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刺史
三國:我劉阿鬥真不是曹操的種啊 作者:禿然好像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一月,交州使者白衣入京,交州刺史士燮病故,請朝廷任命新的交州刺史。
這件事引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風波,交州太遠關注度不高,但是刺史官職太大,關注度則又被拉了回來。
士燮老而不死,很有威望劉禪動不了他,但士燮死了之後,士家人想要繼續占這個位置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劉禪自己心裏屬意的當然是自己的老丈人李恢。
但劉禪畢竟是剛剛登基的皇帝,要展現自己的民主合作態度。
於是他隨後便讓朝臣們按照舉薦,直到舉出自己滿意的人選為止。
如今季漢朝廷的刺史,並非是兩漢時期的六百石的刺史。
而是實打實的兩千石刺史,其工作職責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也做了細致的調整。
不再像以前那樣因人而異,規矩不明以至於釀出割據諸侯這樣的龐然大物。
權力的不明確,就會導致擅權亂象,導致一把手朕即天下的混亂病態。
而也有的刺史由於太守規矩而沒能掌握足夠實權,被架空甚至會被以下克上的反殺,讓宵小之輩趁亂而起。
比如當年的交州刺史賴恭,蒼梧太守吳巨不為賴恭所服,輒相怨恨,最終吳巨舉兵驅逐賴恭。
比如當年的長沙太守孫堅,兵到荊州,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陽,殺掉了南陽太守張谘,這是誌在天下的梟雄。
還比如當年的勃海太守袁紹,憑著家族四世三公的威名,喊出了:“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眾,南向爭奪天下”的口號。
冀州刺史韓馥很忌憚,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抵抗應對。
有用嗎?完全沒有。
到最後堂堂一個刺史,不還是要乖乖主動搬出官署。
又派自己的兒子把冀州牧的印綬送交袁紹。
袁紹身為一個太守直接代領冀州牧,自稱承製,送給韓馥就留下一個奮威將軍的空頭銜。
所以,劉禪對朝廷的地方行政製度做了規範化處理。
一邊削弱郡國的權力,一邊加強並規範州刺史的權力範圍,將其打造成第三級行政架構。
但是州刺史必須執行嚴格的述職製度,他們是代行中央權力,製度上是常設單位,但刺史本人就是中央的行台欽差特使。
身為刺史隻對中央朝廷負責,也必須對中央朝廷負責,不然他可以被隨時替換掉。
季漢的刺史是有實權的,掌握相當程度的行政權力,算得上是地方一把手長官。
在緊急戰時還有一定的兵權,在地方推行政策,貫徹執行。
如此一來,刺史既不會像亂世以前那樣有心殺賊無能為力,也不會像亂世之後那樣擁兵自重。
當然,地方上掌握的權力,尤其是兵權也是被嚴格限製了的。
首先,最明確一點就是朝廷中央掌握所有的常備軍,所有駐軍都歸中央管轄。
那些臨時軍事需要而設置的都督,都不是地方官職,而是中央官職,他們代表中央都督當地。
常備軍之外的義務兵也歸朝廷統領,平時都尉隻有練兵的權力。
隻有戰時,地方刺史、太守才能在都尉的配合下征調役兵征戰。
當然,朝廷的主要戰鬥力還是依靠常備軍,遠征別地或者戍衛邊疆都是依靠戰力強大的常備軍。
劉禪和諸葛亮等人的計算過,朝廷若是要完全掌控天下十三州,配合兵役製度下,朝廷手中的兵力總數量當維持在三十萬。
其中常備軍當不低於八萬人,將天下分為五個戰區和中央一共六個區域,進行常備駐守。
這個數量,常備軍達到了,但是服役兵力目前季漢還有一些差距的。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天下大亂之後人口銳減。
