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以役代賑、兩難自解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武和他父親當真是虎父犬子的典型案例了。
當然不是說他笨,而是此人的才能和性格都隻是中人之姿。
無法匹配父親留下來的財富和地位。
程氏從他這一代淡出曹魏政壇,也算是命中注定。
他之前從未上過戰場,第一次派兵去試探就是一場慘敗,直接把他給嚇到了。
遍地的屍體,就在城外焚燒,領兵將領的頭顱被漢軍砍下送回城中。
雍城並不是邊城,按理來說應該算是第二道防線。
程武本以為自己應該是隔著混日子,即便是遇到戰事,他這裏也隻是兵員調度之地。
可看到城外一座座漢軍營壘修建起來的時候,他赫然意識到,自己的麻煩大了。
當然,投降的想法是沒有的。
畢竟父親給曹魏盡忠一輩子的一世英名不能毀在自己手裏,就是在鄴城的妻兒老小他也牽掛不已。
隻不過,雍城的糧食不像陳倉那麽充足,原本隻夠兩個月之用。
再加上戰亂來臨之後,程武發善心吸納了不少流民入城。
如今城中的糧食也就能撐四旬左右,也就是四十來天。
而漢軍,顯然是想拿下雍城的。
占據這裏,向西可以進攻楊秋、張合,向東可以侵淩曹真、郭淮。
五月末,天依舊大旱,一整月隻下了場淅淅瀝瀝的小雨。
就像是極度口渴的人隻舔了幾滴露水一般,杯水車薪,幾乎沒什麽用。
漢軍的攻勢稍微減緩,並沒有再分兵進擊其他地方。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流民選擇投奔漢軍。
基本上,關中遭災的百姓隻有三條路,就地落草為寇,向東逃往關東或者投靠漢軍。
因為漢軍有糧食,可以讓他們活命,可以給他們安排田地生活。
而且令曹魏官員感到意外的是,這些流民中有一些人,特別積極的在組織鄉裏鄉親組團去投奔漢軍。
麵對這樣的情況,除了用武力限製他們的人身自由,還需要靠投放更多的糧食賑濟以吸引他們留下來。
司馬懿手裏的賑災糧食肉眼可見的迅速消耗。
雖然他也積極的將流民引導到關東地區,但是後患也不小。
今年,隴山以東一直延伸到洛陽一帶,整個北方大規模的旱災。
其中以關中最為嚴重,糧食減產七成以上。
雖然各地都在有限度的開倉放糧,但關東能吸納的人口畢竟有限。
朝廷已經開始從兗州、青州運糧了。
兗州、青州還好,民雖有怨但也隻停留在口頭。
徐州不行,因為唐谘之亂還未平定。
不過曹丕雖然不讓司馬懿掌握兵權,但不代表他會完全置身事外。
他分析了一下關中局勢之後,很快就得出結論,災民是賑濟不完的。
如果隻是一昧的發糧食,隻會出現越救災民越多的情況,而且戰爭期間,糧食是重要的戰略位置。
於是他跟曹真提出了‘以役代賑、兩難自解’的方略。
即將災民組織起來,給他們發糧食,讓他們作為輔兵參戰。
雖然這些人沒什麽軍事素養,但是他們很熟悉地形。
可以不斷以小股部隊的形式派出去襲擾漢軍,使敵人疲憊。
而這些人又不是正規軍,即便被漢軍殺死也不可惜。
曹真覺得有道理,不過還是要求司馬懿做好防範措施,不要讓這些人直接投了漢軍。
這方麵,曹魏有非常成熟的製度,即便曹真不提醒,司馬懿也會留足後手。
所有的流民都是按戶為單位進行登記的,哪些有軟肋能夠拿捏還是很好篩選的。
得到曹真同意後,司馬懿便開始部署相關事宜。
其中,他將自己的長子司馬師任命為長安地區的負責人,主持長安賑災相關事宜。
司馬師雖然年輕,但是剛接手工作就展現得非常幹練。
工作中的許多細節都做得非常好,如同一個在官場沉浸十餘年的老手。
“大兄,為何你要在這些上好的粥米裏麵摻上沙土?”
少年司馬昭瞪著溜溜大眼看著自己的哥哥司馬師問道。
司馬師拍了下弟弟的腦袋,嘴角微微勾起反問道:
“昭弟,你喜歡喝米粥嗎?”
