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振國商行是一個平台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軍遠征一定要保證糧食充足,否則一旦斷糧就是天崩地裂。
任何一名將領隻有深刻的懂得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張合要耗下去,漢軍自然也跟著對耗。
雙方必然有一家的糧草率先耗盡。
老劉坐鎮漢中,糧草源源不斷的送來。
沒有出現糧草不濟、需要撤軍的情況。
由於涼州剛剛經曆戰亂,許多地方需要援助,比如上邽的秋收就不能指望。
因此,今年秋收之後,注定需要益州方麵繼續勒緊褲腰帶給予支援。
這種情況到了明年就會緩解,甚至可以反哺朝廷。
涼州有著較好的畜牧業基礎。
各地官府整合以及俘虜安置,朝廷掌控的牧民數量總共有七萬餘戶,承包了大量的牧場。
因為朝廷規定可以按照市場價以實物代替稅賦上繳。
按照他們承包的草場麵積來算,若是七萬餘戶牧民全以牲畜實物上繳的話。
涼州官府差不多一年能從他們這裏收繳三萬五千頭羊的租稅。
此外還有數千萬錢的人頭稅。
此外還有更大數量的農耕人口,這也是涼州本地生產能反哺朝廷的基礎。
有的地方還沒掌控在手,有的掌控在手但人口統計還未完成。
根據諸葛亮的估算,朝廷最後能掌握的農業人口應該在二十萬戶左右。
涼州因為氣候較冷,每年的春耕時間較為靠後,且為粟米或小麥一年一收。
其他時間可以穿插著種植一些豆類、蔬菜作為糧食的補充,但是主糧一年兩收是不可能的。
雖然每年畝產總量不如南方,但也是生產大於消耗。
隻要地區能夠穩定,不發生大規模天災的情況下,涼州定然是能不斷發展向好的。
而最最關鍵的是,打通西域,重啟絲綢之路,這將成為季漢朝廷重要的錢袋子。
要問絲綢哪家強,中國西南找諸葛亮。
劉禪絲毫不懷疑,在西域蜀錦能賣脫銷。
據說,如今在西域,因為道路阻斷,同等重量的黃金都無法買到質量中上的絲綢製品。
還有茶葉,先前劉禪派去草原跟匈奴人貿易的商隊如今也傳回消息。
茶葉也賣脫銷了,雖然匈奴的上層貴族依舊主要消費絲綢製品,但是中下層的匈奴人更對茶葉感興趣。
因為供應量有限,產生了饑餓營銷的效果,讓茶葉在銷售過程中價格一漲再漲。
到最後,一斤茶葉甚至可以從匈奴人手裏換取兩匹公馬和一頭母羊,或者兌換一匹母馬。
這是妥妥的暴利,而且胡人表現出來的渴求非常強烈。
不少人打聽什麽時候運來下一批貨,純度越高越好,他們甚至願意先付定金。
這年頭卷款跑路簡直不要太容易,他們竟然敢交定金。
可見,茶葉真的是抓住了遊牧民族的胃,若是控製好,這就是上等的經濟武器。
或許是看到了茶葉的巨大利潤,安定郡的那些豪強也在暗中打探茶葉的貨源。
然後他們就發現,這些茶葉都來自於蜀中的‘東廠’。
模模糊糊的碎片消息中,他們得知‘東廠’的背後有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
而且據說心狠手辣,有成百上千種手段將人折磨的生不如死。
手上沾著上千條人命,但是朝廷卻對此置若罔聞。
江湖上流傳著此魔頭的傳說,所以這些豪強也理解了為何自己無法賄賂收買東廠的人為己用。
無法用歪門,那就隻能走正常合作程序了。
然後,他們發現,因為茶葉種植對氣候和濕度有較高的要求,涼州顯然不是適合種植的地方。
所以他們除非搬家,否則自己無法成為茶葉的生產商。
於是紛紛爭取成為經銷商,結果,他們又發現一個龐然大物的競爭對手,振國商行。
幾乎所有的茶葉都是此商行在銷售。
他們中有的人曾聽說過這個商行,來自蜀中,曾經一口氣收購了兩千匹好馬。
