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壞了,這是有人在搞我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禪遭刺殺的事申耽曾從自己在荊州的友人提過。
而水土不服又是這個時代遠行之人常有的通病。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申耽雖詫異,但隻當是這仆人與劉禪主仆情深,不疑有他。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少年的外貌,讓人以為是天真表露,從而放鬆警惕不以為有詐。
申耽趕緊傳喚來下人,命其速速將劉禪的酒換成茶湯。
“不可!”
不想,劉禪竟親自開口拒絕。
茶湯,顧名思義,粗茶淡飯,這時候的茶真就是能當湯喝的。
這時人們又將茶湯叫做茗粥,即是用茶樹生葉煮成羹湯。
其內加上蔥薑蒜,撒上鹽,有條件的再煮上一些肉。
而且味道嘛……隻能說介於難喝與不好喝之間。
不想喝這隻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要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對申家的情誼比金堅啊。
劉禪推開黃皓,然後慷慨激昂地說申家守土一方,又能及時撥亂反正,解蒼生避於倒懸之苦,使百姓免於兵戈之禍。
“……而我所憑借的,不過是父輩的餘蔭罷了,怎麽能在大功之臣麵前倨傲呢?”
說罷,不等他人反應過來,劉禪一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父親不能親來漢中,但我絕不會讓申府君的功勞被遮蔽,我一定會向父親具言您的功績。”
看的申耽一愣,這時,忽然有人鼓掌稱讚起劉禪來,說他年少有為,謙遜有禮之類的話。
不少人被帶著也跟著誇讚起來,紛紛讚揚劉禪識大體有德行,善待有功之臣什麽的。
申耽作揖,說大漢被奸臣欺淩,自己早就想著匡扶漢室,為大漢鞠躬盡瘁了,而後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賓主盡歡,宴會上和諧的不能再和諧了。
劉禪趁機宣布,地方上應該靠鄉賢教化治理。
那誰是鄉賢呢,就是在座吃得滿嘴流油的諸位啊!
所有人官職照舊,熱鬧過後,上庸還是你們的上庸,一切都回歸原樣仿佛沒什麽變化。
天還是那個天,地主豪強還是那一批人,佃戶貧農也還是那一批人。
豪強們非常高興劉禪保障了他們繼續做人上人的利益。
不僅日常交談中常稱讚劉禪在宴會上謙遜有禮的言行,讓劉禪的名聲在本地傳揚。
因為劉禪軍紀嚴明,沒有騷擾地方,所以更是有不少人主動拿出一些酒肉糧食來勞軍。
端的是其樂融融,軍民魚水。
要說變化其實也有,城頭上魏的旗幟被撤下當柴燒,換上了嶄新的漢旗。
官員在人口中也一個個變成大漢純臣。
這些就是細枝末節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宴會之後,在劉禪有意無意地推波助瀾之下。
很快本地上上下下大多數人都知道了劉禪是非常信重禮待申家的。
所謂君使臣以禮,那麽,接下來就應該是臣事君以忠。
這是規矩,也叫禮製,是世家門閥的道德準繩、立身之本。
申耽是守規矩的,他表現的非常勤懇,但是這時候,民間四處似乎傳出一些不好的聲音。
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說他申家意圖造反而已。
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勾決死刑犯的申耽猛地一驚,毛筆掉在桌子上落下一灘墨水。
壞了,這是有人在搞我申家,然後他下令家仆趕緊去查。
隻不過這些人好像被抓過似的,變得十分小心謹慎。
然後又有謠言說申家頻繁有人進進出出,這不正常的調動是他們在集結人手準備作亂。
一時間風聲鶴唳。
謠言傳播漢軍自然也知道了,這時有人將此事稟告劉禪。
劉禪則是義正言辭的警告他:“申府君待人以誠,深得民心,是品格忠厚的長者、德行高尚的名士,怎麽會做叛國之賊呢,汝勿複言矣。”
然後這件事也被傳開,劉禪的形象又成功拔高一籌,用人不疑的形象躍然紙上。
別人對劉禪歌功頌德,但此時申耽卻深感頭疼,他感覺此事有蹊蹺。
他懷疑過自己在本地的仇人,但那些都被自己碾壓,不會搞出這般動靜。
然後就是懷疑這是曹魏或者江東的細作搞到鬼,目的就是搞亂上庸。
甚至還懷疑這就是劉禪在搞他,但自己找不到這是對方搞鬼的證據。
可同時也沒有不是對方搞鬼的證據……
而且,申耽其實他自己也不願相信:“公子不過是個少年,真的有如此心機嗎?”
