。
“哈哈,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要想掙到錢,必須想法寬,咱們姐妹幾個聯手幹,還怕掙不到錢?”
周明書自編了兩句打油詩,給兩姐妹加油鼓勁兒。
“好,三丫,我相信咱們一定能掙到錢的,以後咱們好好幹。”
“嗯嗯,這個模具交給我,等我多做出一些模具,咱們再多做出一些肥皂。”
“你們三個弄完了嗎?要吃晚飯了。”
劉氏在廚房門口喊。
三姐妹齊聲喊道,“弄完了,這就來。”
周明書將肥皂模具壓好,記上日期後放到一邊,等待著可以脫模的那一天。
她們隻管在屋裏忙活肥皂,等她們出來一看,麥子收好了,烤爐也做好了。
裏麵有幾個沒有燃盡的木柴,還在冒著煙。
“三丫,快去看看,看看我們做的烤爐怎麽樣?”周老大笑著說,他們剛才試了一下,感覺還不錯。
“好嘞,我這就去看看。”
周明書來不及洗手,就跑過去看。
烤爐裏麵的空間很大,就算是想烤一隻羊腿也能塞得下。
以後可以試著烤一些餅幹和麵包吃,還可以烤肉烤蔬菜。
真是美滋滋~
“大伯,你們做的真是太好了,等明天我就給你們烤一些東西吃。”
周明書開心壞了,這誰能拒絕烤五花肉烤雞翅呀。
“哈哈哈好,我們等著。”
周老大幾人已經拿著饃饃開始吃菜了,忙活了一天終於可以休息了。
正吃著飯,王大山牽著驢過來了。
“周奶奶,大伯,二叔……我給你們送小毛驢來了,我帶著它吃了一會兒草,應該不怎麽餓了。”
王大山穿著短衫,額頭上還有汗。
“哎呦,大山你這小子,你們家的麥子可弄好了?”周老大親切的問。
“大伯,弄好了,今天就全部裝起來了,後麵就隻需要曬一曬就好了。”王大山將實情都說了。
周明誌將小毛驢接過,往後院牽著,路過周明書身旁時,這小毛驢咬著她的肩膀不願意走了??
“大哥,你坐下吃飯,我來牽,這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小毛驢這是想我了哈哈。”
周明書將吃了一半的饃饃放下。
“大山,你去洗洗手,坐下來吃點。”周老太太起身拉著王大山讓他吃點。
這小子哪裏肯,連連搖頭擺手,掙著跳著跑開了。
“這孩子……拉都拉不住。”
老周家對這樣的結果已經見怪不怪了。
前兩年家裏窮,沒什麽好東西招待,現在家裏情況好了一些,孩子們又長大了,不願意留下來吃兩口。
算了,隨他們去吧。
“奶奶,咱家已經好久沒有吃菌子了,咱們什麽時候再去采一下菌子嗎?”
周明棋提議。
她有些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