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雲台之上有爺名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修路大基建、興辦官學教育、全麵推行稅收改革、整頓吏治、幾處軍事重鎮的修繕……
馬超看著劉禪留下的龐大目標和治理規劃,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馬超覺得自己才疏學淺、難堪重任。真的,不是謙虛。
打仗可以,治理一州之地,真的是難為他了。
當然,他隻需要按照劉禪和諸葛亮製定的策略蕭規曹隨即可。
然而劉禪因為自己年輕氣盛,想要做出豐功偉業,基本上把需要做的都列了出來,簡直就是一個涼州五年規劃。
看著那厚厚的一遝紙,馬超真的覺得自己很難在涼州刺史任上完成劉禪製定的這麽多目標。
他能不能再活五年都是個未知數呢。
馬超多麽想把諸葛亮這個內政天花板留在涼州,然而諸葛亮注定是要棄他而去的。
劉禪將先零羌之事全權托付給了薑維,並把張飛留在了略陽郡,讓他負責隴山道的防守。
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設立隴西都督,但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除此之外,劉禪給馬超留下的隻有許多基層人手。
如今跟著老劉南征北戰的那些老兵也是上了年紀,退伍兵員也漸漸增加。
退伍老兵是個寶,對朝廷忠誠且執行力強,劉禪一直鼓勵他們轉任裏長、鄉長、街道辦等吏員。
這一次就從軍中一下子退伍了五百餘上了年紀或者身體有傷殘的老兵。
然而這五百餘人,撒到整個涼州,也就是相當於一個毛毛雨而已。
基層人才不足的問題還是很突出的。
當然,若是劉禪願意將權力放手,這個問題立刻就能解決。
然而這樣又會導致皇權不下鄉的結果。
縣令及以上的官吏人人搶著做,而縣以下的基層吏員劉禪又不會放手當地地主富戶,人手自然不足。
即便如此,劉禪依舊要頂著行政力不足的減益效果硬撐下去。
劉禪已經在盡力的培養更多的人才,包括數學人才、醫學人才、水利工程人才、法律人才、農業人才和基層軍官。
這些都是實用的地方人才,專門學習技術的人才。
然而他們的數量對於龐大的需求來說是有極限的。
尤其是中高層的政治人才,不是隨便就能培養的,目前還是依靠太學以及各家私學供應。
還是要繼續推行學術下移,讓知識變得廉價,將受教育群體擴大,讓人才變得多多的。
然後他們個體的價值就低了,就會內卷起來,到時候就會有很多人願意去做底層辦事吏員。
行政之外,便是治軍,季漢是時候進行新一輪的擴軍了。
一方麵是疆土擴大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麵是如今有了這樣的現實基礎。
不出意外的話,新年之後的各地上計應該可以看到各地的人口蓬勃生長。
這兩年來,各地經常上報有山匪流民棄暗投明,落戶地方。
服兵役雖然還是強製性的,但是服徭役已經被雇傭的方式替代。
而且給的薪俸較為豐厚,百姓不以為苦,反而當成收入來源。
生活壓力減輕,自然而然的吸引了不少隱戶。
更重要的是南中一年多的地區整合基本完成,大量的人口和稅收重新被朝廷掌握。
涼州因戰爭而被迅速掌握大量的青壯,三萬機動戰兵已經滿編,因此天水的募兵大營暫時關閉。
荊州自先前一地雞毛,到現在初步恢複生機,正規軍機動兵力一直維持在四萬左右。
接下來劉禪會陸續將乾天衛軍收歸中央。
因此江陵的募兵大營則是需要啟動,補齊乾天衛軍離開的兵員。
而擴軍最多的地方,自然是益州。
先前,益州的機動兵力有包括五部飛軍在內的六萬中央軍。