當年資助劉備起兵的蘇雙、張世平號稱中山大商。
也才資助劉備良馬五十匹,金銀五百兩,镔鐵一千斤。
一次性交易兩千匹好馬,在豪強圈子裏,也是一件相當有話題性的事情了。
如今他們當然回過味來了,能命名為‘振國’的,十之八九是官商。
一眾人本來扼腕歎息,痛惜眼前的肥肉吃不到的時候,忽然振國商行放出消息。
收加盟商,名額二十家先到先得。
加盟,眾人都理解為參加盟會的意思,雖然有些偏差,但是意義都是一樣的。
振國商行是一個平台,各地的富戶成為加盟商後,都可以在平台上開設自己的商店。
他們銷售的貨物便會列入振國商行的清單,其他地方的富戶便能得知消息。
若是他們想要購買,便可將錢財交給振國商行,托付商行替自己購買。
當然,運費由買家承擔。
而振國商行作為銷售平台,則從賣家售賣所得中,抽取三十分之一的勞務費。
付出三十分之一的代價,就能省去自己拉貨到千裏之外的舟車勞頓,就能省去自己尋找客戶的口舌之費。
而且振國商行作為國企,武裝行商,可是帶著強弓勁弩等大殺器的,安全性更大,根本不懼匪寇流民。
並且誰敢劫掠振國商行,誰就要麵臨軍隊的討伐。
而為了對交易的價格進行量化,振國商行內部的交易,統一使用一種硬質紙質文書。
文書印製程序十分繁瑣,而且對紙張的要求很高。
這種文書以糧食為本位進行發行。
例如,某個富戶向振國商行存入一百石的糧食,振國商行便會給他製作出一張代表百石糧食的‘存折文書’。
然後他可以用這張文書,在振國商行裏交換其他人的貨物,也可以自己存著。
其實有時不用來交易,幹存著也行。
文書持有者,隨時可以用它從振國商行這裏兌換對應數額的糧食。
振國商行各加盟的富戶在銷售自己貨物的時候,會給出一個心理價,就是用該文書數額進行衡量的。
買家也是用自己手裏的文書支付,振國商行從賣家那裏收取的服務費也是收這玩意。
雖然振國商行官方稱呼其為‘振國票’。
但是因為人們常常將其用作交易,因此民間稱呼其為‘交子’。
任何一名將領隻有深刻的懂得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張合要耗下去,漢軍自然也跟著對耗。
雙方必然有一家的糧草率先耗盡。
老劉坐鎮漢中,糧草源源不斷的送來。
沒有出現糧草不濟、需要撤軍的情況。
由於涼州剛剛經曆戰亂,許多地方需要援助,比如上邽的秋收就不能指望。
因此,今年秋收之後,注定需要益州方麵繼續勒緊褲腰帶給予支援。
這種情況到了明年就會緩解,甚至可以反哺朝廷。
涼州有著較好的畜牧業基礎。
各地官府整合以及俘虜安置,朝廷掌控的牧民數量總共有七萬餘戶,承包了大量的牧場。
因為朝廷規定可以按照市場價以實物代替稅賦上繳。
按照他們承包的草場麵積來算,若是七萬餘戶牧民全以牲畜實物上繳的話。
涼州官府差不多一年能從他們這裏收繳三萬五千頭羊的租稅。
此外還有數千萬錢的人頭稅。
此外還有更大數量的農耕人口,這也是涼州本地生產能反哺朝廷的基礎。
有的地方還沒掌控在手,有的掌控在手但人口統計還未完成。
根據諸葛亮的估算,朝廷最後能掌握的農業人口應該在二十萬戶左右。
涼州因為氣候較冷,每年的春耕時間較為靠後,且為粟米或小麥一年一收。
其他時間可以穿插著種植一些豆類、蔬菜作為糧食的補充,但是主糧一年兩收是不可能的。
雖然每年畝產總量不如南方,但也是生產大於消耗。
隻要地區能夠穩定,不發生大規模天災的情況下,涼州定然是能不斷發展向好的。
而最最關鍵的是,打通西域,重啟絲綢之路,這將成為季漢朝廷重要的錢袋子。
要問絲綢哪家強,中國西南找諸葛亮。
劉禪絲毫不懷疑,在西域蜀錦能賣脫銷。
據說,如今在西域,因為道路阻斷,同等重量的黃金都無法買到質量中上的絲綢製品。
