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仲謀之謀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對於李遺‘美食’的評價,劉禪隻是撇了撇嘴。
好家夥,饅頭是美食,那再加上鹹菜是不是就成國宴了?!
不一會,就在二人一塊啃饅頭的時候,隻聽李遺歎了口氣道:
“隻是這饅頭對製作器具有依賴,做起來到底是有些麻煩。”
麻煩?!
劉禪忽然靈光一閃。
經李遺這麽一提醒,他想起來後世我軍戰士那款鼎鼎大名的第一代製式軍糧,\"炒麵\"。
漢代有鐵釜,稍微改變下鑄造形狀便是鐵鍋,麵粉他也有,對劉禪來說製作炒麵是很容易的事情。
顧名思義,炒麵即炒熟的麵粉。
以小麥粉為主,混入其他的粗糧粉。
可以幹吃或是混著水變成糊糊吃。
當然,敢吃實在難以下咽,‘一把炒麵一把雪’的革命精神也不是一般軍隊所能擁有的。
因此,劉禪想著若是將此物普及軍中,自然是要以開水開水沏著吃的。
鹹的可以加鹽、油等,甜的可以加糖。
季漢官方的鹽一直是很充足的,糖的話,劉禪在南中的甘蔗種植園也在不斷向他輸送蔗糖。
可以吃很粘稠的那種,還可以沏成比較稀一點的,類似於芝麻糊的那種口感。
有條件的話,裏麵還可以加各種堅果。
不過比起它的味道,劉禪看重其最大的優點是此物極其方便。
眾所周知生麵在外麵放著時間久了容易沾染細菌,炒熟的麵粉就是經過了一番高溫消毒。
且其變得極其幹燥,長時間運輸也不會變質。
更重要的是,此物可隨身攜帶,一個士兵可以自己攜帶足以食用五天的炒麵。
不僅能減輕後勤壓力,對前線作戰也很有幫助,尤其是在進行一些緊急作戰任務的時候。
劉禪是個行動派,當即就叫來自己的太子府尚方令李譔。
令他先打造一百支鐵鍋,先製備一批炒麵,然後自己再去說服諸葛亮。
諸葛亮就是季漢的蕭何,全權負責為北伐大軍統籌後勤補給。
……
二月下旬,劉備準備稱帝的消息傳到江東。
消息自然不是官方渠道,而是商隊以及江東校事府的暗探帶回來的消息。
成都這邊本就是打算等稱帝之後再派使者正式通知他的。
聽到這個消息,孫權是鬱悶的。
雖然自從曹丕篡漢稱帝之後,他就有預感劉備也會稱帝。
當真當這個消息傳到耳中,孫權還是不自覺的酸了。
孫氏據有江東,已曆三世,然而,孫權自己現在還隻是個吳侯。
不對等啊,先前曹劉兩家稱王的時候他就落於人後,現在他們都稱帝了……
當然,對於再進一步這件事,現在孫權是有這個賊心,但沒這個賊膽。
荊州之戰後,他向劉備稱臣,大漢這邊是不允許異姓王的。
曹丕繼位之後,宣稱興師伐吳,將孫權戲耍了一頓。
但形勢比人強,孫權還是迫於敵強我弱而向其遣使奉獻。
想起這個孫權就來氣。
曹魏的大將軍夏侯惇死後,鎮南將軍曹休接替了他的職位,並且假節。
當時孫權因為曹丕要親征而親臨前線,並派遣將領屯駐曆陽。
後來孫權撤退後,曹休發現戰機,立即率軍擊破曆陽,又另遣兵渡江偷襲,燒掉了吳軍設在蕪湖的軍營數千家。
“欺人太甚,實在是欺人太甚。”
孫權一拳砸在案幾上,嘴裏啊嗚一口炫了一大塊石蜜。
此前孫權向曹丕遣使奉獻的時候,曹丕這個人也很懂得禮尚往來,給孫權回了很多禮。
其中就包括一百二十斤的石蜜。
(曹丕贈與孫權的是5斛石蜜,斛是體積單位,1斛約為20升,蔗糖這個體積,約為一百二十斤)
所謂石蜜,就是甘蔗汁熬幹,也就是蔗糖塊。
據說曹丕喜歡拿這玩意蘸蜂蜜吃。
孫權試了試,齁甜,他實在受不了所以此後隻是幹吃石蜜。
甜味的刺激讓孫權的心情舒暢不少,接下來就要認真思考自己對此事的態度了。
既然曹丕那邊自己派過使者,劉備這邊是不是也要派,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羅縣那個叛徒已經是強弩之末,據徐盛所言,一個月內應當就會平定。
這樣孫權便是去了一塊心病,江東內部也就隻剩下豫章一帶還有叛亂未能平定。
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著手恢複生產了。
不過這一點又是令孫權頭疼的地方,他對士族讓步太多了。
便是恢複生產,江東這個蛋糕中,他孫權能分配到的那一塊並不算大。
孫權目光幽幽,看向攤開在自己案幾上的揚州海岸輿圖。
“人口,必須獲得更多的人口!”
