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複倒是絲毫不擔心預算卡在李世民那裏過不了。
宮中的家具嘛,隻算原材料和人工的話,花不了多少錢,但是李複的這個“設計費”也不能少收啊。
新奇東西嘛,貴一點,那也得接受,主要還是要哄得李淵開心。
隻要李淵開心了,李世民就能順心。
他還指望著李淵騰地方,他好搬去太極宮呢。
那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名正言順順。
一行人在弘義宮轉悠了一圈,閻立德隨身帶著泛黃的硬紙,在上麵寫寫畫畫,似乎心裏已經在琢磨著,這宮殿要如何修整了。
還要按照李複說的,將宮殿的規格提升上來。
但是弘義宮的底子已經是那樣了.....
這是個難題啊。
一直到了中午要吃飯的時候,兩人才回到宮中。
李複打算去李世民那裏蹭飯。
於是,倆人就在偏殿,各自坐在各自的桌案前用飯。
李世民揮退了殿中侍奉的內侍。
“你和閆讓去弘義宮看過了?”李世民問道。
“看過了。”李複說道:“得不小一筆錢呢,二哥心裏可有準備?”
“怎麽?那裏還差什麽嗎?”李世民問道。
現成的宮殿,應該能省下許多錢才是。
“宮殿不差,應有盡有。”李複說道:“但是看上去,不行啊,規製不夠。”
“規製不夠?那是自然的,那畢竟當初是給秦王修的。”李世民理所應當的說道。
“規製不夠,一眼望上去,便會讓人心中落寞。”李複說道:“畢竟,是太上皇。”
李複擔心的問題比李世民擔心的問題可多多了。
李淵待他好,他也要幫李淵。
“所以,我和閆少匠商議了一下,做一些改動,讓弘義宮看上去,更恢弘一些,加上內部獨特的設計裝飾,讓太上皇看了,最好是有眼前一亮的新奇感,這樣將來太上皇搬出太極宮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不高興了。”
李世民想了想,點點頭。
但是這不代表他花錢不心疼。
可是,有些事,也是一定要做的。
“因此,錢肯定是要花的,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都是簡單的事情了,您想想,是不是這麽個道理。”李複說道。
李世民點頭,若是天下事都能用錢解決的話,那就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可是問題是....朝廷現在窮啊。
拿出一大筆錢來花銷......
李世民眉頭緊皺,心疼都表現在臉上了。
要不,自己就先在這裏湊合幾年?等國庫緩過來,再 修?
“你說的不錯。”李世民說道:“但是李複啊,現如今,大唐亦是百廢待興,實話跟你說,國庫,也不充裕啊。”
“啊?連修宮殿的錢都拿不出來嗎?”李複好奇的問道:“那,宮中內帑呢?”
還不如國庫呢......
這話李世民沒好意思說。
內帑更不富裕......
李複皺眉。
自己的工程款計劃要胎死腹中了?
那不行啊,現在連預算都沒出來,李世民就心疼了?
大唐,修不起個宮殿了?
當初李淵在位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啊,看李淵整天喝酒彈琵琶看美女跳舞,還以為大唐多有錢呢。
現在頡利也沒過來,李世民也沒有為了穩定局勢,搬空大唐的國庫啊。
“那完事兒了,沒錢還說啥。”李複雙手一攤,表示自己也沒有辦法。
“我不是那個意思,宮殿是要整修的,隻是規模上......”
李複明白了。
這是想省錢.......
“問題就出在規模上,二哥,這可關乎著你的名聲啊。”李複說道。
名聲倆字就像是一杆箭,戳在了李世民的心窩子上。
自從當了太子之後,有包袱了。
老在乎名聲了。
“宮中也並非沒有高台,您站在高台上看看。”李複說道:“往西邊看,看看那弘義宮,跟這邊的宮殿比起來怎麽樣,比之東宮尚且不如,更別說太極宮了,好歹,那是太上皇,我也實話實說了吧,您要是想傳出去好聽,別心疼錢,錢是能掙回來的,但是想要把名聲再掙回來,就不容易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複,而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複,我發現,你這是在攛掇著我花錢啊。”李世民說道。
“您看出來了啊。”李複笑道:“是,攛掇著您花錢呢,也是,想要給太上皇該有的體麵,也為您解決了眼前的憂慮,一舉多得不好嗎?”