然後為了洗清嫌疑,他主動封存府庫,交給漢軍清點。
劉禪沒有拒絕,糧食沒問題,但是武器甲胄大都是些老古董太過陳舊。
申耽解釋說上庸幾十年沒有兵事,管理武庫的都尉是個年齡很大的老人,才有此疏忽。
並主動提出罷免此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劉禪知曉這是申耽藏了一手。
將精良武器甲胄拿去武裝自己隱匿戶口而訓練的私兵,卻將半淘汰的殘次品拿來交差。
這是在告訴自己,他申耽並沒有要作亂的想法。
自己可以通過交涉從他這裏攫取一些利益,但他也有自保能力,警告自己不要逼迫太甚。
想通此節之後,劉禪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後者不明所以但也跟著笑了笑。
上庸的都尉肯定是申家的自己人,既然對方把這個位置讓出來,不拿白不拿。
劉禪略一沉思說道:“既如此,那便讓那位老者回家頤養天年吧。至於新都尉的人選,吾舉薦鄧良弼接任。”
以劉禪現在的軍功地位,所謂舉薦其實也就是任命了,隻是需要走個流程而已。
東漢太守權力大大加強,掌軍權為主將,都尉隻不過是副將全方位受製於太守。
即便將此位置讓渡出去,申耽也有信心壓製住那個新的都尉。
隨後自有人將劉禪的決議傳達出去。
正在孟達軍中處理公文的鄧輔,忽然得知自己被舉薦為比兩千石的都尉的時候,腦袋先是一空。
隨後十分興奮的朝著劉禪所在虛空一禮。
他原本還因為自己的兒子被劉禪扣在身邊做人質而唉聲歎氣。
現在一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繞了一圈,自己還是當上了兩千石。
雖然不是一郡的一把手,但上庸到底是比房陵大多了,職級含權利可是不低的。
如此看來,多少人想送人質過去還沒這個機會呢。
鄧輔向孟達拜別,後者自然不會阻撓這個妹夫的升遷。
甚至送了他五百兵卒讓他帶去上任,如此不至於被申耽徹底架空。
劉禪慷他人之慨,將府庫裏麵那些陳舊的武器甲胄全撥給了鄧輔。
至於那些糧食,劉禪笑納其中的大部分,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為了後續發展需要,他要從申家手中掏出大批糧草。
不多時,劉封領兵抵達上庸。
而水土不服又是這個時代遠行之人常有的通病。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申耽雖詫異,但隻當是這仆人與劉禪主仆情深,不疑有他。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少年的外貌,讓人以為是天真表露,從而放鬆警惕不以為有詐。
申耽趕緊傳喚來下人,命其速速將劉禪的酒換成茶湯。
“不可!”
不想,劉禪竟親自開口拒絕。
茶湯,顧名思義,粗茶淡飯,這時候的茶真就是能當湯喝的。
這時人們又將茶湯叫做茗粥,即是用茶樹生葉煮成羹湯。
其內加上蔥薑蒜,撒上鹽,有條件的再煮上一些肉。
而且味道嘛……隻能說介於難喝與不好喝之間。
不想喝這隻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要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對申家的情誼比金堅啊。
劉禪推開黃皓,然後慷慨激昂地說申家守土一方,又能及時撥亂反正,解蒼生避於倒懸之苦,使百姓免於兵戈之禍。
“……而我所憑借的,不過是父輩的餘蔭罷了,怎麽能在大功之臣麵前倨傲呢?”
說罷,不等他人反應過來,劉禪一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父親不能親來漢中,但我絕不會讓申府君的功勞被遮蔽,我一定會向父親具言您的功績。”
看的申耽一愣,這時,忽然有人鼓掌稱讚起劉禪來,說他年少有為,謙遜有禮之類的話。
不少人被帶著也跟著誇讚起來,紛紛讚揚劉禪識大體有德行,善待有功之臣什麽的。
申耽作揖,說大漢被奸臣欺淩,自己早就想著匡扶漢室,為大漢鞠躬盡瘁了,而後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賓主盡歡,宴會上和諧的不能再和諧了。
劉禪趁機宣布,地方上應該靠鄉賢教化治理。
那誰是鄉賢呢,就是在座吃得滿嘴流油的諸位啊!