手裏掌控的人口越多,實力才能更強,現在無法從本地士族手裏搶人,便隻能將目光放到外麵了。
孫權的手指在東海、南海之間的區域附近來回摩莎。
“這一帶,據出海打魚的漁民說,應當是有大島的,島上,應該有不少人口吧。”
在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 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
隻不過,雖然隱約知道有這麽個地方存在,但直到漢末時期,曆代王朝官方都沒有正式接觸過此地。
孫權現在把擴張領土、掠奪人口的目光放到海上,便想著將這裏納入版圖。
不久前,孫權已經下令將軍衛溫、諸葛直打造海船、訓練海軍。
等完成這些前期準備後,孫權便打算派他們去尋找並占領夷洲。
對內全力謀發展的時候,自然也不能讓外部兩個大敵安歇。
最好是不斷鼓動他們互相征伐,兩虎相爭、彼此削弱實力。
因此,讓劉備順利稱帝並放心北伐是有必要的。
孫權派自己的侍從去召見張溫,請他出使成都。
張溫此前從成都出使回來後,常常稱頌季漢人才濟濟,百業興旺。
這讓孫權很不是滋味,因此有意疏遠張溫。
但考慮到出使季漢的需求,孫權還是能放下個人好惡而啟用他。
另外,孫權還給他安排了一文一武兩個副使,一個叫趙爽,一個叫卑衍。
趙爽是本地士人出身,剛剛舉孝廉還未正式為官,孫權討厭本地士人,便打發他去出使。
至於卑衍,來頭就大了,他不是江東人而是遼東人,是公孫淵的手下。
現任遼東的話事人是公孫恭,但是此人不能生育且天生懦弱,已經被架空了。
公孫淵是他侄子,非常有野心,似乎是想奪取遼東之主的位置。
因而派了卑衍出使江東,意圖外結孫權。
孫權現在對遼東並不感冒,況且他不清楚遼東的情況,對公孫淵能否成功並不看好,因此決定推給劉備。
好家夥,饅頭是美食,那再加上鹹菜是不是就成國宴了?!
不一會,就在二人一塊啃饅頭的時候,隻聽李遺歎了口氣道:
“隻是這饅頭對製作器具有依賴,做起來到底是有些麻煩。”
麻煩?!
劉禪忽然靈光一閃。
經李遺這麽一提醒,他想起來後世我軍戰士那款鼎鼎大名的第一代製式軍糧,\"炒麵\"。
漢代有鐵釜,稍微改變下鑄造形狀便是鐵鍋,麵粉他也有,對劉禪來說製作炒麵是很容易的事情。
顧名思義,炒麵即炒熟的麵粉。
以小麥粉為主,混入其他的粗糧粉。
可以幹吃或是混著水變成糊糊吃。
當然,敢吃實在難以下咽,‘一把炒麵一把雪’的革命精神也不是一般軍隊所能擁有的。
因此,劉禪想著若是將此物普及軍中,自然是要以開水開水沏著吃的。
鹹的可以加鹽、油等,甜的可以加糖。
季漢官方的鹽一直是很充足的,糖的話,劉禪在南中的甘蔗種植園也在不斷向他輸送蔗糖。
可以吃很粘稠的那種,還可以沏成比較稀一點的,類似於芝麻糊的那種口感。
有條件的話,裏麵還可以加各種堅果。
不過比起它的味道,劉禪看重其最大的優點是此物極其方便。
眾所周知生麵在外麵放著時間久了容易沾染細菌,炒熟的麵粉就是經過了一番高溫消毒。
且其變得極其幹燥,長時間運輸也不會變質。
更重要的是,此物可隨身攜帶,一個士兵可以自己攜帶足以食用五天的炒麵。
不僅能減輕後勤壓力,對前線作戰也很有幫助,尤其是在進行一些緊急作戰任務的時候。
劉禪是個行動派,當即就叫來自己的太子府尚方令李譔。
令他先打造一百支鐵鍋,先製備一批炒麵,然後自己再去說服諸葛亮。
諸葛亮就是季漢的蕭何,全權負責為北伐大軍統籌後勤補給。
……
二月下旬,劉備準備稱帝的消息傳到江東。
消息自然不是官方渠道,而是商隊以及江東校事府的暗探帶回來的消息。
成都這邊本就是打算等稱帝之後再派使者正式通知他的。
聽到這個消息,孫權是鬱悶的。
雖然自從曹丕篡漢稱帝之後,他就有預感劉備也會稱帝。
當真當這個消息傳到耳中,孫權還是不自覺的酸了。
孫氏據有江東,已曆三世,然而,孫權自己現在還隻是個吳侯。