如今分出一萬駐守涼州,便剩下五萬,當下可以再征募兩萬人。
再算上劉禪的乾天衛軍,這樣一來益州便有八萬戰兵。
以益州當下的經濟水平,養八萬兵力是沒有問題的,沒有到窮兵黷武的地步。
十五萬的職業軍隊,在戰時,便可以實打實的動員十萬人馬。
地方上也要有一定的正規軍駐守,否則就會像涼州這樣太過薄弱。
而十萬精銳之師,足夠有資格跟曹魏來一場大軍團決戰了。
不僅劉禪在計劃著決戰,拿下涼州之後,麾下文武展現出越發昂揚向上的鬥誌,對決戰也越發期待了。
仿佛隻要打,己方便能取勝似得,他們都希望劉備父子再接再厲,向更高峰邁進。
如此一來,他們一個個的都將成為名留青史的中興名臣,雲台之上有爺名了。
這樣挺不錯,官員們會以更加蓬勃的激情投入到工作當中,成為季漢興旺發展的動力之一。
要盡可能的增加己方的動力,而削減敵人的動力,甚至是讓敵人倒退。
這一點,是劉禪一直不遺餘力在做的。
雖然洛陽的六扇門現在偃旗息鼓,但是北方其他地方的六扇門還是較為活躍的。
能夠削減敵人的動力,甚至是讓敵人倒退的,目前有兩個地方。
一個是並州、一個是幽州。
並州方向,根據六扇門傳來的消息顯示,目前是申門亭侯梁習為魏國的並州刺史。
通過查閱此人的資料,劉禪饞的眼淚從嘴角流了下來。
這個梁習,簡直就是自己的夢中情臣啊!
梁習起初在陳郡(今柘城)任官吏,在地方上德行堪稱表率。
因卓有政績而聲名顯赫,後來遷任西曹屬。
建安十一年,曹操擊敗了歸降未久而又反叛的並州刺史高幹,徹底占據了並州,於是任命梁習以別部司馬暫領並州刺史。
當時並州剛剛經曆完戰亂,胡狄外族在州界橫行跋扈,官吏百姓有不少叛逃歸降胡狄部落的。
州中更有豪族擁兵自重,不聽朝廷號令。
梁習到任以後,用懷柔政策規勸誘導當地豪族,以禮節召集他們,推舉他們到幕府中任職。
收服各豪右門之後,又依次征發各家壯丁。
強製他們加入朝廷的軍隊,充入即將出征的隊伍中擔當勇力。
這些人出征後又逐漸遷移他們的家室到鄴城作為人質。
馬超看著劉禪留下的龐大目標和治理規劃,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馬超覺得自己才疏學淺、難堪重任。真的,不是謙虛。
打仗可以,治理一州之地,真的是難為他了。
當然,他隻需要按照劉禪和諸葛亮製定的策略蕭規曹隨即可。
然而劉禪因為自己年輕氣盛,想要做出豐功偉業,基本上把需要做的都列了出來,簡直就是一個涼州五年規劃。
看著那厚厚的一遝紙,馬超真的覺得自己很難在涼州刺史任上完成劉禪製定的這麽多目標。
他能不能再活五年都是個未知數呢。
馬超多麽想把諸葛亮這個內政天花板留在涼州,然而諸葛亮注定是要棄他而去的。
劉禪將先零羌之事全權托付給了薑維,並把張飛留在了略陽郡,讓他負責隴山道的防守。
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設立隴西都督,但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除此之外,劉禪給馬超留下的隻有許多基層人手。
如今跟著老劉南征北戰的那些老兵也是上了年紀,退伍兵員也漸漸增加。
退伍老兵是個寶,對朝廷忠誠且執行力強,劉禪一直鼓勵他們轉任裏長、鄉長、街道辦等吏員。
這一次就從軍中一下子退伍了五百餘上了年紀或者身體有傷殘的老兵。
然而這五百餘人,撒到整個涼州,也就是相當於一個毛毛雨而已。
基層人才不足的問題還是很突出的。
當然,若是劉禪願意將權力放手,這個問題立刻就能解決。
然而這樣又會導致皇權不下鄉的結果。
縣令及以上的官吏人人搶著做,而縣以下的基層吏員劉禪又不會放手當地地主富戶,人手自然不足。