所有人官職照舊,熱鬧過後,上庸還是你們的上庸,一切都回歸原樣仿佛沒什麽變化。
天還是那個天,地主豪強還是那一批人,佃戶貧農也還是那一批人。
豪強們非常高興劉禪保障了他們繼續做人上人的利益。
不僅日常交談中常稱讚劉禪在宴會上謙遜有禮的言行,讓劉禪的名聲在本地傳揚。
因為劉禪軍紀嚴明,沒有騷擾地方,所以更是有不少人主動拿出一些酒肉糧食來勞軍。
端的是其樂融融,軍民魚水。
要說變化其實也有,城頭上魏的旗幟被撤下當柴燒,換上了嶄新的漢旗。
官員在人口中也一個個變成大漢純臣。
這些就是細枝末節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宴會之後,在劉禪有意無意地推波助瀾之下。
很快本地上上下下大多數人都知道了劉禪是非常信重禮待申家的。
所謂君使臣以禮,那麽,接下來就應該是臣事君以忠。
這是規矩,也叫禮製,是世家門閥的道德準繩、立身之本。
申耽是守規矩的,他表現的非常勤懇,但是這時候,民間四處似乎傳出一些不好的聲音。
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說他申家意圖造反而已。
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勾決死刑犯的申耽猛地一驚,毛筆掉在桌子上落下一灘墨水。
壞了,這是有人在搞我申家,然後他下令家仆趕緊去查。
隻不過這些人好像被抓過似的,變得十分小心謹慎。
然後又有謠言說申家頻繁有人進進出出,這不正常的調動是他們在集結人手準備作亂。
一時間風聲鶴唳。
謠言傳播漢軍自然也知道了,這時有人將此事稟告劉禪。
劉禪則是義正言辭的警告他:“申府君待人以誠,深得民心,是品格忠厚的長者、德行高尚的名士,怎麽會做叛國之賊呢,汝勿複言矣。”
然後這件事也被傳開,劉禪的形象又成功拔高一籌,用人不疑的形象躍然紙上。
別人對劉禪歌功頌德,但此時申耽卻深感頭疼,他感覺此事有蹊蹺。
他懷疑過自己在本地的仇人,但那些都被自己碾壓,不會搞出這般動靜。
然後就是懷疑這是曹魏或者江東的細作搞到鬼,目的就是搞亂上庸。
甚至還懷疑這就是劉禪在搞他,但自己找不到這是對方搞鬼的證據。
可同時也沒有不是對方搞鬼的證據……
而且,申耽其實他自己也不願相信:“公子不過是個少年,真的有如此心機嗎?”
然後為了洗清嫌疑,他主動封存府庫,交給漢軍清點。
劉禪沒有拒絕,糧食沒問題,但是武器甲胄大都是些老古董太過陳舊。
申耽解釋說上庸幾十年沒有兵事,管理武庫的都尉是個年齡很大的老人,才有此疏忽。
並主動提出罷免此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劉禪知曉這是申耽藏了一手。
將精良武器甲胄拿去武裝自己隱匿戶口而訓練的私兵,卻將半淘汰的殘次品拿來交差。
這是在告訴自己,他申耽並沒有要作亂的想法。
自己可以通過交涉從他這裏攫取一些利益,但他也有自保能力,警告自己不要逼迫太甚。
想通此節之後,劉禪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後者不明所以但也跟著笑了笑。
上庸的都尉肯定是申家的自己人,既然對方把這個位置讓出來,不拿白不拿。
劉禪略一沉思說道:“既如此,那便讓那位老者回家頤養天年吧。至於新都尉的人選,吾舉薦鄧良弼接任。”
以劉禪現在的軍功地位,所謂舉薦其實也就是任命了,隻是需要走個流程而已。
東漢太守權力大大加強,掌軍權為主將,都尉隻不過是副將全方位受製於太守。
即便將此位置讓渡出去,申耽也有信心壓製住那個新的都尉。
隨後自有人將劉禪的決議傳達出去。
正在孟達軍中處理公文的鄧輔,忽然得知自己被舉薦為比兩千石的都尉的時候,腦袋先是一空。
隨後十分興奮的朝著劉禪所在虛空一禮。
他原本還因為自己的兒子被劉禪扣在身邊做人質而唉聲歎氣。
現在一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繞了一圈,自己還是當上了兩千石。
雖然不是一郡的一把手,但上庸到底是比房陵大多了,職級含權利可是不低的。
如此看來,多少人想送人質過去還沒這個機會呢。
鄧輔向孟達拜別,後者自然不會阻撓這個妹夫的升遷。
甚至送了他五百兵卒讓他帶去上任,如此不至於被申耽徹底架空。
劉禪慷他人之慨,將府庫裏麵那些陳舊的武器甲胄全撥給了鄧輔。
至於那些糧食,劉禪笑納其中的大部分,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為了後續發展需要,他要從申家手中掏出大批糧草。
不多時,劉封領兵抵達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