不對等啊,先前曹劉兩家稱王的時候他就落於人後,現在他們都稱帝了……
當然,對於再進一步這件事,現在孫權是有這個賊心,但沒這個賊膽。
荊州之戰後,他向劉備稱臣,大漢這邊是不允許異姓王的。
曹丕繼位之後,宣稱興師伐吳,將孫權戲耍了一頓。
但形勢比人強,孫權還是迫於敵強我弱而向其遣使奉獻。
想起這個孫權就來氣。
曹魏的大將軍夏侯惇死後,鎮南將軍曹休接替了他的職位,並且假節。
當時孫權因為曹丕要親征而親臨前線,並派遣將領屯駐曆陽。
後來孫權撤退後,曹休發現戰機,立即率軍擊破曆陽,又另遣兵渡江偷襲,燒掉了吳軍設在蕪湖的軍營數千家。
“欺人太甚,實在是欺人太甚。”
孫權一拳砸在案幾上,嘴裏啊嗚一口炫了一大塊石蜜。
此前孫權向曹丕遣使奉獻的時候,曹丕這個人也很懂得禮尚往來,給孫權回了很多禮。
其中就包括一百二十斤的石蜜。
(曹丕贈與孫權的是5斛石蜜,斛是體積單位,1斛約為20升,蔗糖這個體積,約為一百二十斤)
所謂石蜜,就是甘蔗汁熬幹,也就是蔗糖塊。
據說曹丕喜歡拿這玩意蘸蜂蜜吃。
孫權試了試,齁甜,他實在受不了所以此後隻是幹吃石蜜。
甜味的刺激讓孫權的心情舒暢不少,接下來就要認真思考自己對此事的態度了。
既然曹丕那邊自己派過使者,劉備這邊是不是也要派,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羅縣那個叛徒已經是強弩之末,據徐盛所言,一個月內應當就會平定。
這樣孫權便是去了一塊心病,江東內部也就隻剩下豫章一帶還有叛亂未能平定。
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著手恢複生產了。
不過這一點又是令孫權頭疼的地方,他對士族讓步太多了。
便是恢複生產,江東這個蛋糕中,他孫權能分配到的那一塊並不算大。
孫權目光幽幽,看向攤開在自己案幾上的揚州海岸輿圖。
“人口,必須獲得更多的人口!”
手裏掌控的人口越多,實力才能更強,現在無法從本地士族手裏搶人,便隻能將目光放到外麵了。
孫權的手指在東海、南海之間的區域附近來回摩莎。
“這一帶,據出海打魚的漁民說,應當是有大島的,島上,應該有不少人口吧。”
在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 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
隻不過,雖然隱約知道有這麽個地方存在,但直到漢末時期,曆代王朝官方都沒有正式接觸過此地。
孫權現在把擴張領土、掠奪人口的目光放到海上,便想著將這裏納入版圖。
不久前,孫權已經下令將軍衛溫、諸葛直打造海船、訓練海軍。
等完成這些前期準備後,孫權便打算派他們去尋找並占領夷洲。
對內全力謀發展的時候,自然也不能讓外部兩個大敵安歇。
最好是不斷鼓動他們互相征伐,兩虎相爭、彼此削弱實力。
因此,讓劉備順利稱帝並放心北伐是有必要的。
孫權派自己的侍從去召見張溫,請他出使成都。
張溫此前從成都出使回來後,常常稱頌季漢人才濟濟,百業興旺。
這讓孫權很不是滋味,因此有意疏遠張溫。
但考慮到出使季漢的需求,孫權還是能放下個人好惡而啟用他。
另外,孫權還給他安排了一文一武兩個副使,一個叫趙爽,一個叫卑衍。
趙爽是本地士人出身,剛剛舉孝廉還未正式為官,孫權討厭本地士人,便打發他去出使。
至於卑衍,來頭就大了,他不是江東人而是遼東人,是公孫淵的手下。
現任遼東的話事人是公孫恭,但是此人不能生育且天生懦弱,已經被架空了。
公孫淵是他侄子,非常有野心,似乎是想奪取遼東之主的位置。
因而派了卑衍出使江東,意圖外結孫權。
孫權現在對遼東並不感冒,況且他不清楚遼東的情況,對公孫淵能否成功並不看好,因此決定推給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