“當然,”司馬昭立刻頻頻點頭,“米粥喝了胃裏暖洋洋的,昭自然喜歡。”
司馬師輕笑一聲,沒有繼續開口,而是讓旁邊侍從去要了一碗米粥。
“大兄是要在這裏吃飯嗎?”
“不,這是給你吃的。”
司馬昭舔了一下嘴唇:“我倒是不餓,不過喝下一碗粥是沒問題的。”
就在司馬昭伸手要去接過碗來的時候,司馬師卻讓他等一下。
然後在司馬昭詫異的目光中,看到兄長竟然彎腰從地上撚起一撮沙土撒到碗中。
“給!”
見兄長遞過米粥來,司馬昭卻是不接,而是氣鼓鼓的扭頭道:
“哼,髒了,兄長不給喝直說便是,我也不是非要喝這米粥不可。”
看著弟弟憤憤不平的樣子,司馬師撫掌大笑:
“哈哈哈,昭弟,這下你明白為什麽要往賑災糧裏麵摻沙土了吧。”
聞言,司馬昭一驚,抬頭看向遠處那些逃難來的幾個災民。
他們一家五口人麵色枯槁,像是餓了好幾天。
圍著兩碗米粥,盡管碗中有沙土,但依舊珍視非常的將其喝得一幹二淨。
見此情景,司馬昭若有所思道:
“我明白了,大兄是以此將我這種不會挨餓的飽食者驅離,防止跟災民搶糧食吃。”
不過看到遠處排隊領粥的場景後,司馬昭再次好奇的問道:
“為何排隊領取糧食的都是婦女和小孩?”
“因為人性,”這時,司馬師的麵色已經變得嚴肅。
“婦女和小孩可以前來領取救濟糧,為了下一頓飯,那些青壯會選擇留給她們一定的食物確保她們能生存下去,而不是為了自己活命犧牲掉她們。”
聞言,司馬昭看著遠處那相互扶持親情滿滿的一家人,目光深邃若有所思。
不到十天,司馬師便成功從這批災民中選出了六千左右合格的青壯。
親朋妻兒留下能夠享受朝廷的賑濟,而他們則是需要參軍當兵吃糧。
在他們向西進發的路途上,偶爾能看到餓倒在路旁被野獸啃食的屍體,這時他們慶幸自己還算比較幸運的。
當然不是說他笨,而是此人的才能和性格都隻是中人之姿。
無法匹配父親留下來的財富和地位。
程氏從他這一代淡出曹魏政壇,也算是命中注定。
他之前從未上過戰場,第一次派兵去試探就是一場慘敗,直接把他給嚇到了。
遍地的屍體,就在城外焚燒,領兵將領的頭顱被漢軍砍下送回城中。
雍城並不是邊城,按理來說應該算是第二道防線。
程武本以為自己應該是隔著混日子,即便是遇到戰事,他這裏也隻是兵員調度之地。
可看到城外一座座漢軍營壘修建起來的時候,他赫然意識到,自己的麻煩大了。
當然,投降的想法是沒有的。
畢竟父親給曹魏盡忠一輩子的一世英名不能毀在自己手裏,就是在鄴城的妻兒老小他也牽掛不已。
隻不過,雍城的糧食不像陳倉那麽充足,原本隻夠兩個月之用。
再加上戰亂來臨之後,程武發善心吸納了不少流民入城。
如今城中的糧食也就能撐四旬左右,也就是四十來天。
而漢軍,顯然是想拿下雍城的。
占據這裏,向西可以進攻楊秋、張合,向東可以侵淩曹真、郭淮。
五月末,天依舊大旱,一整月隻下了場淅淅瀝瀝的小雨。
就像是極度口渴的人隻舔了幾滴露水一般,杯水車薪,幾乎沒什麽用。
漢軍的攻勢稍微減緩,並沒有再分兵進擊其他地方。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流民選擇投奔漢軍。
基本上,關中遭災的百姓隻有三條路,就地落草為寇,向東逃往關東或者投靠漢軍。
因為漢軍有糧食,可以讓他們活命,可以給他們安排田地生活。
而且令曹魏官員感到意外的是,這些流民中有一些人,特別積極的在組織鄉裏鄉親組團去投奔漢軍。
麵對這樣的情況,除了用武力限製他們的人身自由,還需要靠投放更多的糧食賑濟以吸引他們留下來。
司馬懿手裏的賑災糧食肉眼可見的迅速消耗。
