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義安王府。


    李幼良以謀反的罪名被賜死,在勳貴當中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削減封王所帶來的動蕩也有所緩和。


    李幼良可是太上皇的叔叔輩,是當今陛下的爺爺輩,是李家宗族之人,更是抵禦北方突厥的有功之臣。


    這樣的勳貴,朝廷說賜死就賜死了。


    但是,賜死李幼良的理由也十分充分。


    謀反,放在哪朝哪代都是罪不容恕的。


    李幼良一死,李孝常難免有些兔死狐悲。


    “朝廷是徹底不打算給我們這些郡王活路了。”李孝常坐在桌案邊,手裏捏著酒杯:“連長樂王都賜死了,咱們這位陛下,還真是雷厲風行啊,一點情麵都不講。”


    當初在朝堂上談論削減封賞的時候,他也在場,那還是不久之前的事。


    後來,他就從長安來到了利州上任。


    長安,絕對不是他能長久待著的地方。


    果然,若是他不走的話,李世民豈不是也要對他下手?


    畢竟,他可是在朝堂上牽頭反對皇帝決策的人。


    長樂王的事情發生之後,李孝常更是覺得自己離開長安是走的最對的一步棋。


    可是,也不能一直在利州,削減封王這把刀,遲早要落到他的頭上來。


    隋末他響應李淵起兵造反,以永豐倉投效,為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他們這一脈,搏一個錦繡前程出來。


    他被封了義安王,朝廷賞賜不斷,隻要這份榮寵一直持續下去,那麽子孫後代也就無憂了。


    即便是義安王的爵位不能承襲下去,那麽將來他的兒子,也能落個公爵。


    但是就目前來看,他的這個郡王的爵位,能不能保得住都兩說,再這麽削減下去,義安王都沒得做了。


    武德年間,他們是大唐的功臣,怎麽著?到了貞觀年,他們就不是大唐的功臣了?


    永豐倉的糧食吃完了,就不認賬了?


    天底下哪有這麽對待功臣的?


    自從認識到了這一點,李孝常就與朝中其他的武德老臣抱團取暖了,人多力量大,他們這麽多人不讚同現在朝廷要削減封王的政策,皇帝總該聽一聽,好好考慮考慮這樣做的後果吧?


    可是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麽用處,皇帝根本不聽。


    坐在下首的長史低聲對李孝常說道:“殿下,慎言呐,聽說當初長樂王在涼州的時候,也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惹得陛下不高興,消息穿到陛下那裏,陛下派了人前往涼州,這才牽扯出後麵諸多事情來。”


    “哼,那是他身邊的人不是個東西,好端端的,怎麽消息就傳到長安城去了?”李孝常怒氣衝衝的摔了酒杯,看向了自己的長史:“你跟在我身邊,也有十多年了吧?”


    “是。”長史拱手應聲。


    “本王相信,你是不會背叛本王的,今日本王所說的話,你應該知道該怎麽做的。”


    長史連忙應聲:“入得屬下耳,爛在屬下心。”


    “恩。”李孝常滿意的點點頭。


    他要做事,還離不開身邊的這些人的幫助。


    現在他人不在長安,說句不好聽的,山高皇帝遠,他就算是做點什麽事情,長安城那邊也不會立馬就知道,隻要,小心一些。


    “最近長安還有什麽動靜?”李孝常問道。


    “長安城那邊,長孫安業將軍傳消息過來,說是涇陽王離開長安有兩個多月了,起初誰都不知道他去哪兒了,沒有他的行蹤,有人去陛下那裏,想要打聽消息,也被陛下給責罵了回來,現在,已經有了涇陽王的行蹤了。”長史說道。


    “哦?涇陽王,李複?”李孝常眯了眯眼睛。


    一個太上皇從外麵撿回來的毛頭小子。


    大唐建立,他未立寸功,僅僅憑借著,跟太上皇的叔侄關係,就封了郡王,跟他這個立了大功的人平起平坐。


    哼,削減封王,第一個削了的,就應該是涇陽王這種什麽功勞都沒有的宗親。


    “是,他現如今在徽州,聽說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往徽州剿匪。”長史說道。


    “剿匪?好端端的,陛下派他去徽州剿匪?此事,怎麽看都蹊蹺的很。”李孝常說道。


    “是,長孫安業將軍也是這麽覺得,所以,他也在打探消息,想要知道涇陽王到徽州去,到底是做什麽的,是否陛下有什麽事情,需要他私底下去處理。”長史小心翼翼的說道。


    “若真是如此的話,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啊。”李孝常說道。


    他思索了一會兒,隨後說道:“李複這個人,就是一個狗腿子,太上皇因為故漢王而寵愛他,而他在皇帝麵前,又極盡阿諛諂媚之事,哼,正兒八經的本事,倒是沒看到多少,但就是把兩位陛下哄得很開心。”


    雖然李複兩次入伍,跟著軍隊一起抵禦突厥,但是朝中上下所有人都覺得,李複就是個混子,跟在軍中混軍功的,第一次,那是跟在陛下身邊,仗也沒打成,就頂著個名頭走一遭。


    陛下打仗神乎其神,能有他一個小小的督軍什麽事?


    至於第二次,有尉遲將軍在,尉遲將軍帶人衝鋒鏖戰,殲滅突厥先鋒軍,也跟他這個躲在後方的人沒有什麽關係。


    所以,大家都不認為李複有什麽帶兵的能耐。


    又不是從小在李家長大,接受家族的教導,出身鄉野,能有多大的能耐?


    無非是兩位陛下要往他臉上貼金罷了。


    如今突然讓他去徽州帶兵剿匪?可能嗎?真正的目的,斷然不是在剿匪這上麵的。


    “阿諛諂媚之臣,能有什麽真本事,真要是有真本事了,入朝為官,又豈能甘願做個有名無實的散官?”長史附和著李孝常的話說著:“聽聞他自從被太上皇認了出來之後,也不怎麽在長安城居住,太上皇賞賜給他的宅子,規格可是遠遠超出一個郡王該有的規製了,但是他可一點都不覺得長安城的宅子好,還時常到涇陽縣鄉下去住,守著他那老宅子,盯著他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


    如此一個郡王,還親自管著自己的莊戶和封地,目光總是放在田間地頭,能有什麽出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富貴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富貴er並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