以及劉禪又為了減輕百姓負擔,嚴格執行百姓青壯隻兩年服兵役的製度兩個原因。
這一點劉禪並不太擔心,隨著朝廷掌握的人口的增加,這個數量肯定也會增加。
他的關注點在三十萬這個數量上,他明白這已經是相當低調,不能再降,再少就會有國防漏洞。
這方麵西漢、東漢分別給了正麵和反麵教材。
當然,東漢初期那個數量有水分,其中包括了十一萬人的屬國兵力。
屬國兵是指在屬國都尉統轄下服屬於漢王朝的少數民族兵,屬兩漢邊防兵係統。
雖然這股兵力在紙麵上確實很唬人,但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部分兵馬是不可靠的,至少劉禪和諸葛亮都有這樣的認識。
此外,東漢初期還有邊防軍總兵力約兩萬四千人、各郡國總兵力約十四萬四千人、中央軍總兵力約一萬兩千多人。
這麽來算的話,東漢朝廷有二十九萬的常備兵力,但實際頂用的也就十八萬。
這對一個泱泱大國來說,著實有些小家子氣了,當然,這也是東漢朝廷從一開始就麵臨的局限性。
光武帝劉秀都完不成土斷,沒有稅收沒有錢糧,朝廷哪裏去養這麽多的軍隊。
西漢朝廷則就厲害了,在漢武帝時期,有七十餘萬的兵力。
整個西漢,軍隊總數大約在六十萬到八十萬之間徘徊。
當然,也不能單單從數量上指責西漢窮兵黷武。
一個政權擁有多少軍隊,主要看兩個主要因素。
第一,這個政權的國防需求,也可以理解為國防負擔。
第二,這個政權的人口和耕地情況。
人口總量多,當然就意味著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情況下,能夠征召更多的軍隊。
耕地的數量,直接意味著後勤保障能力,因為幾十萬或者更多的軍隊,需要民間供養。
單從國防需求方麵來看,這一點諸葛亮稍微一講解就能明白。
這方麵,他的見識方麵是比諸葛亮要豐富一些的。
以後來的宋朝、明朝為例,由於國防負擔非常重,宋朝、明朝的朝廷兵力,都達到了一百萬以上。
明初時,有衛所164,每衛約萬人,另有84個獨立千戶所,全國總兵力接近170萬。
在老朱快寄掉之前,洪武二十六年時全國兵力達到驚人的280萬人。
與之相比,唐朝打服了周邊各個政權以後,李世民後期隻需要50多萬的軍隊即可。
這件事引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風波,交州太遠關注度不高,但是刺史官職太大,關注度則又被拉了回來。
士燮老而不死,很有威望劉禪動不了他,但士燮死了之後,士家人想要繼續占這個位置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劉禪自己心裏屬意的當然是自己的老丈人李恢。
但劉禪畢竟是剛剛登基的皇帝,要展現自己的民主合作態度。
於是他隨後便讓朝臣們按照舉薦,直到舉出自己滿意的人選為止。
如今季漢朝廷的刺史,並非是兩漢時期的六百石的刺史。
而是實打實的兩千石刺史,其工作職責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也做了細致的調整。
不再像以前那樣因人而異,規矩不明以至於釀出割據諸侯這樣的龐然大物。
權力的不明確,就會導致擅權亂象,導致一把手朕即天下的混亂病態。
而也有的刺史由於太守規矩而沒能掌握足夠實權,被架空甚至會被以下克上的反殺,讓宵小之輩趁亂而起。
比如當年的交州刺史賴恭,蒼梧太守吳巨不為賴恭所服,輒相怨恨,最終吳巨舉兵驅逐賴恭。
比如當年的長沙太守孫堅,兵到荊州,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陽,殺掉了南陽太守張谘,這是誌在天下的梟雄。
還比如當年的勃海太守袁紹,憑著家族四世三公的威名,喊出了:“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眾,南向爭奪天下”的口號。
冀州刺史韓馥很忌憚,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抵抗應對。