雖然他也積極的將流民引導到關東地區,但是後患也不小。
今年,隴山以東一直延伸到洛陽一帶,整個北方大規模的旱災。
其中以關中最為嚴重,糧食減產七成以上。
雖然各地都在有限度的開倉放糧,但關東能吸納的人口畢竟有限。
朝廷已經開始從兗州、青州運糧了。
兗州、青州還好,民雖有怨但也隻停留在口頭。
徐州不行,因為唐谘之亂還未平定。
不過曹丕雖然不讓司馬懿掌握兵權,但不代表他會完全置身事外。
他分析了一下關中局勢之後,很快就得出結論,災民是賑濟不完的。
如果隻是一昧的發糧食,隻會出現越救災民越多的情況,而且戰爭期間,糧食是重要的戰略位置。
於是他跟曹真提出了‘以役代賑、兩難自解’的方略。
即將災民組織起來,給他們發糧食,讓他們作為輔兵參戰。
雖然這些人沒什麽軍事素養,但是他們很熟悉地形。
可以不斷以小股部隊的形式派出去襲擾漢軍,使敵人疲憊。
而這些人又不是正規軍,即便被漢軍殺死也不可惜。
曹真覺得有道理,不過還是要求司馬懿做好防範措施,不要讓這些人直接投了漢軍。
這方麵,曹魏有非常成熟的製度,即便曹真不提醒,司馬懿也會留足後手。
所有的流民都是按戶為單位進行登記的,哪些有軟肋能夠拿捏還是很好篩選的。
得到曹真同意後,司馬懿便開始部署相關事宜。
其中,他將自己的長子司馬師任命為長安地區的負責人,主持長安賑災相關事宜。
司馬師雖然年輕,但是剛接手工作就展現得非常幹練。
工作中的許多細節都做得非常好,如同一個在官場沉浸十餘年的老手。
“大兄,為何你要在這些上好的粥米裏麵摻上沙土?”
少年司馬昭瞪著溜溜大眼看著自己的哥哥司馬師問道。
司馬師拍了下弟弟的腦袋,嘴角微微勾起反問道:
“昭弟,你喜歡喝米粥嗎?”
“當然,”司馬昭立刻頻頻點頭,“米粥喝了胃裏暖洋洋的,昭自然喜歡。”
司馬師輕笑一聲,沒有繼續開口,而是讓旁邊侍從去要了一碗米粥。
“大兄是要在這裏吃飯嗎?”
“不,這是給你吃的。”
司馬昭舔了一下嘴唇:“我倒是不餓,不過喝下一碗粥是沒問題的。”
就在司馬昭伸手要去接過碗來的時候,司馬師卻讓他等一下。
然後在司馬昭詫異的目光中,看到兄長竟然彎腰從地上撚起一撮沙土撒到碗中。
“給!”
見兄長遞過米粥來,司馬昭卻是不接,而是氣鼓鼓的扭頭道:
“哼,髒了,兄長不給喝直說便是,我也不是非要喝這米粥不可。”
看著弟弟憤憤不平的樣子,司馬師撫掌大笑:
“哈哈哈,昭弟,這下你明白為什麽要往賑災糧裏麵摻沙土了吧。”
聞言,司馬昭一驚,抬頭看向遠處那些逃難來的幾個災民。
他們一家五口人麵色枯槁,像是餓了好幾天。
圍著兩碗米粥,盡管碗中有沙土,但依舊珍視非常的將其喝得一幹二淨。
見此情景,司馬昭若有所思道:
“我明白了,大兄是以此將我這種不會挨餓的飽食者驅離,防止跟災民搶糧食吃。”
不過看到遠處排隊領粥的場景後,司馬昭再次好奇的問道:
“為何排隊領取糧食的都是婦女和小孩?”
“因為人性,”這時,司馬師的麵色已經變得嚴肅。
“婦女和小孩可以前來領取救濟糧,為了下一頓飯,那些青壯會選擇留給她們一定的食物確保她們能生存下去,而不是為了自己活命犧牲掉她們。”
聞言,司馬昭看著遠處那相互扶持親情滿滿的一家人,目光深邃若有所思。
不到十天,司馬師便成功從這批災民中選出了六千左右合格的青壯。
親朋妻兒留下能夠享受朝廷的賑濟,而他們則是需要參軍當兵吃糧。
在他們向西進發的路途上,偶爾能看到餓倒在路旁被野獸啃食的屍體,這時他們慶幸自己還算比較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