即便如此,劉禪依舊要頂著行政力不足的減益效果硬撐下去。
劉禪已經在盡力的培養更多的人才,包括數學人才、醫學人才、水利工程人才、法律人才、農業人才和基層軍官。
這些都是實用的地方人才,專門學習技術的人才。
然而他們的數量對於龐大的需求來說是有極限的。
尤其是中高層的政治人才,不是隨便就能培養的,目前還是依靠太學以及各家私學供應。
還是要繼續推行學術下移,讓知識變得廉價,將受教育群體擴大,讓人才變得多多的。
然後他們個體的價值就低了,就會內卷起來,到時候就會有很多人願意去做底層辦事吏員。
行政之外,便是治軍,季漢是時候進行新一輪的擴軍了。
一方麵是疆土擴大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麵是如今有了這樣的現實基礎。
不出意外的話,新年之後的各地上計應該可以看到各地的人口蓬勃生長。
這兩年來,各地經常上報有山匪流民棄暗投明,落戶地方。
服兵役雖然還是強製性的,但是服徭役已經被雇傭的方式替代。
而且給的薪俸較為豐厚,百姓不以為苦,反而當成收入來源。
生活壓力減輕,自然而然的吸引了不少隱戶。
更重要的是南中一年多的地區整合基本完成,大量的人口和稅收重新被朝廷掌握。
涼州因戰爭而被迅速掌握大量的青壯,三萬機動戰兵已經滿編,因此天水的募兵大營暫時關閉。
荊州自先前一地雞毛,到現在初步恢複生機,正規軍機動兵力一直維持在四萬左右。
接下來劉禪會陸續將乾天衛軍收歸中央。
因此江陵的募兵大營則是需要啟動,補齊乾天衛軍離開的兵員。
而擴軍最多的地方,自然是益州。
先前,益州的機動兵力有包括五部飛軍在內的六萬中央軍。
如今分出一萬駐守涼州,便剩下五萬,當下可以再征募兩萬人。
再算上劉禪的乾天衛軍,這樣一來益州便有八萬戰兵。
以益州當下的經濟水平,養八萬兵力是沒有問題的,沒有到窮兵黷武的地步。
十五萬的職業軍隊,在戰時,便可以實打實的動員十萬人馬。
地方上也要有一定的正規軍駐守,否則就會像涼州這樣太過薄弱。
而十萬精銳之師,足夠有資格跟曹魏來一場大軍團決戰了。
不僅劉禪在計劃著決戰,拿下涼州之後,麾下文武展現出越發昂揚向上的鬥誌,對決戰也越發期待了。
仿佛隻要打,己方便能取勝似得,他們都希望劉備父子再接再厲,向更高峰邁進。
如此一來,他們一個個的都將成為名留青史的中興名臣,雲台之上有爺名了。
這樣挺不錯,官員們會以更加蓬勃的激情投入到工作當中,成為季漢興旺發展的動力之一。
要盡可能的增加己方的動力,而削減敵人的動力,甚至是讓敵人倒退。
這一點,是劉禪一直不遺餘力在做的。
雖然洛陽的六扇門現在偃旗息鼓,但是北方其他地方的六扇門還是較為活躍的。
能夠削減敵人的動力,甚至是讓敵人倒退的,目前有兩個地方。
一個是並州、一個是幽州。
並州方向,根據六扇門傳來的消息顯示,目前是申門亭侯梁習為魏國的並州刺史。
通過查閱此人的資料,劉禪饞的眼淚從嘴角流了下來。
這個梁習,簡直就是自己的夢中情臣啊!
梁習起初在陳郡(今柘城)任官吏,在地方上德行堪稱表率。
因卓有政績而聲名顯赫,後來遷任西曹屬。
建安十一年,曹操擊敗了歸降未久而又反叛的並州刺史高幹,徹底占據了並州,於是任命梁習以別部司馬暫領並州刺史。
當時並州剛剛經曆完戰亂,胡狄外族在州界橫行跋扈,官吏百姓有不少叛逃歸降胡狄部落的。
州中更有豪族擁兵自重,不聽朝廷號令。
梁習到任以後,用懷柔政策規勸誘導當地豪族,以禮節召集他們,推舉他們到幕府中任職。
收服各豪右門之後,又依次征發各家壯丁。
強製他們加入朝廷的軍隊,充入即將出征的隊伍中擔當勇力。
這些人出征後又逐漸遷移他們的家室到鄴城作為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