“你倒是坦誠。”李世民誇了一句。
他知道李複是想要給李淵爭取體麵,他也不惱怒,因為畢竟李複是李淵尋回來的,兩人關係好,這算不得什麽,他的心胸,也沒有那麽狹隘,連太上皇都容不下。
在太上皇禪位前夕,他跟太上皇和那群老臣也保證過的,往後的好日子,都會有的。
“太上皇是我的父親。”李世民說道:“你提議的事情,要做,而且要做好,戶部那邊,我來想辦法,盡量的能弄多一些錢。”
實在不行,那就由內帑補貼一些,總歸,李複說的對,太上皇的體麵很重要,他這個做兒子的,也是應當顧忌的,這些事,也是他應該做的。
不能讓人家說,李世民繼承皇位之後,就苛待太上皇。
“但是你啊,盡量的給我省一省,現在大唐難啊。”李世民說道:“軍中那邊還說,北方草原上也有異動,大唐發生這等事,我擔心頡利,又會和上次一樣,趁虛而入。”
李世民擔心發生戰爭,現如今一旦發生戰爭,國庫剩下的錢財,根本不夠支撐軍隊跟北方草原上的騎兵打仗。
打仗打的不僅僅是兵員將領,更多的還是朝廷的底蘊。
大唐雖然已經立國九年了,但是這九年來,依舊是連年征戰不修,平了劉黑闥之後,中原這才算是熄了兵事,安頓下來。
也該是修生養息的時候了。
李世民心裏無比清楚,百姓渴望安定。
朝廷也希望安定啊,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他們希望,就能夠實現的。
太平,都是真刀真槍的廝殺出來的。
宮中的家具嘛,隻算原材料和人工的話,花不了多少錢,但是李複的這個“設計費”也不能少收啊。
新奇東西嘛,貴一點,那也得接受,主要還是要哄得李淵開心。
隻要李淵開心了,李世民就能順心。
他還指望著李淵騰地方,他好搬去太極宮呢。
那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名正言順順。
一行人在弘義宮轉悠了一圈,閻立德隨身帶著泛黃的硬紙,在上麵寫寫畫畫,似乎心裏已經在琢磨著,這宮殿要如何修整了。
還要按照李複說的,將宮殿的規格提升上來。
但是弘義宮的底子已經是那樣了.....
這是個難題啊。
一直到了中午要吃飯的時候,兩人才回到宮中。
李複打算去李世民那裏蹭飯。
於是,倆人就在偏殿,各自坐在各自的桌案前用飯。
李世民揮退了殿中侍奉的內侍。
“你和閆讓去弘義宮看過了?”李世民問道。
“看過了。”李複說道:“得不小一筆錢呢,二哥心裏可有準備?”
“怎麽?那裏還差什麽嗎?”李世民問道。
現成的宮殿,應該能省下許多錢才是。
“宮殿不差,應有盡有。”李複說道:“但是看上去,不行啊,規製不夠。”
“規製不夠?那是自然的,那畢竟當初是給秦王修的。”李世民理所應當的說道。
“規製不夠,一眼望上去,便會讓人心中落寞。”李複說道:“畢竟,是太上皇。”
李複擔心的問題比李世民擔心的問題可多多了。
李淵待他好,他也要幫李淵。
“所以,我和閆少匠商議了一下,做一些改動,讓弘義宮看上去,更恢弘一些,加上內部獨特的設計裝飾,讓太上皇看了,最好是有眼前一亮的新奇感,這樣將來太上皇搬出太極宮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不高興了。”
李世民想了想,點點頭。
但是這不代表他花錢不心疼。
可是,有些事,也是一定要做的。
“因此,錢肯定是要花的,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都是簡單的事情了,您想想,是不是這麽個道理。”李複說道。
李世民點頭,若是天下事都能用錢解決的話,那就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可是問題是....朝廷現在窮啊。
拿出一大筆錢來花銷......