還有茶葉,先前劉禪派去草原跟匈奴人貿易的商隊如今也傳回消息。
茶葉也賣脫銷了,雖然匈奴的上層貴族依舊主要消費絲綢製品,但是中下層的匈奴人更對茶葉感興趣。
因為供應量有限,產生了饑餓營銷的效果,讓茶葉在銷售過程中價格一漲再漲。
到最後,一斤茶葉甚至可以從匈奴人手裏換取兩匹公馬和一頭母羊,或者兌換一匹母馬。
這是妥妥的暴利,而且胡人表現出來的渴求非常強烈。
不少人打聽什麽時候運來下一批貨,純度越高越好,他們甚至願意先付定金。
這年頭卷款跑路簡直不要太容易,他們竟然敢交定金。
可見,茶葉真的是抓住了遊牧民族的胃,若是控製好,這就是上等的經濟武器。
或許是看到了茶葉的巨大利潤,安定郡的那些豪強也在暗中打探茶葉的貨源。
然後他們就發現,這些茶葉都來自於蜀中的‘東廠’。
模模糊糊的碎片消息中,他們得知‘東廠’的背後有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
而且據說心狠手辣,有成百上千種手段將人折磨的生不如死。
手上沾著上千條人命,但是朝廷卻對此置若罔聞。
江湖上流傳著此魔頭的傳說,所以這些豪強也理解了為何自己無法賄賂收買東廠的人為己用。
無法用歪門,那就隻能走正常合作程序了。
然後,他們發現,因為茶葉種植對氣候和濕度有較高的要求,涼州顯然不是適合種植的地方。
所以他們除非搬家,否則自己無法成為茶葉的生產商。
於是紛紛爭取成為經銷商,結果,他們又發現一個龐然大物的競爭對手,振國商行。
幾乎所有的茶葉都是此商行在銷售。
他們中有的人曾聽說過這個商行,來自蜀中,曾經一口氣收購了兩千匹好馬。
當年資助劉備起兵的蘇雙、張世平號稱中山大商。
也才資助劉備良馬五十匹,金銀五百兩,镔鐵一千斤。
一次性交易兩千匹好馬,在豪強圈子裏,也是一件相當有話題性的事情了。
如今他們當然回過味來了,能命名為‘振國’的,十之八九是官商。
一眾人本來扼腕歎息,痛惜眼前的肥肉吃不到的時候,忽然振國商行放出消息。
收加盟商,名額二十家先到先得。
加盟,眾人都理解為參加盟會的意思,雖然有些偏差,但是意義都是一樣的。
振國商行是一個平台,各地的富戶成為加盟商後,都可以在平台上開設自己的商店。
他們銷售的貨物便會列入振國商行的清單,其他地方的富戶便能得知消息。
若是他們想要購買,便可將錢財交給振國商行,托付商行替自己購買。
當然,運費由買家承擔。
而振國商行作為銷售平台,則從賣家售賣所得中,抽取三十分之一的勞務費。
付出三十分之一的代價,就能省去自己拉貨到千裏之外的舟車勞頓,就能省去自己尋找客戶的口舌之費。
而且振國商行作為國企,武裝行商,可是帶著強弓勁弩等大殺器的,安全性更大,根本不懼匪寇流民。
並且誰敢劫掠振國商行,誰就要麵臨軍隊的討伐。
而為了對交易的價格進行量化,振國商行內部的交易,統一使用一種硬質紙質文書。
文書印製程序十分繁瑣,而且對紙張的要求很高。
這種文書以糧食為本位進行發行。
例如,某個富戶向振國商行存入一百石的糧食,振國商行便會給他製作出一張代表百石糧食的‘存折文書’。
然後他可以用這張文書,在振國商行裏交換其他人的貨物,也可以自己存著。
其實有時不用來交易,幹存著也行。
文書持有者,隨時可以用它從振國商行這裏兌換對應數額的糧食。
振國商行各加盟的富戶在銷售自己貨物的時候,會給出一個心理價,就是用該文書數額進行衡量的。
買家也是用自己手裏的文書支付,振國商行從賣家那裏收取的服務費也是收這玩意。
雖然振國商行官方稱呼其為‘振國票’。
但是因為人們常常將其用作交易,因此民間稱呼其為‘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