有用嗎?完全沒有。
到最後堂堂一個刺史,不還是要乖乖主動搬出官署。
又派自己的兒子把冀州牧的印綬送交袁紹。
袁紹身為一個太守直接代領冀州牧,自稱承製,送給韓馥就留下一個奮威將軍的空頭銜。
所以,劉禪對朝廷的地方行政製度做了規範化處理。
一邊削弱郡國的權力,一邊加強並規範州刺史的權力範圍,將其打造成第三級行政架構。
但是州刺史必須執行嚴格的述職製度,他們是代行中央權力,製度上是常設單位,但刺史本人就是中央的行台欽差特使。
身為刺史隻對中央朝廷負責,也必須對中央朝廷負責,不然他可以被隨時替換掉。
季漢的刺史是有實權的,掌握相當程度的行政權力,算得上是地方一把手長官。
在緊急戰時還有一定的兵權,在地方推行政策,貫徹執行。
如此一來,刺史既不會像亂世以前那樣有心殺賊無能為力,也不會像亂世之後那樣擁兵自重。
當然,地方上掌握的權力,尤其是兵權也是被嚴格限製了的。
首先,最明確一點就是朝廷中央掌握所有的常備軍,所有駐軍都歸中央管轄。
那些臨時軍事需要而設置的都督,都不是地方官職,而是中央官職,他們代表中央都督當地。
常備軍之外的義務兵也歸朝廷統領,平時都尉隻有練兵的權力。
隻有戰時,地方刺史、太守才能在都尉的配合下征調役兵征戰。
當然,朝廷的主要戰鬥力還是依靠常備軍,遠征別地或者戍衛邊疆都是依靠戰力強大的常備軍。
劉禪和諸葛亮等人的計算過,朝廷若是要完全掌控天下十三州,配合兵役製度下,朝廷手中的兵力總數量當維持在三十萬。
其中常備軍當不低於八萬人,將天下分為五個戰區和中央一共六個區域,進行常備駐守。
這個數量,常備軍達到了,但是服役兵力目前季漢還有一些差距的。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天下大亂之後人口銳減。
以及劉禪又為了減輕百姓負擔,嚴格執行百姓青壯隻兩年服兵役的製度兩個原因。
這一點劉禪並不太擔心,隨著朝廷掌握的人口的增加,這個數量肯定也會增加。
他的關注點在三十萬這個數量上,他明白這已經是相當低調,不能再降,再少就會有國防漏洞。
這方麵西漢、東漢分別給了正麵和反麵教材。
當然,東漢初期那個數量有水分,其中包括了十一萬人的屬國兵力。
屬國兵是指在屬國都尉統轄下服屬於漢王朝的少數民族兵,屬兩漢邊防兵係統。
雖然這股兵力在紙麵上確實很唬人,但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部分兵馬是不可靠的,至少劉禪和諸葛亮都有這樣的認識。
此外,東漢初期還有邊防軍總兵力約兩萬四千人、各郡國總兵力約十四萬四千人、中央軍總兵力約一萬兩千多人。
這麽來算的話,東漢朝廷有二十九萬的常備兵力,但實際頂用的也就十八萬。
這對一個泱泱大國來說,著實有些小家子氣了,當然,這也是東漢朝廷從一開始就麵臨的局限性。
光武帝劉秀都完不成土斷,沒有稅收沒有錢糧,朝廷哪裏去養這麽多的軍隊。
西漢朝廷則就厲害了,在漢武帝時期,有七十餘萬的兵力。
整個西漢,軍隊總數大約在六十萬到八十萬之間徘徊。
當然,也不能單單從數量上指責西漢窮兵黷武。
一個政權擁有多少軍隊,主要看兩個主要因素。
第一,這個政權的國防需求,也可以理解為國防負擔。
第二,這個政權的人口和耕地情況。
人口總量多,當然就意味著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情況下,能夠征召更多的軍隊。
耕地的數量,直接意味著後勤保障能力,因為幾十萬或者更多的軍隊,需要民間供養。
單從國防需求方麵來看,這一點諸葛亮稍微一講解就能明白。
這方麵,他的見識方麵是比諸葛亮要豐富一些的。
以後來的宋朝、明朝為例,由於國防負擔非常重,宋朝、明朝的朝廷兵力,都達到了一百萬以上。
明初時,有衛所164,每衛約萬人,另有84個獨立千戶所,全國總兵力接近170萬。
在老朱快寄掉之前,洪武二十六年時全國兵力達到驚人的280萬人。
與之相比,唐朝打服了周邊各個政權以後,李世民後期隻需要50多萬的軍隊即可。