李世民眉頭緊皺,心疼都表現在臉上了。
要不,自己就先在這裏湊合幾年?等國庫緩過來,再 修?
“你說的不錯。”李世民說道:“但是李複啊,現如今,大唐亦是百廢待興,實話跟你說,國庫,也不充裕啊。”
“啊?連修宮殿的錢都拿不出來嗎?”李複好奇的問道:“那,宮中內帑呢?”
還不如國庫呢......
這話李世民沒好意思說。
內帑更不富裕......
李複皺眉。
自己的工程款計劃要胎死腹中了?
那不行啊,現在連預算都沒出來,李世民就心疼了?
大唐,修不起個宮殿了?
當初李淵在位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啊,看李淵整天喝酒彈琵琶看美女跳舞,還以為大唐多有錢呢。
現在頡利也沒過來,李世民也沒有為了穩定局勢,搬空大唐的國庫啊。
“那完事兒了,沒錢還說啥。”李複雙手一攤,表示自己也沒有辦法。
“我不是那個意思,宮殿是要整修的,隻是規模上......”
李複明白了。
這是想省錢.......
“問題就出在規模上,二哥,這可關乎著你的名聲啊。”李複說道。
名聲倆字就像是一杆箭,戳在了李世民的心窩子上。
自從當了太子之後,有包袱了。
老在乎名聲了。
“宮中也並非沒有高台,您站在高台上看看。”李複說道:“往西邊看,看看那弘義宮,跟這邊的宮殿比起來怎麽樣,比之東宮尚且不如,更別說太極宮了,好歹,那是太上皇,我也實話實說了吧,您要是想傳出去好聽,別心疼錢,錢是能掙回來的,但是想要把名聲再掙回來,就不容易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複,而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複,我發現,你這是在攛掇著我花錢啊。”李世民說道。
“您看出來了啊。”李複笑道:“是,攛掇著您花錢呢,也是,想要給太上皇該有的體麵,也為您解決了眼前的憂慮,一舉多得不好嗎?”
“你倒是坦誠。”李世民誇了一句。
他知道李複是想要給李淵爭取體麵,他也不惱怒,因為畢竟李複是李淵尋回來的,兩人關係好,這算不得什麽,他的心胸,也沒有那麽狹隘,連太上皇都容不下。
在太上皇禪位前夕,他跟太上皇和那群老臣也保證過的,往後的好日子,都會有的。
“太上皇是我的父親。”李世民說道:“你提議的事情,要做,而且要做好,戶部那邊,我來想辦法,盡量的能弄多一些錢。”
實在不行,那就由內帑補貼一些,總歸,李複說的對,太上皇的體麵很重要,他這個做兒子的,也是應當顧忌的,這些事,也是他應該做的。
不能讓人家說,李世民繼承皇位之後,就苛待太上皇。
“但是你啊,盡量的給我省一省,現在大唐難啊。”李世民說道:“軍中那邊還說,北方草原上也有異動,大唐發生這等事,我擔心頡利,又會和上次一樣,趁虛而入。”
李世民擔心發生戰爭,現如今一旦發生戰爭,國庫剩下的錢財,根本不夠支撐軍隊跟北方草原上的騎兵打仗。
打仗打的不僅僅是兵員將領,更多的還是朝廷的底蘊。
大唐雖然已經立國九年了,但是這九年來,依舊是連年征戰不修,平了劉黑闥之後,中原這才算是熄了兵事,安頓下來。
也該是修生養息的時候了。
李世民心裏無比清楚,百姓渴望安定。
朝廷也希望安定啊,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他們希望,就能夠實現的。
太平,都是真刀真槍的廝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